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652|回复: 37

清代书法独特的历史诠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6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清代书法独特的历史诠释
# }- }0 ~3 q* p2 Q& n: I/ ?3 c/ @0 U+ c! {9 o
    明末表现主义思潮—从徐渭直到张瑞图再到黄道周、王铎,为清代书家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模式,但更令人振奋的是它还直接孕育了一代大师:傅山。
3 @2 L% z- j1 o2 R    我们完全可以把傅山看作是清代碑学派兴起的一个前奏或是广义上的向导。他所宣布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不但是对沉滞的明代帖学或宋元以来对二王的膜拜的当头棒喝,而且他那奔蛇走虺的草书有一泻千里之势,也是对柔媚软熟所作出的有力纠正。当然,傅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明末表现主义思湘对他的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我们只要看傅山与董其昌差一辈,与黄道周、倪元璐、王铎都可算是同代人,即可明白他的选择是有来由的。# S; e! W) H$ a# Q, Q4 p
    清初书家已开始有限地转移了目标。正当康熙尚蓝、乾隆奉赵,馆阁体充斥书坛之时,帖学派内部也发生了分化,梁同书、刘墉、王文治、翁方纲等人的努力,已使帖学不再那么死气沉沉,“浓墨宰相”刘墉与“淡墨探花”王文治,作为风格的两极已有主动拉开距离的意识,但这种修补不足以力挽颓势。于是,阮元首先发难,包世臣继而阐释,对碑学派书法的崛起作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理论前导的准备工作。伴随着邓石如、金农、.丁敬、桂馥、黄易、伊秉缓的崛起,碑学派在一瞬间即构成了庞大的书家集群。待到何绍基、张裕钊、赵之谦、康有为、吴昌硕等第二代碑学家问世,我们终于看到了碑学一系的历史意识一一它虽然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却足以与上千年的帖学史相杭衡。
! w' [# \5 z' ]1 S    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流派毅然崛起?仅仅是帖学的衰陋所致吗?我们在清初严酷的的文字狱阴形中发现了学者们的不得不潜心古学的态度。解经注经,.考据训沽,在当时几乎是学者们不遭迫害的保护伞。伴随着地下发掘的昌盛,古器面世益多,这又为研究带来了物质上的便利,于是考古兼及碑帖辨伪,再转化为书法风格上的启示,这可以说是书法外部提供的客观条件。: H# D3 @6 \+ H/ c& U
    帖学的走投无路也是一个原因,沉滞与平庸象一剂最猛烈的腐蚀剂,把帖学原有的清新雅健荡涤至尽;在官方威严的干预下,它竟至成为千人一面的“馆阁”书法而不思自拔。来源 书法屋。对于书法而言,它显然是难以容忍的。如果说,明末表现主义思潮伴随着黄道周的被俘不屈就义、倪元璐的自找、和傅山的拒不合作也许还有王铎的“二臣”,使清代练治者在感情上必然采取反对的态度,那么在“馆阁体”泛泣之后,书家们自然不敢问津此道,向碑版墓志、造像摩崖中去讨生活,便成了唯一可行而且有效的通道。这又可以说是书法受社会限制的内部的规定。- G9 h; l$ ?" f6 U7 k# r
    毫无疑问,清代人对北碑、篆隶或六朝墓志的理解并不是忠实于原意的理解;在新的性释中,书家们溶入了自己的审美理想与希望。诸多的碑志与其说是他们膜拜的偶像,不如更确切地说,是他们进行自我发挥时的一个绝妙的媒介。前者是书家被动地眼从于古碑志本身,后者则是书家能动地改造古碑志以为己用;大凡成功的艺术家如邓石如,金农、伊秉经、何绍基、赵之谦、昊昌硕无不取后者的立场。因此,我们可以将清代碑学运动看作是一种复古——复秦汉六朝之古,它与赵孟倾的复晋唐之古在性质上并无差异。区别仅仅在于:清代碑学家的复古是着力于缔造新格局——自二王以来就没有过的格局;而赵孟烦所希望的是还其旧观,重复晋唐气象。两者之间的不同反映了时代差异、文化差异也许还有书家自身观念的差异。就创造出一代新风来看,清代的复古旗号下隐藏着的倒毋宁说是一种开新成果,因此它的价值绝非其他朝代所能替代。
3 P  q: e2 `# ?    清代还有一支书法力量也不可忽视:画家书。来源 书法屋: www.shufawu.com。金农是一位,黄慎、郑燮也是主要角色。不过黄慎有险怪之势,郑燮有桃达之态;相形之下,郑燮的市民格调更浓一些,这又不啻可看作是商品经济发达对书法艺术在趣味上的冲击:身处杨州这样的温柔繁华之地,有郑燮这样的桃达轻薄也是顺理成章的。书画之间的简单结合在一开始会显得不伦不类,只有到了昊昌硕这位旷代绝才出现之后,对书画(也许还有篆刻)作高层次观照并寻找出其深层的一致性,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因此.吴昌硕的存在既是清代书法发展的殿尾,又可被看作是碑学一系的最后一位传人,还可被指为有史以来文人型艺术家中的最后一位,他的出现具有最丰富的历史内涵。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明诠:刘正成与当代书坛(4)
