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98|回复: 10

著名篆刻家李逸之先生篆刻精品 ( 蠹木斋藏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蠹木斋现藏李逸之先生的佛像印和文字印共计三十余方,均不售...
2ff.jpg
1和尚坐像1号(1.4-1.4)1.jpg
1和尚坐像2号(1.2-1.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
8.jpg
1201101656b5a20a9678f56bad.jpg
1201101656d47d6582bd8c3dd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和尚坐像2号(1.2-1.4)3.jpg
和尚坐像1号(1.4-1.4)2.jpg
和尚坐像1号(1.4-1.4)3.jpg
和尚坐像2号(1.2-1.4)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
三佛.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奇逸曼妙,撩人心弦,似天女舒袖,亦似野鹤舞空,丝丝絮絮,迷迷蒙蒙,无一处不出秦入汉,无一处不令人心醉,而又出之于自然疏旷之雅怀,玲珑多变之刀法,妙手得之,宛若天成。。。
753db8ddgd7193b1b8522&690.jpg
753db8ddgaff4bf0240ca&690.jpg
753db8ddgaff4c3f90d7e&690.jpg
753db8ddgaff4c4e890ff&690.jpg
753db8ddgbe0b1c9ec4e6&690...jpg
753db8ddgd906d1ccaad9&6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一篇介绍著名篆刻家李逸之先生的文章
<赋石头以灵魂--------记著名篆刻家李逸之>

     发布时间:2011-7-22 18:03:58

    李逸之,字易之。别署泥涤山房,山东金乡王丕镇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北京印社社员,是我国著名的青年篆刻家。不久前,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位名人老乡。

    一、大漠胡杨使他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李逸之1974年2月生于新疆拜城克孜尔一个知青家中。父亲是从山东省金乡县王丕镇入疆的知青,母亲是江苏常州人,也是一名知青。李逸之从记事起,印象最深的就是大漠胡杨,当时在新疆这片贫瘠得似乎不可能有绿色的地方,胡杨树的分布稀稀落落,形状大小参差不齐,有的活着,有的干枯,有的倒下。活着的,树冠昂扬,树叶繁茂;干枯的,躯体光秃,傲视苍穹;倒下的,木质如铁,叩之有声。一阵漠风裹着浑黄的沙尘卷过林梢,苍劲的枝条沉着而又倔强地摇曳反弹。吸收了太多盐碱成分的胡杨树叶,不是水灵的嫩绿,也不是浓郁的翠绿,而是显得厚重粗糙的灰绿。天真无邪的李逸之把大漠与胡杨视为美丽的画图,一年四季都欣赏不够。到了上学的年龄,他突发奇想,把这美景画成画该有多好啊。因而,从小学一有美术课他就迷上了画画。沙漠胡杨他自己都记不清画了多少遍。“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自小学到高中,他的业余时间就全部用来写毛笔字、画画,被同学们戏誉为“大画家”。别人怎么说,他全不在乎,自己认准的路,八头牛也拉不回。后来他不顾家里的人劝说,毅然决然地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这所艺术殿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艺术理论、书法、绘画、篆刻基础知识。一次他在中国美术馆看画展,突然发现书画上面的印章有特殊的美感。“主攻篆刻”这个抉择在他的下意识中形成了,而且变成了不可动摇的艺术方向。五年后他毕业了。他谢绝了所有的聘任,像着魔一样奔向艺术的海洋,追潮逐浪地开始了他浪迹天涯的艺术人生。

    二、为艺术入藏觅佛取真经

    李逸之认为,世界上任何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艺术也不例外。真正的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在新疆,他走遍了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1995年4月开始,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数次独自进入西藏采风。有人问他,为什么去西藏?他说那里有原生态的艺术宝藏。

    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生命在那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天天在上演,勾起李逸之无限的好奇,他一天到晚无意识的闲逛,结识了许多朋友。为什么呢?他的解释是:使命感。

     到了西藏的人,会更加神往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当然,谁都明白那是勇敢者的极限游戏。对于许多人来说,能够到登山大本营拍照留影,已算“造化”。李逸之骄傲的是,他到过冰川,偎依着珠峰,听数亿年前的冰川在身旁咔咔开裂。从拉萨坐汽车,可以到达登山大本营。那里有一个邮电局,是世界上最高的邮电局,发行一种特制的明信片,许多人都给亲朋好友寄发盖了珍贵邮戳的明信片。登山大本营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寺院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院,特别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荒凉寺院的主人是尼姑,也许这个天高云淡、冰清玉洁的地方,本就应该是女人的家。寺里共有几十个尼姑,因为到此一游者,百分之九十是老外,所以她们的英语比汉语更流利。

   李逸之在绒布寺住过一夜,气喘得不行,半夜醒来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在深呼吸,幸亏尼姑们给了他足够的牛羊毛皮和酥油。睡不着觉,他就爬起来烤火,围着火堆,他认识了不少老外,他们大多数是对藏族文化极感兴趣的地质学者和藏学家。当然,因为大家的文化背景各异,所以思想的交锋是免不了的,李逸之戏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论坛”。

    那天与李逸之同行的是日本东京大学法律系的一位讲师,34岁,身体非常棒,他去过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现在在新疆大学任教。看上去,他是那样的脏,一个来自世界最爱干净民族的人,因为喜欢异域的文化,甘于最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习性,而且非常开心,一生无悔。

    去冰川的路,其实无路可走,没有任何车辆,只有徒步,沿途都是石子,累了也绝不能休息,一歇下来,可能再也不愿意起身。那天他们走了7个多小时,陪伴他们孤独脚步的,居然是一路盛开的雪莲花,雪莲长得不高,但花形很大,颜色雪白,圣洁无暇。

