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226|回复: 15

[转帖]汉传佛教的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7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济群法师新春致辞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有先秦的诸子百家,但汉魏以来活跃于社会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其中,唯有佛教属外来文化。但它在中国流传的两千多年中,和传统文化水乳交织,并以其丰厚的思想义理深深影响着国人,与源自本土的儒、道二教呈鼎立之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佛教,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解决烦恼痛苦,也能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佛教在西汉哀帝时传入中国,经历南北朝的弘传,至隋唐而达鼎盛。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初期,主要从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佛经翻译,一是义学研究。对佛经的翻译,使汉传佛教较为完整地继承了印度早期和中期的佛教思想;而对义学的研究,则使佛教在中国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即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唯识宗、律宗、密宗八大宗派。
  宗派的形成,并非中国特有的新生事物。不论在早期印度,还是南传、藏传地区,都曾出现过不同的教派。之所以会有宗派之分,主要是因为佛教博大精深,任何人都难以完整掌握。祖师们为了佛法弘扬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便于人们修学,便根据某部经论或内容相似的的经论,建立起各自的修学体系,进而演变为不同宗派。
  汉传佛教的各大宗派多创立于隋唐,但其历史却可追溯至南北朝甚至更早。如净土宗初祖为东晋慧远,而实际创立者乃唐代善导。天台宗初祖为北齐慧文,因读《大智度论》领悟“三智一心中得”,又从《中论》悟到“一心三观”;慧思继承此说,结合《法华经》要义,传至智者形成“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正式创立了天台宗。由此可见,任何思想体系并非一蹴而就,而须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几代人的总结方能形成。其后,还有赖于修行成就者的代代传承来维系不堕。
  中国的宗派佛教有着自身的特色。首先,每个宗派皆有各自的依据典藉,如天台宗依《法华经》,华严宗依《华严经》。其次,各宗还有自身的思想传承,或渊源于印度,如唯识宗以弥勒菩萨为初祖,三论宗以龙树菩萨为初祖;或萌芽于本土,如前面所说的净土宗及天台宗。第三,各宗对世尊的一代教法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即判教,如天台的五时八教,华严的五教等。除此而外,因为各宗核心理论的不同,还形成了各自独有的修行法门。
  中国宗派佛教的形成,不仅标志着国人对佛法思考和认识的成熟,同时也体现了汉传佛教本土化工作的完成。宗派佛教继承于印度大乘佛教思想,但这种继承并不是拷贝,而是根植于华夏文明的土壤中,溶入了本土文化的色彩。如天台、华严、禅宗的盛行,皆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国人习性有关。可以这么说,宗派佛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自唐宋以降,中国国势日衰,佛教弘传也随之走向衰落。其中,唯识宗因缺乏汉文化的基础,虽有玄奘三藏为之惮精竭虑,但仅传两、三代便已湮没无闻。而律宗、三论宗在中国也未能广泛弘扬,经武宗、世宗灭佛之劫,重要典藉亦散佚不见。幸而这些失传的典籍在邻国东瀛尚保存着,清末民初又回归故土。至于天台、华严,虽为国人尊崇,但在流传过程中,证法的传承未能完整沿袭下来,终致有教无观。最后,唯禅宗、净土因解、行简单得以普及,可究其实,同样也存在不少问题。
  法门的衰微令我感慨,同时也促使我不断反思:衰落之因究竟何在?在多年的修学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其中部分宗派确实先天存在不足,仅能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或实修法门,尚不足以形成独立的修学体系。我认为,作为完整的修学体系,至少应具备五个基本因素:即菩提心、闻思正见、道次第、止观实践和律仪基础,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我们以此检讨一下汉传的部分宗派,情形又是如何?
  大乘本是积极入世的佛教,可在中国却给民众留下了消极出世的印象。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正是因为忽略菩提心所致。以往,我们一直认为大乘经典便代表着大乘佛教,学习大乘经论自然便是大乘行者。岂不知区别大小乘的关键在于发心,在于是否具足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才是成佛的不共因,才是大乘的不共教法。反观汉传佛教的各大宗派,普遍对菩提心不够重视。也正因为如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六度四摄等菩萨行门,似乎只是为大菩萨们所说,与个人修学并无关联。
  而闻思正见也非常重要。八正道为佛法的修学要领,其中便以正见为首。《阿含经》的四预流支,为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而大乘经论中,则提倡以闻、思、修入三摩地。可见,大小乘经教都极其重视正见的获得。唯有在正见的指导下,才能如法修行。而在汉传佛教中,流传最广的禅宗和净土宗都没有特别强调闻思正见的重要性。达摩西来,在传佛心印的同时,也提出以《楞伽》印心,但只是悟后印心而用。而禅宗提倡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却成为不少人远离经教的依据。当然,在教理研究极为发达的隋唐时代,许多人在进入禅门之先已有深厚的教理基础,不特别强调正见似乎并无大碍;更何况,其时高僧辈出,学人即使在教理上弱些,但有大善知识的耳提面命,修行也不至于出现偏差。但到了教理衰落、宗门无人的时代,若仍不重视闻思正见,修行无异是盲修瞎练了。
