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5348|回复: 151

【静笃潜修 技道两进】陆明君迎春书法小品展(优秀回帖送理论著作、签名书法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1-20 14:29 编辑

静笃潜修 技道两进

陆明君迎春书法小品展

2012.1

答谢网友声明



本专题将在所有回帖网友中挑选20位热心参与网友,分别赠送陆明君先生理论著作一部及签名作品集一册,请各位网友积极参与。
参与活动截止于2012年2月18日。



>>>专题导航

第一部分:一平尺斗方小品
https://www.shufa.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04140&pid=2098934&fromuid=25474

第二部分:二平尺斗方小品
https://www.shufa.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04140&pid=2098942&fromuid=25474

第三部分:二平尺横幅小品
https://www.shufa.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04140&pid=2098949&fromuid=25474

第四部分:二平尺竖幅小品
https://www.shufa.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04140&pid=2098958&fromuid=25474

第五部分:卡纸扇面小品
https://www.shufa.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04140&pid=2098970&fromuid=25474

第六部分:附大尺寸作品
https://www.shufa.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04140&pid=2098988&fromuid=2547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1-20 14:31 编辑

陆明君艺术介绍

12011722128c37e7c4110b950c.jpg

陆明君,1962年生,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文献学书法专业,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等。
书法作品二十余次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中青展、兰亭奖展、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等,在全国第一届及第二届正书大展、第八届中青展、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作品展中获奖,出版书法作品集多种。
发表学术文章多篇,著有《簠斋研究》、《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等,研究课题《碑别字字源汇释》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陈介祺年谱》为西泠印社重点研究课题。多次参加全国书学讨论会并获奖,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1-20 14:13 编辑

静笃潜修 技道两进
——陆明君其人其书
文/杨锁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书家,无疑是当代书坛最活跃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书家适逢当代书法发展的契机,并从探索走向了成熟,主宰了当代书法的大半江山。而这个群体的代表性书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伴随着困惑与苦恼,能否继续发展,跃上一个新高度,则是关键所在。而制约他们的核心问题并不是源自书法本体的技术层面,而是修养与心态。从这个切入点来考虑,这个群体中最具发展后劲的,应是有着扎实创作基础又具有全面修养者。而陆明君以其创作和研究上的双栖成果,成为了这个群体中的典型个例。

十几年前,陆明君即在全国性书展中屡屡获奖、入选,那时即已引起书坛同道们的关注,尤其是全国第八届中青展的那幅获奖作品,其小字写的爽朗俊健、生动飘逸而又书卷气十足,使我由衷地激赏。而此后的六、七年却追寻不到他的书法的踪迹,后来才了解到他去了吉林大学,投师于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丛文俊先生门下,攻读硕士、博士。在书法界热热闹闹之时,陆明君却毅然沉潜到了校园里,从进修考研直到博士毕业,寂守了近十年,仅就这一举动,足令人深深佩服。铅华落尽时,清气满乾坤,明君深悟此理,他的书法便有了一种淡泊心境下的自在、圆融中的虚灵与通脱和那透在骨子里的清气。这在五年前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展、中青展、全国篆刻展评委及获奖作者作品系列”丛书中的《陆明君书法作品精选》中可见一斑。其书法各体兼擅,笔精墨妙,法度严谨而真趣弥漫,灵和雅致又放逸激越。去年在《当代书法网》上看到了他的一批近作,今春至京又与明君兄晤叙于其书房,获睹他的诸多墨迹,遂更有感慨。

陆明君为人诚厚和善,有学者的儒雅风规,其潜心于治学,是丛文俊先生的得意弟子。而其步入治学之路时间并不长,是从2000年读研究生开始的,能在短时间内在学术上颇有成就却不是偶然的。他曾痴迷于文学创作,发表过一些现代诗等文学作品,又编纂过地方文化志,在当地早有文名。而其在1991年,就曾进修于北京大学,系统地学习了文字学、文化史、文艺美学、文艺理论批评史等,得受于裘锡圭、严绍荡、金开诚、卢永璘等知名学者。读研究生前还曾供职于《中国书法全集》编辑部,得以饱览大量的古代书法作品或佳本,接触了当代学术界及书法界精英。这一切都为他治学及书法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了解陆明君,还是接触了他的专著《簠斋研究》与《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两书后,他的治学令人感慕。《簠斋研究》是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增补出版的,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关注,不到一年即再版重印,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吴振武先生称此书“信为必传之作”,海外一些著名的学者如日本松丸道雄、台湾的李宗焜、美籍华人学者白谦慎等在此书尚未出版或出版告缺时,托国内学人寻求此书,得到了他们的推许或关注,足见此书在学术界的影响,此书2009年荣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颁发的“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而他的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更是一个挑战性的选题。碑别字研究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学基础,还要明晰书体演进并具有书写体验等。一个书法学博士却要作这种丝毫玄虚不了的需要以文字学作支撑的研究课题,足见其功底与治学精神,而他却也照样作得扎实而开阔,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而此书出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恒先生在中青年学术精英提名理由中认为:“(陆明君)在对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的专题研究上,在赵之谦、罗振玉的基础上将这一课题推向更加细致和深入。尤其是超越了具体应用现象,从文字学和文化背景上进行分析阐述,使这一问题更具有学术价值。”

