-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19-1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73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d* m0 z, g4 { 神秘的楷书欹侧现象1 n6 A6 Q( I, S* }/ W
——我国书学原理揭秘
# q7 m- M0 N7 r4 u# c
# ?' {; a# B. C) O. h- j. P 1、2000年迷茫与困惑3 O( l2 I2 n c, [4 \2 J0 r
迷茫
( A9 _$ O2 \9 B- `8 p●汉代书家蔡邕:“夫书肇于自然, 自然而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2 _" o5 O+ m' S8 e●魏代书家钟繇:“岂知用笔而为佳也,故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庸凡所知。”& h, t; U/ I; G3 p# U- N7 q
●西晋书人卫恒对书品感觉:“ 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戏,络绎迁延。迫而近之,湍漈不可得见,指撝不可胜源。”
0 t1 y2 U) Q, P●唐代书家张怀瓘:书法“其趣之幽深,情之比兴,可以默识,不可言宜。亦犹冥密,鬼神有矣,不可视而以知,启其玄关,会其至理,即与大道不殊。”
3 Q0 V9 y8 C- S2 M2 o; ~●清代书人周星莲:“天下最上的境界,人人要到,却非人人所能到。看天分做去,天分能到,则竟到矣;天分不能到,到得那将上的地步,偏拦住了,不使你上去,此即学问止境也。”: w, m0 I5 [7 j4 N+ U
困惑$ a: J1 p) b4 T. i! X) @0 p! u
●东汉书家蔡邕:“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唯笔软则奇怪生焉。”: T/ I. ~) u3 z. y: A" A
●唐代书家虞世南:“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9 K6 x- t/ J d/ p●元代书家陈绎:“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 ]+ l0 W+ Q: ^7 d. l●明代书家项穆:“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余则曰:人正则书正。”- S: j: A) k* [7 i' i( O& Y
焦灼3 E3 m4 n5 k6 @ k. T
●今一书学学者:“书法究竟是什么?这是古往今来困惑人们的一个问题。……书法虽起源于最普通的写字,却能‘功钧造化,迹出杳冥’。”. F# b* w% U; C# y4 v8 {1 S- q
●今一书学学者:“书法的‘意、象’问题,理论上可以说是基本空白。……汉字书写的规律是多年积累养成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的书写习惯既不肯轻易放弃,也不会花样翻新,因为肌肉记忆图谱储存在身体里,一旦触发就会和盘脱(托)出。”' \" c5 O0 f- Z6 c
●今一书学学者:“二王字间架结构那么准确,……这里面有科学精神,出现楷字以来,书人都在摸索这个规律。
/ b l# f. p9 H8 W●今书学学者:“在求‘真知’的过程中,最为显赫的是书家们对书法‘真谛’的叩问和求索。书家们早就认识到,书法载荷着数千年的文明,它的生发和演化,定有一个主旨宏义存在于焉。”
4 I2 z$ F0 T( R/ S2 t●今一书学学者:书法“与世界上一切已被仔细考察过的图象系统完全不同。对这个几乎未被现代思想触及过的图象系统的深入考察,将使我们对中国文化、人类文化获得许多新的认识。”
5 L$ I/ z6 o5 ?, r6 I●今一书学学者:书法“这些规律狡黠地隐藏在我们可见的视觉背后,悄悄在窥视我们的洞察力和发现智慧。”
+ V' K9 B( g9 y, K& \ 2、揭秘
" S6 Q' @3 V9 r! Q( L( M●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 F8 O: I6 w3 I+ }5 z/ F●方块形是我国文字的基本形态。
/ V4 ^( Z1 E( V) V7 [ D●19世纪30年代,在印度发生一起令世人震惊的“狼孩”现象。
7 b4 F* ]4 R c* ?% Y8 c( {% V●在马路交通中,规定行人靠右行。; r$ T* g: L& P+ y, C% x
●全世界男人打理头发,自我行为都是从左向右。5 ^# I- \" h2 S$ F
●人的大脑里怎么总有一个蝉鸣的声音?
5 U5 J4 C. w7 @, i& U●屠夫和人见面,老看人的脖子。' d+ C9 W w- D9 T8 ^; c
●妹妹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
4 F5 k; M5 |% l●王羲之《兰亭序》篇首字写得不太顺手。" E" ~+ v( q) E ]
●宋代一首词云:“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0 D7 y" b6 p0 u- z" j/ N●米芾说:“草书十行,敌行书一字;行书十行,敌真书一字。”* Z! G4 v- t9 S3 z1 {; d
●我们不禁感到惊疑……, b7 g- a6 K) `. _; u, M6 L' T
●无线电载波是19世纪原苏联物理学家波波夫发明的无线电信号传输方法。
) E0 J. Q. @) Z6 a, W●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超乎我们想象的东西肯定是有的。
/ B+ f. j: } ~! B+ X●世界上有些东西我们认为它神秘,那是我们没有认识它,认识了,也就不神秘了。
& t5 E6 o3 W8 J, s3 B3 x●它们怎样联结,只有上帝和鬼才知道。
+ C0 k, \0 \( k5 m●众里寻她千百度,蓦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O6 S2 r- D: {1 I
●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 F3 x4 i" V1 W) Y+ t' Y●恶作剧闹了2000年,玩笑开得破天荒,原来是这么个玩艺儿在作祟作怪,在捉弄古今的无数书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7 ?* \0 _) N/ ?# R _●两千年的等待,两千年的迷茫,两千年的企盼,两千年的希望,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娇滴滴,羞怯怯;步态轻,仪表端:色相妙,才情绝,琴弦拨动满座惊,千古佳音摄人魂。0 J. G7 T: F3 V
3、解疑与释感
3 M" M. u! z: ^0 D* K) P% m9 M解疑9 Y% b3 Y! G# l
●一些楷字大横为啥要向左伸长一些?. y8 f( Z4 e) A! t' {# I4 L
●“母”字横不平、竖不直,但却容易写的好看,这是为什么?$ A% P; D+ d/ }7 k+ |
●颜体字笔划弯曲肥腴,人们却很喜爱,这是为什么?% G) j+ a' l" J. {
●王羲之、赵孟頫把“受”字下“又”字的横撇笔划分开写,是何道理?