  教和观为佛教修行的两大要领。任何一个宗派,不仅要有经教作为理论建构,还须具备瑜伽止观的实践方法。各宗的修行法门,多是祖师在继承世尊教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修行经验,代代相传而来。如三论宗有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华严宗有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禅宗更是一花开五叶,法脉得绵延。这些宗派在早期都有非常殊胜的证法传承,至今却多已中断。由于缺乏修证的传承,使学人无法将闻思正见落实于止观实践,成为引发根本智、契入空性的方便。同时,因为对空性慧缺乏体验,对义理的修学也无法深入下去。
  戒律是佛法修行的基础,声闻乘的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而大乘也以戒为无上菩提本,这都说明了戒律在修行中的重要性。中国祖师将戒律单独建构为一个宗派,其用意应该是加强人们对戒律的重视,从而更好地学戒、持戒。可是,当戒律以宗派的独立形式存在时,往往有人将戒律的作用无限夸大,以为持戒便是修行的一切。事实上,戒律并不能作为完整的佛法修学体系,因为它只是修行的基础而不是一切。同时,学习戒律也不是律宗行者的专利,而是每个佛子的行为准则。
  清末民初以来,佛教呈现复兴趋势。其时,有虚云老和尚弘扬禅宗;印光大师弘扬净土;谛闲法师、倓虚法师弘扬天台;兴慈法师弘扬华严;弘一律师弘扬律宗。这些大德在大江南北弘化一方,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他们弘扬传统宗派佛教的同时,太虚大师则积极致力于人生佛教的弘扬,一方面是为了革除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陋习,一方面是提倡佛教应立足于现实人生,由人乘而抵达佛道,所谓“人成即佛成”。
  人生佛教的提出,为流于神秘化、鬼神化、出世化的佛教赋予了崭新的形象。使佛教得以走入现实人生,对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给予全面关注,充分体现了佛教济世利人的慈悲情怀,对于佛教的普及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有些人却不能正确把握人生佛教的内涵,以为佛教只关心现实人生的幸福,忘却了佛教特有的三乘解脱及大乘不共教法。从而使佛教在当今社会的弘扬出现了肤浅化、世俗化的倾向,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在当代的佛教弘扬中,还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动向,那便是学术化的佛教。在相当一段时期,佛教因被视作迷信而为世人所不屑。自赵朴老提出“佛教是文化”之说,才使佛教重新引起文化界的关注。近年来,许多高校也开始重视佛学研究,纷纷成立宗教研究所及佛学中心,更有不少学者投身于佛学研究的热潮。佛教界对此也表现得相当积极,一些青年僧人先后进入国内外高校攻读学位,各地寺院也纷纷举办学术会议、创办学术刊物。这种潮流,对于佛教在文化界的推广显然有着积极意义。可学术所能关注的,只是佛教作为文化的层面,而佛教所具有的深刻义理及内证,并不是仅靠学术研究便能触及的。而作为住持佛法、荷担如来家务的僧伽,如果只关心学术层面的佛教,势必会失去僧伽的本色。
  鉴于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我认为,未来的佛教发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菩提心,大乘法门的修学必须以菩提心为根本,唯其如此,才能导入佛道,而不是停留在人天乘或只求自了。其次是闻思正见,以正见为指引,修行才能拥有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在上下求索中蹉跎一生。第三是道次第的施设,否则的话,行人或是不得其门而入,或是修行不能循序渐进。第四是内证实践,以此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佛法,缺少这一核心,所学的教理就会失去生命力。第五是受持戒律,戒律是一切修行的基础,同时也是修行能够取得成就的基本保障。
  或许有人会说,“即心即佛”或“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便可,何必如此复杂?的确,这两句话代表了很高的见地。可作为一种层次极高的见,并不适合所有人。事实上,它们的起点之高,只有极少数上根利智者才有能力承担。因为“即心即佛”并非一般人当下的境界,众生虽然具有佛性,但无始以来仍滞留于凡夫心的状态。而从凡夫心到佛心的圆满成就,必须有方便善巧的法门作为途径。不然的话,即使我们将“即心即佛”或“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高喊一万年,依然无法从凡夫心的状态中获得解脱。
  那么,舍凡夫心、成就佛心的关键是什么呢?便是菩提心、菩萨行和正见。凡夫的愿和行皆从凡夫心出发,最终成就的自然是凡夫心。如果我们希望成就无上菩提,便要发起菩提心。而菩萨道的六度四摄,则是成就佛果悲智二德不可或缺的方便。尽管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但这一宝藏要有相应的方便才能发掘出来。声闻乘的圣者虽然也证得法性,却未能成就无量功德,便是因为缺少菩提心及六度四摄的方便行。除了菩提心和菩萨行,还需要正见作为指导。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为凡夫心,它早已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人翁,不论我们做什么都难以超越它的作用。闻思正见能帮助我们认识凡夫心的本质,并在根本上克服它、瓦解它,从而使生命得到超越。
  对于人生佛教的弘扬,菩提心、性空见也是必不可少的。单纯一种善行,很难判断它属于佛法修行中哪个层次。如布施法门,人天乘、解脱道、菩萨道都在提倡。依人天乘的增上心去修习,便是人天乘善法;依声闻乘的出离心修习,便是解脱行;依菩提心修行,便是菩萨行。菩萨行又包括有漏的凡夫行和无漏的圣贤行,地前菩萨尚未摆脱凡夫心的作用,所修布施仍为有漏善行。而菩萨在修习布施的过程中,不断以性空见消除凡夫心的作用,最终契入空性,成就胜义菩提心。由此可见,唯有在菩提心、性空见的指导下,人天善行才能上升为菩萨行。否则的话,人生佛教很可能会演变为人乘佛教。
                                   二00四年春节于五老峰阿兰若


