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第一现场】“徽风蜀韵——张学群、李兵书画作品展”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0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学群照片.jpg



张学群
安徽阜南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作品多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届展、“兰亭奖”展览等大型展览。论文获“全国第四届书法理论讨论会”三等奖、“书法三十年”征文论文优秀奖(最高奖)。  
2006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张学群书法作品展”,2007年5月在合肥安美艺术中心举办“张学群书法展”,2010年9月在北京饭店船艺术馆举办“张学群书法艺术展”,2010年12月在合肥举办“张学群行草条幅作品展”。
出版《张学群书法集》(199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张学群书法作品集》(2006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学群书法精品集》(201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与同道主编《书法新论》、《书法新探》。
《张学群书宋词行草条幅作品集》(2009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获“宝地杯”《书法》风云榜“最优秀的书法作品集”。
被《书法》杂志评为2005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被书艺公社网评为2010中国书坛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十大书家,被《中国书画报》评为2010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被《书法报》评为2010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学群艺术年表

1965年  入小学,始描红,幼承庭训,临帖习字。
1974年  下放农村,劳动之余习文练字,渐成爱好。
1980年  考入安徽大学,课余攻书法,“不让一日闲过”。
1983年  获安徽大学书画展览一等奖;  
担任安徽大学学生书画协会会长。
1985年  书法作品发表于5月10日《合肥晚报》;
       12月作品入选安徽省青年书法展览。
1986年  书法作品发表于《青少年书法》;
       书法作品获安徽省直机关首届书画展览最高奖;
       篆刻作品入选安徽省第二届篆刻作品展览。
1987年  任琅琊印社副社长;
       获首届“黄山杯”书画大赛书法一等奖。
1988年  书法作品发表于3月11日《青少年书法报》;
       书法作品获全国隶体书法大奖赛一等奖;
       《谈书法家的哲学修养》入编《中青年书法家谈书法》。
1989年  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
       4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5月任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1990年  书法作品发表于1月24日《书法报》;
       5月3日《中国书画报》第一版作专题介绍;
7月《书法理论发展简论》入选全国第三届青年书学讨论会。
1991年  获首届中日书法作品公开征集展三等奖;
       主编《书法新论》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入编中国书协主编的《中国书法界人名辞典》。
1992年  入编《中国书画篆刻家辞典》;
       撰《为“流行书风”辩》发表于《书法艺术》第三期;
       12月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安徽司法系统五人书画展览”。
1993年  在深圳大剧院画廊举办“张学群书法作品展览”;
       主编《书法新探》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书法理论发展简论》获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并入编《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和《1993-1994中国书法篆刻年鉴》;
       10月被评定为国家二级美术师。
1994年  9月获“徐悲鸿教育基金会首届美术奖” 书法最高奖三等奖;
        新华出版社出版《张学群书法集》;
        10月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大展。
1995年  参加第6次中日书法展览;
       4月获“中国西王母万碑林”金奖;
       7月获“潍坊国际艺术碑林大赛”金奖。
1996年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展览;
       任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任安徽省直书画协会副会长。
1997年  获首届中国律师书法美术展金奖;
      《现代书法》第4期专题介绍;
      《现代书法家报》8月20日专题介绍。
1998年  参加“当代中国书画家十人联展”(中央电视台电视画廊);
       2月参加“第26回国际书道联盟展”。
1999年  为“中国常德诗墙”专题创作作品;
