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薛明辉

【精彩放送】根植中原-宋华平书法展6日在郑州开幕 (高清作品图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薛明辉 于 2013-1-8 10:37 编辑

宋华平先生向河南省美术馆捐赠作品
宋华平现场 (34).jpg
宋华平现场 (35).jpg
宋华平现场 (36).jpg
宋华平现场 (37).jpg
宋华平现场 (3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华平现场 (39).jpg

展览不忘助困,为家乡捐款50万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席的领导为展览剪彩
宋华平现场 (40).jpg
宋华平现场 (41).jpg
宋华平现场 (42).jpg
宋华平现场 (43).jpg
宋华平现场 (44).jpg
宋华平现场 (45).jpg
宋华平现场 (4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们兴致勃勃滴参观展览
宋华平现场 (56).jpg
宋华平现场 (5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展厅里见
宋华平现场 (50).jpg
宋华平现场 (51).jpg
宋华平现场 (52).jpg
宋华平现场 (53).jpg
宋华平现场 (5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华平先生在现场
宋华平现场 (58).jpg
宋华平现场 (5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海、王全书、赵长青、计承江等在现场
宋华平现场 (61).jpg
宋华平现场 (62).jpg
宋华平现场 (63).jpg
宋华平现场 (64).jpg
宋华平现场 (65).jpg
宋华平现场 (6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天风雨舞龙虬

——宋华平书法艺术说郛

西中文

十几年前,我给华平写过一篇评论文章,题目是《心中的王铎》。文中说,宋华平“堪称当代写王铎较好的为数不多的书家之一”。王铎是当代书法复兴的一个起点,也是当代书法变革的一个切入点。王铎代表著当代书坛鼎革和书风创变的一个方向。

中国书法发展到清末,书风为之一变,碑学军突起,碑碣、摩崖、造像、简帛、残纸等民间艺术逐渐据了书法的中心地位,这种粗犷、厚重的书法风格培育出了为数众多的一代名家。民国以降,碑派书风逐渐退潮,然而由於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书法风气的创变缺乏充分的动力和合适的语境。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後半部,书法艺术有一段相对的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之後,书法又重新进入复兴期。而书法复兴的第一个浪潮,就是经由日本转而影响国内的王铎书风。

王铎是长期浸淫於帖学体系,对二王书风十分熟悉而又具有深刻创新意识和成功实践的书家。清後期的碑学书风虽不以王铎为旗帜,却深受王铎思想和创新实践的影响。所以新时期以来的书法复兴,以王铎为起点,既是时代的际遇,又有艺术发展规律的内在合理性。

宋华平先生同书法复兴时期崛起的许多书家一样,深受王铎的影响,同王铎一样,以二王一系的帖派书风为根基,上溯源头,法兼篆隶,广泛汲取後世各家各体系乃至民间书法的特徵,从而打造出一个更加宏阔的开放式器局。然而新时期以来的书坛,风起潮涌,各种流派、各种书风如过眼云,人们追逐流行时尚的兴趣大过对传统坚守和深入挖掘的兴趣。所以当初写王铎的许多书家现在已经改换门庭或另辟新路。然而宋华平却坚守至今。

在艺术上,变和守是一对矛盾。变是创新变革,闯出新路;守是继承传统,守住根本。创新固然可贵,但创新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而在不同的时期,变和守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到今天,书法艺术新变有馀,而继承传统稍有不足。有鉴於此,对传统精神的守望和深入挖掘则尤为可贵。

三十多年来,宋华平始终在王铎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心无旁骛。他坚守的是王铎那种恣肆旷达、纵情任性的主体意识,是王铎那种植基深厚、吸纳广博的艺术精神,是王铎那种包容江河、不细流的开放格局。华平认为,王铎是一座山,是一片海,王铎的丰富宝藏今人远未挖尽。