发表于 2004-2-7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汉传佛教的反思

  佛教给人的消极出世印象确拉开了与大众的距离!
  其学术化倾向似舍本逐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2-7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汉传佛教的反思

兴平兄有感而发,应是涉入颇深,到时别忘赐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汉传佛教的反思

  老兄过誉!亦是皮毛,凭兴趣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汉传佛教的反思

啥是菩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2-8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汉传佛教的反思

下面引用由狂草王2004/02/08 11:17am 发表的内容:
啥是菩提心?
这几日值班,手头无资料,不敢妄语,转一帖多少有涉及:
菩提心的修习
其实所有法门的迅捷完全是在专修菩提心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假如没有菩提心,修密宗生起次第就如同看戏一般,修圆满次第吸持与呼出等风如行也和吹皮火筒没两样。
现在很多同修太在乎空性以及奢摩多的历练,却不知道如何生起慈悲心,帕绷喀大师说过:“空性慧象母亲一样是三乘的共因,菩提心则如父亲,是无上菩提的决定因。前者成为母的道理也在此。除了不想求得佛位的人之外,所有人必须以菩提心做为修持的中心,假如有人问我们主修什么,可能我们多半回答金刚手,怖畏,准提、念佛等,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以烦恼三毒为修持中心!没有出离心、也没有菩提心和正见,却以修习所谓的观心本面度过一生,这种精进徒劳无意,最好也不过是造些不动业而已。”
诸位师兄,我们拥有的这个人身是发心所必备的最好的身体,我们应当审视自己有没有在学佛的过程中完成对菩提心的通达、有励力觉受,无励力觉受的的三个阶段的观察修。如果连一座菩提心所缘都未修过,单是勤修本尊,猛念密咒,这种辛苦利益甚微,且临终无法决定关闭恶趣门,然而一有人发菩提心,大地就会颤抖,诸佛宝座也会颤抖,发菩提心的人,菩萨会视其为手足同胞,十方诸佛也会象转轮王得太子一般喜悦,此人不久当成就佛道。何时若与此心分离,何时就会被逐出大乘之列。若想认识八万四千法蕴的心要,除此菩提心外,没有他法。阿底峡尊者曾教导说:“舍弃现世,专修慈心,悲心与菩提心!”
诸位师兄,菩提心非短时间内修行就可生起,阿底峡尊者花了十二年时间。师兄们勤修本尊和念咒,不如将这些力气花在修菩提心上,得到的利益不可估量。佛经将菩提心喻为转轮王的轮宝、人的命根及双手。(《正摄法经》、《华严经》)
修菩提心的八个支分
一平等舍
平等舍就是四无量心中的舍无量,即从自己的立场以平等心看待一切有情。我们往往对某些人生嗔,对某些人生贪,内心并不平等。其所缘境,以亲友、仇敌、大众为对象来修,我们想到亲友时,感到非常欢喜,原因是他们目前施与我衣食等等微小的利益所致,然而我们应当思维轮回中怨亲不定的谛实语,此人以前也曾在轮回中无数回与我为敌,今生在轮回中,何生此贪?!从而将贪著破除。我们一想到仇敌,,立刻嗔心搅动,我们应当观察到:轮回中,怨亲根本不定,尽管他们现在伤害了我,但谁说他们以前作为我的亲友没有尽力帮助过我呢?!从而破除嗔睽!现在的大众非敌非友,但在轮回中他们既作过我的亲友,也做过我的仇敌,既然如此,孰当贪著?!孰当嗔恨!不仅如此,虽然目前某人是友,某人是敌,但不可能有任何永远的仇敌或永远的亲友。所以,自他双方从自身来看,对有情生贪或生嗔都是没道理的;从对方来看,也是平等的,因为他们厌苦与求乐相同,因此,从他们那方来讲,对一切有情也无从偏袒,只能平等待之。