近年来,陆明君一直致力于书法学与文字学的交叉领域研究上,颇有所得, 他认为:“对于从事书法的人,最必须的是要具备一些文字学的常识。文字学对书法创作上的影响要分两个层面来认识。其一,大小篆、甲骨文、战国简帛文字及玺印文字等古体书法创作层面。对于专务于古体书法者来说,如果总是停留在照搬字书依样描画的层面上,而沉不下来去学习一些古文字知识,则是徒劳的。其二,从隶楷行草等今文字书法创作层面上来说,文字学对书法创作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异体字的择取与应用、繁简字问题、行草书字形的把握等方面。”其还说:“书法乃汉字书写,若不明文字源流,心昏手迷,纵有墨池之功,也难解羲献妙迹。”确如其所言,书法与文字的紧密性是艺术中的一个特例。陆明君走着学术研究与书法创作二者兼修的路子,这正是古人所提倡的“技道两进”观。当下常有人争论学问对书法有没有影响或作用,而陆明君在这方面也有自已的认识,他曾说:“一个人的学识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我认为要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其一,有学识不一定就意味着能写好字。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有一些学问家研习书法,亦不乏临池之工,但多有毫无可称道者。原因在于天资,也就是艺术感觉问题。其二,没有修养学识则是肯定成不了书法大家的。腹中空疏,则会薄解书法,胸中不存峥嵘,笔下何来峥嵘,这是勿须多言的。需要说明的是学识对于艺术家创作的影响,并不在于直接的再现与反映,而在于对艺术家人格与性情的影响。没有学识的陶溶,就不能滌除凡俗。而艺术作品的高下,在于作品的格调,而作品的格调取决于作者的人格与性情。”(见《当代书法网?名家访谈》“沐云堂访谈”,2010年7月5日)

正是基于以上的学术背景与对书法的深入认识,陆明君的书法在格调的塑建与把握上具有了明晰的方向与自我运筹的能力,而实现了创作上的步步为营,稳健提高。陆明君的书法取法很广,既有帖的风姿韵致,又有碑的清刚和浑厚。正如孔祥宇所评:“品读陆老师的书法最重要的感觉就是作品古朴自然而又不缺乏灵动。观其书作感觉到他的艺术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他善于将古代范帖、手札中具有这种审美特征的字进行演化和归纳,造出自家新样,使汉字形体脱俗峭拔,更具魅力和张力。”(见《当代书法网》“沐云堂访谈”网友评论)陆明君在书法创作上是颇具变通能力的,这从他的多种风格的作品中,则能充分体现。而面对他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却都能感受到与其“人”的内在精神的统一,这当是学养与性情的折射与反映。古贤所说的“书者如也”,在这里找到了注脚。

没有文化修养的书法家只能是一个写字匠。而陆明君的文化根基打得很厚实,其知识结构不仅在书法方面,在历史文献、金石学、文字学、美术学等方面均有涉猎,这从其论文与著作中足可见证。而陆明君又并不是那种吊书袋类型者,他是极有才情的,所以既长于考证类文章,又能从心于当代书画批评。也正是他的诸多兼容,才有了不凡的创作能力。而最难得的是,其有虚旷的心胸,不骄不躁,淡然于名利,既能静笃于学术,又能放浪游心于笔墨中,体现了学人的求真风骨与艺术家的烂漫情怀。在当代书法充斥浮躁之风、文化品性严重缺失、后劲不足的背景下,我们从陆明君这里看到了希望,因为他代表了当代一批受过系统专业及学术训练的中青年书法精英,已开始发挥他们的才能,并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1-29 21:34 编辑

朗若轩学书碎语
文/陆明君





学书须取法广,如此方能从心所欲,变而能通,故书家不宜过早追取己格而凸显个性,个性既具,则成积习,再欲调纠则不易也。不经磋磨少年得志者,后多衰折。作书求异,须中岁以后,至笔底从容而不迫促,识见增益,胸有经纬,求异方趋于成。古之名家多为衰年变法,故能跃出时流,一格定之。

