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59815|回复: 445

【第一现场】“华年涉墨——吕铁元书画篆刻作品展”在沧州举办(送印章、小品、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9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1-12-31 22:01 编辑

【第一现场】
“华年涉墨——吕铁元书画篆刻作品展”
在沧州举办
2011.12.29



吕铁元.jpg

【书艺公社 讯】贺进报道
2011年12月29日,由沧州师范学院、沧州市文联、沧州市书法家协会、沧州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移动沧州分公司协办、沧州师范学院美术系、沧州云华美术馆承办的 “华年涉墨——吕铁元书画篆刻作品展”在河北省沧州市云华美术馆隆重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书法家张荣庆先生等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剪彩。
沧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市美术家协会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600多人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对吕铁元的驻华篆刻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吕铁元今年36岁,此次展览的作品即为其近期创作的36幅书法、36幅国画、36幅篆刻作品。吕铁元的作品多次在全国专业性展览中获奖入展,其书画篆刻作品皆以己心己意参传统,参古人,规整细腻,高洁典雅,醇厚秀润,有一股清正之气萦绕其间,力求于平正中求精到、求变化、求灵动、求中和大美。
吕铁元自由喜欢书画篆刻,在教学之余潜心研究专业,先后入中央美院国画系王镛工作室、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同等学历研究生班、中国艺术研究院张荣庆书法工作室研究生班深造学习。吕铁元现为河北省沧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青联委员、河北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刻字委员会副主任,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文联委员,沧州市书协副主席、书法创作委员会主任。
此次展览使沧州人民对吕铁元的书画篆刻艺术有了更深入直观的了解,展览开幕后,社会反响强烈,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

——优秀回帖重奖——
为鼓励网友读帖积极性,对于优秀回帖将给与重奖,
届时将由吕铁元老师亲自审定:
一等奖1名,奖励闲章一方;
二等奖3名,奖励书法作品;
三等奖5名,奖励斋号;
优秀奖10名,奖励作品集。

该贴已经同步到 网站编辑的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吕铁元,号梦庐、雍堂,1975年生于河北省文安县。2000年入中央美院国画系王镛工作室学习,2007年入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同等学历研究生班学习,2008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张荣庆书法工作室研究生班学习。现为河北省沧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青联委员,河北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刻字委员会副主任,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文联委员,沧州市书协副主席,书法创作委员会主任。
获奖:
首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    金奖    (中国书协、中央电视台主办)

首届全国大字书法展    一等奖    (中国书协主办)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高恒杯”全国书法大展    金奖    (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青年国庆书画展    金奖    (团中央、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四届刻字艺术展    全国奖    (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五届刻字艺术展    全国奖    (中国书协主办)
“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展    二等奖    (中国书协主办)
“冼夫人奖”全国书法大展    优秀奖    (中国书协主办)
“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大展    优秀奖    (中国书协主办)
“纪念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大展    三等奖    (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双拥书法展    特等奖    (民政部主办)
“岳安杯”第一届国际书法展    三等奖    (中国书法研究院主办)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展    三等奖    (中国书协、人民日报社主办)
纪晓岚碑林全国名家书画邀请展    一等奖
入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三届兰亭奖书法展,全国第七届、八届、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全国首届篆书作品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特邀),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第五、六届篆刻展,全国第三届刻字艺术展,第三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第三、五、八届国际刻字艺术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展,中国书法名家系统工程——千人千作书法展;——五百家作品展,河北省优秀中青年书法家(25人)精品全省巡回展等。
1995年5月在沧州市展览馆举办“吕铁元书法篆刻展”,2000年5月在沧州市博物馆举办“吕铁元师生书法篆刻展”;获河北省“燕赵群星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文艺最高奖)、沧州市“狮城文艺振兴奖”;2005年中央电视台曾作专题报道,出版《吕铁元篆刻作品集》、《吕铁元书法篆刻作品选》,《当代青年书法家精品丛书——吕铁元卷》、《当代中国实力派书家作品集系列2010——吕铁元》。被市委、政府评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1-12-31 22:04 编辑