华平书法的用笔用墨,是其最精彩之处。其用笔方圆兼施,以方为主;正侧互见,以正为根。其方笔和中锋皆来自於王铎。方笔在二王帖派书风中偶一用之,见其顿挫峻朗,而王铎则大量使用,使其书中充满刚健郁勃之气。华平在运用方笔中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时而空中作势,逆入平出;时而落笔峻急狠鸷,其方笔峭拔刻厉;时而落笔纡缓纵逸。其方笔润泽流畅,方中带圆。乃至其圆笔中也不失整饬方正,所以华平的用笔,虽以方峻为基调,却有丰富的变化和多姿多彩的形态。行笔则以中锋为主,笔沉墨实,力透纸背。我与华平经常一起出席笔会,看华平写字是一种艺术享受。他行笔舒缓有力,有极强的节奏感,提按转折一丝不苟,笔笔力送到尖,乃至虚笔都当成实笔来写,所以华平的字,线条特别凝练有力,无论起落首尾或转折过渡,无一毫虚怯靡弱之处。清刘熙载评李北海书“气体高,所难尤在一点一画如抛砖落地,使人不敢以虚骄意之拟之”。宋华平书法能当此语。

用墨的丰富也是华平书法的一大特色。他不靠宿墨之类工具性手段来造视觉效果,而是巧妙把握墨的乾湿浓淡来表现轻重沙渴的效果。在浓墨时,行笔稍快,以表现斩钉截铁的效果;在淡墨时,行笔舒缓,以追寻飘渺浑茫的意趣。从而在一幅作品中表现出十迟五急、十藏五出的丰富变化。

用笔结体的开放性是王铎书法的重要特徵,也是王铎留给後人的精神遗产。之前的书坛大家,其风格基本上都各自是一个相对自足的体系,而王铎则不然,王铎自身也是在不断吸纳、不断融会、不断变化著的。所以当我们品读王铎的时候,往往会看到截然不同的面目,殆非一人所书者,然细察其基调,均是王铎无疑。宋华平充分领悟到王铎书法的这种本质特徵,他在坚守王铎基调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唐宋以来各家用笔的神髓,使自己笔下的艺术语言十分丰富。许多年来,华平在王铎基本风格的底色上,成功地糅入了颜真卿的内敛郁勃、李北海的沉实雄健、米芾的跳掷摇曳、傅山的酣畅恣肆和张瑞图、黄道周的顿挫峻折,而滤掉了王铎某些荒疏冷僻、乱头粗眼、孤峭虐戾的风格特徵。从而形成华平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这种风格以闳阔端方的正大气象为基调,以雄强清健为基本的审美追求,追求用笔、用墨、结体和章法的丰富变化,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趣味,表现出一种海纳百川的博大器局和雅俗共赏的巨大亲和力。

华平是一个人民的艺术家,他坚持为人民耕耘,为时代讴歌的创作理念。坚持用自己手中的笔来诠释党的文艺方针和文艺家“二为”的艺术方向。宋华平时刻牢记,自己是党和人民培育出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书坛新时期培育出来的艺术家,书法复兴不久,华平调入省书坛工作,在张海主席和老一代艺术家的带领和影响下,一方面精研书艺,一方面为河南的书法事业尽心尽力。数十年来,在创造了中原书法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同时,华平的书法艺术也不断达到新的境界。华平在2007年接手河南省书协主席之後,带领主席团一班人,抓队伍,抓人才,成功续写著河南书法的辉煌。

多年以来,应该说华平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引领推动河南的书法事业上,有人不禁会问:“华平还有时间写字吗?”然而事实是,当我们敬服於河南书坛在以华平为首的书协主席团的带领下,继续保持无可争议的书法大省地位的同时,又不禁赞叹华平在书法艺术上的不断跨越。张海主席曾经以成功的实践向我们证明:事业和个人的艺术追求可以且应该是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华平主席再次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华平的新作品集即将付梓,把清样送给我看,嘱我写点感想,捧读作品集,不禁想起清人杨岘
《石鼓文》的两句诗:“但觉行间出奇怪,漫天风雨舞龙虬。”我以“飞龙在天”的堂皇正大和盛世气象来概括华平书法,相信读者也会有同感吧!