2 o8 G+ v' o% W% _% T      
" x' N: s9 L3 L) X  Z( G艺术创作的本质在于“参与命运”和“表达”+ D  M- w6 k7 I
        刘正成带给当代书坛的第四个思考是:不懈的求知探求与生命感悟的创作喷发。也许因为刘正成没有上过大学,没有被中国“提前兴奋”式的教育体制塑造过,他的求知探索欲望实在过于强烈。我在通读完三卷本《刘正成书法文集》(这实际是作者1985年至2001年在书协工作16年期间书论与言说的阶段性合集)之后,尽管作者自谦“芜杂”,可我还深深地被感动了,这里面不仅记载反映了他对文史哲艺术及自然科学宗教理论的博涉与思辨,还十分难得地反映了他多年自学过程中不断自我修正检讨的感人经历。如,2000年第五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评审总结时,做为评审主任的他在发言中,就作者王小玲《书法本体论》一文,特别谈到自己当年自学哲学始终没有真正搞清楚“本体”这一哲学范畴,以至于多次表述“艺术史学的本体是史料” 的错误观点,言辞恳切,令人感动。若说刘正成是当今书坛甚至当下文化界的“才子”,即是痛恨他的那些对手大概也不会反对,但是,“才子”不是一个空洞而轻松的赞誉或噱头,“才子”的背后往往是超乎寻常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和艰辛在支撑。像刘正成这样仅有中学文凭、动乱年代成长起来的学者艺术家,更是有着非同常人的曲折经历,这是不难想象的。何况再加上正值精力旺盛的15年却又耗费在机关日常事务与人事无聊纠纷里边,其中的艰难痛苦恐难以向局外人道。这里,我想引为我们思考的是,一个人的生命里边对某种事业的执著与痴迷,究竟可以激发产生多大的能量?特别在人人感叹堕落与浮躁的当下,一个所谓的书法家应该怎样完成自己笔墨功夫之外的文化学养积淀与心性修养功课?怎样在世俗羁绊的丛林里潜心修炼并奋然前行?应该把自己的精神与灵魂安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才能无愧于自己毕生的选择?2 I' f" z% N5 P% |; s0 \& @9 M
        刘正成的成功给予我们的启发和思考,当然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奋然前行的大无畏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够将其转化为自己生命的感悟,并凝聚起一股来自内心深处不断酝酿的巨大的创造力量喷发出来,含茹积蓄愈深重、愈宏阔、愈沧桑、愈浓烈,这种创造的力量就愈强大、愈久远、愈高蹈、愈壮美。刘正成的成功非常恰当而准确地诠释了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这也是被屈原司马迁杜甫苏轼徐渭八大用悲欢血泪所反复证明了的艺术规律和人生境界。
( S! ^/ O& V5 D: f: _6 h- s. q8 Z        很多书界朋友在看了刘正成“江山寻绎”作品展览后,都赞叹其近年的书法创作又跃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依旧是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但平添了许多苍茫与厚重。一位艺术家在步入中老年阶段之后,能保持固有的创作高度而不退步已属不易,能依然勇猛精进者实属凤毛麟角。生活和刘正成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之后,却也“回报”了他。刘正成在其《我与书法二十年》自序中说:“生活就像一个泥坑,跳进去之前也许会有什么想法。但你跳进去之后,却是黑鸦鸦的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也许什么想法都没有了。只有当你从泥坑中跳出来了,才能‘看见’‘生活’,才能有‘想法’和感觉。也才有艺术创作的成果。” (书谱总第98期)人生不过百年,幸福和磨难都是苍天赐予我们的财富与恩德,刘先生能作如是观,足见其胸怀之旷达,文心之真诚。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人能在“跳进去”的同时,又能 “跳出来”,也许并不难,难的是你从中“看见”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特别是因此“表达”了什么。人类的知识,包括描述事实的知识、参与命运的知识,人生,是这两种知识交织的过程。“跳进去”、“跳出来”,就是参与命运;从中“看见”的和“想到”的就是在参与命运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对艺术家,参与命运的知识尤为重要。3 v- X/ T- {9 ]