       10月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作品展览;
       12月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览。
2000年  作品入编中国书协主编的《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
       9月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扇面作品专题》;
       10月参加安徽书法晋京展。
2001年  参加中国近现代书画展;
       1月任安徽省直书画家协会主席;
       5月任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2002年  参加中日友好书画交流展;
       3月篆刻作品入编《安徽现代篆刻集》;
       撰《关于书法“传统”的思考》发表于10月9日《书法导报》。
2003年  8月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敦煌杯”全国书法大展和“敦煌杯”全国书法小品展;
       《书法》杂志第11期封面专题介绍;
       12月在安徽师范大学艺术展馆举办“张学群书法展”并举行“张学群书法研讨会”。
2004年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览;
       8月书法作品入选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型书法展览;
       8月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
2005年  《书画艺术》专题介绍;
       《美术世界》第九期专题介绍;
        11月吉林音像出版社出版《张学群行草书法作品集》,并举行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
2006年  被评为《书法》“2005年十大年度人物”;
       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学群书法作品集》;
       8月19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张学群书法作品展览”。
2007年  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梦回逸格•行草十家展”;
       书法作品入选第二届“兰亭奖“书法展览;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
       当选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2008年  《当代安徽书法发展轨迹分析》获“当代书法三十年征文”优秀奖(最高奖);
        策划组织中国书协主办的“大禹颂•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
       《人民画报》以“人民艺术家”为题作专题介绍并出专集
2009年  4月在兰州举办“张学群•韦斯琴•李彬书法展”;
       增补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担任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活动评委。
2010年  在北京船艺术馆举办“张学群书法艺术展”;
       举办“五子雅集——天目行”活动;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学群书法精品集》。
2011年  担任清华美院“当代艺术创作高级研修班”授课专家;
       被《书法报》、《中国书画报》分别评为“2010年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
       担任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览评委。
2012年  在广州美术馆东莞分馆举办“纸上烟云•中国中青年书法名家八人展”;
       担任“墨舞神州•全国电视书法大赛”评委;
       举办“知白守黑•张良勋张学群书法作品展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张学群

胡传海

当代中国书法经过三十年的积累和沉淀,逐渐开始浮现一批优秀的书法家,这些书法家将对当代书法史和今后的书法发展产生影响。这些书法家具有良好的艺术眼光和艺术趣味,所书写的作品具有很深的个人风格和印迹。同时,他们还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正确的历史视野,具备长期的训练和书写所积累的自己独特的经验和体会,有着自己的现代展示方式。因此,他们既有对当代书法把握的高度,又有对历史书法文化认识的宽度;既有书法创作方法论方面的广度,又有多层次多维度积累的厚度。他们对当代书法的进程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检视,张学群是进入我视野的一位独特的书法家。