   

0.jpg
1.jpg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宋华平书法

姜寿田

河南书法在20世纪80年代的崛起,构成当代书法史的重要事件,它的强烈的地域风格和深厚的书法文化传承以及强大的书家阵容、卓有成效的组织模式,都使河南书法成为当代书坛关注的中心。河南书法也一跃从一个贫弱的边缘化的书法小省而成为书法重镇,得与海派、京派并驾。并由此彻底改写了河南近现代书法小国寡民的历史。这无论如何都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后代的书法史学家,将如何评价20世纪后期的河南书法我们无法推测,但立足当下,则可以断言,河南书法已成为当代河南整体文化中最具活力的核心部分,它远远走在了河南美术、文学的前头,仅此一点已足以证明,河南当代书法已复兴了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原书法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其发扬光大。

河南书法之所以能够用短短的时间便从积弱一举走向壮大,除开来自深厚的历史传统底蕴的支撑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拥有一批能够审时度势,具有超越性眼光和组织才能的领军人物。如果说张海是这支领军人物的核心的话,宋华平则是这支领军人物中不可或缺的一位。

宋华平1984年调入河南省书协,1993年任省书协副秘书长,1997年任省书协秘书长,经过20多年的磨砺和长期在张海主席领导下从事书协具体组织工作,宋华平已成为具有成熟组织经验的河南新一代书法组织者。特别是1997年任省书协秘书长以来,他配合张海为推动河南书法的深化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巩固了河南在全国的书法重镇地位。仅在2004年,河南省书协便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五届全国楹联展、第六届全国书法研讨会,进一步扩大了河南书法的影响。此外,作为中国书协创审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参与书坛重大展事,担任评委,从而在提高扩大河南书法影响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奠定了他在当代书的地位。尤其是在2007年继张海主席,接任河南书协主席以来,他勇于开拓,在继续保持发扬中原书风固有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中青年书家队伍建设,并推出中青年书家代表人物,以深化和开拓中原书风。近些年,河南书法稳中求进,始终处于书坛领先地位,而其甘于奉献,为书坛作贡献的大的措施举动,如承办第三届书法兰亭奖、全国第八届书学研讨会、全国行草书名家展、兰亭群星耀中原等,都赢得书界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作为河南这一书法重镇的领军人物,宋华平对自身创作有着严格的要求与省思。他不是从一般摹古层次简单的对待创作,而是从融汇与拓化拨动面来把握研悟书法创作。这就使他的创作始终处于一种对传统动态与开放性的理解与体悟中。具体来说,他学宗一家,但转益多师,不拘泥于一家门风。这突出表现他对王铎的取法中。早年他学王铎在风格上很接近,这与一般学王铎风气没有多少区别,有鉴于此,他对自身创作做了调整。他没有从形似上继续追摹王铎,而是谋求在神似上靠近王铎。又旁涉米芾、李北海、张瑞图,在保持南派气韵的提下又强化其北派的骨力。在这方面中原古法篆籀传统给了他创作上暗喻性影响。从宋华平创作审美追寻上可以看出,他不泥于小数,追求阳刚大气和直抒胸臆的书写性,强调自然状态下的创作而力反矫糅造的支离安排。

作为书史上出身河南孟津的书法大师,王铎对河南书家有着一种天然的超乎寻常的影响,他的雄强之气与超越古今分野的表现主义风格,皆构成对河南当代书家的强烈吸引。由此,王铎书风几乎构成河南地域书风建构的一个重要风格原型,河南以王铎风格名家的书家也远远多于其他地区,而王铎书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风靡书坛,也与河南书坛的大力推崇有关。所以很多论者将碑风与王铎风称为中原书风的主流风格。在某种程度上,王铎玉成了中原书风,但同时也带来难以摆脱的风格桎梏,在河南受王铎影响的书家中,宋华平便是较早自觉谋求摆脱王铎风格笼罩的人物。早期对王铎的心摹手追,使宋华平早期创作较少个人面目,这是他在近来近十几年书法创作中所加以深记得省思并力求改变的创作症结。近十几年来,宋华平在理性把握王铎的基础上,加以通权调变,融入米芾、《圣都序》乃至李北海、张瑞图的笔法和风格,由独宗一家走向转益多师,弘其基,博其直,扩充风格的涵量和整合力,在融通中探索追寻个性风格的建立。经过近十几年的创作探索实践,宋华平的书法已冲破王铎风格的限阈,而在王铎风格的基调上一己风格。他弱化了早期书风的绵润而易之于洞达——强化线条的骨力和结构的劲折——从中可看出李北海的影响。其书在保持了中原书风雄强大气的整体风格的同时,又流露出一己骨胜的个性风格取值。这种风格转型对宋华个人而言无疑具有风格更新的意义。

