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6494|回复: 120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逸之(2010.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0-10-3 10:13 编辑

【问答书坛】

对话李逸之
- 公社大型系列访谈专题-

关 注 书 坛 各 层 面, 每 个 人 都 是 当 代 史 !


2010年10月号(总№10期)

时间:2010年9月30日

地点:北京李逸之寓所

李逸之表情.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逸之


——李逸之简介——


徐圭逊李逸摄影.jpg



李逸之,生于新疆克孜尔,别署泥涤山房。师从一庐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二零零八年九月于苏州举办个人篆刻作品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0-10-2 10:44 编辑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逸之





书艺公社:李老师好,去年底,由荣宝斋出版社负责出版的《荣宝斋印谱·李逸之篆刻选》正式发行,那么我们今天的访问就从您这本书开始吧!先谈一谈这批作品是如何产生的吧?

李逸之:08年我的篆刻个展结束后,好友徐圭逊先生提议接下去做一本我个人的篆刻集,当然是好事,我当时在北京正好闲着,一下来了精神头,正好可以把自己积累的一些想法做起来。一庐老师随即提议去广西南宁刻,于是就离开北京南下了。一年后合集成册在荣宝斋出版了。
DSC_00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0-10-2 10:45 编辑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逸之



书艺公社:我听说您一年忠于“游乐四方”,一年时间内可以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前些时日我赴洛阳,听得洛阳好友谈起您最新出版的作品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在洛阳白马寺中创作完成的,而且您在去年还行走于西藏、巴蜀等,您认为个人的阅历对自己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呢?

李逸之:作品集里一半作品是住在南宁邕江边上的南宁书画院里完成的。这个地方是九十年代细柳营的训练基地,一庐老师曾笑着说你小子好命,接了细柳营的地气,哈哈。后来南宁舒服的暖冬过去,湿热开始,我怕热就去了洛阳郊区的白马寺入住。那里的气场好极了,另一半的作品在那里完成。个人的成长经历当然直接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对我来说,出生在新疆山区,这个地方是古代龟兹国旧地,长大后移居江南水乡常州,二十岁后,疯狂迷上了藏学,然后是十多年的连续进入西藏腹地行走,近几年多在北京,这种长期游移的状态,势必在作品里不自觉发生凸显。比如作品集里有一方朱文《如来若来》,灵感就来自西藏文字,结合了篆书书意,完成得很快也很满意。例如哪天心血来潮做了几方伊斯兰味道的作品,对我来说很正常,因为我熟悉新疆穆斯林文化和篆刻。或者做几方昆曲意味的柔美小印,因为喜爱昆曲,所以可以信手拈来。这就是生活经历带给我的在创作上的可能性。需要时就有,因为骨子里本来就有。
DSC_00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逸之



书艺公社:关于您的印章作品,有些朋友说您是“鬼才”,种种声音大抵都是从您富有鲜明个性的作品中而来的,您的恩师一庐先生在评价您的作品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印作的基调并非故意与业界唱反调,殚精竭虑地过渡消费流派印章图式,而是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营造意象注入作品”。那么请您谈一谈您的创作思想吧?

李逸之:相比当代篆刻界话语大佬,一庐老师叙述篆刻的文字符合当下时代,我喜欢。因为在常态下,人是会讨厌过时不新鲜的东西。我对篆刻的简单想法是,本着对自己负责任的前提下,尽多的做不同的尝试,追寻可能性,唯己是从。霍金最近还说人类会在不久的将来灭亡,所以可能以后没有美术史,即便能做反面教材也很荣幸。篆刻本身太渺小了,甚至人类可以失去它,所以不必太累面对它,有生之年玩它,享受它吧,多美的事啊。这是我的篆刻观想。
DSC_00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逸之




书艺公社:凡是从事篆刻艺术的人来说,似乎“以汉印入手直追明清”成为固定法则,也就是说只要从事篆刻创作,多半得先从“汉印入手”,当然也有例外,如著名篆刻家马士达先生曾讲到,他临摹汉印不过三五方,您同意“汉印入手”的观点吗?学习汉印对于学习篆刻影响有多大呢?

李逸之:我的篆刻经历是最早没有老师教,前期一直做圆朱文多年,因为圆朱文美啊,就是喜欢这种唯美、儒雅的文人的味道。这中间人人都说秦汉印好啊,至高啊,我就是没有感觉到,使劲看也没弄明白,哪里好,看看很平常啊。搞得自己诚惶诚恐好多年。后来才慢慢明白过来秦汉印高在哪里。那试想,一个初学者如果很难弄清他学习的对象好在哪里,这叫他如何体会,古印的微妙处启蒙老师能教授得清楚吗?我也没临过几方秦汉印,但对质朴大方意味的捕捉自有心得,那是来自于弄明白了,手头的刀又能表现出来,而不是“汉印入手”的结果。

山东一潘姓作者尝言曾临汉印万方,我看到他的仿汉印是蛋糕点心式的小心之作,与汉印精神大悖!这种“汉印入手”有什么意义呢,其原因是虚设的尊重,汉印只是个传说。所以我觉得不妨可以由着自己喜好来学,审美提高再转型,尊重自己审美,也尊重了古人。

传统美学的角度来审视汉印,它的朴素、大气、生拙感是令人心生敬仰的视觉图式享受,创作作品能以此为基调就是学习汉印的最大好处,当然,这里还是单指通常意义的篆刻创作。
DSC_00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逸之




书艺公社:我看您的一些篆刻作品,观察到在这些篆刻作品中,凸显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样式,就是在印面上呈现出许多刻画的细线,且富有朦胧感,若隐若现,这种张扬的形式构成,在历代印章史上应该说很少出现,那么您的这种艺术形式构成是从何而来呢?

