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黔墨 于 2011-9-8 00:07 编辑 $ @* w8 e+ l6 ]* I( \$ k
4 \8 a4 z9 i! h文化说事,明白做人 我看上海十届国展之评选 \# y% L! p' H+ ]
; V9 W, {# n& Z; v0 c3 C% T" T
! g, T8 V% j& k
作者/黔墨
2 U4 o- G4 g, K- _" O9 x
& X+ J$ H- g9 F- g& _1 R6 H* j! H9 c6 Q! ?8 @( d4 D9 A2 J
' d) ^) @, E) ` s' ^3 x
7 J$ q2 ]7 f p% c- y" ^) Q* a( K1 B2 ~+ N0 y
引子:一、因杂事繁锁,十届国展我没有投稿,现还有点后悔!不管入选落选以否,总归对自已也是一个煅炼。二、因有人推荐我去任十届国展监察人之一,说有85%的可能性。所以我没有投稿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万一能成行呢?其实算是对我的一个忽悠。哈! 所以我评上海十届国展之评选,立场是中立的,既不漫骂,又要科学理性分析。但仅仅是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网站和个人。仅供读者参考!
. }+ j D% T3 [9 J; }2 N n$ j# N" p. x) A. r' ]/ y8 ?3 u
“文化说事,明白做人。”——马末都语。 2 N: ^: \! F) u
" q0 o0 o) E3 } 一、有人说,评委16人,水平不够,有点弱。我持反对意见!评委就象足球裁判,不一定非要上场踢得一脚好球。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搞鉴赏鉴定的一流专家,不一定是书法创作上的高手、好手。中国书协安排这16人当评委,自有其道理。 9 B8 Y2 B, J W; \& R
) R: @7 L$ R4 V# g7 e/ s$ n
二、有人说,场地上挂的作品,挂法没有章法!不整齐,象乱晒被。这个我认可。我看这近十多年来,上海承办中国书协的国展少之又少,可以这么说,怎么承办中国书协的展览,有没有一个运作流程,怎么评、怎么审、怎么监督、怎么管理,可能有点糊涂。特别是稿件堆积如山之时,天气又炎热时,管理工作就不到位。如还有篆书作品也在里面挂着(早就应该拿下来!)。
6 R$ y7 q& I% _0 h+ [* `
+ h" \+ F' w7 f; ? 三、评委违规打电话问题:有人说,有多幅照片显示不止一位评委违规打电话。有人也说,不是评委违规打电话,是用计算器在统计。我分析了一下,还是打电话,因为用计算器计算不可能常常放在耳朵根边。但我想说,这不怪评委们!因为没有人现场统一指挥,发号施令并进行监督和提醒。我看记者拍的现场照片,场面很混乱,有打电话的、聊天的、行走的、站立的、坐着的、有点象小集贸市场。作为承办方的上海方面,要负这个责任。
* n, w% v8 u: k, I* d/ q9 [7 D
+ Y* U9 U0 e y" G; A$ h2 o2 L. ^9 H- p 四、有人说评委们三万件作品一天看完(也有说三天的)。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上海完成了。就算每人每天工作八小时,不上厕所,不准闭眼,需全神贯注,三天24个小时,1440分钟,每人得每分钟得看20.83件,平均一件用时2.88秒!可以想象工作力度、强度之大!(有人要说了,其实投稿时要求附释文是多此一举,评委谁有时间看?)这是不可能的事。相信交了评审费而认为自已的作品都被评委看过的人就有点白痴了。
6 u% v8 z% o4 L8 w J4 ^- b
9 x& ]. v+ L' n+ S/ }4 y- e2 |4 ^/ y 五、那么,评委看什么呢?我们理性的分析,得出结论,评委们看的是进入1304件通过初选的作品中再评出400件,这就是评委们的任务。为什么会是1304件通过初选,而不是2000件、1500件、1200或1000件通过初评?而是单单的1304件,有没有预算、科学、规划?上海展区给人感觉是见子打子的临时性操作出来的工作流程。 看1304件,评委们平均每件作品用了近一分钟,这样才有可能有富余的时间打打电话、聊聊天、上上厕所、到处逛逛。 30000件减去1304件,还有28696件作品是落选作品,这些作品从时间上来看是没有和评委们见面,哪么又是谁当了一回生死判官,把28696件作品打入死牢的呢?! 六、有人说,1304件入初评的作品,都照像复印出来给评委们评定,此举不好。我认为不能这样说,复印件相当于照片形式,这不是十届国展的先例,早几年的册页展就是评照片。这次的复印件有不少彩色的,也不完全是黑白的。主要目的是节约人力物力,免了布展、人工等等(上海人都比较讲究节约)。我看网上有一张中国书协的评审守则,最后一条说:“七、本细则和守则的解释权归中国书法家协会。”对于参赛的人来说,投稿了,就要遵守游戏规则,你是动动员,不是裁判员。解释权不在你处。
: s( p$ w9 q1 E$ w. \
3 h2 X$ v g+ n$ P 七、我看中国书协的征稿启事说,“本次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阳光”!但每次网友都怪中国书协,把矛头指向中国书协,其实要怪就要怪承办方是如何贯彻落实的, 因为“中国书协”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承办方是人在为之。承办方落实得好与不好,与维护中国书协形象有很大的关系!
9 {0 T7 p" `% s# H4 J! s6 y B; w: R4 y/ j4 F: y! t6 ~/ y
4 C% Z7 @6 _2 F+ n0 j% x
; q0 g: p' o8 H; Z- [, A1 |# }
先谈到这里,仅为个人看法,不批评具体的人和事。欢迎批评指正!
4 G5 b- [& O2 j" _7 ~% s 马末都先生语“文化说事,明白做人”我很赞同!
9 i) R, Z' _/ ~. D6 D# z- ?, R7 q& B" Y# U% i
0 G; O5 ^' Z5 Y$ P4 B9 e
) X9 _* {3 K$ _7 _* V- H8 s: m
# e0 s* N7 }: }- r% D0 T 2011年9月8日于新清风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