对于书家来说,风格的自我构建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它自身也存在一个否定之否定的问题。而对书家风格变革的认识问题也册样如此。由于对宋华早期书风留有很深的印象,所以我曾经问过他,为何几乎长度否弃自己的早期书法风格?也许是宋华平华生看出我的问话中还有几分惋惜遗憾之意,所以他的回答很直率肯定。他说,早期学王铎失之太像,因而愈到后来愈不满意,后来便谋求多头尝试,吸取更多的东西,现在面目是打破王铎风格笼罩的结果。在这个回答中,我体味到一种执著和自信。


在这里对宋华平书法作终极性价值判断是困难的,也是无益的,从优美的王铎风格跨越到一己风格,宋华平完成了对自身风格的超越——从求美转向求真。对于书家而言,始终存在着求美与求真二种价值选择,即是匍匐于古典美的脚下,还是创造自我的个性真实?古典美再美,也只是虚迷的幻影,没有个性真实的创造,书法创作本身将失去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宋华平已悟求到书法创作的本真。当然,个性风格真实的建构也不是终极意义的,紧接下来还要面临和接受艺术史的检验,而这对于任何一个书家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4.jpg
5.jpg
6.jpg
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君书风神云海间

——宋华平先生其人其书素描

他是一位锺情书法艺术的书法家,凭借超人的书法智慧和顽强的毅力,引领著河南书法团队强有力地向书法强省跨越,其精神催人奋进!

公元2007年9月19日,对河南书坛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一刻,宋华平高票当选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书法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的一届河南省书协主席团产生以来,带领全省会员和书法工作者、书法爱好者,以艰苦的努力和开创性的工作,在书法创作、书法展览、“抗震救灾”以及“中国书法名城”“中国书法之乡”的创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河南在全国书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宋华平先生被评为“2008年中国书法年度人物”(《中国书画报》主办),“2009年中国书法年度人物”(《书法报》《书法杂志》主办),“2010年中国书法年度人物”(当代书法网、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主办),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荣誉奖、贡献奖”。

在中原书家的群体当中,宋华平先生无疑是出众的。这是因为,他不但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还是一位出的书法艺术组织者。他常说:“作为主席团成员,不但要自己写好字,还要带领全省的广大会员写好字。”

作为河南书坛的耕耘者、守望者,宋华平先生对脚下的这方热土爱得那样深沉。春来秋往,从1984年至今,宋华平调入河南省书协已有二十多个春秋。二十多年来,他一心一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繁荣河南省书法事业中,为河南稳居“全国书法大省”做出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参与组织的省级书法展九十馀个,举办对外交流展十八馀次,举办各类学术研讨百馀次,主办全国重大书法活动二十馀次,下各市点评书法作品十多次。

河南是书法大省、人口大省,为繁荣河南的书法事业,他在河南省书协召开的一次主席团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道:“作为一个书法大省的书协主席团成员,这是全省会员、各级领导、人民所给的荣誉,接受了这个荣誉就要承担荣誉所带来的责任,责任比荣誉更加重要,所以我们要勇於担当责任,把责任放在首位,为河南省书协的会员负责,为河南的书法事业负责。我们要脚踏实地地为每一位会员服务,恪守诺言,用真诚换真心,努力做好书协的工作。”