书法立格,当以雅正筑基。雅而能附守于大美,得乎大众通感;正则具磊然振迅之资,而通乎骨气洞达之境。董文敏所言“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语中之“奇”乃正中之奇也,为雅正尔后之奇变,虽奇而不怪俗,奇而安妥,古人所云“平中之奇”是谓真奇。所谓“道微而味薄”,乃大道不显,大味至淡也;又谓“理隐而意深”,非浅薄者可测度,故寡于知音也。今人多有不守大道而专辄异取蹊径者,焉能不流入狷野?偏才异格,虽有立世者,然绝少伟才,溯之书史,光芒盖代者,皆为雅正之格也。今之为书者当深思矣。

今之为书者大抵分三途:一则养生,二则游戏,三则学问。养生者,神怡务闲,以书为乐,不计工拙,不求闻达,笔墨娱心,为作书指归也。游戏者,乃逞一己之快,不究理法,非倚根柢,载彼奇思异想,妄自创格,窃喜于新而玄惑于众也。学问者,乃存敬畏之心,师古人、法自然,书内书外技道双修。而卓立新格能传之后世者,亦必胸含锦绣之才,黄山谷所谓“学书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此非声言书以人贵,实乃书道玄微,须以学滋养矣。

汉唐间人论书极尽“势”之阐说,盖彼时之书体演进之时,合之于书写规律,随势赋形,因势生发,笔无滞碍,故得挥运贯通之妙与自然天成之理,此亦二王之书坐享天下之关枢矣。而书体演进终止,亦失却原始变通之基,书之势遂式微矣。而追仿前人体势,犹东施效颦,图形而异质也。此后得于书势者如颜鲁公、米南宫等不过数人而已,黄山谷、祝枝山则鼓努为力,宋以后更不足道也,元明两代冠绝于赵、董,而难继踵二王,亦在失“势”矣。是故前贤论书,每云后世之书气格渐衰,其理昭然。当代亦有主张宋以后之书不足学之人,可谓只眼独具也。

书法至唐而用笔始繁,尚法既立,缚之于心,遂渐失天骨,故书家每论“古质而今妍”,妍者,作秀之象也。书法天成之境,莫过于简牘帛书,虽不饰雕琢,用笔单纯,提按顿挫不甚分明,但质朴天然,气格充盈,其内在精神颇能荡人心魂。今之书道昌兴,精于技者纷然而出,然难游脱于臆作之境也,花拳秀腿,巧心营构,字态极尽,是不解平淡天然乃绚烂之极也。

刘熙载云:“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此乃所言书之理想化概语,然自古至今罕有达此之境者。是语虽略涉空浮,但洵为凌厉揭橥之论,余最激赏。
高韵者,乃逸格也。刘熙载云王羲之书法“韵高千古”,此语舍逸少他人堪难担当。晋人之韵,本于心性,在乎天成,故蔡襄谓晋人之书“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华散藻,自然可观。可以精神解领,不可以言语求觅也”。综观书史,名家者多追踵晋人,遂有“书不入晋,徒成下品”之识。然得逸韵岂在规模晋人之书?当更在于灵台与风操。而晋贤之风骨,何能得具?故二王不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遑言奢欲比肩逾越。
深情者,乃作书者寓情于书,亦可谓入境也。古人论书,有“情驰神纵”、“迹乃含情”、“感惠徇知”等语。情乃艺之本也,无情则非艺乃为技,“书法”别乎“文字”,关捩亦在一“情”字,惟情系之,故翰墨之道弘昌。而书惟其有情则有意,情深则意足,方具烂漫之姿,情彻笔妍,而不徒具形骸。今之所谓“感染力”,盖由乎情也。然为书之道亦非性情之恣泄,“发乎情,止乎礼仪”亦宜于书,书之礼仪则为法度也。为书之时驭情于法,则不至流入浪野使性而遁离为书旨道。
坚质者,阳刚之美也,乃雄强之象,亦为“力”之赏悦。此为书法之审美基础,古人论书多以物象拟之,诸如点如高山坠石、斜钩如万钧弩发等,更有“戈戟銛锐可畏,物象生动可奇”、“快马斫阵”等喻书之撼人心魄之语。刘熙载谓王羲之书法“力屈万夫”,亦甚生动,但略涉失当。书法以“坚质”为尚,此人类审美之本能,然柔毫化坚质岂易哉?虽有墨池之功亦难济矣。
浩气者,乃呑吐八荒、纵横天地之境。而具此境者,必为阅世丰瞻之才,心胸宽博,放达豪迈,唯我是宰,了无顾念,放手飞笔而自然有致,气局宏深。纵观书史,达乎此境者,张旭、怀素、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等数人而已。昔贤论书有“骨气洞达”之语,亦惟逸豪者堪能称付。逸豪者,狂傲在骨,虚旷在怀,故能纳天地之精,搃他人之善,胸罗万象,纵心骋怀,则书无隔境。是故为书者,要之亦在涵养胸次与阅世博瞻也。