    下午,他们终于看到了梦想中的绒布冰川。一望无际的冰川,像一个害羞的少女,蒙着一层层薄薄的灰土,那是附近一座土山上吹过来的,而在尘土下面清晰可见呈菱状的冰川。他们在一块冰凌上坐下来,今天的太阳照在数亿年的冰面上,不觉让人怀疑“今夕是何年”。忽然,他们都听到一种咔咔的声响,四下里看不到任何动物,原来是冰面在太阳下缓慢融化的声音。他们只看到了藏羚羊、雪豹和狗熊留下的足印,不过没有看到它们的美丽倩影,实际上,远远看到人,它们就逃得无影无踪了。回程走到半路的时候,太阳已下山了,当他们不经意间回眸身后的珠峰时,惊讶地发现,那蓝茵茵的冰峰裹了一身夕阳的余辉,那夕阳居然呈玫瑰色。从此,那一次的回眸惊艳,深深地印在了李逸之的脑海里。

    喜欢收藏,又有眼力的人,到西藏都会不虚此行,因为那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融混合没有界线的地方,只要你勇敢和真诚,它是不会怠慢你的。

    李逸之说,他喜欢在拉萨街头闲荡,有的时候,花很少的钱就能淘到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底,他常常能够碰到极好的运气。有一次,他花5元钱,买到一个“玻璃球”,而实际上,那是一个水晶球,而且是以前布达拉宫镶嵌在灵塔底座上的宝物。

    他还喜欢一个人在荒芜的寺院里游荡,那些断壁残垣,有时候,用手指头一抠,会找到一个活龙活现的“擦擦”,可能是现代塑的,也有可能是古代的。

    他在西藏从来不带手表,倒是常戴着海拔表。醒了就起床,饿了就上街找点吃的,天黑得很晚,七八点钟,太阳还高挂天边,困极了才想到睡觉。很多时候,他都是在无目的的闲逛中度过时光,他说,在西藏,如果不闲逛实在可惜。闲逛是一种身心调适,也是一种发现的状态。有的时候一个人在旷野里走,因为地势高,感觉云就在头顶上,遇上远处下雨,居然能看见雨滴从乌云里飘下来,看到雨“行走”的过程。碰得巧的话,还能看到彩虹,那不是一般的彩虹,是人间奇观,跨度足有几十公里,雨走,彩虹也跟着走。有时候,他会住到某个村里去,晚上在荒废寺院的阴影里穿梭,抬头看天,心情会变得从未有过的纯净和宁静,就觉得得到一次艺术享受。

      西藏共有3600多座寺院,每个寺院至少有一位活佛。强巴加西活佛是李逸之的朋友之一,强巴加西30多岁,长得奇人异相,两个大眼睛,眼珠乌黑光亮,炯炯有神。李逸之和他相识在第二次进藏。那天,李逸之照例在布达拉宫里闲坐,第一次碰到在此修行的强巴加西,莫名其妙的缘分,使他们很快地聊了起来。临别,强巴加西拿了几个“擦擦”①送给李逸之留作纪念。从此后,李逸之每次路过布达拉宫,有事没事都会进去坐坐,有时候,强巴加西在做事,他就在旁边看看,也不说话;有时,强巴加西空闲了,两人就坐下聊天、喝茶,坐上两个小时,李逸之才告辞出门。强巴加西是一个善良的青年,有一次,他听说菜市场有一只兔子将被宰杀,连忙跑去用95元的高价救下来抱进寺里饲养,并取名叫“秧宗”。那兔子说也奇怪,一点不怕陌生人,强巴加西每天放它到后山吃草,到了傍晚,兔子自己回寺里睡觉。

    强巴加西出生在拉萨郊区,7岁进寺院学习佛教,曾在北京中国佛学院进修两年,精通汉语和英语。他们结识前,强巴加西曾把自己关进拉萨色拉后山一座寺庙的石头房子里,他在此静心修炼了3年3个月零3天,三年多时间里,他在里面细细研读密宗经书,一步也不会跨出来。门上有一个小洞,每天有人定时在洞口摆放极其简单的食物供他食用。从强巴加西的阅历中,李逸之觉得学到不少东西,而且大都是意会。

    历经数年的西藏之旅,李逸之对艺术的认识进一步升华。他的篆刻艺术焕然一新。他取藏地擦擦佛造像入印,从微处致广大,刀刀心意,别开生面。在一次国展中一亮相就受到广泛赞誉。有一位艺术评论家写文章评论说:李逸之赋予石头了灵魂,他用石头篆刻的造像作品显然是造像印史中豹变案例,一改历来造像印以写意呈现,而是以超写实主义表现形式,丝毫毕现的浓缩佛像于小印内,带给所有观者意料之外,与他一贯坚持的表现主义大写意印象式篆刻大相径庭。当他一九九七年以来所作《藏浮图系列》诸多藏传密宗造像一经面世,扑面而来的是造像印形象图式的被彻底颠覆。《藏浮图系列》以精湛刀法铺垫,冲切结合他擅长的披削,独特用刀的精准自信和特定藏式密宗意象气氛营造的能力已经注定为李逸之的横空出世打通道路。选择藏传密宗造像对李逸之来说再适合不过了,他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不间断地往返高原藏地寻访古寺遗址,经他发现的高原洞窟壁画成就他在这一领域的独占鳌头。李逸之跟朋友提及那段属于他的个人独特发现时情绪高亢而两眼放光。苍茫大地,多年蚂蚁式徒涉,驱使内心持续的动力是发现带给的喜悦和古代佛造像鲜活的形象所带给内心的震撼。从深山回到内地的李逸之开始创作前显然是经过理性考量和实验性探索,表现佛像首先让佛像走到人间,这是李逸之经历西藏古代佛寺佛像之旅后的独特的自我感受和自我反醒,于是佛造像不见了似乎本该出现的头光、莲座等等佛教符号,着力突显的是佛像本身的气息和氛围,于是佛祖通脱、菩萨慈悲、金刚威猛,回到佛教本来意愿,以人为本,温暖人间意味,正应了古语“意与古会”。