英姿风发。面如傅粉。精明强干。聪敏拔俗。此足可以概括吕君铁元之体貌形质也。铁元从余游盖有年矣。因知其於艺事。天资既高。且夫追慕前贤。学之有方。艺内艺外。双管齐下。专志研精。恒无虚日。优游涵泳久之。乃於书画印俱有所成。古语所谓后生可畏。诚不虚耳。

余以为。今铁元之印最好。书亦好。画则主攻山水。训练有素。亦自不俗。三者皆以规整细腻、高洁典雅见长。此种于平正中求精到、求变化、求灵动、求中和大美之取向。殆迥异於时下流俗、而实与传统文脉息息相通也。自当坚守而力行之。铁元正值华年。无论书印或画。想必能继续调整、长足精进。其前景之无量。更不待言。尚有一条可表。铁元为人处事。品行端正。重然诺。可信任。书界同仁提及。无不交口称美。此亦极可贵。

铁元言。将於其供职之沧州举办华年涉墨书画印展。嘱余题展签四字。并为其作品集作序。匆匆不暇。聊书此纸交卷。不知铁元以为何如。

张荣庆
辛卯冬十一月初十写於政馨宅斗室



阳光,在时代的潮头跃动
——铁元及铁元的艺术作品赏读

冯宝麟

如果用一个词汇来概括和诠释铁元及铁元的艺术的话,那就是“阳光”。在他的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在他的笔下和刀下,涌动着时代的风尚。他用自己的勤奋和聪慧理解艺术的真谛,探究艺术的三昧,把握艺术的潮流,而且深入传统宝藏孜孜以求,终于有所成,在近年的各种大展大赛上摘金夺银,可谓成就斐然。
铁元的艺术感觉非常好,他能够在艺术资源里敏锐地捕捉到最能符合自己的心性、最能代自己之言而传情达意的因子,并让它在自己的艺术田园里蓬蓬勃勃地成长起来,长成一片独特的景致。铁元曾游学京华,视野开阔,于王镛等时贤的言论及创作中受益匪浅。善于吸纳的他,很快便将自己的创作融入时代的潮流中,令生命智慧的阳光,在时代艺术的潮头跃动。
铁元的书法,主要体现了一种灵动的笔墨。笔情墨趣,被他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当然,那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感觉,清新而又隽永。他的书法创作虽得益于时代风尚的熏染,得益于他相对广泛的汲取艺术养份的努力,但是,他在利用与发挥这些资源的时候,都以自己的心性对其进行了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改造”,所以,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不到“流行”的放荡,也看不到逞才使气的宣泄,而是一种很理性的表达。也正是这种理性的表达,让他的作品拥有了相对独立于时风的“个性”和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铁元的创作是多头并进的,而且都有不俗的表现,这也说明了铁元良好的艺术天赋。