近代中国书法发展的轨迹是重心东移,这是由海派书法的崛起开始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的书法可以说代表了中国书法的精华。即便是张海这样的中原书法家也是到苏州来拜师学艺的。在解放后直至七八十年代,上海书法(所谓海派书法)是领全国风气之先的,全国优秀的书法家在30年代后移民上海奠定了海派书法的基础。在八九十年代,江苏、浙江书法开始超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本来在四位一体的江南书法场中,安徽书法是排名靠后的,但是,在书法发展的三十年后的今天,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皖派书法的崛起。你只要仔细看看当代书法的得奖名单,便会发现不少人来自于安徽,安徽可谓人才辈出。我认为,新皖派的说法如果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可以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强调书法的技巧性,注重笔墨的表现性,立足书写中的力量和取势,更为重视书法理论的研究,强调书法家的人文修养。如果安徽书法的发展战略能够顺利实施,它的发展后劲是不可估量的。而张学群就是其中的一个标杆,对他的重视和关注就显得特别有意义。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张学群书法创作的特点。
张学群书法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势”的把握和操控,所谓“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他在书写时挥运自如、顿挫有致、变化无端、满纸生风,充满着一种自信,作品效果具有极强的运动感和生命力。正像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所说的那样:“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桓曰‘书势’,羲之曰‘笔势’……兵家重形势,拳家亦重朴势,义固相同。得势便,则以操胜券。”但是我们要理解张学群书法的势的生发,首先要明白他的执笔方法。张学群的执笔不是指紧掌竖型的那种,恰恰相反,他是采用指松掌垂的古法,运用肘臂的力量,将全身之力通过腕部、肘部将墨垂注于笔端,前人所谓“悬腕悬肘力方全,用力如抱婴儿圆”的书写方式,就是张学群书法之势生发的执笔基础。其次,张学群书法在书写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书势的上下承接。张学群书写时对势的掌控可以用郁锡璜《餐霞书话》中关于布势的一段话来描述:“你看蛇要吃人的时候必先弯其首,猫要捕鼠,必先俯伏其身,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为了蓄势,所以书法家在书写的时候,笔酣墨饱,鼓其腰,弯其背,以蓄其势。蓄势时不加思索,脑子里已经将通篇章法安排妥贴,然后握笔疾书,仿佛如三峡下水之舟,瞬息千里,若有神助也。”这段场景的描述犹如再现了张学群书写时的风采。可以说承上引下之势是张学群书法布势的特征,也就是利用草法,尽量将势往下带,形成一种势如滚珠的美感。所以,观看张学群书写是一种享受,那种轻重快慢相宜的书写节奏仿佛是一种奇妙的旋律,随势生发,一发不可收拾,一路写来一路风景,中国书法的魅力尽现于笔端。再次,张学群书法之势是伴随着力量而展开的。尚力是安徽书坛的传统,从清代的邓石如到现代的李百忍都是对力量感追崇的典范。张学群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他的书法线条是源自于篆书的,圆融浑厚,力感内蕴,正如丰坊在《书诀》中所说的:“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籀,然后结构淳古,使转劲健。”由于篆书线条也更适合书写草书,那种婉转更显婀娜多姿的趣味。细观他作品的线条,两边都显现出毛边的质感,特别是他利用涨墨书写的时候,不但气势很开张和大气,其线条也有一种爽辣的趣味,看了之后仿佛是喝了一大口安徽“口子窖”,特别够劲。这就是黄宾虹在《论书》中所说:“既要有天马腾空之劲,又要有老僧补衲之沉静。”杀得出又稳得住,是张学群在书写时的特点。所以,他作品的线条特别有节奏的美感。如果我们看了他大量的临习之作,就应该明白,在艺术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的,它需要人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后,才会给你回报。张学群书法的功力就是来源于他对书法无限的挚爱,也正因为这样,他的作品才能让我们感觉到一种大气豪迈,同时又有一种风情万种的魅力。最后,形成张学群书势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一气呵成的书写所形成的浓淡墨色的自然变化,错落有致,恍如一幅优美的图画。这种自然变化的墨色不但增强了他作品的可看性,更让他的作品具备了鲜明的时代印迹。这一点华翼纶在《画说》中说过:“观古人用笔之妙,无有不干湿互用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也说过:“该墨到处皆有笔,笔墨相称,笔锋着纸,水即下注,而笔力足以摄墨,不使旁溢,故墨精皆在纸内。”当然,张学群书法的这种布势是建筑在对全篇章法的统筹之中的,他极其善于运用涨墨开笔,一路写来,了无滞碍,随着书写的深入,墨色由浓到淡自然变化,增加了作品的丰富性和观赏性。曾经一个阶段,为了追求墨色的效果,他不断实验,即便到了墨色完全干枯,笔依然在纸上飞舞。可以说,对墨色的重视和研究直到林散之的时候才开始成为一个课题。如果说张学群现在的书法形态和以前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其中一点就是对墨色变化的追求。墨色将书法的边界加以扩大,直至蔓延至水墨的边缘。
在他的作品中,章法之美也是一个构成要素,一篇有一篇之趣味。这种对书法整体构成的准确把握使得他的作品位列于时代的前列。张学群的书法章法有这样几种模式。其一,是源自于董其昌的章法气息,就是行与行、字与字之间开档比较大,整体上显得比较明亮舒畅,书写的过程不疾不徐,有一种悠然的心致,心态很放松的感觉。其二,是四周密布中间透气的格式,用这种格式书写小品,特别是斗方之作是很有现代感的。张学群的小品有一种闲雅的趣味,用一二分笔写,显得格外精致耐看。其三,是左突右抢的章法布局,这种样式在他的长卷书法中较为常见,所有的书法形制,张学群几乎都有涉猎,而在这些形制中,他以竖幅、长卷和斗方写来最为娴熟。前两种形制最善于体现一种连绵不断的气势,而在他的书法里这是一个强项和亮点。斗方则可以表现对小品的精致度的把握,现在看来他对无论是大还是小的作品都有独特的理解。
