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6809|回复: 45

【公社辩论会】孙过庭《书谱》之触笔到底是材料所致还是沿承笔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9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社辩论会】

孙过庭《书谱》

之触笔到底是材料所致还是沿承笔法?





【编者按(贺进编辑)】
对于“触笔”的话题其实我们在去年的辩论会中已经讨论过了。“触笔”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折纸书”,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唐孙过庭《书谱》中的笔法展示。“触笔”的提提法其实也是日本学者所提出来的观念。如果较为象形的拿来讨论更多的人习惯用“折纸书”一词。“折纸书”与“触笔”这两个词所体现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如果提“折纸书”,那么这种笔法就是材料的限制所导致的用笔“破锋”效果,很显然就是纸张的因素;如果提“触笔”,那么就是自魏晋以来所沿承的古代用笔方法,这是古法,古所有,唐所用并为之细节表现。那么对于这两词哪个表现更为贴切呢?我们不妨展开分析一下。

首先说“折纸书”,顾名思义就是材料限制用笔运行的方向。限制运笔方向的因素很多,大概的因素有毛笔材料限制、含墨多寡导致以及书写材料的变化。大致三种因素会导致运笔方向出现各种变化。我们不排除任何因素的存在,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书写材料这一因素。我们知道唐孙过庭的时代是兼用纸和绢本的材料进行书写。很显然《书谱》所用材料是纸,是我们理解的“硬黄纸”,这种纸有涂层,打蜡的涂层纸,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中载:“硬黄纸,唐人用以写经,染以黄檗,取其避蠹。”其制作方法宋张世南《宦游纪闻》中有载:“硬黄纸,谓置纸热熨斗上,以黄蜡涂匀。”根据前人叙述,我们得知该纸表现光滑,且较厚,有多厚呢?根据史料记载,大概为10毫米,10毫米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230克印刷纸,查阅纸张的演变史我们还知道唐代的造纸工艺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很大的纸还无法造出来。唐代的纸最长为60公分,且呈长方形。我们再来看《书谱》的长度,总长度为900公分,宽26.5公分,如此长度的作品肯定会涉及接纸的问题,如何接纸又成为我们研究“折纸书”的重要考察方向。我们刚才在前面提到,唐代的纸不大,60公分最大,而且纸很厚,那么拼接肯定会出现一张压在另一张上面的情况。在两张纸结合的地方就出现了上下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坡梯”,每当在这样的地方就出现了“折纸书”的用笔,毛笔突然从重到轻弹起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笔”,“触笔”就应运而生了。我们根据上面的叙述得知“折纸书”应该是材料的限制导致的,这是第一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就是“触笔”的提法了,所谓的“触笔”其实是由日本专家提出来的,他们在考察中发现在魏晋时期就有该笔法的存在,比如二王留下来的尺牍、手札等等,都有这种笔法表现。近几年我们发现很多国内专家也有大量著作及文章来阐述,最为人关注的是王祥北先生写的《“触笔”在楷书中的体现——以<吐鲁番墓砖>和褚遂良楷书为例》,在该文章中王祥北肯定了触笔的存在,并延伸到楷书的运用表现等形式。那么对于“触笔”,我们到底该如何认识呢?我们不难发现在王羲之的《丧乱帖》中“首”字,“修”字,“毒”字等出现了突然弹起的笔法,还有“当”、“奈”、“盖”等字,也有触笔的现象,这些用笔都与《书谱》中出现的“折纸书”现象类似,对于该提法,直至宋代仍有人深信不疑,并且日夜追摹,奉为上乘之笔法,最明显的就是米芾,对“折纸书”提出了有见地的理解。这样说来,我们又承认“触笔”的含义了。

那么对于这个笔法的理解到底是如何的呢?不妨大家共同来讨论。对于讨论该笔法的意义我想应该是有实践意义的,理解到位了,那么对于我们学习二王书风,学习《书谱》是很有帮助的,承认这种笔法存在,那么就要深入考察这种笔法到底该如何表现?如何运用?这都是我们应该面临的问题,希望大家对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单选投票, 共有 65 人参与投票
61.54% (40)
38.46% (25)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佐证资料】