有人或许想:“这到底有些不同,因为他们是在今生帮助过我,或是伤害过我,所以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因为过去的帮助和现在的帮助一样,过去的伤害和现在的伤害也完全相同。只有轮回中偏执的习气是一般无二的。从自身来讲,对他们远离亲疏之念也应该相同。如此思维之后,若能平等对待亲友、仇敌、大众三者,便应转向一切有情来修。如果能对待一切众生平等待之,则因分别敌友的世俗恶行就会永远得到止息。否则将某某人剔出一切有情之外而抛弃不顾,这一类人心中永远无法生起菩提心来。
单平等舍这一节,就要数月乃至数年来修持,且无法投机,修行不在言语上见高低,而是在心性上下工夫,在生活中见长进,不过这要比毕生作修观本尊,念咒、观心本面等利益微渺之事要有价值的多。我们在修行时不要修修本尊、念念咒之外便什么也不做,我们必须以菩提心的修持作为一切修法的根基。
二知母
所谓知母,就是要认知一切有情是我们最亲爱得人——我们的母亲。假如在相续中未能生起此一认识,那么我们与菩提心的缘分就断了。甚深的空性可以用不同的正理来思考,所以要理解也不算难,但对知母来讲,如果只用某一则经教来思维,在心底深处是难以生起定解的。《释量论》中说:“最初受生时,呼吸根觉等,非不待自类,唯从于身生。”这里我们先要证明心的存在是没有上限的,今天的心是昨天的心的延续,昨日的心是前日的心的延续,由于轮回没有开端,所以也没有心的起始点,进而成立我们的受生并没有开端。我们今生有母亲,同样地,以前在胎生与卵生中受生时,每一次也都会有一个母亲。受声一百次,就有一百位母亲,受生一千次,就有一千位母亲,如此推算下去,母亲的数量是无法计算的,所以不能不推导一个结论:没有一位有情未曾做过我的母亲。为此,我们应当将所有情看作是自己的母亲。如果经思维后还是生不起这种感觉,就要自问:“我是否没有母亲?”此时就会想到我有今生的母亲这一事实,然后将她看成是前一世等时候的母亲。修知母时,先观修今生母亲曾多次为我前世之母,然后观父亲,再及于其他亲友,大众人士。一旦生起很好的觉受,再以仇敌为对象来修,最后以一切有情为对象来修。
有人也许会想:“如果他们是我的母亲,我应该会认识,而我却不认识他们,所以他们并非是我的母亲。”当知在佛看来,没有一位有情不曾做过我们的母亲,不管我们是不是认识,事实就是如此。今生的母亲,后世可能受生为狗来到我们面前,但我们不认识。单纯的不认识,不能成为否定的理由,例如莲花色比丘尼的故事,与食父鞭母的故事。已过去的不能成为否定的理由。否则,上半生的母亲将不是下半生的母亲,昨天的母亲也不是今天的母亲,因为他们都已成为过去。这是细微无常的道理,不经听闻难以通达!经过这样再三修习后,知母生起的标准是,当我们见到任何有情,即便是一只蚂蚁,我们都明显的想到当自己是他的子女时,所有生计都要仰赖这位母亲等情形。
三念恩、四报恩
既然一切有情是自己的母亲,那么我们应该思维一下他们作母亲时候所给予我们的深重恩德。同样,一切有情缺乏辨别法与非法的眼目,每一刹那都受贪欲与邪行的影响,每走一步都被恶行拌倒,心被烦恼三毒所扰乱,神志不清而疯狂,跳下恶趣的悬崖,多劫之中身体与火无法分开。次此我们好不容易与善知识相遇,遇到了大乘法,稍知取舍之理,与那些有情相比,算是好多了。所以就应该想到,救护那些有情的担子就得落在我们肩上:
诸亲趣入生死海,
现如沉没旋涡中,
易生不识而弃舍,
自离无愧何过此!
       ——《弟子书》
惠施有情食物衣服等,只能暂时消除他们的疾苦,并没有究竟的利益,能使有情具足一切安乐,远离一切痛苦,能将有情安置于佛位,有情便能具足一切安乐,远离一切痛苦,所以,我们应该想到:“我应该将一切有情置于佛地。
五悦意慈
悦意慈是一种珍视、爱护众生的心态。如同母亲对我们所施授的慈爱!将一切有情视为悦意之子,即是悦意慈。一切有情的相续中不仅没有无漏之乐,连有漏之乐也没有,现在他们自称的所谓快乐,本质上全是痛苦。所以我们应当想:“如果现在一切有情能具足一切安乐该有多好!原他们具足所有的安乐吧,!我要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目标!”如果以遍虚空际一切有情为对象来修,当得大梵无住涅般。