书写的轻松和对细节的重视可以说是张学群书法的又一个特点。从张学群书写时的那种轻松随意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用笔方法的娴熟的驾驭,顺势婉转而下,无不如意,无不随心。我们知道,草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轻松的书写,要有一种了无滞碍的心情,好的草书作品都具有这一种特质。张学群书写的速度不是那种快写的速度,应该比较接近黄庭坚的书写速度,还是属于慢写的范畴。慢写的草书作品一般对细节、对墨色、对承接都有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效果。他往往注墨一笔书写,其间不乏提按顿挫的节奏变化。观之仿若山花烂漫,或浓或淡,或湿或枯,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特别是当张学群书写一些小品时,笔尖的变化无穷,那种纯净和透明的笔法可以说很接近董其昌的书写技巧。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对细节的处理就这样说:“用笔到毫发细处,亦必用全力赴之。然细处用力最难。如度曲遇低调低字,要婉转清澈,仍需有棱角,不可含糊过去。如画人物衣折之游丝,全见力量,笔笔贯以精神。”可以作为张学群创作的注脚。
如果对张学群的书法作一个基本的概括的话,那就是以重视细节处理的高超笔法、一气呵成的书写气势、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墨色效果和抑扬顿挫的书写速度来进行书法创作,是当代具有代表意义的书法家。
中国书法进入了三十年的筛选过程,这三十年的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以书法家协会形式来团聚书法家也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也正是这样,各地书法家协会的主席应该就是地域性的领军人物。安徽书法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对全国书法发生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理论还是创作都是领风气之先。安徽人那种敢于探索、敏于思考、积极融入的精神在徽商时代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三十年变化后的书坛也可以看到他们的雄心和策略。张学群年轻时就注重理论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着手主编《书法新论》,从而在那一代人中独占鳌头,可以看出他的文化储备和深厚的学养不是空穴来风。他是一个有准备、有思想、有战略精神的书法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过:“写字者,写志也。故张长史对颜鲁公曰“‘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是全国官员中书法写得最专业和最好的。他直接承接了中国官员历代以来重书法、重文化、重修养的传统。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目前的一系列出版物和展览中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风采。他对“行草十家展——书法兄弟连”连续十年的策划,彻底地改变了书法展览的时空概念,以连续十年推出的方式震撼了书坛,他的气魄和智慧显露无疑,也使得“行草十家展——书法兄弟连”的展览成为当代书坛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品牌。从他策划的“邓石如书法大展”可以看出他对历史文化的重视。还有他敢于到北京办展,同时每年都推出自己的作品集,接受社会的检验,正说明他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书法家。他现在正带领“书法皖军”抢占当代书坛的制高点。可以说张学群已经成为一种书法现象,一种书法文化精神,一种不断进取的符号,一种当代人坚韧不拔的象征。在他身上我们仿佛看到李鸿章的雄才大略、陈独秀的独特文化眼光、胡适的深沉的人文关怀。张学群不仅仅是安徽书法界的骄傲,也是中国当代书坛的骄傲。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他将发挥其积极的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其书法作品还会日渐其新。我们期待着这个鼓舞人心的时刻的到来。
艺术和人生的精彩来自于他的历练、体验、思维、视野。张学群将把你带入到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和之美:
张学群书法的观念与价值

顾工

很久以前,我已知道张学群先生的名字,因为他在1989年就有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书法篆刻展。那个年代的全国书法展是非常引人关注的,展览作品集也是我案头常翻的书,对其中的入选作者多少有点了解。此后,张学群先生在行政工作上的才能逐步显现,因工作出色屡屡升迁。而与此同时,他政务之暇不费笔砚。直至2007年底,他在蚌埠市市长任上兼任安徽省书协主席,成为执掌一省的书坛大腕,也带领安徽书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辗转各地的“行草十家展”,是近几年声名最为显赫的品牌展览之一,学群先生就是其中的中坚人物。而2012年举办的“张良勋、张学群书法作品展”,由安徽省书协前后两任主席联袂展出,这在全国书坛也是首创,传为佳话。从这两件事情都可看出学群先生是个能做事、会做事的书法家。他的才情、他的聪颖、他的务实既体现在行政工作,也体现在笔墨世界中,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书法观念、趣味与价值。