“触笔”之形成之“触笔”的内容

三破堂主

既然“右军笺”不存在,也就是说“触笔”不是因为在书写过程中毛笔与折纸产生的棱线接触所形成,那么,“触笔”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样的笔画形状是一种独特的笔法?这种笔法是否在唐以后就失传了呢?这些问题的廓清能给我们在梳理笔法演变史时供一些可靠的依据。我们对笔法的演变史还十分模糊。笔法究竟怎么样从篆隶时代转化今体时代?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我们还不能详述笔法如何演变,只能笼统地说笔由什么变为什么,却不能明其内容。我们在讲王羲之变法时,也只能笼统地说他变法了,立了新的程式,但具体如何,也是含糊的。历史的记载太少,笔法理论又缺乏,给我们识这段历史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触笔”的内容
“触笔”作为一个笔法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这要从这类笔画的具体形态进行研究,中找出这类笔画的共同特点,从而得出这种笔法的具体特征,才能辨析出这类笔法与别笔法之差异。
在对王羲之传本墨迹的研究中,发现这类笔画主要出现在以含有转折为主的笔画上,的出现在笔画的开头,有的出现在笔画的中部,也有的出现在笔画的结尾部位。总的来,这种笔法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行笔方向发生改变。
我们分析王羲之传本墨迹《丧乱帖》的转折笔画,发现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圆转,折笔画的横向线条与纵向线条的夹角大都接近90°角,这些笔画在转折时,毛笔与纸接触的面没有发生改变,类似于小篆的圆转法,只是圆转的弧长要小于小篆。二是方折,这种转折的横向线条和纵向线条的夹角大都为小于90°的锐角,这种笔画在转折时,毛笔与纸接触的面发生了改变,甚至有了翻转笔锋的动作,真正体现了折的写法。三是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既不方也不圆,就是我们所讲的“触笔”,这种笔画在转折过程中大都经历了这样三个步骤:首先,是在横向笔画的行进中间突然提笔,把笔尖放置于横向线条轮廓线的最上沿;再纯以笔尖着纸,形成一条非常细劲的线条,并画出弧线;第三,再顺势按笔,向左下角方向行笔。两个不同方向的线条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要比第二种情况更小,几乎接近于180°的急转弯。
把这种分析方法推广到王羲之具有“触笔”笔画的其他传本墨迹的分析,也会发现同样的规律。这就说明,在这些墨迹中转折的处理上王羲之至少采用了以上这样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中的第三种就是“触笔”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丧乱帖》中,除了在转折上有了“触笔”出现以外,在别的笔画中也有出现。但是,这些笔画的存在方式仿佛就是第三种转折笔法的局部。在“墓”等字的第一横中,起笔是很重落笔,马上提笔再往右行笔,使前后形成的笔画粗细相差悬殊,这与第三种转折的第一个步骤一致,只是把这个动作提前到了刚刚起笔的地方,但基本动作相同,因此,可以把这样的笔画归结到“触笔”范围之内。在“乱”等字的最后一笔收尾处也体现了这种笔法特征,即行笔到了一定位置时立即提笔,再向外行笔。只是这时的行笔距离很短,毛笔笔尖所停靠的位置有了变化,这种笔法与章草的类似笔法很接近,有人认为这是章草笔法的一种,但这种笔法在动作上与“触笔”一致,更接近于“触笔”的起始动作。同时,这种形式的加入,就使得“触笔”的起、折转、收三个主干部分得到了体现,可见其重要性。因此,也把它纳入“触笔”的形式之一进行研究。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触笔”分成三种情况:一是第三种转折情况的笔法,即先提后转的转折法,即折转法;二是横画起笔时的重按轻提情况的笔法;三是收笔时的提笔奋力出锋情况的笔法。


文章地址:
http://baojianming07.blog.163.com/blog/static/47132943201178919438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佐证资料】