        无私、童真的品格与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强大
+ o2 P+ [, _9 U7 p% E: W        刘正成带给当代书坛的第五个思考是:无私、宽容、童真、乐观的品格与魅力。所谓知识分子或文人书生性格的最根本特点,就是无论在人生的顺境还是逆境,始终生活在一种理想状态之中而不为世俗所干扰改变,从屈原司马迁苏东坡到徐渭傅山王国维无不如此。他们把自己心中的那份理想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他们权柄在握时难免“专制”“霸道”,因为他们太急切、太专注于实现心中的“理想”而又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事纠纷理解得过分简单。因此他们在理想实践“推进”的过程中,往往又是“成就”与“隐患”同在。他们若是政治家往往就是改革派,而改革派十有八九都难逃悲剧的命运结局。因为他们“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不屑或不善于利用权力制衡同僚而是用权为民谋福以实现心中的理想,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达济天下”。而一旦失败被权力核心“边缘化”之后,他们一般有三种选择:宁为玉碎不求瓦全以身殉国杀身成仁;遁隐山林独善其身,儒家“入世”的理想人格在痛楚之中让位于道家“出世”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愤世嫉俗放荡不羁,或诗文喧啸,或诗酒风流。 “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以图东山再起一般不是他们这些有着“文人”、“书生”浓重底色的曾经的“准”官僚们所能驾驭和实现的。但无论出于哪种选择,“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似乎是他们共同的难以摆脱的宿命。杀身是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最后一次向“君”展示理想的忠贞;遁隐山林与吟啸诗酒是以无奈和自残的极端方式向“君”示意理想不灭的信念。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传统、圣贤说教与典范意义,即使在今天仍然使得那些具有深重文人传统情结的艺术家们无法摆脱如此这般的人生轨迹。是耶非耶喜耶悲耶,自是见仁见智,若细究其中的原因,根本的只有一条,他们心中的“理想”充满了太多的“使命”和“担当”。正因为如此,他们自身的“艺术家”角色在现实的“艺术家”们看来又往往做不“彻底”,甚至遭到误解和嘲笑,更加重了其悲剧色彩。在当代书坛这个不大不小的“王国”里,刘正成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我们甚至不可能再找出第二个如此典型者。他曾经十余年以并不位高权重的“副秘书长”、“杂志主编”之职在这个“王国”里“权倾朝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他以建立当代书坛专家体制全面提升书法艺术的学术品位为核心,学术、展览、批评、编辑出版(1987年曾筹建中国书法出版社因书协内部矛盾而流产)、学科建设多方位全面推进。他团结凝聚起当代书坛一批卓有才华的中青年学者、书法家、理论家,意气风发,领袖群伦,呼风唤雨,指点江山。在这样的情势下,即使没有传说中那些有关他“霸道”、“专横”的是是非非,他也无法委曲求全免遭忌恨,最终因“声高压主”、“同僚陷害”、“后院起火”一系列并无半点新意的俗套把戏被逐出这一“王国”的权力核心,并迅速被“边缘化”、“妖魔化”。说到底,他的“理想”、“使命”、“担当”都只因他本人的“书生气”太过纯粹和无私,落此下场是注定的,只不过是早晚的事。画家李世南说:“刘正成有中国文人的担当精神,有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非常可贵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书谱》总第98期)倘若他的“理想”、“使命”、“担当”之中多一点圆滑自私的因素或自我保护意识,甚至忙里偷闲略翻几页《厚黑学》、《曾国藩家书》等“官场必读书”,以其聪颖的天资,经营好自己的权位,不难做到化险为夷,甚至荣登“大宝”也许指日可待。但有才情激情、魄力能力的刘正成,归根到底还是一位理想主义的文人知识分子。他虽一度扮演书坛领袖的角色,实际上并不具备领袖人物的全面素质——忠于理想但缺乏为了理想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不能不说古往今来不能圆滑不能自私是做官的大忌,“书法官”本来不是“官”,但今天却越来越是 “官”了。& Y9 M9 v5 |" z. Y# r