根据学群先生自述,他自幼在父亲的督促下开始习字。上世纪80年代就读于安徽大学哲学系期间,他参加书法培训班,组织大学书画协会,求教于省城的书法名家。他学过唐楷,临过魏碑,又研习篆隶,而于行草书用功最勤,广泛临摹历代名家法帖。
这样的学书经历实在平淡无奇,因为每个学书者基本上都是这么过来的。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每个学书者都能走到他现在这个程度。正如人们在读中学、大学之时,同学之间似乎都差不多,但毕业二十年之后,有些人成为社会精英,有些人却碌碌无为,甚至成为社会的淘汰品。
对于学书者来说,博涉多优还是专精一体,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历史上,固然有像王羲之、赵孟頫这样精擅各体的书家,也有李阳冰、徐铉之类一招吃遍天下的奇人。只要肯下苦功,每个人都能写好字,但要自成一家出神入化,非得有天赋不行。而在学书之初,我们绝不可能知道自己在哪种书体上可能具有天赋,只有边走边看,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大部分学书者,都是广泛临习各种书体、各种碑帖,逐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再发力深入进去。这是历史上大多数书法家曾经走过的大路。学群先生的书法,虽有古人之风韵,但看不出源自哪家哪派,正是广采博收、吃百家饭的结果。
在学群先生的书法路途中,有两个重要事件值得关注:
一是1989年他的书法入选第四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要知道当时的全国性书法展很少(不像现在一年搞十几次展览,年轻的还有力气折腾,年纪大点的都不玩了),书坛老辈人物又多(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能够入选全国展的基本上都是名家,剩余几个不是名家的立马一举成名。张学群32岁入选全国展,这对他是个极大的鼓舞,也使他的书法创作走到同龄人的前列。
二是1993年他的论文《书法理论发展简论》获“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这篇文章对书法理论发展的传统、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未来的发展具有全面、开放、思辩、探索的特性。这种理论家宏观立论、微观分析的素质,对他后来的人生和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上两个事件,可以充分说明张学群先生在青年时期,也是当代书法热潮的初期,同时在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开掘,并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尽管这个成就在当时还不够令人瞩目,但随着时间推移,它的价值会越发显现出来。
在近三十年的书法热潮中,大家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书家只能领风骚三五年,而能够屹立书坛三十年的书家少之又少。书法界的竞争十分残酷,只要你实力不济,很快就会被蜂拥而至的新人挤下台去。而一个颇堪玩味的例子是:十几年前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当年最著名的书家,今天已经不大为人提起;反而是当年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成员,大多数至今名望坚挺,弟子众多。
这一现象的背后,实则蕴含了一条重要的书法史定律:书以人传。不管书法家多么强调书写的重要性,希望“人以书传”,但从几千年的历史实际看,单凭一手好字就能名垂后世的人物,简直比外星人还要稀少。
书法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还是近几十年的事。在历史上,书法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工具,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书服从于文,文服从于道。古人云,文以明道,书以载道。这里的“道”的内涵和外延因人因时而变,但总的说来,“道”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虽然书和文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们都是“道”的外在表现。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离开了“道”,书和文都将黯然失色。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书法的好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书法的价值往往取决于作者在文人圈子里的地位和影响。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历代书法家非常重视读书问学,为什么学术型书家经常比单纯搞创作的人走得更远?
张学群先生在政务之暇,对书法理论、古文字、金石篆刻、绘画和文学历史都有研究和涉猎,多方面积累自己的学养,为书法创作服务。在他看来,艺术水平的高低,往往不是取决于技法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学养的高低。写字匠和书法家的区别,主要就在学养不同,见识各异。张学群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始终坚持对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研究。他把前人经验与自我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因而能高屋建瓴,指导着他的书法创作。学群先生曾说:“平时看书、临帖、写文章,有点想法了马上就提笔。”这说明他勤于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常想着笔墨之事;也说明他写字并不是用笨功夫,而是把看书、临帖、写文章结合起来,寻找通感。他的“想法”是什么?不得而知,但一定与他书法用笔、结字、章法、风格等方面的追求有关。读不同的书,临不同的帖,在不同的时间、情境里,自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调动起身、心、手的敏感和激情,达到孙过庭所谓“五合”的最佳状态。