高妙之书,具浑沦之象,难以解索,涵而不露,意味深长,而多出于体势未熟之时。如金文大篆外不匀齐,而骨相振铄夺人,至秦小篆其形匀齐,而天骨式微;西汉无波隶,而内质峻发,至东汉整饬为八分隶书,则失却深意;六朝字不备规整,其美无端而丰茂,遂有碑学之倡,至唐楷规矩谨严,则生趣渐损。是故书贵天然,而忌在作意,规矩立则精神拘,外齐内虚,气格则逊。然学书又不可不从规矩法度中问讯,备立体势,再熟后求生,弃规矩于创化中,生中绚烂,是谓真境也。为书当造修天然,工巧辅之,文质相参,不谬风雅。 小字体势所拘,难有气象。故作小字者工稳俊秀已近上乘,绝少飘扬或凛然之风者,若心意闲淡、年高手硬,已是逸格。

小字擅美者,亦必工大字,其纵横开张之意沛然于胸,发于小管,故字微而气足神完,品之无尽。清季何蝯叟、陈簠斋乃一时好友,作字皆迥出时流。簠斋有言,推蝯叟迈刘(刘墉)张(张照),为清代第一。何氏小字精绝拔俗,已多有论者。簠斋虽书名不显,而观其翰札之精者,亦不逊于何氏,惜世人多不得见,亦不识之。

今人作楷,多不明笔法,了无挥运之意,结字虽工,不见神采,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等语,岂仅喻行草之书?黄山谷谓“楷法如快马入阵”,有几人得此中三昧?“永”字八法,虽人皆知,亦多未窥其真。楷书难于飘扬,故作楷者不工行草,终不得其旨。

刘熙载论书云:“草书尤重笔力,盖草势尚险,凡物险者易颠,非具有大力奚以固之?”又云“草书尤重筋节,若笔无转换,一直溜下,则筋节亡矣。虽气脉 雅尚绵亘,然总须使前笔有结,后笔有起,明续暗断,斯非浪作。”此乃极当之经验之论。而时人作草,多流于使性,失于浪野,乖于体势。盖不解草书内理,不通草字源流,图摹字形,纵具笔墨才情,亦不能随势生发,驭变化于法度之中,故无自然之姿与纵逸之致。不究草字流变而昧于作草,则孟浪之夫,难入雅格矣。

孙过庭云“篆尚婉而通”,刘熙载引伸之:“须婉而愈劲,通而愈节,乃可。不然,恐涉于描字也。”此乃高明之论。“婉”为委婉含蓄也,“通”为流畅无滞碍也,“节”为节制之意,喻涩势也。刘熙载又云“篆之所尚,莫过于筋,然筋患其弛,亦患其急。欲去两病,笔自有诀也。”此当基于小篆而言,或可适当上推至东周篆体等,而于前期金文篆书则有隔也。小篆虽造极于李斯、李阳冰,但古质已衰,婉通中而乏于劲节,故近人李瑞清“求篆于金”,以“必神游三代,目无二李,乃得佳耳”,并以抖笔作篆,即欲纠二李平匀单调之病也,然矫枉过正,又蹈于作意之习。陈簠斋论金石古文字有“刻者清刚,铸者浑厚”之语,可谓中的,黄宾虹最为激赏,并引伸至绘画笔法中而力倡之,所谓“金刚杵”之喻也。

今人作篆,多不能称解字源,信手拈来已是奢谈,字书集字,依样描画,讵能得其意?加之笔力浮薄,可入目者稀见也。篆之式微,不独当今,然今尤甚。盖文字之学与书法分道而治,纵书法昌兴,楷行精迈,篆书却乏振拔之力,其症在字学失修也。

书须入古而出新,书不入古则野,书不出新则匠,然创新何难?狷野乖戾,亦能博取俗家眼目。作书难在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贵在新而有格。格者,境界也。格之高下在人,在于人之学、人之心,心之广狭、浅深、清浊皆可映现于书,所谓“书者如也”。书如其人,虽多有质疑者,实为知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明君迎春书法小品展--

>>>展览作品欣赏

1 33×33厘米.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明君迎春书法小品展--

>>>展览作品欣赏

2 33×33厘米.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明君迎春书法小品展--

>>>展览作品欣赏

3 33×33厘米.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明君迎春书法小品展--

>>>展览作品欣赏

4 33×33厘米.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明君迎春书法小品展--

>>>展览作品欣赏

5 33×33厘米.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明君迎春书法小品展--

>>>展览作品欣赏

6 33×33厘米.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