他的铁线篆书曾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首届“杏花村”杯书法大赛中夺得金奖。与很多写篆书的书家不同的是,铁元对篆字的理解和再创造都没有停留在“字”的层面上,而是从古文字中摄取符合当代审美的元素,并将金文、大篆、中山战国墓出土的错银文字以及一些新发现的民间文字的结构特点揉合在一起,并以小篆的线条来表达,故能一改传统篆书的中庸而得空灵之妙趣,又能与欣赏者的审美习惯拉开一定的距离,产生一种“似曾相识”但又如“雾里看花”的奇特感受。修长的字形、劲挺的线条相得益彰,秀而不媚,恰到好处。
近来,他的创作精力主要放在楚篆体的创作上,这种篆书,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人们遗忘了,埋在文化宝库的深处。这种充满楚文化神奇魅力的精灵,如今被书法家们发掘,马上得到时代审美的青睐。它相对随意的结构造型、天真无邪的笔法线条,都比庙堂气十足的秦小篆要多几分天机和逸趣。铁元的创作,充分地保持了这一书体“原生态”中野逸、神秘、灵动、超脱等原始基因,并与时代的审美趣味结合,故能挥运自如,而且充分地保持了清新儒雅的风格特色。他以特有的笔法,把“满面尘垢”的楚篆文字进行重塑。结体之活泼,用笔之机灵都保障了其作品的情趣,并将篆字本身携带的神秘元素充分体现,而书写时着意追求的“律动”又增强了作品的节奏,使之不至于因点画的雷同而走向板滞。
铁元的隶书,简淡而平易。相对独特的行笔方式,造就了相对独立的线性特征,而这“线性”,就构成了通篇作品的气息,与他的楚篆创作如出一辙,是用同一种语言讲述不同进代的故事。这也表明,铁元的创作形成了自己的笔墨语言,因而能够出将入相,随意发挥。
近日得观铁元的行书,给人的感觉是潇洒、飘逸,风流倜傥,这些特点,更接近他的天性,因而他的书写是一种“心性的流淌”。
铁元的篆刻得益于他的书法,他刀下的线条是书法线条的“金石版”,是对线条美的又一种诠释。有笔墨韵味的线条便有血有肉有精神,便不会简单、枯燥,便能够感动欣赏者。篆刻是方寸艺术,要在方寸之间体现丰富的艺术美感,必须能够“于细微处见精神”,能够把艺术家的精神诉求和审美愿望融入创作之中,铁元做到了这一点。另外,铁元虽在创作中吸纳了属于时代的元素,但他并未坠入险怪狂躁的流俗时风之中。而是用自己的一颗慧心来理解和把握传统,从传统中攫取精华,因而它的印章给人一种清纯、儒雅的感觉,这在当代印坛是难能可贵的。
古人云:“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铁元的胸中是有“灵丹”的,这粒“灵丹”就是他对美的理解,对创造美的渴望。据此,他的创作便有了无限伸展的空间,艺术语言便能不断地深化,作品的品格便会不断地升华。
铁元还很年轻,是最富有创作激情而且对新事物、新思想、新资源有很好的接受能力。聪敏好学的他,也一定会深化自己的创作,强化自己的个性风格,弃小巧而追大雅,弃程式而求真意,开辟出一片更加靓丽的天地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园林。