        但“无私”却也到底是好。因为一个人彻底的无私了,就会本能地做到“宽容”和“乐观”。权利角逐中败北既是难免也便正常,但遭遇如此“声名狼藉”的撤职是超出正常一般人承受力的。许多葆有良知的书坛中人无不担心刘正成此刻能否平安度过“生死关头”,而刘的表现竟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办网站、出书(不仅出版若干学术专著还撰写近百万字的《下岗日记》《我与书法二十年》等珍贵史料)、四处讲学、举办论坛对话尤其创办难免与中国书协分庭抗礼之嫌的国际书法家协会,他如此不知进退不识时务的折腾,使得许多的同情慢慢变成了不解甚至嘲笑。笔者就曾许久这样不解,若换了我,从此要努力克制自己绝口不谈不听当代书坛之事甚至少接触最好不接触书坛之人,只全力以赴做两件事:编好《全集》,搞好创作。今天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我忽然感到了自己的狭隘,也理解了刘正成先生的可贵。圣哲有言“无私无畏”、“勇者不惧”、“狂者进取”,对于一位几乎遭遇“灭顶之灾”且年届六旬的老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勇者”、“不世故”、“乐观”更可贵呢?在道德沦丧斯文扫地的当下,朋友反水、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实在屡见不鲜见怪不怪,对于昔日门庭若市今日门可罗雀的刘正成来说,其感受应该是锥心刺骨的。曹宝麟先生在“江山寻绎”作品展览座谈会上掷地有声:“圈子里许多昔日松竹草堂的座上客在刘先生下台后唯恐避之不及令人齿寒”;就连“圈外人”演艺界的张铁林都不止一次地说“许多书法家是对不起刘先生的”。然而刘先生本人似乎并不在意,无论当面冷落还是背后插刀者,一旦相逢,依然谈笑如初满脸阳光不存丝毫芥蒂。这种近乎无原则的宽容和几近童心憨傻的天真,若非出自本性与本心,故作姿态地伪装是装不来的。他的这种天真还表现在身处体制核心的人物登门拜望之后,他一方面真诚地向人家表示感谢,一方面却又激烈抨击体制的种种弊端,因为在他看来“体制”与执掌体制的“人”似乎是完全可以“分开”的,这种天真是多么的纯粹无邪啊!身处“江湖之远”的他,痴心不改地“忧”着他的“君”,此“君”既非体制亦非掌管体制之人,而是他自我添加了过多“使命”和“担当”的书法“理想”与书法“事功”。由此也可以推知,他所得罪的许多人属于不知不觉情形的大概不会是少数。自他倒霉后,我曾有幸多次听他演讲谈话,他总是给人这样十分强烈的印象与感觉:宽容、童真、阳光、乐观,这实在是他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也正是他内心世界如此强大的那股浩然之气的自然展露。7 I& ?4 u- d, {, {5 U8 K# g% s  S# Y
        笔者之所以特别列出这一点作为“刘正成带给当代书坛的思考”之一,是想藉此重新思考一下“传统”、“人格”、“修养”之类的老话题。不时地听到社会各界“书法圈里特别虚伪”之类的指责,细细思量,深感批评者切中要害。“传统”“人格”“修养”之类的口号,眼下就数书法圈里喊得最响,然而面对刘正成这面“镜子”,却让很多人无可回避地照见了自己的“虚伪”和“猥琐”。李泽厚曾经把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概括为天人合一、君轻民贵和孔颜人格。前两者不提,孔颜人格是什么呢,就是修齐治平建功立业,“修”是基础,修好了是什么样子呢?屈原、司马迁、杜甫、颜真卿、苏东坡、傅山、高二适等等就是。还包括大部分如同钱钟书说的裹了小脚放开也不彻底的、总带出小脚样子来的,古代文人骚客十之八九皆是。其共同特点是:特别在乎脸面和良知,在“势利”面前“不能屈”、“不能淫”,人可以有错但不可以无耻。若是一方面不顾廉耻地为争“官位”不惜大打出手,甚至不惜靠泼脏水打棍子等等下流手段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一方面又高调标榜“传统”“人格”“修养”之类的虚伪口号,无异于流氓嘴脸,实在没劲。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我们似乎已经有了这样的一种预感:若干年之后,等刘正成先生不能发言驳辩的时候,那些对他背后插刀、落井下石的“朋友”们一定会蜂拥过来,对人们炫耀说,我与他是多年亲密相知的朋友、是艺术知音云云。呜呼!二十多年前就写过诸如苏东坡庄周《地狱变相图》等历史人物小说的刘正成,竟然亲身体会到了人心之虚伪无耻的古今不二。
