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390|回复: 1

张海龙///砚边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0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砚边随笔
                 张海龙
▲东汉《张迁》、《礼器》、《石门》碑结体宽博厚重,沉雄遒劲,宜于表现大效果,我称之为大隶书;西汉汉简帛书,小巧灵活,意趣无限,宜于表现小效果,我称之为小隶书。基于此,在创作时注意东汉意,必为大;西汉情,必为小(即字型越小越有情味也)。
▲书法创作体味有三:一要惜墨如金;二要豪华落尽。三要不雕饰,以平常心对待。
▲我主张“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反对赶任务,为展览搞突击创作。前者的创作得之自然、成熟,后者的创作易产生做作,夹生。
▲艺术见解不能人云亦云,要固执己见。
▲张艺谋说他排的电影要“吊起群众的胃口”,我们的书法创作是否也应吊起群众的胃口,给人一些喜闻乐见的东西?
▲古汉帛书含蕴凝重如紫玉兰;今“汉简王”轻浮浅薄似海棠花。
▲青年书家作品应重“清气”;老年书家作品应显“拙气”。
▲一张字的好与坏,最重要的应把握几点:一是它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二是它的笔墨和点线必须精微传神,耐人寻味。即古人所云:“远观其势,近观其质。”
▲临帖、创作三步骤:①对临阶段———像古人不像我;②意临阶段———一半是古、一半是我;③创作阶段———融古又融我。
▲治国“发展是硬道理”;攻书“创新是硬道理”。
▲编“小品”找笑料难;写“随想”找焦点难;创作隶书出“汉味”难。
▲宋人说:“三日不读书,心如枯井。”笔者云:“三日不临帖,手底便俗。”
▲临习、临习、再临习,风格自来;读书、读书、再读书,学养自高。
发表于 2005-8-22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海龙///砚边随笔

深受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