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898|回复: 2

中国画坛不缺人才而缺伯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齐白石是现代的中国画大师,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曾任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美术家主席,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回顾齐白石的人生历程,他的成功一方面是靠他自己的勤奋与艺术天赋,最重要的是他遇上了一个特殊的时代。
    齐白石出身贫寒,早年曾是湖南湘潭农村的一个普通木工,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有文凭,解放前没有一官半职,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极其普通的艺术工作者。那么他凭什么能在这么大的国家担任艺术界这么一个主要职务,而且凭什么能够成为一代国画大师呢?如果从现在的社会环境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白石生于1864年,逝世于1957年。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从反封建帝制到建立民国、再到解放,正是天翻地覆、改朝换代的年代。正是在那个年代,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出于文化人的民族责任感,在中国出现了多位画坛伯乐,如蔡元培、陈师曾、徐悲鸿等等。当时的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刘开渠、傅抱石等都在那个年代得到过蔡元培等人的支持,才有了这些大师的出现。比如齐白石,1919年55岁时决定在北京定居。由于在京无名气,只有借住法源寺,以卖画治印为生,生活维艰。一直到1922年,陈师增把齐白石的作品与自己的画一起拿到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当时日本人以为,能与大名鼎鼎的陈师曾一起展览,肯定是中国一个大画家的作品。齐白石的画才引起社会重视,并全部以高价卖出,这才使齐白石有经济条件可以在北京定居下来。所以齐白石曾多次对后代说:“我们家以后不要忘记陈师曾。”在北京定居后,齐白石才有机会碰见徐悲鸿。徐悲鸿认为齐白石的艺术具有独创精神,在1928年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后,聘任64岁的齐白石为教授,想用齐白石的艺术来矫正当时的画风流弊。然而,徐悲鸿的革新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和抵制,一些教师认为“齐木匠也居然来当教授了,真实不成体统。”后来徐悲鸿竟为这事,连自己也只好辞了职。实际上,当年徐悲鸿也曾同样得到过蔡元培的支持与提携,对此深有体会。如果齐白石在当今,这种事有可能发生吗?一个根本没有文凭的人有资格去当教授吗?而且还会有像徐悲鸿这样不拘一格提携人才的人吗?此外,解放后齐白石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按照现在的干部任免制度,聘用干部要具有相当行政级别的资格才能担任,齐白石一个木工出身的布衣,他有什么干部级别和文凭资格呢?因此,齐白石没有徐悲鸿的提携与帮助,他可能永远都不会被画界所知,那么在中国的绘画史上,也就不可能有齐白石大师的出现了。
    前几年报刊杂志上经常有人写文章“呼唤大师的出现”。大师是呼唤出来的吗?我认为,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人才不计其数。虽然受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人心浮躁,艺术价值观混乱,大部分人把艺术作为挣钱的工具来对待,但是还是有一些是真正热爱艺术、把中国画创造作为人生追求的事业,为了艺术奋斗一生的人。
    纵观艺术史,从古到今真正有创造性有成就的艺术家绝大多数不是靠有什么高文凭,而是靠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积淀与体悟。此外,人生道路的坎坷、艰难、孤苦、也会促使一个艺术家去思考,去叩问大自然和人生,从而有所感有所发,真正地获得艺术的真谛,并创造出“天人合一”、具有高境界、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这里我不是说有高文凭、高地位的艺术家就创造不出高水平的作品或成不了大师,因为有地位的人,往往掌握着话语权,能呼风唤雨,容易引起社会的瞩目,所以就不容易被忽视。而普通的艺术家,即使有再大的创造力也不一定会被社会所看好,容易被埋没。这种情况古今中外多得很,高尚出于卑下,天才出于平凡。我认为: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艺术天分、有创造力,能画出与古人不同、与今人也不同,有新的笔墨语言,从理论到实践能形成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的艺术家大有人在,关键就需要有像蔡元培、徐悲鸿这样的画坛伯乐,能大公无私地站在中国画发展的高度上,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用他们的慧眼去发现、去关心、去支持那些真正有才华、有艺术水平,能推动中国画创新、能成为一代国画大师的人才,让他们不会被时代所埋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该贴已经同步到 翰墨田园的微博
发表于 2012-2-11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笔漆墨 于 2012-2-11 01:20 编辑

写的非常好,切中时弊。当今社会就是高尚出于卑下,天才出于平凡;反之道德沦丧出于所谓的高尚者,庸俗低下出于瑞坐在上的权利者。他们之间互相勾心斗角,彼此为利益而倾扎,指鹿为马,搞的乌烟障气。弄的外界人士认为“文人相轻”是一条规律。分不清艺术界是怎么了,搞的很多从事艺术的人不扎实的学习,层层校仿这些“偷鸡摸狗”的事。以至于现时代艺术天空是乌云遮天,晴空难以出现。讲真话的也被说成是“文人相轻”,甚至招致乌合之众的攻击,教授也流氓啊。不过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悟笔漆墨


    谢谢朋友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