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虫甬

也说“毛笔写新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8-12-5 16:29 发表
8 c( V0 h# a" H/ Z/ ~4 U0 q4 _/ i" j/ g
再说几句。
  O% t* v: W$ ]2 T1 |) I% I
" r; Y5 _  K. L$ |众人拾柴火焰高!5 l8 W; H4 d( D3 O4 ~
    像《也说“毛笔写新诗”》的帖子,如能在深度方面再挖掘一下,在资料方面再丰富一些,参与的面再大一些,能成为一个好帖子。  l+ K! o# e% }; H0 n( D
    而且,此帖探讨的问题如能引起书坛的广 ...
2 m8 K) @) q: A1 C: n7 ]
华-岳色湘声:9 q9 X) w; b: F9 S) j! ~

( u- ^* ^$ U7 g& Y2 o$ e) U% ]7 W主要的问题不是众人拾不拾柴,而是基本无柴可拾。  r/ L4 \4 C6 U  H3 n
8 D6 p5 Z  _3 ^3 X' f
这样的讨论,其实是“空谈”。
! s- ^. U. E" [; \) b目前,在“传统”的书法形式下,都未见较为杰出的书家。要在更“先进”(估且这么认为)的新形式下出杰出的创作,当然就更难了。因为“写新诗”的经验匮乏,无所借鉴。
* J* }; f% A! O- }9 T/ y
, r" C5 ^- K% a+ C  a. L5 |5 ~要想这一“理论”不成为没什么意义的“猎奇”之举,而是实实在在地为书坛注入新活力,窃以为楼主或信奉这一理论的其它人,不拿出能吸引人的创作是不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8-12-6 12:54 发表
; y$ _5 G5 i& L$ o9 V! Q: m' }6 J. J: V4 ]6 u8 S+ y1 k% Z5 ~
华-岳色湘声:
) b) C# d) }9 j5 }/ T
0 n0 D) c5 k$ W+ a6 ?主要的问题不是众人拾不拾柴,而是基本无柴可拾。, V' d% `! n/ H3 X' q3 l) W

  y6 r" A5 ?. ~' |9 x  F这样的讨论,其实是“空谈”。
* k: w% H4 Q# L  \& V/ Y' x3 |7 G目前,在“传统”的书法形式下,都未见较为杰出的书家。要在更“先进”(估且这么认为)的新形式下出杰 ...
; ~9 d1 I& e! |
要对一种传统文化艺术真正做到“恢复”,特别是像书法这样看似简单而又有着十分奇妙的生成机制的“恢复”(而不是一种皮相的技术掌握。在“恢复”过程中,可能已经孕育了真正的创新),这其中的难度,已经超了大多数人(甚至包括从事该艺术实践的人)的想像。
5 n- G- S4 f: _1 L8 y; Q) ^* Q' E1 Y: `6 f+ u) E# ]6 t
    就像我在拙作《月亮山》中吟咏的诗句:月亮山/月亮山/覆盖祖国的大氅/那曾隆起的阳物  因何而坍塌/巨大的凹陷要用多少躯干去填充! I4 ~4 B7 e3 m$ v2 g
    传统被破坏的有多严重,修复就有多困难!这其中甚至要有一种“牺牲”精神(即探索者可能还没有上路,就已经失足于万丈深渊)。说白了,在传统没有真正“恢复”以前,理论最多只能描绘了一个蓝图,而真正支撑探索者前行的是信念。哪里像近二三十年,书坛所刮的种种流行风那样轻易。
9 K- _) c6 @- ^3 B4 `( z
# |; H. J7 ^) Y$ G    当然了,这也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传统还有另一方便可行的部分,否则就失了普及的效用。对书法而言,具体的就是可先将用毛笔“抄”新诗的行为普及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到一幅有意思书法作品:
雾里看花.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粘贴两张兆彬兄儿子的墨迹(九岁):
刘公子墨迹1.jpg
刘公子墨迹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兆彬:5 Z$ a) t" y6 w3 ~; I0 w
    今年7月放暑假的时候,我在学校忙课题,没有回家。
* A* K0 `. `0 R6 _    孩子和他妈妈回老家的时候,我给了他几本字帖(没想到他还真的在我妻子的“管理”下写了一些)。
# ^( ^0 a' M% [    9月份他们回济南的时候,我才知道他在老家写了一点毛笔字,好像写了20张四尺对开纸的样子。
9 M( ^& g8 _0 G* K% H7 G# a    回济南后,我最近忙得晕头转向,也没工夫管他。+ ?7 T" A( S8 A, h+ G2 \
    (主要是我不愿管他,教也不听的,跟他说过“五指执笔”的样子,在今天以前,他都是以拿筷子的样子去执笔,我也懒得管了,倒是今天,我发现他突然改成了“五指执笔”。$ f! X5 p1 \  w8 ~1 J# d' h2 ^
    我懒得教他点画的写法,一是觉得他不会照样做,二是不想把自己心中的程式教给他,让他自己摸索,或许能更多地获得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经验。)
  W( Z8 C' S( @4 i    字,当然说不上好。
. ?4 x4 Z' _5 y% m7 D4 ^2 p+ _    教法?
4 ?, g  `% |: E6 a0 G4 H$ K    就和白谦慎在《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中描写的“陈兮”。
) i  y4 K# ^5 e; t, |& K: I  G9 \    我就让他随便抄抄字帖,抄抄小学的课文(也比较懒,抄十几、二十几个字就不想办了,也由他去)。$ H1 i% t7 d8 w3 e
    我想:等他听话了,再灌输点我的成见,现在,让他自己鼓捣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8-12-8 09:15 发表
8 C! S. Y. z' I* i; I) B. I0 S& p; K刘兆彬:
- V$ Q+ U( w, I* M- P    今年7月放暑假的时候,我在学校忙课题,没有回家。
. e# `. F# x+ M& v3 G: b3 g" r    孩子和他妈妈回老家的时候,我给了他几本字帖(没想到他还真的在我妻子的“管理”下写了一些)。/ N% `" x8 B8 s$ W& a
    9月份他们回济南的时候,我才知道他 ...

9 s# J+ @7 E! W' N" B6 x, [兆彬兄:0 N; s, G4 j1 {9 v( U! V
    令郎的笔性不错哈!
) Q. F5 }$ P7 ^  [$ j6 W' [    不知在传统书法的练习方法之外,兄是否能让令郎也尝试一下以他们感兴趣的方式书写一下他们感兴趣的文字,诸如哼着“哼哼哈嘻”的节奏,书写着周杰伦的《双截棍》的歌词之类。
+ K2 X* S, C0 q    不像我们这些成年人,在书写方面,早已形成了很顽固的心理定势与书写模式,要克服已是万难,所以尝试“用毛笔写新诗”之类,是很有障碍的。而少年儿童则不然,如能从小就让他们尝试着将书写与感兴趣的内容、方式联系起来,也许能够找到书法的突破口。要知道其实用划线条的方式来宣泄情绪之类的行为,在人类的儿童时期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行为哈。
; f: I9 q2 k! H7 f+ e8 f  C3 R/ z8 w  M9 |
                                     虫甬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决定““毛笔写新诗”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优酸儒 于 2008-12-9 16:40 发表
1 Q4 t* V, l2 a思想决定““毛笔写新诗”的命运。
( C2 Q! x0 b3 Z+ D* a
行动决定“毛笔写新诗”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