    三、入定白马寺治印一百方

    李逸之的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后,他的恩师一庐先生和他的好友建议他出版一个作品集。李逸之觉得这是一个自我超越的时机,他下决心创作出新作品面世。为了把多年的探索和积累更好地表现到作品里,他选择了入住河南白马寺,闭门谢客搞创作。在白马寺,李逸之有很多僧人朋友,他与僧人们一起吃斋饭,饭后就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小的僧房里潜心搞创作。在寺院里闭门搞创作,那种寂寞是常人难耐的。李逸之却把这条件看作是别人难遇的,他觉得,这种超然物外,远离世俗,不闻狗苟蝇营争斗的坏境更能创作出好作品。闭关三个月,李逸之瘦了二十斤,可他刻出了一百方印章,方方是艺术精品。当他把这些作品集结出版时,一庐先生亲自给他作了序,他在序中说:本书是李逸之的处女作。集印近一百方,多是今年在河南白马寺内入定刻成。印作的基调并非故意与业界唱反调......而是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营造意象注入作品。读者可以看到印面有许多刻画的细线、朦朦胧胧、若隐若现。那是来自作者内心的震颤,虽然形式构成张扬,但是涌动着生机和智慧,具有空灵、神秘的内在审美意味。

    李逸之属于70后,喜欢不断迁徙,居无定所,游西藏庙宇,入中原寺院,结缘僧侣名士,却未曾皈依佛门。出乎常情地,一位生活漂泊的江湖浪子,却能静如处子般将感受化图形,刻文字而蕴意象,鬼斧神工,惟适自己。

    篆刻在所有案头艺术中最吃“定力”功夫。方寸天地,有容乃大。其源自图腾崇拜、象征权力凭信、通汇合同买卖,直至文人雅玩。无论识篆、习字、鉴赏、品味、用刀、使材、款识、拓印......非倾全力而莫能善之,没有人比李逸之更擅营造迷离幻境的气氛了。

    四、鬼才奇语

    李逸之在篆刻行里,有人说他是鬼才,看了他刻的印,笔者也觉得他堪称鬼才。与他交流,听他说话,出口便是奇语。

    笔者问他,听说您一年时间内可以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您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作品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在洛阳白马寺中创作完成的,在这之前您常行走于西藏、巴蜀等,您认为个人的阅历对自己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呢?

    他平静地说,作品集里大部分作品是住在洛阳郊区的白马寺入住完成的。那里清净无俗气,个人的成长经历当然直接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对我来说,出生在新疆山区,这个地方是古代龟兹国旧地,长大后移居江南水乡常州,二十岁后,疯狂迷上了藏学,然后是十多年的连续进入西藏腹地行走,近几年多在北京,这种长期游移的状态,势必在作品里不自觉发生凸显。比如作品集里有一方朱文《如来若来》,灵感就来自西藏文字,结合了篆书书意,完成得很快也很满意。例如哪天心血来潮做了几方伊斯兰味道的作品,对我来说很正常,因为我熟悉新疆穆斯林文化和篆刻。或者做几方昆曲意味的柔美小印,因为喜爱昆曲,所以可以信手拈来。这就是生活经历带给我的在创作上的可能性。需要时就有,因为骨子里本来就有。

    笔者问:有些朋友说您是“鬼才”,您的作品基调并非故意与业界唱反调,殚精竭虑地过度消费流派印章图式,而是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营造意象注入作品”。那么请您谈一谈您的创作思想好吗?

    他笑笑说,相比当代篆刻界话语大佬,一庐老师叙述篆刻的文字符合当下时代,我喜欢。因为在常态下,人是会讨厌过时不新鲜的东西。我对篆刻的简单想法是,本着对自己负责任的前提下,尽多的做不同的尝试,追寻可能性,唯己是从。霍金最近还说人类会在不久的将来灭亡,所以可能以后没有美术史,即便能做反面教材也很荣幸。篆刻本身太渺小了,甚至人类可以失去它,所以不必太累面对它,有生之年玩它,享受它吧,多美的事啊!这是我的篆刻观想。

    笔者问:凡是从事篆刻艺术的人,似乎“都以汉印入手直追明清”成为固定模式。您怎么看?

    李逸之说,我的篆刻经历是最早没有老师教,前期一直做圆朱文多年,因为圆朱文美啊,就是喜欢这种唯美、儒雅的文人的味道。这中间人人都说秦汉印好啊,至高啊,我就是没有感觉到,使劲看也没弄明白哪里好,看看很平常啊。搞得自己诚惶诚恐好多年。后来才慢慢明白过来秦汉印高在哪里。那试想,一个初学者如果很难弄清他学习的对象好在哪里,这叫他如何体会,古印的微妙处启蒙老师能教授得清楚吗?我也没临过几方秦汉印,但对质朴大方意味的捕捉自有心得,那是来自于弄明白了,手头的刀又能表现出来,而不是“汉印入手”的结果。传统美学的角度来审视汉印,它的朴素、大气、生拙感是令人心生敬仰的视觉图式享受,创作作品能以此为基调就是学习汉印的最大好处,当然,这里还是单指通常意作。

     笔者问李逸之,有篆刻行家评论你的一些篆刻作品中,凸显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样式,就是在印面上呈现出许多刻画的细线,且富有朦胧感,若隐若现,这种张扬的形式构成,在历代印章史上应该说很少出现,您怎么认为?

