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9428|回复: 23

【公社辩论会】:为何当今书法创作都趋向雷同“二王”面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社辩论会】


为何当今书法创作都趋向雷同“二王”面目?




【编者按】贺进编辑

去年夏天,我曾对张旭光先生做过一个专访,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曾聊到一个话题,那就是当今的“二王”现象,或者说是当今中青年的“二王”现象。对于当今写二王的书友越来越多,在近几年的国展中“二王”的作品也呈上升趋势,对于如此多的“二王”高手们,我问张旭光先生如何看?旭光先生第一句话就说,当今二王书风弥漫,且充斥着雷同化的现象,这种现象让人无法分辨你我他。张旭光先生曾任中国书协展览部主任,多年来从事全国书法展的评选工作,凭着多年的评选经验,应该说他对这几年的书法方向发展有着深入的见解,且张旭光先生多年来也精研“二王”体系的研究与创作,对如今的“二王”现象会有深入的分析的。鉴于此,张旭光先生一语中的地谈到这个问题,应该是值得人们反思的书法问题了。

对于“二王”的雷同化现象,我们可以从这几年的国展作品看出来,近几年的国展,大多是以二王行书为先锋,其二王的体态越来越赢得评委的青睐,以至于在获奖作品中占得30%——40%的份额,远远高于其它书体,这在一方面说明二王书风在当前乃至以后几年具有强劲的势头,也说明当今书法创作的方向具有了狭隘性。“二王”的雷同化现象更有人称为是“伪二王”,所谓“伪”也就是“山寨”,到底现在的“二王”书风是否为真实的“二王”书风?亦或是当今“二王”能否呈现出魏晋的真正理性回归?这都是当今“二王”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二王”的雷同化现象持续了这么多年,其历史意义无需我们来评判,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如此避免这种现象蔓延至以后的书法创作审美观念。“二王”的雷同化不是一时造成的,成就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不仅仅是一种。那么我们就来系统分析一下。张旭光先生解释这个现象时说,最根本的问题是作者对“二王”没有深入进去,看到的只是“二王”的表面化现象,且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停留在表面,难免对“二王”的认识不够,你看到的“二王”就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二王”,这种认识是普遍性的,既然有了普遍性那么就缺乏独特性,也可以说是独创性。大家都看到了二王的点画,于是都一呼而上,全都是一样的点画,殊不知在简单的表现背后其实是用笔的复杂关系,有些人理解到了,那么他表现出来的就不是具有普遍性的二王了,这是造成现在“二王”雷同化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种原因是对“二王”的延伸性不够,这种延伸性既有横向延伸也包含纵向延伸。横向延伸是指对“二王”所处时代的文化理解,深入挖掘二王的文化精髓,以及对二王所处时代的文化精髓。纵向的延伸是指“二王”的历史纵观联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风格走向问题。我们知道“二王”以下的书家大多受其影响,都从“二王”处取法,然而如此多的书家取法二王所呈现出来的风格是迥异的。这就给我们当今学习二王有了很好的学习范本,我们面对如此的书家经典,可以多加借鉴并从中得其要法。这一点也就是说当代“二王”们缺乏对“二王”历史书家的传承,只局限于“二王”而发挥了。从而使得所有的取法方式否一样,那么就肯定雷同化了。

以上是我总结出的两种原因,当然这两种原因绝对不是单一的,可能会有更多原因造成如今“二王”雷同化的现象,那么本期辩论会我们就这个话题可以展开分析。
单选投票, 共有 57 人参与投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发表于 2012-7-2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二王”理解不够深入,确切地说是对书法本质的无知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王书法是中国书法的最经典作品,是任何时代和任何人无法逾越的高峰,不是书家不深入,而是他太难了,他的笔法太丰富了,他的结构太完美了、,雷同化现象是因为当代人研究的太少,而且研究水平只能到这程度。。。。。。相互学习各自的皮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4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二王”就怕学皮毛。沈尹默是学“二王”的高手吧,但他学的也是皮毛。不信大家看看他临的《兰亭序》作品,徒似其形,不入其理。。。。当代人更是照猫画虎,把好端端的《兰亭序》法书,写成了千人一面的俗书滥字,还称倡导“二王”书风。。。。“雷同”已成定势,认知才能挽救残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二王”就怕学皮毛。沈尹默是学“二王”的高手吧,但他学的也是皮毛。不信大家看看他临的《兰亭序》作品 ...
江山水汉 发表于 2012-7-4 14:32


所谓“二王”之“皮毛”,我们观“二王”以下书家,大多都是只取其皮毛而已,这皮毛可以是二王之二三用笔,可以是二三“二王”之体态,也可以是“二王”之布局,点滴皮毛其实也是难以得的,沈尹默得二王皮毛成就沈尹默,赵孟頫得二王皮毛成就赵孟頫。我们所说的现在学习二王,也并非全部得之,也得其皮毛足矣,然而却路漫漫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形

不究其理

各位一看:临帖  像极了    却不会创作          还在招生    害了一批又一批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孟頫所谓“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相传。”造成二王书风雷同、千人一面的现状主要是在“结体因时相传”上做得不够,现在的书法家功夫不谓不深、见识不谓不广,少什么呢?少的是沉淀和对时代审美敏锐的把握。“二王”经典有其实用性,在用笔的精致、结体的规矩、气韵的中和方面已是极致。我们要学习,学习不是复制,是体会他的变化和韵味,如果仅仅停留在模仿古代经典的体势上,我们的时代审美特征又在哪里体现呢?古人写心、写性,我们在写什么呢?我们的心性在哪里?多数人在写名、写利、写时风,写的是迅速成名成家。现在流行一个词“玩书法”,不经意为“玩”,古代经典才是玩出来的。现代作品多为“精制”之作,如:染色、拼接、满纸伪藏印等。功夫、心机下的不是地方,能不雷同,能不千人一面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