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677|回复: 7

广东草书名家--彭竹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UploadFile=B5F7D5FBB4F3D0A1_1101391403.jpg]1
发表于 2004-11-25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草书名家--彭竹本

少主好东西不少,拍的模糊点,整整凑合看了。谢少主!
[UploadFile=C5ED1_1101396592.jpg]
[UploadFile=C5ED2_110139666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7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草书名家--彭竹本

能够多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吗?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7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草书名家--彭竹本

彭睿壦 字公吹,号竹本,别号龙江村獠、江村馀子。龙江人。清初岭南著名书画家,草书以怀素为体,以柳公权为骨,拗折刚劲,势态灵动,兼擅兰竹树石,以书法入画,时称“竹本派”。平生隐姓埋名,蛰居乡里,罕为世知,致使埋没300多年。近年其艺术成就渐为海内外关注,论者认为造诣在张瑞图、傅山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7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草书名家--彭竹本

草书大家彭睿壦

  
  看题目,不明就里的朋友难免嘀咕:“何方小鬼僭称大神了?”也难怪,在近年的艺文界,“家”这字眼已庸滥如贬值的货品,几多本事稀松平常甚或仅仅初窥门庭之辈,都大模大样打着这块牌子招摇过市,谋求书法家、画家、诗家、作家的桂冠,已不比捡取破竹笠烂草帽费神多少。实则,任何技艺,成“家”殊非易事,“大家”更是代不数人的优秀人物。以书法而言,一个熟练掌握书写技巧的人要被历史认可为书法家,必须在书写中注入与众不同的情感因素。南朝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所谓神采,即为作者所独具而旁人难以企及的风神态度,是一种在作品中无处不在而又不可捉摸的个人的精神与血脉,一笔一画,都是富于个性的生命律动。只有具备特殊禀赋并怀着对艺术创造的满腔真诚作长期不懈努力的人,才有可能在这样的高层次之上,以笔触墨痕随心所欲地吟唱不能形诸语言文字的心灵之歌。?
  三百多年前生活在南方水乡村野的彭睿?氏,正是这样一位独守苍茫自辟蹊径的大家。只是他毕生远离作为华夏文化中心的中原和江南地区,为人又孤高拔俗,深自韬晦,致使沉埋草莽,罕为世知。识者历来认为,他的成就完全可与跟他生活于同时代或稍前的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璐、傅山诸巨擘相颉颃。然而迄今在艺坛上依然冷落无闻,可见名与实也常受其它因素制约,“实至名归”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得到恰如其分的体现。?
  睿壦的生平,仅在地方志乘中留下简略的记述。他字闻自,又字公吹,号竹本,广东顺德龙江乡人。具体生卒年已不可考。父彭耀是崇祯进士,明亡后随丁魁楚、瞿式耜拥立桂王朱由榔,任户科给事中,在往广州告谕唐王放弃帝号时,枉死于皇室同根相煎的权力角逐之中。时睿壦尚是一个不更事之少年,父临命前将其托付于乡中亲友。历经国破家亡的深痛巨创,如同南北各地以民族大义为重的遗民一样,彭氏毕生不求闻达,自号“江村馀子”、“龙江村獠”,“寄迹僧寮野屋,人少识者”,唯将满腔幽愤,一一倾注于书画之中。?