    逸之笑笑说,我对丰富的模糊感很敏锐,因为模糊感具有神秘性和不确定性,这是我个人偏爱的。于是由着性子这么玩了,也只适合我。就像迷恋传统黑白摄影片中的细微颗粒感一样,我如此迷恋印蜕中的颗粒感,它源自走刀的轻重,石面的特质,印泥的朱砂密度,石与纸的受力粘合程度等等虚实关系,当然这种特殊的视觉抽象感,在古文字拓本中比比皆是,我敏感于此,手头用刀技术又能达到,就尝试了。当然这里面包含我对篆刻的理解、主张,比如对古文字构形规律和造型的处理,对构成的度的把握,对不同线条意味的不同质感的驾驭等等,这是我这一时期的做法,以后还有新的想法付诸实践再呈现出来。

    笔者问:在您最新创作的篆刻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批“造像印”,这种独特的印章形式很是新颖,也颇多绘画意趣,您创作的“造像印”,仪态万千,富有生趣,且绝无雷同之意,我们知道造像艺术在绘画史中占据很高的地位,中国石窟艺术中包括了造像艺术的大批经典作品,这种从佛教中衍生的美术创作经典被保留了下来,您在印章中凸显出这种艺术图式,灵感是从何而来的呢?

李逸之平淡地说,没有灵感,只是积累从天而降,水到渠成。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着手做西藏西部的古格地区佛教美术发展史研究,至今未间断过,收获颇多。包括中世纪部分古寺遗址、石窟壁画被我发现,这是我人生荣耀的经历。那个地方在与印度克什米尔毗邻的高原山区,与克什米尔仅被西段喜马拉雅山脉隔开,这个地方是西藏早期造像重要外域输入地,佛教艺术曾经极其发达,后来历史的种种原因导致明代时期沦落成无人区了,我迷恋这个地方早期的造像艺术,所以每年深入腹地寻找相关遗存,并且介入到国际学术界对古格的各项研究领域中去,我的优势是实地考察多年和掌握相当丰富的资料信息。其间曾过目大量早期壁画、唐卡、金铜佛像和经书手绘造像等等,也跑遍了新疆各处的佛教石窟看壁画,我体会最深的是早期造像绘画自觉关照体态美,唯美尽善是图。在内地做佛造像创作自然就拿自己最有心得的密宗造像入印,好在手头技术上能达到,加上擅长虚实处理,所以就出现了我的《藏浮图—藏佛印》系列,大小都在1.5厘米内,雅致极了,每做一方身心愉快,感觉好极。作品集出版后,石开先生见到我就翘着拇指说小佛印好极了,佛印这么刻出乎意料啊,哈哈。并且我的用心处在坚持不使用头光、身光和莲座这些佛教符号的情况下保持造像姿态气质鲜活,同时减弱庄重感,凭添人间亲近,这也是我体会到的西藏早期造像意味。藏佛系列出来后,自己回头一想,确实是水到渠成,并非苦心经营,也算是我与命运互不相薄了。现在已看到有人模仿了,只是技术不及,缺乏宗教感,少了一股香火味。所以积累和感受旁人很难复制。当然,造像印与篆刻并不属同一范畴,只是篆刻外的另一种情感延伸,偶尔为之挺好,一样反映品味和智慧。

    笔者说,书画界人士称,从上世纪上半叶,自从汉画像石被考古界界定为“中国美术之始祖”,更多的从事书画创作的艺术家从汉画像石中寻找创作灵感,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别有趣味的时代气息,将书画艺术的创作开辟了另一条蹊径。您有没有想过在自己的印章创作中借鉴汉画像石的元素呢?您是如何理解印章与绘画艺术的关系的?

李逸之笑呵呵地说,我的想法是任何形式的复古都是进入闷葫芦的自投罗网。宋以后元明清历代画家的口号都要回归宋画,你瞧吧,每况愈下。文人介入篆刻后的几百年也是纷纷投身回归秦汉运动,你瞧,回成什么样了。秦汉印依然大美,后学者纷纷倒地,“秦汉以下士人愚”啊(齐白石语)。雕塑史、陶瓷史、文学史、书法史、音乐史等等史都说明一个道理,每个时期的产物只适合相应的时代,过去了就再也回不去了。现代人能回做古人?不信。当下人做好当下艺术比什么都强,做没做到的才痛快。古人智慧,当下人更智慧才是。当然领悟古典传统程度决定艺术家的高度。我作品集里第一方印内容就是《格古致知》,意思都在里面了。古典是令人醉迷的罂粟,总让我爱恨交集,陷在里面与之周旋博弈便是当下时代篆刻变迁路上的拔河绳索,看谁把谁拔过去,现代人不能总被拽进河里淹死吧,那就借力打力一起加油吧!至于绘画与印章的关系,我觉得完全相通,不容置疑。   

    五、丰硕的艺术成果

    李逸之的辛勤汗水没有白流,在中国篆刻界他有着骄人的成就。下面是笔者对他的成就的大致统计。

1997年,他的作品入选全国首届青年美术书法作品展/福州  

2000年,他的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南京

2004年,他的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西安

2004年,他的作品入选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作品展/北京

2005年,他的作品入选南京书法三年展(获奖)/南京

2005年,他的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篆刻作品展/大连

2005年,他的作品入选,“京华雅集”全国篆刻家邀请展/北京

2007年,他的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陶瓷印作品展/北京

2007年,他的作品入选首届中韩青年篆刻交流展/北京

2010年, 他的作品入选北京印社篆刻家作品展/北京

    他的篆刻作品集2009年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他撰写的论文《古代古格擦擦考察报告》入选2005年《第二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论文《古格早期擦擦造像艺术特征》提交《2008北京藏学研讨会》

    他的论文《古格早期擦擦造像艺术》2007年发表在台湾的《艺术家》杂志上

    他的论文《古格金铜造像艺术特征》2005年发表在《中国西藏》杂志上

    他的论文《古格唐卡绘画艺术考》2000年发表在《西藏民俗》杂志上和《文明》等杂志上

当笔者向他提起家乡时,他激动地说,“我虽然出生在新疆,住无定居,但对我的老家山东金乡却念念不忘。我为我是一个山东金乡人感到骄傲。我衷心祝愿老家发展得越来越好!”