米芾“折纸书”考析

亓汉友

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兹古语也。吾梦古衣冠人授以折纸书,书法自此差进,写与他人都不晓。蔡元长见而惊曰:‘法何太遽异耶?’此公亦具眼人。”此语中首次提出了“折纸书”的概念。
古人常常托梦授书或言依梦学书,王献之是这样,米芾也是如此,是故弄玄虚还是久思成梦,在这里我们不去考究。米芾说他在梦中学会了折纸书,是一古衣冠人授之,并自谦地说他的书法从此有了小小的进步。别人见了不知道怎么写的,就连当时的书法大家蔡京见到都惊奇地说:“法何太遽异耶?”米芾由此夸说蔡京是有眼力的人。实际上米芾在这里是变相地说,学了“折纸书”后,自己的书法不是有了小小的进步,而是有了大大的进步。
从米芾《海岳名言》中对“折纸书”的叙述来看,“折纸书”应是一种笔法。但纵观历代书论,除老米外均无此说。
在对《书谱》的研究中发现了一规律性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王羲之的书法中也常出现。我曾著文介绍王羲之《远宦帖》时对这种现象做了说明:“有些笔画或者说是笔法可能是书写工具造成的神来之笔,这种在线条的一个点上,笔画突然变细,线条出现了跳跃,整个线条活了起来的笔道,可能是由于纸的折痕造成的意外效果。因为研究发现,线条中发生突变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后见启功先生在《孙过庭书谱考》一文中为了论证墨迹本《书谱》非摹本时,更是把这一现象讲得明明白白:“由于翻刻诸本流行既久,遂有疑今传墨迹本为摹本者,如有正书局石印刘铁云藏拓本题为《宋拓太清楼书谱》(实为明曹骖刻本)王宝莹跋,据曹本而疑安刻底本(即墨迹本)为宋人摹写者;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卷三著录《书谱》,亦谓墨迹本为摹本。按墨迹本有特点数端,试略言之:
1、宣和签题玺印完具。
2、笔锋墨彩,干湿浓淡,处处自然,毫无钩描痕迹。
3、笔法有一种异状,为临写所不能得者。即凡横斜之笔画,常见有一顿挫处,如竹之有节。且一行中,各字之顿挫处常同在一条直线之地位,如每行各就其顿挫处划一线,以贯串之,其线甚正而且直。又各行之间,此线之距离,又颇停匀。且此线之一侧,纸色常有污痕,而其另一侧,则纸色洁净。盖书写时折纸为行,前段尚就格中书写,渐后笔势渐放,字渐大,常骑在折痕之上写,如写折扇扇面,凸棱碍笔,遂成竹节之状,亦初非有意写顿挫之姿,其未值凸棱之行,则平正无此顿挫之节。纸上污痕,亦由未装背时所摩擦者。今敦煌出土之唐人白麻纸草书法相宗经论,所折行格之痕,有至今尚在者。明乎此,则顿挫竹节之异状,可以了然。明代翻刻之本,或由不解其故,或由摹勒粗率,遂至失之(节笔之说,日本松本芳翠有《关于孙过庭书谱之节笔》一文,见《书苑》第一卷第七号)。
再观墨迹行笔甚速,与《书断》所言‘伤于急速’之说相合,如谓此卷写面对真迹临写而成者,则行笔既速,笔笔顿挫处又恰画在同一直线处,殊不可能。如谓写双钩廓填者,其顿挫位置固易准确,但其墨之浓淡及侧锋枯笔,何以如此之活动自然?双钩古帖,虽精工如《万岁通天帖》,其墨色浓淡、行笔燥湿处,亦终与直接写成者有别。如谓为宋人折纸为行以临者,其顿挫固可同在一行,行笔亦可不同于钩填,但宣和签印,事事的真,宣和何至误收当代临本。可知宣和御府所收,即为此本。”
启功先生见过《书谱》真迹,其论述更是清清楚楚,可见这一笔法或笔道的确是由于折纸造成的。在王羲之和张旭的法书中也出现过这一笔法,王羲之的法书中只在《二谢帖》、《远宦帖》两帖里出现过。《二谢帖》现存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帖中有“延历敕定”朱文印。延历为日本桓武天王年号(公元782~805年),相当于中国唐代德宗年间。当时摹写后不久即流入日本。米芾是公元1051年生,可见他一出生就已无缘见到此帖了。《远宦帖》首见于《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宣和书谱》即称《远宦帖》。亦刻入《淳化阁帖》卷六;《大观帖》、《鼎帖》、《宝贤堂帖》、《澄清堂帖》(孙承泽本)均曾刻入。北宋曾入大观,宣和内府,有大观、宣和诸印玺,卷首徽宗赵佶瘦金书签,上钤双龙方印,专用于古法书。这样说来米芾是应该见到《远宦帖》的。但是,如果没有《书谱》作铺垫,仅见《远宦帖》中“远宦”二字的有此笔法,是很难与折纸相联系。张旭《古诗四帖》中虽有两个“宫”字是这样写的,但不在一行之中,每一“宫”字所在的行中也没有折纸之相,更是很难与折纸相联系。这样说来 “古衣冠人”是王羲之或张旭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在《书谱》中这种笔法或笔道从四十二行起开始出现,共有四十余行、四百余字。作为临摹高手的米芾一定深知“察知尚精,拟之贵似”的道理,我们可以这样假设:他发现了这一笔墨效果但不知道是用何种笔法书写而成。正当他百思不解而苦思冥想时,终于因日有所思而夜有所梦,在梦中一古衣冠人告知其中的奥秘了——这是因折纸的纸棱而造成的“折纸书”。按这样的推理,“古衣冠人”就应是孙过庭了。
如果这一笔法就是米芾所讲的折纸书,那么从米芾《海岳名言》中的叙述来看,米芾应该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应用了这一笔法。果然,在米芾的许多法帖中我们发现了应用这一笔法的字。《芜湖县学记帖》中的“诏”、“者”、“贡”、“皆”;《虹县诗帖》中的“笔”、“徒”、“十”、“长”;《章圣天临殿记帖》中的“庆”;《依赦帖》中的“监”;《杂书帖》中的“宜”;《吴江舟中记帖》中的“工”;《三吴帖》中的“有”;《监斗帖》中的“才”;《吏民帖》中的“万”;《皇帝帖》中的“极”;《自叙帖》中的“笇”、“虚”、“至”;《箧中帖》中“景”等字。不同的是折纸书笔法的效果在米芾笔下不是因为折纸的凸棱被动造成的,而是通过主动运笔书写出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笔法。
通过书写的实践我们知道,如果想在没有折过的纸上写出在折纸的纸棱上写出的笔墨效果,需要用两次运笔动作来完成用一次运笔动作就可完成的笔画,两次运笔动作中间要有明显的提按或顿挫,笔画中间要出现突变效果,也就是启功先生讲的“竹节之状、”“顿挫之姿”。米芾把这一笔法应用到了他所书写的各种笔画中。《自叙帖》“大”的捺画;《多景楼帖》中“坱”的竖、提画;《鹧鸪天词帖》中“全”的撇画等字中。甚至同一笔画也有变化,《章圣天临殿记帖》中“举”和《衰迟帖》中“藩”的横画用折纸书笔法书写的横画原是先粗后细,米芾在此写为先细后粗;《顾虎头帖》中“近”的横画(本为捺画)原笔画发生突变后笔画本应保持上平,米芾写为下平。由于米芾举一反三地应用这一笔法,从而造就了米芾一些有代表性的笔法,难怪米芾自负地说:“写与他人都不晓。”
从以上分析得出:米芾所讲的“折纸书”是一种笔法,米芾熟练地运用到他的书法作品里并悄无声息地融化在各种笔画中。甚至也可以这样认为,米芾的书法艺术特点的形成正是由于应用“折纸书”笔法的结果(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折纸书”的影子无处不在)。


