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4362|回复: 201

著名书画家-----“神笔”史正学书画精品网络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0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5-31 11:46 编辑

史正学,1933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期间,直接聆听岭南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的教诲,是广州美院首届毕业生。1956年22岁时,曾获全国青年美术作品一等奖。之后,其作品曾30余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并多次获奖。
          在“99”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展上荣获最高荣誉金奖,被授予“跨世纪书画艺术名人”称号,2000年再次荣获金奖又被授予“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名人”荣誉称号。
           数十年来,刻苦勤奋,精诚治学,书画力作数以千计。画法源于现实生洛,继承民族传统,博汲外来精华,独树自家风格,笔墨飘逸洒脱,形象生动活泼,题材宽阔多样,大凡古今中外,人物山川,花鸟虫鱼,水墨浓彩,没骨钩勒,光影冷暖,泼墨点染……在史正学笔下,无不挥洒自如,妙趣天成。他的书法属狂草流派,看似腾龙惊蛇,笔飞墨舞,大气磅礴,魅力无穷,全国大型碑林多有他的书作,博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为史正学题词:“回春大地百花栽,二为功能喜见开”。著名画家、炎黄艺术馆馆长黄胄先生为史正学题词:“生活是美、是美的源泉”。旅美画家、原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杨之光先生为史正学题词:“根深叶茂”。
          史正学的作品曾被欧、美、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展出和收藏,近年又连续多次被几个国家邀请,1989年应日本最高级美术家画廊的邀请,在日本文化名城新泻市举办个人书画展,被日本画界誉为“神笔”。日中友协主席佐野腾三朗先生在日本当地报刊撰文表示祝贺,日本著名画家大桥广治发表观感说:“看了史先生的书画,感到一股异香从天外飞来,分外清新……”。后又应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的邀请前去讲学办展,倍受欢迎。
         史正学原在河南省教育厅工作,一生从事美术教研,编有多种美术教材,出版有《史正学画集》(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史正学人物画专辑》(香港收藏家画刊出版)、《史正学书画专辑》(95名人书画拍卖会出版)、《史正学画册》(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等。
         史正学的名字被收录于10多种权威性的美术名家辞典。作品经常发表于国内外报刊杂志,并被国内外大型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及收藏家收藏,电视台曾多次给史正学作专题报导。

         史正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南中山书画院院长,郑州大学名誉教授,河南省文史馆馆员,日本禅画家协会、日本宗教画法学院句誉教授,澳洲多元艺术研究院委员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画《英雄吉鸿昌》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12 17:10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史正学人物画《姜太公钓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6:40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赏雪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6:42 编辑

  画坛神笔史正学
  人常言:画如其人。美术大师史正学之画,却是画如其名,叫人想起王船山著名的哲学口号:正学开新。
  如若按资排辈,史正学大师的交椅无疑要摆得向前再向前。作为1954年河南第一届文代会中美术界的代表,他早于1956年便考入了大师云集的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得到岭南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的亲身教诲。那年月,工业垃圾尚在后台躁动地化妆,国画大剧场一派悠扬牧歌“传统”二字因此成为史正学大师艺术的起点,亦是其终生的尺度——此可谓理念上之正学,史正学先生体会到了西方光影素描与祖国传统技法的融合之妙,并学会了在东西之间借桥走路,既不彻底西迁,又不过河拆桥——此可谓画法上之开新。 www.findart.com.cn
  作为成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画家,史正学大师作画还有着鲜明的“成教化,助人伦”的使命感。他虽然在题材、画法、手法上都开阔得很,花鸟鱼虫、山川人物、没骨勾勒、光影冷暖尽皆入画,栩栩如生。大师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在来信中,热情洋溢的赞美他是“当代罕见的新的大师”!然万变终不离其宗:歌颂生活,赞美劳动者,在史正学大师看来,美术就是传播智慧与美的艺术,带给人们的应当是美的享受。所以他没有故做悲天悯人的哲人状,更没有摆出玩世不恭的游戏相,而是用自己的真诚、朴实,去描画那些英雄人物,那些乡村的孩童,那些美丽的姑娘,那些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其实,在艺术江湖中,如此风格未必讨巧,也极难掌握。正如少林拳,内功精湛,拳法正宗,内涵主题技法都好,但讨厌的事,练这套拳法,若能修成大师还好,才情欠些,就是个无趣的大和尚,反不如玩野路子的冲灵剑法引人遐思。好在,史正学大师功底了得,并非单习少林拳。他出生于洛阳书香门第,自幼家教殊严,小时便师从洛阳书法家李振九、刘敬亭研习书法,后主攻行草,在笔戈墨舞间形成了自己的清逸高雅的风格。他之行草走蛇草流派,以之题款常使其画作更为唯美清新,质朴写实之境中隐隐有出尘之态,在当今书法界有三人神似,唯他独尊!在近作《杜甫》中,更尝试了化虚为实,以满为空的手法,行草长款随形而布,化字为图,大大增强了画面的气势,浑厚沧桑的味道呼之欲出。 www.findart.com.cn
  随着阅历的丰富、技法的日臻成熟,史正学大师的艺术修为也更上一层楼,早在1989年应邀在日本及新加坡举办个人书画展及讲学,被日本画界称为“画坛神笔”。他此次画展轰动日本艺术界;其后又应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邀请前去讲学办画展。前不久,史正学大师应中央文史研究馆之邀创作了巨幅国画《黄河母亲》、《巾帼英雄花木兰》、《杜甫》,作为献给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礼物。为更好配合“百年彭雪枫“诞辰100周年活动,又刻意创作了《彭雪枫将军》。他说:奥运会举办在即,是全国人民的一大幸事,借着这个平台,要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河南辉煌的历史,让世界更加了解河南,让河南艺术走向世界! www.findart.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6:43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瑞雪迎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6:47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史正学 国画《吉鸿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6:48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画》--枣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6:49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史正学国画  《漓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6:54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