    注释①“擦擦”:据说是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

       ( 朱文明 整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逸之篆刻“那雪莲兀自开在我的心底 不败”
5083b243hb07019f7cf73&69011.jpg
5083b243hb0701ba34f46&690.jpg
.....1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章的内容是我自己的一句诗....
.....1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
3-3333张荣华印稿.jpg
3-3张荣华印石2.JPG
3-33张荣华印石3.JPG
3-333张荣华印面.JPG
3张荣华印石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一篇介绍著名篆刻家李逸之先生的文章
<赋石头以灵魂--------记著名篆刻家李逸之>

     发布时间:2011-7-22 18:03:58

    李逸之,字易之。别署泥涤山房,山东金乡王丕镇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北京印社社员,是我国著名的青年篆刻家。不久前,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位名人老乡。

    一、大漠胡杨使他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李逸之1974年2月生于新疆拜城克孜尔一个知青家中。父亲是从山东省金乡县王丕镇入疆的知青,母亲是江苏常州人,也是一名知青。李逸之从记事起,印象最深的就是大漠胡杨,当时在新疆这片贫瘠得似乎不可能有绿色的地方,胡杨树的分布稀稀落落,形状大小参差不齐,有的活着,有的干枯,有的倒下。活着的,树冠昂扬,树叶繁茂;干枯的,躯体光秃,傲视苍穹;倒下的,木质如铁,叩之有声。一阵漠风裹着浑黄的沙尘卷过林梢,苍劲的枝条沉着而又倔强地摇曳反弹。吸收了太多盐碱成分的胡杨树叶,不是水灵的嫩绿,也不是浓郁的翠绿,而是显得厚重粗糙的灰绿。天真无邪的李逸之把大漠与胡杨视为美丽的画图,一年四季都欣赏不够。到了上学的年龄,他突发奇想,把这美景画成画该有多好啊。因而,从小学一有美术课他就迷上了画画。沙漠胡杨他自己都记不清画了多少遍。“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自小学到高中,他的业余时间就全部用来写毛笔字、画画,被同学们戏誉为“大画家”。别人怎么说,他全不在乎,自己认准的路,八头牛也拉不回。后来他不顾家里的人劝说,毅然决然地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这所艺术殿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艺术理论、书法、绘画、篆刻基础知识。一次他在中国美术馆看画展,突然发现书画上面的印章有特殊的美感。“主攻篆刻”这个抉择在他的下意识中形成了,而且变成了不可动摇的艺术方向。五年后他毕业了。他谢绝了所有的聘任,像着魔一样奔向艺术的海洋,追潮逐浪地开始了他浪迹天涯的艺术人生。

    二、为艺术入藏觅佛取真经

    李逸之认为,世界上任何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艺术也不例外。真正的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在新疆,他走遍了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1995年4月开始,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数次独自进入西藏采风。有人问他,为什么去西藏?他说那里有原生态的艺术宝藏。

    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生命在那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天天在上演,勾起李逸之无限的好奇,他一天到晚无意识的闲逛,结识了许多朋友。为什么呢?他的解释是:使命感。

     到了西藏的人,会更加神往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当然,谁都明白那是勇敢者的极限游戏。对于许多人来说,能够到登山大本营拍照留影,已算“造化”。李逸之骄傲的是,他到过冰川,偎依着珠峰,听数亿年前的冰川在身旁咔咔开裂。从拉萨坐汽车,可以到达登山大本营。那里有一个邮电局,是世界上最高的邮电局,发行一种特制的明信片,许多人都给亲朋好友寄发盖了珍贵邮戳的明信片。登山大本营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寺院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院,特别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荒凉寺院的主人是尼姑,也许这个天高云淡、冰清玉洁的地方,本就应该是女人的家。寺里共有几十个尼姑,因为到此一游者,百分之九十是老外,所以她们的英语比汉语更流利。

   李逸之在绒布寺住过一夜,气喘得不行,半夜醒来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在深呼吸,幸亏尼姑们给了他足够的牛羊毛皮和酥油。睡不着觉,他就爬起来烤火,围着火堆,他认识了不少老外,他们大多数是对藏族文化极感兴趣的地质学者和藏学家。当然,因为大家的文化背景各异,所以思想的交锋是免不了的,李逸之戏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论坛”。

    那天与李逸之同行的是日本东京大学法律系的一位讲师,34岁,身体非常棒,他去过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现在在新疆大学任教。看上去,他是那样的脏,一个来自世界最爱干净民族的人,因为喜欢异域的文化,甘于最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习性,而且非常开心,一生无悔。

    去冰川的路,其实无路可走,没有任何车辆,只有徒步,沿途都是石子,累了也绝不能休息,一歇下来,可能再也不愿意起身。那天他们走了7个多小时,陪伴他们孤独脚步的,居然是一路盛开的雪莲花,雪莲长得不高,但花形很大,颜色雪白,圣洁无暇。

    下午,他们终于看到了梦想中的绒布冰川。一望无际的冰川,像一个害羞的少女,蒙着一层层薄薄的灰土,那是附近一座土山上吹过来的,而在尘土下面清晰可见呈菱状的冰川。他们在一块冰凌上坐下来,今天的太阳照在数亿年的冰面上,不觉让人怀疑“今夕是何年”。忽然,他们都听到一种咔咔的声响,四下里看不到任何动物,原来是冰面在太阳下缓慢融化的声音。他们只看到了藏羚羊、雪豹和狗熊留下的足印,不过没有看到它们的美丽倩影,实际上,远远看到人,它们就逃得无影无踪了。回程走到半路的时候,太阳已下山了,当他们不经意间回眸身后的珠峰时,惊讶地发现,那蓝茵茵的冰峰裹了一身夕阳的余辉,那夕阳居然呈玫瑰色。从此,那一次的回眸惊艳,深深地印在了李逸之的脑海里。