本文作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副研究员


书画印  一心源
——写在铁元“华年涉墨”展览前


胡庆恩

铁元有心。三十六岁,三十六张字,三十六方印,三十六幅画,和合成一百又八的圆满吉祥数字,真是让人随喜赞叹。
与铁元交游有年,记忆中常常是他帮助我的情境。不光是他,还有很多很多朋友。乡野愚痴之人,又偏偏执着了艺术,首先牵连的一定是家人和朋友。玩儿成玩儿不成?玩儿成个啥样子?好几年的光景,他们不要求,不索取,不设框框,不定目标,这让我由着自己的性子游走见闻思索修为觉知,他们是我该顶礼的大菩萨。
那年我在甘肃,爱人急着打电话给铁元,请他帮忙给大女儿办学校上初中。待我回了家打电话给他,电话那头他只轻描淡写地说:办完啦。过了好长时间,从朋友嘴里听说那天看见铁元排在学校的长队里,拿着一摞单子,冒着酷暑随人流逶迤缓行。心里不禁一股热流这活儿该是自己做的!
我从铁元身上学到很多东西。首先是他对师道的守护和奉行。在沧州,他对他的启蒙老师翟洪昌先生和师母的恭敬是众所周知的。翟先生已归西,铁元对师母如母侍奉。作为教师的他,此身教重于一切言教。在这个急需文化“招魂”的时代,这样作为和坚守恐怕不仅仅对于他的学生是有教益和启示的。社会形成的一切风尚,全体都是参与者。受益或受害,是我们择取的结果。
对我们共同的恩师张荣庆先生,他的敬爱有很多我是观于目而铭于心的。
铁元的洞达和干练我是学不到的。去年在石磊兄的云华美术馆办了张先生和我们几个学生的师生展,规模空前,反响亦佳。这和铁元上下奔波操持是分不开的。策划、装裱、宣传、布展、出版、开幕,一项项一环环,铁元携延忠、常青诸兄次第展开,忙而不乱,井井有条。着实令人敬佩。后来听说在沧州师范升本的过程中,铁元亦出力甚多,得到校领导和师生的好评,足见他心量的广大和行为的正大。古人有句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铁元于此语真可无愧当之。
对艺术,铁元是一位真诚的求索者,聪慧的善学者,快乐的受用者。他曾二访京华。先是到中央美院就教于王镛先生门下,然后受业于张先生。第一次进修他沾得艺术的灵光,频频获奖上展。第二次进修他汲取文化的滋养,将艺术之树深植于文化的土壤。张先生一直倡导:人品、学养、功力。这个书学态度采自中国传统文化之源,与二三十年代陈寅恪、章太炎等文化大家的态度是一脉相传的。铁元接受了张先生关于书法当以方整平正为根本的态度。在篆隶实践中,寓奇巧于严整,字法取于楚简帛书,而笔法杂糅钟鼎篆书。所以他的作品端严静穆,古峻超逸。楷书作品胎息北魏,钩沉晋唐,笔致爽劲,而气格安详。篆刻取法于汉,表现的风格与书法亦相仿佛。
铁元第三次访学是到石家庄攻画。这是他拓展艺术领域的有识之举。我不懂画,感觉犹是循旧为新的入古之旅。
书、画、印一百零八件作品的展览,当是铁元以心捧出。同是写者,我能感知到他的殷勤准备。平时他常表达艺无止境的心念,这次展览该是他上下求索,问道师友的一次集结。
号角响起,期待心切。相信铁元的展览定是一道丰美的文化大餐,供养于大众。令一切观者都能感受到一个艺者心性的真诚流淌,聆听到月落心江的那声彻响。
当今艺者,面对百余年来这个全新的时代,能否印契本然,就路还家,焕亮中华文明的光芒?同沐于古老艺术带给我们的愉悦和安详?
这岂是铁元一人的集结。
衷心祝愿展览成功!