2 N. ?3 E9 ]6 [& ^" S        以上所论并非对刘正成学术与创作成就的客观而全面的评述,甚至不能称其为关于刘正成的个案研究。因此,行文间不欲摆脱作者自己的情绪甚至“偏见”。我对于刘正成先生的了解也许还有着很大的局限,但我不能掩饰自己内心里对不惜飞蛾扑火仍在坚守书法事业理想的刘正成先生的那份尊重与敬佩。“蜀岭已看春雨歇,燕山犹待白云归”(2011,刘正成于杜甫草堂书自作联),已经步入老年的刘正成先生,即将迎来人生与艺术最为辉煌的鼎盛时期,当代书坛有幸,此后的将来他还会奉献出怎样的惊奇与振奋,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之我见" V( Z% W. m) q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硬笔字提出了阶段性要求:低段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中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高段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小学生书写的要求是:基本做到能写“规范、端正、整洁”的字,高年级应该比低年级写得更好。在实际教学中,我经过不断摸索,积累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经验,现加以提炼和总结,仅供参考。6 X' v) u- c; S3 p3 }
一、教师应加强书法练习,力求写一手美观大方、工整、潇洒的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激发学生对写字的浓厚兴趣。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学板书,作业批改,对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产生直观的美感。在教学中再由教师经常性的提醒和辅导,语言的激发和鼓励,使学生产生向往美,欣赏美的兴趣。如我班学生原来对写字不太感兴趣,将每天中午的写字当成作业来机械的书写、描摹,毫无兴趣可言。有些学生甚至将写字看成是一种负担。一开始我也曾多次鼓励,但是效果不佳。后来我在平时的教学板书和作业批改时我尽量将字写工整、写漂亮,使学生产生欣赏兴趣。然后我利用几节写字课的时间,将我在平时练习书法时认为比较满意的底稿逐一发给学生欣赏,并及时告诉学生我在平时练习书法时的个人心得及感触,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我想写好字”的渴望,全班学生的书写兴趣极度高涨。; L: q* i9 H* |5 d0 {
二、教师应着力提醒和指导学生加强基本笔画的练习。小学生练习书法极易产生渴望急于求成,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很难从基础练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白:要想练好字,只有打牢基础才能获得大的进步,才能写出合乎规范的字。其次,教师应及时将自己在练习书法过程中的心得告诉学生,使学生发现练习书法过程中的进步和乐趣。如我在指导学生练习书法时,将学生从开始练习写字时的作品加以保留,分阶段的发给学生,让他们翻阅回顾,对照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思考自己进步的原因;总结取得进步的经验,进而产生更进一步提高的愿望。
" i! z- h) _% I) u7 u5 W在指导书写时,我将自己在练习书法时总结出的一些适于学生书写的经验方法及时的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找到快速提高书写的方法。该尽量将那些深奥的道理简单化,使学生认识到练习书法虽然是个长久的过程,也并非一点技巧和捷径都没有的。& B* w; j7 F7 X+ L
     例如我在教学中发现书法字帖中的一些术语学生在练习时很难理解,像“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横先竖”、“蝉头雁尾”、“虚实照应”等。这些术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太深奥。我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就将这些术语简化为“落笔点一下”、“转折顿一下”、“收笔回一下”、“支撑笔画要放开”、“辅助笔画要收拢”、“相同笔画平行中要注意放射”、“横竖都要写得直”、“笔画相交不交叉”等等。针对每一句术语都选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字书写出来作为例字。让学生先观察后练习,指导他们在观察和练习中书写、体会。如“落笔点一下”:我们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每一笔画在落笔时的方位、用笔,像基本笔画“丶”、“一”、“丨”、“丿”等,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书写体会。“转折顿一下”:则选择有转折笔画的字示范指导书写,观察练习。如:“司”、“口”、“云”。“收笔回一下”:告诉他们书写每一笔画,收笔时要注意回锋,如“一 ”、“丨”、“下”、“上”等。“支撑笔画要放开,辅助笔画要收笼”,告诉他们大部分汉字在书写时都有一到两个支撑笔画,起到稳定和平衡的作用。其他笔画则属于辅助笔画。如:文、甲、合、直等字中的“ ”、“丨”、“人”、“一”等笔画在原字中就属于支撑笔画。! u* `& J) a$ ]8 [