    喜欢收藏,又有眼力的人,到西藏都会不虚此行,因为那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融混合没有界线的地方,只要你勇敢和真诚,它是不会怠慢你的。

    李逸之说,他喜欢在拉萨街头闲荡,有的时候,花很少的钱就能淘到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底,他常常能够碰到极好的运气。有一次,他花5元钱,买到一个“玻璃球”,而实际上,那是一个水晶球,而且是以前布达拉宫镶嵌在灵塔底座上的宝物。

    他还喜欢一个人在荒芜的寺院里游荡,那些断壁残垣,有时候,用手指头一抠,会找到一个活龙活现的“擦擦”,可能是现代塑的,也有可能是古代的。

    他在西藏从来不带手表,倒是常戴着海拔表。醒了就起床,饿了就上街找点吃的,天黑得很晚,七八点钟,太阳还高挂天边,困极了才想到睡觉。很多时候,他都是在无目的的闲逛中度过时光,他说,在西藏,如果不闲逛实在可惜。闲逛是一种身心调适,也是一种发现的状态。有的时候一个人在旷野里走,因为地势高,感觉云就在头顶上,遇上远处下雨,居然能看见雨滴从乌云里飘下来,看到雨“行走”的过程。碰得巧的话,还能看到彩虹,那不是一般的彩虹,是人间奇观,跨度足有几十公里,雨走,彩虹也跟着走。有时候,他会住到某个村里去,晚上在荒废寺院的阴影里穿梭,抬头看天,心情会变得从未有过的纯净和宁静,就觉得得到一次艺术享受。

      西藏共有3600多座寺院,每个寺院至少有一位活佛。强巴加西活佛是李逸之的朋友之一,强巴加西30多岁,长得奇人异相,两个大眼睛,眼珠乌黑光亮,炯炯有神。李逸之和他相识在第二次进藏。那天,李逸之照例在布达拉宫里闲坐,第一次碰到在此修行的强巴加西,莫名其妙的缘分,使他们很快地聊了起来。临别,强巴加西拿了几个“擦擦”①送给李逸之留作纪念。从此后,李逸之每次路过布达拉宫,有事没事都会进去坐坐,有时候,强巴加西在做事,他就在旁边看看,也不说话;有时,强巴加西空闲了,两人就坐下聊天、喝茶,坐上两个小时,李逸之才告辞出门。强巴加西是一个善良的青年,有一次,他听说菜市场有一只兔子将被宰杀,连忙跑去用95元的高价救下来抱进寺里饲养,并取名叫“秧宗”。那兔子说也奇怪,一点不怕陌生人,强巴加西每天放它到后山吃草,到了傍晚,兔子自己回寺里睡觉。

    强巴加西出生在拉萨郊区,7岁进寺院学习佛教,曾在北京中国佛学院进修两年,精通汉语和英语。他们结识前,强巴加西曾把自己关进拉萨色拉后山一座寺庙的石头房子里,他在此静心修炼了3年3个月零3天,三年多时间里,他在里面细细研读密宗经书,一步也不会跨出来。门上有一个小洞,每天有人定时在洞口摆放极其简单的食物供他食用。从强巴加西的阅历中,李逸之觉得学到不少东西,而且大都是意会。

    历经数年的西藏之旅,李逸之对艺术的认识进一步升华。他的篆刻艺术焕然一新。他取藏地擦擦佛造像入印,从微处致广大,刀刀心意,别开生面。在一次国展中一亮相就受到广泛赞誉。有一位艺术评论家写文章评论说:李逸之赋予石头了灵魂,他用石头篆刻的造像作品显然是造像印史中豹变案例,一改历来造像印以写意呈现,而是以超写实主义表现形式,丝毫毕现的浓缩佛像于小印内,带给所有观者意料之外,与他一贯坚持的表现主义大写意印象式篆刻大相径庭。当他一九九七年以来所作《藏浮图系列》诸多藏传密宗造像一经面世,扑面而来的是造像印形象图式的被彻底颠覆。《藏浮图系列》以精湛刀法铺垫,冲切结合他擅长的披削,独特用刀的精准自信和特定藏式密宗意象气氛营造的能力已经注定为李逸之的横空出世打通道路。选择藏传密宗造像对李逸之来说再适合不过了,他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不间断地往返高原藏地寻访古寺遗址,经他发现的高原洞窟壁画成就他在这一领域的独占鳌头。李逸之跟朋友提及那段属于他的个人独特发现时情绪高亢而两眼放光。苍茫大地,多年蚂蚁式徒涉,驱使内心持续的动力是发现带给的喜悦和古代佛造像鲜活的形象所带给内心的震撼。从深山回到内地的李逸之开始创作前显然是经过理性考量和实验性探索,表现佛像首先让佛像走到人间,这是李逸之经历西藏古代佛寺佛像之旅后的独特的自我感受和自我反醒,于是佛造像不见了似乎本该出现的头光、莲座等等佛教符号,着力突显的是佛像本身的气息和氛围,于是佛祖通脱、菩萨慈悲、金刚威猛,回到佛教本来意愿,以人为本,温暖人间意味,正应了古语“意与古会”。