文章地址:
http://www.sfrx.cn/paper/html/20100120/sfrx129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佐证资料】
孙过庭《书谱》的折纸书体现:
我们很容易看出来左边一行出现的折纸书都是在一条纵线上,且出现在“叠纸”线上!
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佐证资料】
孙过庭《书谱》的折纸书体现:

"互 谢"两字我们能看到触笔出现在一条纵线上,且突然弹起的现象很是明显!
0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佐证资料】
孙过庭《书谱》的折纸书体现:
这两行出现在《书谱》的后面,《书谱》到后来越来越恣肆、张扬。正是这种恣肆的用笔,让材料的因素导致的用笔表现的更为明显,大家可以看图理解!

4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佐证资料】
那么不是材料限制导致的触笔是否出现过呢?
答案是肯定的,《书谱》中照样出现了这样的用笔,触笔的表现为孙过庭的用笔习惯,我们来看图。
这两行中出现的字我们来看“不”的右点,“手”的连带,“过”的下面横画都是没有材料的因素,但是都是触笔的表现。
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佐证资料】
我们在一楼已经提到这种用笔的沿承性。

也就是说这种笔法历来就存在,并不是《书谱》的材料限制的。
我们不妨找王羲之尺牍几个字来看一下。   
首先我们看的是王羲之《得示帖》
比较明显的用笔
deshi.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这几个字
ext.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