本文作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


漫谈铁元和他的艺术

付红妹

很早就想为铁元和他的创作写点什么,却一直迟迟未能动笔。一来是因为在认识的艺术家中与铁元最为相熟,一熟悉想说的话自然就多些,可真正动笔却踌躇从哪里写起。二来是因为铁元原就以书法、篆刻见称,近年又在绘画上小试身手,一个人涉及三个门类,对于我这个一直拿别人的艺术和自己的文字都当回事的人来说,动笔前需要看的东西自然就多些。一篇文章,延宕经年。这番话虽有为自己的懒散开脱之嫌,但确是实情。
与铁元虽在一所院校供职,但与他本就不在一个系且都属于那种非活跃分子,上课之余各自读自己的书、写自己的字、刻自己的印,并无多少交集。真正认识是缘于2003年前后铁元来我们系旁听一位老师的唐宋文学课。整整一学期,除了偶尔略带不安地请个假,每周都准时出现在办公室,衣着整洁,拿着书和笔记本跟随那位老师去班上,俨然一名认真而谦恭的学生。不由让人对这位彼时已小有名气、又刚在全国电视书法大奖赛上获金奖的书家注意起来:年龄未及而立,已在全国获奖,可脚能不飘、眼能平视、心能跳匀,实属难得。修行虽好,却不知品位、功力如何?于是,便“心怀叵测”地向他讨幅作品。学期结束,让人转来一个信封,取出展开,素白的宣纸上四个隶书字:晴耕雨读。清雅、静穆、朴茂,虽带有几分稚拙,然轻重、疾涩、虚实之间,一派恬淡悠然的意境出矣。顿时击赏不已,当下心中引为同道。及至后来,铁元相继去河北师大美术学院师从白云乡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张荣庆先生,又陆陆续续多次获奖,艺术越来越成熟,在这个圈子里的名头也越来越大,但他为人、为艺的基调没有变,只是蜕去了当初的稚气。在一片草长莺飞、鼓乐齐鸣中,铁元未失了他的本来面目,未忘记来时的路,我也就与他“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地同道至今。
铁元少年即开始习字,后沧州求学得遇翟洪昌老师启蒙发智。翟老师待铁元是严师也如慈父,关爱有加,倾心相授,一路扶携,引领他进入了书法艺术的大门。寒冬酷暑,读帖临摹,墨池笔冢,终暂露头角。1999年,铁元24岁,作品入选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获得业内好评。2000年,即负笈京师,到中央美术学院王镛工作室学习,以求突破创作瓶颈。一年的美院学习,在王镛这位书、画、印兼善的大家的点拨下,铁元如同开了天目,看清了自己的创作道路,找到了向古人学习的门径,实现了艺术创作的蝶变。2008年,投师张荣庆先生门下,追随张先生读书习字。张先生善良仁厚、优游不迫的心性与他相契相投,让他如找到了精神的依归。一年随侍左右,烟熏茶浸,张先生用自己深厚的学养启发了他的书法观念,而先生独到的教学方法则直接沾溉了他的创作。一年的时间,铁元“师心”而不“师迹”,“得鱼而忘筌”,书艺又跃上了一个新高度。铁元是个艺术天分、悟性均上佳的人,这让他在向古人学习时能在灿若星空的法帖碑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数,并能用己意化之。他的篆书基本从商周金文、楚简帛书而来,然他写楚篆又借鉴石鼓文的笔法,这让他的篆书既有楚国文字的天真烂漫又有石鼓文的浑厚自然、雍容和穆。铁元的铁线篆也是别具一格。写铁线篆书一般都是学习秦小篆,特别是泰山、峄山二刻石,而铁元独辟蹊径,参东周金文《王孙遗者钟》的笔意,吸纳其字形瘦长、笔划柔美大方的风格,又运用铁线笔法,二者融合,使其此类作品呈现婉转、静美而劲挺的审美风采。铁元的隶书最可见其以古为师、古为己用的精神。他的隶书可简而言之为汉碑基础上加入了篆书、汉简的笔意造型。但细细品味可读到:《曹全碑》的清新秀逸、《礼器碑》的渊雅洒脱、《史晨碑》的端严平正。而其结体的左敛右舒、笔画的出锋收笔,以及那份顾盼生姿、飘洒流动,分明来自《武威礼仪》汉简。同时,我们还可从中嗅到《马王堆帛书》古朴端庄、简洁典丽的气息。此外,铁元的楷书在唐楷的基础上吸收了魏晋墓志的元素,行书走的是二王帖学的纯正路子。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曾言:“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铁元用自己的书法创作成功地践行了这一理论。