    三、入定白马寺治印一百方

    李逸之的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后,他的恩师一庐先生和他的好友建议他出版一个作品集。李逸之觉得这是一个自我超越的时机,他下决心创作出新作品面世。为了把多年的探索和积累更好地表现到作品里,他选择了入住河南白马寺,闭门谢客搞创作。在白马寺,李逸之有很多僧人朋友,他与僧人们一起吃斋饭,饭后就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小的僧房里潜心搞创作。在寺院里闭门搞创作,那种寂寞是常人难耐的。李逸之却把这条件看作是别人难遇的,他觉得,这种超然物外,远离世俗,不闻狗苟蝇营争斗的坏境更能创作出好作品。闭关三个月,李逸之瘦了二十斤,可他刻出了一百方印章,方方是艺术精品。当他把这些作品集结出版时,一庐先生亲自给他作了序,他在序中说:本书是李逸之的处女作。集印近一百方,多是今年在河南白马寺内入定刻成。印作的基调并非故意与业界唱反调......而是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营造意象注入作品。读者可以看到印面有许多刻画的细线、朦朦胧胧、若隐若现。那是来自作者内心的震颤,虽然形式构成张扬,但是涌动着生机和智慧,具有空灵、神秘的内在审美意味。

    李逸之属于70后,喜欢不断迁徙,居无定所,游西藏庙宇,入中原寺院,结缘僧侣名士,却未曾皈依佛门。出乎常情地,一位生活漂泊的江湖浪子,却能静如处子般将感受化图形,刻文字而蕴意象,鬼斧神工,惟适自己。

    篆刻在所有案头艺术中最吃“定力”功夫。方寸天地,有容乃大。其源自图腾崇拜、象征权力凭信、通汇合同买卖,直至文人雅玩。无论识篆、习字、鉴赏、品味、用刀、使材、款识、拓印......非倾全力而莫能善之,没有人比李逸之更擅营造迷离幻境的气氛了。

    四、鬼才奇语

    李逸之在篆刻行里,有人说他是鬼才,看了他刻的印,笔者也觉得他堪称鬼才。与他交流,听他说话,出口便是奇语。

    笔者问他,听说您一年时间内可以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您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作品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在洛阳白马寺中创作完成的,在这之前您常行走于西藏、巴蜀等,您认为个人的阅历对自己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呢?

    他平静地说,作品集里大部分作品是住在洛阳郊区的白马寺入住完成的。那里清净无俗气,个人的成长经历当然直接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对我来说,出生在新疆山区,这个地方是古代龟兹国旧地,长大后移居江南水乡常州,二十岁后,疯狂迷上了藏学,然后是十多年的连续进入西藏腹地行走,近几年多在北京,这种长期游移的状态,势必在作品里不自觉发生凸显。比如作品集里有一方朱文《如来若来》,灵感就来自西藏文字,结合了篆书书意,完成得很快也很满意。例如哪天心血来潮做了几方伊斯兰味道的作品,对我来说很正常,因为我熟悉新疆穆斯林文化和篆刻。或者做几方昆曲意味的柔美小印,因为喜爱昆曲,所以可以信手拈来。这就是生活经历带给我的在创作上的可能性。需要时就有,因为骨子里本来就有。

    笔者问:有些朋友说您是“鬼才”,您的作品基调并非故意与业界唱反调,殚精竭虑地过度消费流派印章图式,而是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营造意象注入作品”。那么请您谈一谈您的创作思想好吗?

    他笑笑说,相比当代篆刻界话语大佬,一庐老师叙述篆刻的文字符合当下时代,我喜欢。因为在常态下,人是会讨厌过时不新鲜的东西。我对篆刻的简单想法是,本着对自己负责任的前提下,尽多的做不同的尝试,追寻可能性,唯己是从。霍金最近还说人类会在不久的将来灭亡,所以可能以后没有美术史,即便能做反面教材也很荣幸。篆刻本身太渺小了,甚至人类可以失去它,所以不必太累面对它,有生之年玩它,享受它吧,多美的事啊!这是我的篆刻观想。

    笔者问:凡是从事篆刻艺术的人,似乎“都以汉印入手直追明清”成为固定模式。您怎么看?

    李逸之说,我的篆刻经历是最早没有老师教,前期一直做圆朱文多年,因为圆朱文美啊,就是喜欢这种唯美、儒雅的文人的味道。这中间人人都说秦汉印好啊,至高啊,我就是没有感觉到,使劲看也没弄明白哪里好,看看很平常啊。搞得自己诚惶诚恐好多年。后来才慢慢明白过来秦汉印高在哪里。那试想,一个初学者如果很难弄清他学习的对象好在哪里,这叫他如何体会,古印的微妙处启蒙老师能教授得清楚吗?我也没临过几方秦汉印,但对质朴大方意味的捕捉自有心得,那是来自于弄明白了,手头的刀又能表现出来,而不是“汉印入手”的结果。传统美学的角度来审视汉印,它的朴素、大气、生拙感是令人心生敬仰的视觉图式享受,创作作品能以此为基调就是学习汉印的最大好处,当然,这里还是单指通常意作。

     笔者问李逸之,有篆刻行家评论你的一些篆刻作品中,凸显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样式,就是在印面上呈现出许多刻画的细线,且富有朦胧感,若隐若现,这种张扬的形式构成,在历代印章史上应该说很少出现,您怎么认为?