  睿壦深谙“书画同源”之理,他擅画兰竹,自创一格,枝叶浓淡参差,意态清疏简淡。画竹每以草法行之,清代鉴赏家陈同云:“……竹之低昂偃仰,滴露摇风,神态妙合天然……其画石之轮廓,笔笔作草篆体,金刚杵、屋漏痕、折钗股诸法备此矣。”他以草法入画,又以画法入书,两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世传其书画为“竹本派”。其草书造诣尤高,时人有誉之为“草圣”者。《岭南书法史》一书评述云:“明代帖学大行,不少书家都从二王中讨生活,心摹手追,每得其皮毛而已。彭氏草法,以怀素为体,以柳公权为骨,一波三折,盘旋屈曲而下。字形奇而不怪,险而不恶,左右偃仰,互就互避,如奔泉激绕于乱石之间,顺逆横溢,随势而行。笔画或轻或重,时如危石悬空,欲坠不坠,时如柔丝绕树,欲有还无”。“洒脱劲健,以骨力见胜,体势变化多端,狂放恣肆而不失矩度,一股清刚之气,溢于字里行间,令观者神摇意动。”“其以画法入书,全篇布白,如一幅大写意山水,浓淡粗细,恰到好处,意境深曲不尽。”堪为精当生动之评,可从彭氏几幅传世作品加以印证。如五言绝句“玉桥回宛转”立轴,允为最具特征之作,全幅用笔多拗折,“回”、“阙”、“峋”、“身”等字,笔笔似断还连,蓄势而发,潜气内转,如奔泉咽危石,如龙蛇走涧壑。“江”、“海”二字的“氵”旁,欹仄变化,莫测端倪。又如《菜根谭》语录立轴,用笔曲折回旋,粗细、缓急变化自如,刚劲英悍之气尽在笔画轻重高下的屈折之中。至如赠奇觉上人立轴,则既有折笔,又有圆笔,丰润与枯槁、雄强与柔美合而为一,自然浑化,毫无扭捏之态。明人书法多偏重“飘逸”、“婀娜”的阴柔之美,妍媚之极,易粘俗笔;一些书家以狂放奇崛矫其弊,又每失之筋脉外露,馀味不多。如梁献《评书贴》评张瑞图草书,谓其“用力劲健,然一意横撑,少含蓄静穆之意,其品不贵”。“风姿宕往,每乏苍劲;笔力苍劲,辄少风姿。”彭氏书法放中有敛,刚柔兼济,以“大家”相称,当无过分。?
  古往今来,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偏远之地、寒素之家未尝不能诞生天才的种子,而天才的育成,则离不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通都大邑。彭氏处乱世,居村野,而笔底别具坚质浩气与高韵深情,不粘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徘气、头巾气、江湖气、酒肉气、蔬笋气,实在是由来有自的。顺德北距广州不过百里之遥,向有“岭南壮县”之誉。高产出的基塘农业,造就了发达的商品化经济,也繁荣了高档次的文化艺术。至于科举的兴盛,则间接成为沟通引进中土文化精华的桥梁,自南宋至有明一代,阖邑涌现过不少有品位的诗人和书画家。彭氏故里龙江,更是一个独领风标的乡堡,民谚称“两龙(龙江、龙山)不认顺(德)”。清初岭南三大诗家之一的陈恭尹有句云:“龙江水绕山根出,诸峰秀美真无匹。上悬峭壁下崎岩,森若文人多气骨。”彭氏世居该山南麓一个士农工商杂处的墟落中,按“风土刻应”的古老说法,敢情是嶙峋的山岩铸造了他的风骨,奔腾的江水催发了他的灵气罢??
  然而,要透彻解读睿壦其人其作,尤须留意他所处的时代。其时,中国历史正在血与火的洗礼之中艰难地掀开封建社会最后也是最黑暗的一页,举国上下充满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氛。明代中后期兴起的人文主义、个性解放的思潮,已从通都大邑转移到草莽林下,优秀的知识分子于悲愤之馀,以遗世独立的精神开拓更为深沉更有反思特色的思想天地。文人书画即其中一个卓具特色的领域,成为表达思想、宣泄情感、寄托抱负的特殊方式,那股恣纵郁勃之气,那份睥睨正统中和美学教条的雄肆之美,在体现一种异乎寻常的生命张力和情感韵律。细味睿壦诸作,其思想底蕴和艺术实践取径,与同时代的中原、江南诸子并无二致,同样的根苗、同样的气候和土壤催发了同样璀璨的艺术奇葩,所不同者只是这奇葩孤独地开在远离华夏文化中心的岭海一隅而已。?
  清人刘熙载《艺概•书概》云:“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然北自有北之韵,南自有南之骨也。”睿?书法,骨、韵兼胜,虽然传世之作不多,然幅幅俱为精品,足以独树一帜,法乳后世,理应还其应有之历史地位。不见唐人张若虚传世之作仅《春江花月夜》一首,已奠定其在中国诗史上“孤篇盖全唐”的崇高品位?近年出版了不少历代书法选集、辞典,于彭睿?其人其书每失收之,窃以为修订再版之时,应当有见及此,好生弥补遗珠之憾。近时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编辑的《书艺》卷一之中,搜求得彭氏力作二十馀幅,推介给广大读者,愿国中书家自此知岭南彭睿壦之名,亦知岭南书法传统之绵长,足以在中国书法史上占一席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彭睿壦成就堪为草书大家,少主所评非虚,理当实至名归,还其书史地位!:victory::victory::victory::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写草书的高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5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错,很好!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