每逢全国的重大书法作品展,他都组织发动河南书法作者,设计模拟展览,组织专业人士亲赴各市、地点评作品。尤其令河南书法作者难忘的是第八届全国展的作品点评。“八届国展”前适逢“非典”肆虐,为了使更多的作者能听到点评,他让书法作者把作品拍成照片寄到省书协,然後他把收到的作品照片集中整理、分类,组织几位专家通过观看照片点评作品,将信息反馈给作者,令河南书法作者大为感动。宋华平先生十分重视参与社会各类公益活动,他组织和引导河南书家深入基层,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至2011年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捐款数十万圆。

宋华平先生温文尔雅,为人平和真诚。他待人接物,和气中透出低调,悦颜中多有雅量,谦虚中蕴涵睿智,有著独特的人格魅力。“行胜於言”,这是宋华平先生信奉的一句话。他常说“做人要真诚,工作要扎实,有为会有位。工作是实实在在出来的。你价值的大小,重要的是看你为广大会员奉献了多少”。就凭这股勇气,从换届迄今,在他的带领下,河南书坛更为活跃,有影响、有创意的大活动一个接一个,在全国书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9年,河南书法更是亮点纷呈。这一年,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举办了五个全国性的大活动:一是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二是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是全国第二届隶书书法展;四是翰墨春秋——全国百名老书家作品展;五是举办中国书法名城、书法之乡联谊会成立大会。这几个大活动的规模层次,特别是组织的秩序性、服务的档次品位及周到性,都堪称空前,足见河南人事的气魄和水平,得到了全国书法界的高度赞誉。在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中,河南作者取得获奖、入展双第一的好成绩。这决不是虚说,连中国书协党组书记赵长青都说:“2009年是河南的书法年。”

宋华平作为组织、创作兼擅的书家,始终保持著书法家的敏感。他深知:自己既是一个艺术的实践者,也是一个书法组织者。繁荣书法艺术是他的事业,是他价值的真正体现。正因为如此,他把书法组织工作和个人的书法创作两者之间的关处理好,使之相互补充、互融共进。他认为:“有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河南的书法事业,能体现自身的书法社会价值;有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书法创作中,能体现自身的书法价值。这些都反映了他艺术上的超迈境界和深刻的思辨品格,从中也能感受到他的人生情怀。

化蜕觉斯开新境

宋华平是一位在当代书坛有影响的书家,同时,他更是一位充满火一般热情和激情的领军人物,他把自己的书法创作和河南书法事业的繁荣结合起来,使自己的艺术生命继续向前延伸,使自己的创作水平不断提升。数十年中,他在书法领域辛勤创作,孜孜不倦,取得了卓的成就。这里笔者不揣浅陋,仅就宋华平先生行草书风格略陈浅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著书法的全国复兴和文化多元主义的实现,书家谋求在开放的视阈中实现历史的超越。而这种超越性实践是在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承续了碑学的民间化取向加以范式扩散,扩充延展了碑学的固有范畴,在长时段的历史追寻中,引入近现代考古学成果,将流沙坠简、魏残纸、砖铭造像引入创作领域,从而形成後碑学格局;二是反拨海派化的以“二王”为中心的经典化路径,将“明清调”置於当代书法史的中心语境,强化了书法的主体意识。来自这两方面的书法审美取向,而使得宋华平先生在这一特定的当代书法现代性历史文化氛围中,选择了师法王铎。

宋华平先生的行草书,取法王羲之、米芾、颜真卿、王铎诸家。他对王铎曾有过长期的浸淫和深刻的把握,西中文先生说:“华平书法以王铎为基调。对王铎下过极深的工夫,堪称当代写王铎较好的为数不多的书家之一。作品多以‘王底米面’‘王底颜面’等新的面目出现。用笔在王铎浑融朴厚、气力中含的基础上,增加了米芾的奔腾跳掷、八面出锋,以及颜真卿的纵横使转,乃至张瑞图、黄道周等人的方棱峻折。”

中国书法所以能成为传统经典艺术的代表门类,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原因,就在於它达到了审美风格这一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理想境界。风格作为书家最本真的笔法语言、审美取向、意境追求等,必定有其相对稳定的特色,而且这些特色,乃是维书法艺术生命的价值所在,使书法作品确立文化品格,产生更为广泛、深刻影响。就宋华平先生而言,其行草书风格的形成,经过了数十年的探索和磨炼,殊非易事。