书法作为艺术,它需要激情;但作为载“道”之器,它也需要理性。张学群巧妙地把握了感性和理性的分寸,是以其书具有儒者之风,从容不迫,悠然自适。吴雪在“翰墨心源——张学群书法艺术展”开幕式上说,“学群先生淡化创作意识,追求自由自在,不是为书而书,而是重在由内而外、由心到手的自然流露和表达。换句话说,是为了抒发情怀和胸臆才付诸于笔端”,诚知者之言。
学群先生近期的作品,以草书为主,大致有以下特点:线条连绵,使转多圆,正中寓奇,气韵通畅。他的线条一贯直下,有韧性,善于拉长线条,连绵有力。转角处多用圆转外拓之法,粗者似王献之《中秋帖》,细者似怀素《自叙帖》。结体以平实中庸为主,稍稍穿插以大小奇正的变化,不作过度的夸张、变形,这种观念与吴让之所谓“窃意刻印以老实为正,让头舒足为多事”是一致的。因而整体看来,学群先生书法的气韵是一种清新鲜活的生动,风格是一种充满自信的平和。
或许有人认为张学群书法的个性风格不够明显,这个判断显然没有理解其艺术追求,或没有读懂其可贵之处。他的书法之所以可圈可点、耐得品赏,就在于他很好的把握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摆正了古人和自我的位置。追求真善美,比追求强烈的个性更为重要。
艺术贵在创新,这话不错,但是中国艺术的特性是七分传承、三分创新。回顾书法史上的大家,都是各具面貌;不过要是从一个时代的书法整体来看,具有突出个性面貌的书家是极少数,而绝大部分书家是以传承为主的。这才是书法史的实际状况。一方面,我们不能以对书法大家的要求来衡量大部分书者;另一方面,如果每个人都以强化个性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的话,恐怕一多半要“死”在半路上。在艺术学习和研究中,共性比个性更重要,除了极个别天才以外,重视共性、锤炼技法、丰富学养才是最脚踏实地的做法。
明代文徵明云:“自书学不讲,流习成弊,聪达者病于新巧,笃古者泥于规模。”他所批评的这两种情况,应当是明代书坛的普遍现象,其中不乏知名书家。所谓“入古出新”,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或者偏于一端,或者高度不够。五百年后的今天,书坛状况何尝不是如此?近几年全国书法展的获奖作者,几乎都是坚定的“笃古者”;而书坛各路诸侯,大多任情恣性,满纸习气,可归为“聪达者”。学群先生之可贵,在于他选择了中和之美,他在书法的古与新、巧与拙、收与放之间适当地把握了分寸,因此也就找到了打开前进之门的钥匙。这种矜持的高贵,恐怕与他的书法理论功底,与他的大学哲学系出身,与他的从政经历都是分不开的。
学群先生在书法上的卓识,还可以举出他的两个观点来说明:
小中见大。他在《小品大世界》文中说:“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任何艺术作品,其价值倾向不在大,而在精;不在张扬,而在内敛;不在形式,而在文质;不在技巧,而在真性情的表达。”这段精彩的表白,透露出几层意思:首先,书法之价值与幅面大小无关;其次,书法之内涵与形式无关;第三,书法之感人与技巧无关。学群先生的过人之处,就是他透过当下书坛利来利往的各种表象,看到了书法最纯真的本质。书法的价值,不是看形式、技巧、尺幅、名位,而是要靠心灵去体悟的。小中见大,是从有限的物质世界去体悟无穷的精神意蕴,这才是古人断墨残楮便可传世的根本原因。
回到书写。学群先生认为书法是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自然的、即兴的书写。这其实正是书法的本来状态。书法不是装神弄鬼般的杂耍表演,也不是戴着古人的面具卖弄技巧,而是落落大方的书写过程,单纯胜于繁杂,气质胜于修饰。书法应当是即时的书写,是与环境、心境相联系的书写。想写即动笔,不必有什么挂碍。为创作而创作,其实正是创作的大忌。当代书法创作的通病,就是过分刻意的表现,反而压抑了作者天性的抒发。姜白石《续书谱》云“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务遒劲则俗病不除”,就是这个道理。
更为难得的是,在学群先生身上,有一种深刻的自省精神。他用批评家的态度对待古今书法,也移用于自己的作品。他在个人书法展开幕式上说:“自己在创作中,也感觉有不少问题和困惑,主要是:在表现的丰富性上还十分欠缺,在文化内涵的表达上还不够深刻,在形式构成上还缺乏惊人之笔,在精微程度的把握上还难以到位。”在我看来,他提出的这些问题,其实是当代所有书法家都面临的难题,只不过有人奋勇,有人退缩。学群先生以深刻的洞察力,看到了自己和时代的困惑,而试图在书法实践中给出合理的回答。毫无疑问,他是一个认真的书法家、艰苦的跋涉者。


(作者为东南大学书法博士、江苏省青年书协主席团成员、昆山书画院院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学群书法作品欣赏--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学群书法作品欣赏--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学群书法作品欣赏--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学群书法作品欣赏--

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学群书法作品欣赏--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学群书法作品欣赏--

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