三、教学中要做到讲练结合。书法课不同其他课程,应坚持讲练结合的原则,讲练相互穿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只讲不练无异于纸上谈兵,因为写字毕竟是一门技能,一些问题,只有在学生实际书写的时候,才会暴露出来。同样,只练不讲,学生练字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盲目性、随意性强,也不会很快掌握技法。因此,应提倡教师随讲学生随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L( X" Q7 T0 y, C: p四、注意课内练写与课外练写相结合。由于学生在校时间受到控制,要全部在学校得到巩固是不可能的。光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既不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不会使学生的习字有太大的改观。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有课外练写,以此作为课内练写的延伸和补充。在课外练写中,由于时间、空间可自由发挥,学生只要有兴趣,有责任性,就能把字练好。对学生课外的练字,教师不必布置过多的字,防止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正面鼓励表扬。对出现的问题要个别指导,不能撒手不管。为此,教师要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写字兴趣。古人说:“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激趣:①小红花鼓励。教师在批改学生课外练写的作业时,在好字旁边印上一朵小红花,以此作为鼓励,学生会把字写得更好;②开设班级“才艺展示”栏。教师选出优秀、进步的作业,并注以评语贴在墙壁上,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样,对写字较好、进步较大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而且为写字较差、进步小的同学提供了奋斗的目标。良好的课外练写是对课内练写的锦上添花,它会有效地激励学生努力把字写好。
' ^% C  f" v2 ~( K+ }* {  G" ]# Z五、各方面齐心协力,严格要求。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的习惯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我们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让学生感到压力。逐步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8 Q% W$ _# S, A" V4 Z
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中国书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中国书法”申遗的圆满成功,也意味着中国书法保护工程需要全面启动。硬笔书法不但具有艺术的价值,其实实用价值在现在的社会中也具有独特的地位。相信只要书法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学书法的人持之以恒,硬笔书法一定会大放光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的欣赏与美的创造是紧密相联、相互制约的。一幅精美的硬笔书法作品的诞生,目的是给观者带来美的愉悦和享受,如果离开了作品欣赏,美的创造也就失去了意义,它的社会功能、审美价值也就难以实现。一幅作品的最终成功是由创造者与欣赏者共同完成的。9 N1 m/ R) e4 s. k$ T9 i! A: a
  欣赏硬笔书法作品,观者应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即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审美判断力。两个审美能力悬殊的人同欣赏一部电影、一幅画,他们的审美感受肯定是有很大差异的。那么如何迅速提高欣赏硬笔书法的审美能力呢?% Q1 z9 o% p8 I; Y& ]* M7 H5 D2 ?