六悲心
大悲心最初重要如种子——他是大乘的决定因素与发菩提心的根本;大悲心中间重要如水肥——他是生起对佛子行不退缩披甲精进的动力;大悲心最后重要如果实——他是成佛后利生事业恒不间断的保证。
菩提心力量的强若,视此大悲心而定,菩萨们修道速度的快慢也由大悲心力量的大小决定;有些菩萨求修速道,且能快速完成,也是因为大悲心得力量。
我们在修悲心时,若以被屠杀的有情为对象来观修,比较容易生起感受,比如思维羊被杀的惨状:他被摔到在地,四脚朝天,羊蹄被细绳捆绑,再怎么使劲,也无法挣开。虽然它清楚死亡就在眼前,却无法逃脱,没有依诂与救星,它流泪不断,眼睁睁地望着屠夫的脸,心中充满难以忍受的恐惧与痛苦。就在这种情形下,它被残酷手段屠宰致死。我们看到羊被宰杀时应想到:“这些羊在过去也曾做过我的母亲,从而修习悲心。当我们生起悲心的体验时,便应回忆以前在自身上所修的恶趣痛苦,然后推及其他有情,观修他们正在遭受种种痛苦:有些母亲在地狱中被燃烧的铁串烧灼,在烊铜中炖煮,有的受生在饿鬼中为饥渴所苦、、、、、、对恶趣有情生起悲心之后,接着再以善趣众生为对象。而在六道的善趣中,有情也不过是象在山上被放牧的羊,除被杀的时间有先后,此外并无其他区别;现在住在人群那些貌似精明的汉子,迟早也会堕入恶趣,实际和已堕入者并无两样。然后再对今生的母亲修习悲心,因为她正在造做苦因。其他亲戚朋友等人也是为现世的享受而一味的造罪犯堕,虽然他们目前处于人天善趣,却依然为三苦所折磨,同时造作比现在的痛苦尤为强烈的恶趣因。不仅是他们,一切有情都在承受痛苦和造作苦因,所以我们应当生起悲心思维:“如果这些具恩母亲能远离痛苦和痛苦的因该有多好!我要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目标!对于较难生起悲心的对象尤其应该特意修习,例如梵天,应以无常死观来思维,由此即可生起。大悲心生起的标准:像慈母一心系念身患重病的子女一样,下至饮食都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痛苦,单是希望远离痛苦的悲心,是与声闻、独觉共同的悲心,欲救拔痛苦的悲心,才是大乘不共的悲心,我们要生起的是后者。
纵然这些悲心难以生起,仍然要起大精进,力求生起。当我们看到别人生病时,回想自己以前所受病痛,便能生起悲心,一定要将苦确实感受于心为要点。
七增上意乐
正如子女要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为一切有情除苦,予乐的担子就有我来承担,,慈心悲心好比不忍见母亲掉入深坑而希望有人出手相救,增上意乐则毫不迟疑的决定由自己亲自决定救她出离险境。
八正修发心
有勇敢承担利生的责任之后,再观察以下自己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将发现,现在自己连利益一位有情的本事都没有,我们应当研究一下谁有此种能力?十法界中只有佛陀的利生事业最圆满,所以要想利生,就要一定获得一切智,为此必须发起为利有情而希求圆满菩提之心。
大多数人喜欢以读书、学习、念诵等度过一生,这其实是学佛不得要领的做法。因为谁也无法确定以后是否还会获得这样得人身,纵然得到,恐怕也很难遇到佛法,尤其是是上师、善知识们对菩提心的教授!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在失去这个人身前,是否能发起菩提心——圆满菩提之因。我们无论在修什么法门的时候,或念咒或修空性的时候,或是学习经典,都不能忘失了菩提心,如此修习之后,我们才算进入大乘门。也能很快圆满成佛之因。
末学愿与师兄们同修此大宝菩提心,利济有情愿成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8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汉传佛教的反思