先秦古玺和秦汉印章是印章艺术的经典,更是篆刻的根脉和基石。铁元自觉地选择了以秦汉玺印为宗,保证了自己篆刻的纯正血统。就印之工稳、写意而言,铁元的印属写意印风,古朴而灵秀。他的印有汉将军印的简练生动、自然天趣,形制上又吸纳了汉玉印的平正洁净、秀丽庄重。其朱文印则颇得秦汉封泥的气质和韵味,给人古拙、质朴、率真的美感。苏东坡说:“始知真放在精微”,真正的写意印应不失细腻和精到,否则就会流于荒率与粗野,写意中当有工稳的精致。铁元治印即追求于此,落刀如壮士舞剑,收拾若美女拈针。他的印讲究技巧与法度,更讲究法度之外的“趣”,讲究天机流动,追求人的心性自然流淌。刻印者,最易为印所刻,追求法度,最易为法度所拘,最后印也有,古人也有,就是没有“我”。铁元的印中自有“我”在。这个“我”就是他刻刀下的笔意。笔意诞生于刀法,更诞生于篆刻家的心底。笔意是人心灵的载体,是“我”的体现,是印章气韵的母体。雕琢毕竟是手工,气韵才是神魄。手工易成,神魄则必得胸中性灵供养。习惯上,书法家不一定能够治印,而篆刻家如果不精通书法则被认为是硬伤。铁元良好的书法功底使其书法与篆刻之间尽可相互滋养,刀下有笔意,下笔则有金石意。丁敬曾这样论篆刻:“以古为干,以法为根,以心为造,以理为程”。铁元庶几近之。这种追求让他的印既意趣盎然,又没有在写意的招牌下走向狂与怪,保持了古雅纯正的审美气息。
铁元的绘画属牛刀小试即露锋芒。画作不多,但格调不俗、笔墨不嫩。我想这一方面源自他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另一方面在技巧上也得益于他多年书法创作练就的笔墨控制能力和长期治印养成的空间把握能力。他以书入画,擅长用点和线来表现物象,王蒙、倪云林、王原祁、王石谷都成为他师法的对象。他的山水画是师古人、师己心、师造化的综合。曾欣赏过一幅他的《千岩万壑图》,崇山峻岭,气势苍茫、郁然深秀,飞泉云海,杂然其间。画面充实而空灵,繁密而松散,温润柔和,无霸悍之气、奇巧之笔。显示了他的绘画功力,也兆示了他绘画的未来。
或因所受的教育、或因审美趣味,一直以来,就看重、偏爱艺术作品中蕴含的那股清正之气。“清”与“浊”与“俗”相对,“正”与“怪”与“邪”相左,艺术作品以清正为根基为神韵,无论风格怎么变,哪怕技巧上不那么成熟,都自有一种格调一种气象在,都不会坠入末流。通观铁元的作品,便会发现,无论是书法、篆刻还是绘画都有一股清正之气萦绕其间。这个“清”不是“落日楼台一笛风”式的清空,也不是“人比黄花瘦”的清冷,而是“清”中自有一种温润、厚重的气息存焉。这,一则源于对传统艺术血脉的接续让他的艺术作品有了底蕴有了重量,没有漂浮之弊;一则源于他用胸中的温情浸润了笔墨金石,自觉地摒弃了冷与躁。“艺之至,未尝不与精神通(刘熙载语)”,艺之“清”来自心之“清”,“清”中当含有一份雅、一份洁、一份朴。以己心、己意参传统、参古人,这股清正之气最终衍射出铁元作品典雅、醇厚、秀润的风神。
这篇文章曾想以“诚朴静慧人,醇雅秀穆艺”为题,此语虽大致描述了铁元其人其艺,但读来未免有结论之嫌。现在对铁元下结论无疑为时尚早,无论是对人还是对艺。因为一切结论都产生于终点,而铁元还如此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还存在着无限的可能。然仍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希望铁元今后能以这个放弃的题目为参照,沿着目前的方向走下去,我等好继续与之同道。在未来的某一个日子,一天的忙碌之后,入夜炉边听雨,随手翻翻铁元的作品集,内心仍会有今日这份清爽安宁、从容平和的感觉。
                                                     
二零一一年十月结稿
本文作者:河北省沧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北京大学文学硕士  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年涉墨——吕铁元书画篆刻作品展--

>>>展览开幕式盛况报道

nEO_IMG_IMG_00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年涉墨——吕铁元书画篆刻作品展--

>>>展览开幕式盛况报道

nEO_IMG_IMG_00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年涉墨——吕铁元书画篆刻作品展--

>>>展览开幕式盛况报道

nEO_IMG_IMG_00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年涉墨——吕铁元书画篆刻作品展--

>>>展览开幕式盛况报道

nEO_IMG_IMG_002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年涉墨——吕铁元书画篆刻作品展--

>>>展览开幕式盛况报道

nEO_IMG_IMG_002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年涉墨——吕铁元书画篆刻作品展--

>>>展览开幕式盛况报道

nEO_IMG_IMG_00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