归纳宋华平先生的行草书风格,我认为,他的草书风格主要来源於“二王”、王铎、米芾诸家。他将“二王”、王铎、米芾诸家,打散字构,按照自己的艺术审美进行取、糅合,强化空间粘合、穿插、挪移,以空间带时间,将字法空间扩张为章法空间,谋篇布局,纵横穿插。其行草书笔法逆入平出,回锋转向;内外拓结合,藏露互用,方圆施。其运笔速度疾缓结合,提按转折,虚实藏露,牵连映带;从容镇定,蓄势充分,发力自然。这在碑派书风的用笔中是少有的。宋华平先生行草书在用笔和整体风格上,本属碑派一路。由王铎开创的“法兼篆隶”,借鉴篆隶用笔清整、骨力中含、含蓄内敛,不重用笔的提按变化。宋华平先生在此基础上吸取了米芾、张瑞图的风格特点,从而增加了作品局部的精细腻。其行草书结体讲究变化,错落有致,盎然生趣。章法奇正相生,疏密得当,虚实变化,匠心独具;在字形大小的安排上,注重穿插、避让和上下左右之间的呼应,开合伸缩,俯仰有姿。可谓风神洒落、平中寓奇。宋华平先生还善於将浓墨、淡墨和枯墨对比运用作为章法的组成部分,也是其营造通篇气势和节奏的手段。

从宋华平先生几十年的书法历程来看,我认为宋华平先生属於渐变型书家。他的书法立足传统,追求意境,重神采。应该说,渐变型书家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一样,在历史上留下了明晰的发展轨迹,符合中华民族在优秀传统观照下的审美观点,在以後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是为中国书法的主流。他的成功在於通过对传统经典作品进行广博取、反复酝酿而成。其行草继承了“唐风”及米芾、王铎书法的气势,作品有奔放豪迈之气。他巧妙地将人之、王铎之骨,尽挟笔端,挥洒之际,思接千载,墨白之际,视通万。宋华平先生说:“学碑者大多关注碑之质厚,却少轻重缓急;主帖者多能得流畅之势,而乏凝重之质。运笔节奏越快,线质越难以凝重;结构越是端庄,节奏越难展开。”分析他对取法碑帖的阐释,我认为他的书法创作观,书法审美渊源已超越了狭隘的碑、帖观念,其书法重气势、尚苍劲、守浑厚,呈现一种融会百家的取向。他的书法既有帖的流畅,也有碑的浑穆。意之所适,奇不失正,正能含奇。他以“苦铁画气不画形”之理,悟得气势变化之法,用笔刚健,以气带,生气远出。

书法是时空一体化的艺术,点画线条的节奏、律是书法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条是书法的基础。美的线条确实能唤起人们愉悦的快感。宋华平先生的行草书线条的节奏感极为强烈,欣赏他的行草书作品,如同走进一曲曲动人的时代乐章,令人精神爽快,意气昂扬。他注重线条、墨色的丰富变化和结字的腾挪避就,注重点画的纵横结合,注重情感和性灵的流露。宋华平先生按照自己的审美取向,将王羲之线条的飘逸、黄庭坚线条的开张和王铎线条的凝重加以糅合,使线条更具艺术表现力,形成其以古为基、自出新貌的雄健书风。其行草书书法的线条张力很强,有一泻千的奔放气度,其曲与直、刚与柔、方与圆、枯与润、虚与实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富变化。