  一是要了解传统的书法艺术。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密不可分,硬笔书法只有继承传统的书法艺术才能发展。要熟知毛笔书法的字体演变过程,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等基础知识,这样就为硬笔书法的学习、欣赏提供了传统的理论基础。
$ ?+ D+ P! _' |& h9 P4 z: c% ^: r  二是要开拓知识领域,多看多学多实践。有意识的多看一些包括硬笔书法在内的各类艺术作品和理论文章,主动学习各类艺术美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方法,博采精取,触类旁通,不断拓宽硬笔书法艺术的欣赏理念。
9 I9 Y. A; R* b  三是要具有必要的审美修养,包括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审美经验等。没有必要的审美修养,感官再敏锐也难以很好地发现和欣赏硬笔书法艺术的美。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w: W/ ?- D) R* |4 g9 y
  四是要有一定的审美心境。欣赏者心情的好坏,能影响或强化他的审美能力。“忧心仲仲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如果欣赏者的心境开朗,情绪高扬,他的审美感受就会更加敏锐,能够充分地调动自己全部的情感,很容易的会发现美、品味美。: N" c- w5 ?1 R0 H& Z6 [
  欣赏一件精美的硬笔书法作品,是带有创造性的审美活动,要有主动参与的良好心态,必须进入到欣赏角色之中,同作品直接对话。不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感觉美的能力,还要摆脱陈规、公式化的束缚,敞开心扉,活跃心理联想,触发视知觉。当知觉升华为感情时,便能体味到硬笔书法无穷的乐趣与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教案(一)# U! k: x" b; c$ a4 r( l" F
8 j) S  p, m: ^6 P- u9 o
: @8 T4 A' F5 v1 a
教学目标:
0 n6 j- W2 o% [1、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分类和形式的总体情况,培养学生书法修养。
8 U3 T: C' h( ^; @0 O, B9 O& X2、欣赏代表作品,获得如何对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 z% g& @9 Q% Y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7 _+ P2 r$ V2 o* ]3 l
教学重点与难点:
  T  s. d( K% s2 W) t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5 U2 R+ h5 D6 ?& g8 |; K2、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l: R, o6 r% n7 b; B  H
教具准备:毛笔,钢笔,书写纸等,资料。
  B  a7 E0 U3 l2 A3 z; C% j2 ^课时:一课时6 l2 P- l* H% h7 u4 s
教学方法:
5 }% ^) {2 k, O) x% b. B% y  G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4 B9 n/ [& m- |3 _: W
(1) 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古今的优秀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h; L* d' T( Z9 t
(2) 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2 R" {- t% w6 Q" L7 ^(3) 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 H/ R4 \$ |; j1 [: _教学过程:
  l( _* x, h! w% s4 B一、 组织教学; X* s% h1 [" E" D( @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9 e) s6 Z5 E0 b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休式的书写艺术。1 B, F0 h) Z4 V) a
先让学生知道要学习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兴趣,增加课堂气氛。6 i! |& \- d) U9 t
二、引入新课,
8 K7 |6 X3 x: T, h' d$ s8 v   提问学生:什么是书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书法呢?书法他是怎样的呢?
5 O  B1 f% O0 X3 J$ @7 ~6 U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 Q* H/ U7 @( C2 }6 k' L, s( L3 H三、讲授新课% e8 c) x/ W0 Q* [! E
1、通过幻灯片,从书法的历史、书法的演变、书法的形式,来了解书法。
7 H% p" D! K0 s' h) G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A4 s3 m2 ]* H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 R' ^6 a* o! ]0 B8 ^8 K(一)书法历史:0 g( a2 B4 V; a
①古文字系统(符号)
4 K  D: v3 v* T& d$ g甲古文——金文——篆书
$ F5 G  C( V" S- P* x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M% R/ m, [" d/ Y