    逸之笑笑说,我对丰富的模糊感很敏锐,因为模糊感具有神秘性和不确定性,这是我个人偏爱的。于是由着性子这么玩了,也只适合我。就像迷恋传统黑白摄影片中的细微颗粒感一样,我如此迷恋印蜕中的颗粒感,它源自走刀的轻重,石面的特质,印泥的朱砂密度,石与纸的受力粘合程度等等虚实关系,当然这种特殊的视觉抽象感,在古文字拓本中比比皆是,我敏感于此,手头用刀技术又能达到,就尝试了。当然这里面包含我对篆刻的理解、主张,比如对古文字构形规律和造型的处理,对构成的度的把握,对不同线条意味的不同质感的驾驭等等,这是我这一时期的做法,以后还有新的想法付诸实践再呈现出来。

    笔者问:在您最新创作的篆刻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批“造像印”,这种独特的印章形式很是新颖,也颇多绘画意趣,您创作的“造像印”,仪态万千,富有生趣,且绝无雷同之意,我们知道造像艺术在绘画史中占据很高的地位,中国石窟艺术中包括了造像艺术的大批经典作品,这种从佛教中衍生的美术创作经典被保留了下来,您在印章中凸显出这种艺术图式,灵感是从何而来的呢?

李逸之平淡地说,没有灵感,只是积累从天而降,水到渠成。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着手做西藏西部的古格地区佛教美术发展史研究,至今未间断过,收获颇多。包括中世纪部分古寺遗址、石窟壁画被我发现,这是我人生荣耀的经历。那个地方在与印度克什米尔毗邻的高原山区,与克什米尔仅被西段喜马拉雅山脉隔开,这个地方是西藏早期造像重要外域输入地,佛教艺术曾经极其发达,后来历史的种种原因导致明代时期沦落成无人区了,我迷恋这个地方早期的造像艺术,所以每年深入腹地寻找相关遗存,并且介入到国际学术界对古格的各项研究领域中去,我的优势是实地考察多年和掌握相当丰富的资料信息。其间曾过目大量早期壁画、唐卡、金铜佛像和经书手绘造像等等,也跑遍了新疆各处的佛教石窟看壁画,我体会最深的是早期造像绘画自觉关照体态美,唯美尽善是图。在内地做佛造像创作自然就拿自己最有心得的密宗造像入印,好在手头技术上能达到,加上擅长虚实处理,所以就出现了我的《藏浮图—藏佛印》系列,大小都在1.5厘米内,雅致极了,每做一方身心愉快,感觉好极。作品集出版后,石开先生见到我就翘着拇指说小佛印好极了,佛印这么刻出乎意料啊,哈哈。并且我的用心处在坚持不使用头光、身光和莲座这些佛教符号的情况下保持造像姿态气质鲜活,同时减弱庄重感,凭添人间亲近,这也是我体会到的西藏早期造像意味。藏佛系列出来后,自己回头一想,确实是水到渠成,并非苦心经营,也算是我与命运互不相薄了。现在已看到有人模仿了,只是技术不及,缺乏宗教感,少了一股香火味。所以积累和感受旁人很难复制。当然,造像印与篆刻并不属同一范畴,只是篆刻外的另一种情感延伸,偶尔为之挺好,一样反映品味和智慧。

    笔者说,书画界人士称,从上世纪上半叶,自从汉画像石被考古界界定为“中国美术之始祖”,更多的从事书画创作的艺术家从汉画像石中寻找创作灵感,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别有趣味的时代气息,将书画艺术的创作开辟了另一条蹊径。您有没有想过在自己的印章创作中借鉴汉画像石的元素呢?您是如何理解印章与绘画艺术的关系的?

李逸之笑呵呵地说,我的想法是任何形式的复古都是进入闷葫芦的自投罗网。宋以后元明清历代画家的口号都要回归宋画,你瞧吧,每况愈下。文人介入篆刻后的几百年也是纷纷投身回归秦汉运动,你瞧,回成什么样了。秦汉印依然大美,后学者纷纷倒地,“秦汉以下士人愚”啊(齐白石语)。雕塑史、陶瓷史、文学史、书法史、音乐史等等史都说明一个道理,每个时期的产物只适合相应的时代,过去了就再也回不去了。现代人能回做古人?不信。当下人做好当下艺术比什么都强,做没做到的才痛快。古人智慧,当下人更智慧才是。当然领悟古典传统程度决定艺术家的高度。我作品集里第一方印内容就是《格古致知》,意思都在里面了。古典是令人醉迷的罂粟,总让我爱恨交集,陷在里面与之周旋博弈便是当下时代篆刻变迁路上的拔河绳索,看谁把谁拔过去,现代人不能总被拽进河里淹死吧,那就借力打力一起加油吧!至于绘画与印章的关系,我觉得完全相通,不容置疑。   

    五、丰硕的艺术成果

    李逸之的辛勤汗水没有白流,在中国篆刻界他有着骄人的成就。下面是笔者对他的成就的大致统计。

1997年,他的作品入选全国首届青年美术书法作品展/福州  

2000年,他的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南京

2004年,他的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西安

2004年,他的作品入选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作品展/北京

2005年,他的作品入选南京书法三年展(获奖)/南京

2005年,他的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篆刻作品展/大连

2005年,他的作品入选,“京华雅集”全国篆刻家邀请展/北京

2007年,他的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陶瓷印作品展/北京

2007年,他的作品入选首届中韩青年篆刻交流展/北京

2010年, 他的作品入选北京印社篆刻家作品展/北京

    他的篆刻作品集2009年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他撰写的论文《古代古格擦擦考察报告》入选2005年《第二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论文《古格早期擦擦造像艺术特征》提交《2008北京藏学研讨会》

    他的论文《古格早期擦擦造像艺术》2007年发表在台湾的《艺术家》杂志上

    他的论文《古格金铜造像艺术特征》2005年发表在《中国西藏》杂志上

    他的论文《古格唐卡绘画艺术考》2000年发表在《西藏民俗》杂志上和《文明》等杂志上

当笔者向他提起家乡时,他激动地说,“我虽然出生在新疆,住无定居,但对我的老家山东金乡却念念不忘。我为我是一个山东金乡人感到骄傲。我衷心祝愿老家发展得越来越好!”

    注释①“擦擦”:据说是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

       ( 朱文明 整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