行草书用墨,通常是蘸一次墨至写尽之後蘸墨再写,如此循环重复,墨色的浓淡和轻重虚实便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感。陈绎曾《翰林要诀》中说:“水太渍则肉散,太燥则肉枯;墨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宋华平的行草书充分继承了王铎书风气息绵亘、起伏跌宕的特色,更有意在墨色轻重乾湿、浓淡枯润的搭配上下功夫。书法的笔墨意态,不仅仅是墨的有形展示,而且具有一种活态、一种深沉的生命意味。水墨关乃为用墨之道,而墨色变化乃出此机杼。恰当运用,熟练掌握,使水墨调和,骨劲肉匀,血脉贯通,做到浓而不板滞,湿而不漫漶,淡而不轻薄,枯而不浮躁,方臻妙境。因此,在宋华平先生落笔作书之际,横竖波磔,圆中寓方,枯润相间,轻隽求挺而不失之野,爽然求润而不失之媚,时而苍雄若古,时而沉雄华滋。故而,其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整体效果极佳。

宋华平行草书的线条蕴涵著无限的生机和激情。书法家的情感越丰富,思想蕴涵越深,功力越扎实,对书法家的表情达意就发挥得越透彻、深入,对情感与思想的宣泄就越是酣畅淋漓。书法既然是反映生命的艺术,真诚则是核心要素之一,它必然挟裹著生命之情感的律动,将这种律动表现在书法特有的线条颤动,以及墨色的意味之中。宋华平行草书的抒情性全在於点画、线条、章法和墨法,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其书写也多为书法情绪与情感的起落所左右。笔者认为,宋华平先生的行草书,之所以意味十足,则与他激活行草书的生命美感有著密切的关。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古代的书家要想使‘字’也表现生命,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就须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一个生命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又说:“中国的书法,是节奏了的自然,表达著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用宗白华先生的这一美学思想来考量宋华平先生的行草书的审美追求是十分贴切的。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儒雅之风。宋华平先生行草书胎息於深厚的传统文化层里,其思想基础是儒家的中庸观,表现出不激不厉、中正冲和之美。书法审美历来重协调、安定、平衡、中和,它的合理性在於使欣赏者也同样具有这样一种安详娴雅之心,使美感由表及里。宋华平先生行草书既有人的简约,又不失唐人的庄重。他以不激不厉的审美意境、多样变化而又和谐统一的形式,汲取人的流畅潇洒和北碑意趣,体现出一种含蓄、自然的中和之美。宋华平先生的行草书创作应属於这种审美范式的。我认为,他的行草书是以酣畅的笔墨为表现,笔下驰骋纵横、浑厚雄健,是可赏可会,可解可读,与观赏者之间有著艺术上的亲和力。

宋华平先生的行草书既有闲雅静穆的一面,也有恣肆老辣、沉著痛快的一面。他的很多大幅行草书神完气足,展现了其精湛的笔墨驾驭技巧。2011年(辛卯)他创作的行草书《李白将进酒》,笔者认为,这应是其近期一件重要的代表作。这件作品纵情奔放,气势开张,酣畅淋漓,而其章法布局打破了纵横有列的格局,於参差错落、开合锁结、连接映带、揖让环抱中流露出一种强烈而震撼人心的律和节奏,而他的这种震撼人心的律和节奏,体现出一种超越于法度之外的过人胆识,而他的这种胆识是建立在深厚的功力之上的,当其升华到一个自由王国的境界时,便会在创作的激情中达到心手两忘,随机生发,意态横生,从而达到一个抒情写意的境地,一个“寄妙理於豪放之内”的境地,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

宋华平先生的另一件行草书作品《岳阳楼记》,用笔圆转自如,含蓄而奔放,随著感情的宣泄,笔致似有节奏地忽重忽轻,线条或凝练浑厚,或飘洒纵逸,浓墨处混融而富有“屋漏痕”般的质感,枯笔处涩凝而极具“锥画沙”般的张力,点画与线条的和谐组合,构成了一幅自然生动、雄伟壮阔的画卷。可以说,《岳阳楼记》是一件撼人心魂的作品,也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交响乐。


此时的中州,瑞雪飞舞,却依然感受到那暖暖的温情。宋华平先生正为河南书法忙碌奔走。我们相信,几十年的砚田辛勤耕耘,宋华平先生的书法艺术内蕴更加丰富,在他的笔歌墨舞中,我读到了一种性情,一种志向,一种境界。衷心祝愿,在今後的岁月中,宋华平先生德馨艺高,墨香弥远!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