% _# f' T5 ], F: T) ^7 S7 P) m●欧阳询在《九成宫》里,为啥把“分”字写成草体?
9 H4 c' j, }2 ^( I●繁体“书”字,上横人们总是写得较短,这是为什么?# Y* G; V% [% e* Z7 C# s) e5 t
●褚遂良把字右下捺写得很粗壮,但却很美,这是啥道理?; W' Q+ _' N4 u6 T
●民、氏、式一类字,右上角处总加个点,有点的又不写在右上角位置,但却很舒服,这是咋回事?0 ?8 W, f9 V. K( I S- m
●字体边沿剥蚀很有美感,这是啥道理?, T$ P0 L5 ?( r4 k8 e9 r: Y9 f" ?( K! g7 G
●“三”字笔划有多种排序,为啥中、短、长排序为最美,上横粗些会更美,中横却不能粗?上边笔划为啥要放在下横上边较右一点位置?
0 b2 I: v( \! w9 ^●湍、瑞、岂(繁体),上边“山”字,古人把它写得向右倾倒,但又舒服,这是咋回事?
1 G" W8 E! U. S, s5 g# Z3 i●有些字体书写,中间似乎有个括号样的相对和相背关系,这是啥原因?
9 \+ r9 U4 V- q: ~) ^& |* i9 c) u# A●字中有些偏右竖划向下拉得很长,但很舒服,这是为什么?
& z! R- B( P( E1 a+ i7 B! C: ~●毛泽东字向右强烈欹侧,给人不同的特殊美感,这是咋回事?毛泽东字和向左楷字属一个类型吗?
, Q5 |! H7 u" N4 d释惑
8 E( D3 M: p* e; W. p6 }●为什么只有楷书能出巅峰书品?( ] L; |% i0 l* Y& S
●为什么说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
- T, I/ k B( o6 o. r●为什么说书、画同源?
) T6 a: ?8 L* _8 t" l: E v●怎样看待钟、王对我国书学的贡献?
4 f4 Y1 a) R0 R- X& Q●怎样理解赵孟頫说的“用笔”?& V2 f- c( G6 {9 V% c* @
●学习楷书为什么一定要“入帖”?" ~: e1 y6 W- H6 ~! C4 T
●书法的灵感为什么那么重要?
/ I; F3 h [ ?●楷书欹侧现象之秘长期难以揭示的原因是什么?
) Q& `# c3 \0 J: S. G: @ 4、我的书学观1 A2 m" `2 c B9 M( C2 l
明理
- B5 @# u( i& |( O1 h; k) I●其实一切很简单。, Z9 q) m: m; [
●XX——我国书学的太阳,楷字的根、脉、魂。0 z& h. h' e5 O, Y; j! _
●我国书学所谓博大精深,蕴涵丰富,实际都是冲这个神秘的欹侧现象来的。
& I2 C+ [: I/ E"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7 O" R+ u! B, x2 h9 J3 z8 ?●波、磔笔划引领我国书学革命。
* @( a, ~7 y9 k' @# N$ T●楷字的中心点究竟在哪里?
& {, {& ]3 s( J% W$ I4 P7 O* w" N●藏锋和露锋。+ ]9 T) A* }* p* g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他又说:“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2 A: m5 k5 e9 r) W5 Q1 E●无论是古代的金冠皇帝,无论是今天的总管、总裁、总统,无论是社会各界的上士名流,无论是古今的书人、书家、大师、泰斗等等,只要你书写,都要……
& ]" h( x/ Z$ D" F/ i4 M宏观
& b& z( U8 t$ }* ?●一个简单的XXXX现象,一场旷日持久的追溯战役。* A" p9 A& Q( n4 t5 O5 H
●说真话:韩体字(新魏体字,系20世纪70年代上海工人书家韩飞青写)、舒体字(舒同写)到底美不美?为什么?2 {: G) W" w, b$ J8 L
●世界文字同根同源。; j; I2 A5 @% W: N9 d
●一个抛物线运动轨迹。5 E3 Q `. {! @ R
●XX,诞生了世界上两种伟大的文字。' S$ x; l$ d& w+ y" c% Z+ ]& u
●我国书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
$ l% n9 o `1 S% `6 }2 X. C●我国书学三大功绩。
7 t6 y8 l! p" Y0 t; p1 \) ^, P4 Q●我国书学将是一个资源很有限的“贫矿”。
* O; e( w0 b9 h+ S' ~' ]●把书学搞成论资排辈,那是小家子主义。% P; L4 p& Q$ [7 i- `6 x6 z% L
●白猫、黑猫,逮住老鼠是正理。
) Y8 ]6 y" D: n& |0 U●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5 D; B4 A1 I" Q5 S# u●当我们由衷高兴和慨叹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千百年来无数书人在这个问题上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汗水;如果没有他们用辛劳和智慧筑起这个书学层层台阶和平台,今天,我们是不可能轻易走上来,用现代科学的钥匙很容易地打开这个尘封千年的神秘之门的。
# T) E* |! x5 A&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