李逸之:我对丰富的模糊感很敏锐,因为模糊感具有神秘性和不确定性,这是我个人偏爱的。于是由着性子这么玩了,也只适合我。就像迷恋传统黑白摄影片中的细微颗粒感一样,我如此迷恋印蜕中的颗粒感,它源自走刀的轻重,石面的特质,印泥的朱砂密度,石与纸的受力粘合程度等等虚实关系,当然这种特殊的视觉抽象感,在古文字拓本中比比皆是,我敏感于此,手头用刀技术又能达到,就尝试了。当然这里面包含我对篆刻的理解、主张,比如对古文字构形规律和造型的处理,对构成的度的把握,对不同线条意味的不同质感的驾驭等等,这是我这一时期的做法,以后还有新的想法付诸实践再呈现出来
DSC_001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逸之





书艺公社:在您最新创作的篆刻作品中,我看到了一批“造像印”,这种独特的印章形式很是新颖,也颇多绘画意趣,您创作的“造像印”,仪态万千,富有生趣,且绝无雷同之意,我们知道造像艺术在绘画史中占据很高的地位,中国石窟艺术中包括了造像艺术的大批经典作品,这种从佛教中衍生的美术创作经典被保留了下来,您在印章中凸显出这种艺术图式,也算是有所突破了,您的这些“造像印”的灵感是从何而来的呢?

李逸之:没有灵感,只是积累从天而降,水到渠成。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着手做西藏西部的古格地区佛教美术发展史研究,至今未间断过,收获颇多。包括中世纪部分古寺遗址、石窟壁画被我发现,这是我人生荣耀的经历。那个地方在与印度克什米尔毗邻的高原山区,与克什米尔仅被西段喜马拉雅山脉隔开,这个地方是西藏早期造像重要外域输入地,佛教艺术曾经极其发达,后来历史的种种原因导致明代时期沦落成无人区了,我迷恋这个地方早期的造像艺术,所以每年深入腹地寻找相关遗存,并且介入到国际学术界对古格的各项研究领域中去,我的优势是实地考察多年和掌握相当丰富的资料信息。其间曾过目大量早期壁画、唐卡、金铜佛像和经书手绘造像等等,也跑遍了新疆各处的佛教石窟看壁画,我体会最深的是早期造像绘画自觉关照体态美,唯美尽善是图。在内地做佛造像创作自然就拿自己最有心得的密宗造像入印,好在手头技术上能达到,加上擅长虚实处理,所以就出现了我的《藏浮图——藏佛印》系列,大小都在1.5厘米内,雅致极了,每做一方身心愉快,感觉好极。作品集出版后,石开先生见到我就翘着拇指说小佛印好极了,佛印这么刻出乎意料啊,哈哈。并且我的用心处在坚持不使用头光、身光和莲座这些佛教符号的情况下保持造像姿态气质鲜活,同时减弱庄重感,凭添人间亲近,这也是我体会到的西藏早期造像意味。藏佛系列出来后,自己回头一想,确实是水到渠成,并非苦心经营,也算是我与命运互不相薄了。

现在已看到有人模仿了,只是技术不及,缺乏宗教感,少了一股香火味。所以积累和感受旁人很难复制。

当然,造像印与篆刻并不属同一范畴,只是篆刻外的另一种情感延伸,偶尔为之挺好,一样反映品味和智慧。
李逸之表情.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逸之






书艺公社:从上世纪上半叶,自从汉画像石被考古界界定为“中国美术之始祖”,更多的从事书画创作的艺术家从汉画像石中寻找创作灵感,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别有趣味的时代气息,将书画艺术的创作开辟了另一条蹊径。您有没有想过在自己的印章创作中借鉴汉画像石的元素呢?您是如何理解印章与绘画艺术的关系的?

李逸之:呵呵,我懂你的意思了,给我设套啊。我的想法是任何形式的复古都是进入闷葫芦的自投罗网。宋以后元明清历代画家的口号都要回归宋画,你瞧吧,每况愈下。文人介入篆刻后的几百年也是纷纷投身回归秦汉运动,你瞧,回成什么样了。秦汉印依然大美,后学者纷纷倒地,“秦汉以下士人愚”啊(齐白石语)。雕塑史、陶瓷史、文学史、书法史、音乐史等等史都说明一个道理,每个时期的产物只适合相应的时代,过去了就再也回不去了。现代人能回做古人?不信。当下人做好当下艺术比什么都强,做没做到的才痛快。古人智慧,当下人更智慧才是。当然领悟古典传统程度决定艺术家的高度。我作品集里第一方印内容就是《格古致知》,意思都在里面了。古典是令人醉迷的罂粟,总让我爱恨交集,陷在里面与之周旋博弈便是当下时代篆刻变迁路上的拔河绳索,看谁把谁拔过去,现代人不能总被拽进河里淹死吧,那就借力打力一起加油吧!

至于你问的绘画与印章的关系,我觉得完全相通,不容置疑
DSC_00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逸之



书艺公社:有人说你是“鬼才”,这个词来源于您的“好(四声)玩”,大凡卓有成就的艺术家,绝不是拘泥于理论与技法的,他们可能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陶情的修养上,您“好玩”可能也决定了您的作品能够融汇更多的生活元素,当然这是存在于坚实的技法之上的阶段,您“好玩”可以无拘无束的“玩刀捉笔”,您“好玩”可以数月执着于寺僧庙宇,这都是有“玩”所带来的想法,这样更决定您的作品富有不同于他人的创作理念。那么我想知道,您认为对于艺术创作,是技法重要一些,还是“情趣”更重要一些?

李逸之:肯定都重要。两者合一才有快感,哈哈
DSC_00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