   要有慈悲心,要广义的理解之。
   视众生为父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9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汉传佛教的反思

禅宗或谓之"自性,本心".
拾词典牙慧解"菩提"曰:正觉,明辩善恶,觉悟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1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汉传佛教的反思

下面引用由兴平蛋糕2004/02/07 07:24pm 发表的内容:
佛教给人的消极出世印象确拉开了与大众的距离!
  其学术化倾向似舍本逐末!
   你偏面理解佛教。
   佛教要人们加强自修,多行善事,学佛的意义也在于澄清人们思想。现在的人们都为了自己私利,才去求佛烧香等,这也不是佛教本意。就因为修行内容很多,做起来不易,一般人做不到;再加上有些人把别的东西也算是佛教的,慢慢的误导了人们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15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汉传佛教的反思

   这仅是我有感而发的浅见。或与我更钟情于禅宗有关。佛教的自修、行善事、澄思想确不错,但是否一定要求佛烧香呢?因为此毕竟仅是形式,并不是根本。我很赞同禅家的“即心即佛”之说。佛教要获更大发展,我以为也应与时具进。比如现在世人对佛的理解就仅局限在厌世和行善事上,农村老太太对烧香拜佛很虔诚,但他们是否真的懂佛之大义?我以前刚看一些禅书,老婆就异样的神色,当然现在已不如此紧张,但亦说明佛在世人心中的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