②今文字系统(文字)
5 _$ a7 ~8 I8 r. |+ X4 P隶书——草书——行书——楷书0 q  n5 |0 F4 \# E  w+ _- t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 K0 Y# B. H  d9 M* n
" V9 w6 a# I3 [0 G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2 u/ M1 y" f6 X1 [9 q/ D! O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5 N! _" W' p0 S0 P' G* Y/ ^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 j6 j/ w1 ]# i- ^
; F  @7 j. T! Y+ @2 \(三)书法的形式
% q0 }% Q, p' H  P. Y4 R. G+ ]1、毛笔书法
' z% k# H" j1 H# }2、硬笔书法
# R7 Y5 I  t+ G1 M( c3 q钢笔字,圆珠笔字等。庞中华大师的硬笔字。" x9 u- x7 _% ^, e4 I5 N* k3 V5 D

7 N9 ^0 w8 Y& ?; n* F2 v+ e0 p书法的形式,也就是书法的章法。规格大小。
0 O8 `& m4 V9 k/ b1 d# }1 P. b5 Q% ]& t( B8 \% ~, @5 Z- t
   书 法 口 诀
1 L  ^, _- ^. k7 G7 B  点中周旋运笔锋,欲右先左横无平;
  `$ p- k1 {$ {0 e7 @7 E8 w, `  欲下先上坚无直,悬针垂露两分明;
0 \# E! F! [# h" y1 N2 }7 _  撇勿过弯如劲啄,一波三折捺始成;: v& h0 }: x6 c7 c1 L: I- o- B
  钩挑顿处忽迅出,心手相应百日功。
3 ~# i% q& M: p8 M, x$ i' j* R# V9 Z: A2 t  B! [& l
四、作业5 R- p; s; l+ a( S
练习楷书,笔画的运笔。
0 V& X8 r! w# ]) w9 M# D五、课堂评价:) h2 K5 \1 Z, s. F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课件幻灯片。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让学生懂得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8 ~6 p3 ~9 D$ l5 @' o
  书法教案(二)
% ~0 z% Y0 r1 @5 I书法练习——柳体书写7 }3 z7 D! \9 w% O5 r% g& _
课时:1课时
2 z  _4 p" ~5 }1 Z; }$ ^( ?教学目标:/ |( @+ N! D" R" g3 m
1、认识和掌握柳体楷书的基本笔法,能正确书写各种笔画。
/ G9 K4 {; j0 z" {+ G% r2、通过书写楷书,提高审美水平,感受汉文字文化的魅力。
1 `4 [. I9 D' \. n3、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品质。  _8 c" `% \- D- O: P% J9 v
教学重难点:; Z  o3 P! `. \3 a! b' y
认识和掌握柳体楷书的基本笔法,正确书写各种笔画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e* U: Z9 [8 |8 z  m+ S) M; @, M
教学准备:资料、毛笔、米字格。
. k9 S. e9 w7 l. n3 I教学过程:/ B1 M9 c. h% A8 M3 j! s9 L
一、导入
/ q, e9 c) M& n+ ~) b- m/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书法的基本知识,大家学得非常好,有谁来回忆一下书法有哪些书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8 J. i% ]4 G; D/ J今天,我们学习柳体楷书的写法?柳体楷书的字体有什么特点呢?! H; O5 a+ c# n9 u# j) T& I& T
二、讲授新课
" C# W* K6 J& Q3 B4 v$ j1、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
; I1 A' A1 b% m2 f8 z7 a执笔:拇指与食指夹住笔杆,其它三个指头辅助运笔,指实掌虚。
5 G$ g- Q! y2 A) o' F+ ^6 B0 b- o" i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 [+ A- t, X- t& @% V3 }( Y$ A( H2、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1 O9 ]; t6 k6 e0 I7 R
3、传统写书法的基本工具:笔、墨、纸、砚3 r, n, {* B1 q! p1 B8 l% X" r
4、学习书写方法,找出柳体字的特点。
  H1 \$ [. Y; `+ T2 q# z% }学习“点、横、竖、撇、捺”基本笔画的写法。
+ I) I" V# t4 r; ^) U: A0 E(在黑板上示范运笔过程)5 L4 v) m5 U7 {; ]# `  E
点:藏锋落笔、转笔向上、向右行笔、向下回锋、收笔则紧而活。! _6 n8 }( Z4 Y: d" b
        # N! ^/ C) \% C8 G; b7 {
横:逆锋向左顿笔、提笔中锋向右行、顿笔回锋、收笔则韧而动。
8 X* X" F+ v; l- X9 l( q! r. _  4 U- z2 `% C2 ~+ u8 [9 B0 \; w
竖:逆锋向上、转笔向下行、顿笔回笔向上急起、收则不滯而利落。- R% s2 T7 C  s/ D# z* o6 L
撇:逆锋转右下行、撇出则承接有情。
2 S. e8 A$ _/ S2 I捺:逆锋向上、右下行顿笔、轻提、捺出则如切肉圆拖。; P$ ?. N7 l$ {  ]
5、永字八法图法:0 p, }8 J& ]7 j2 H7 h# b

+ ~/ N+ t0 n; {; h由学生自主发现笔画的特点。
( W0 Y+ o1 L, A0 X/ l9 M! Y三、临摹练习。
! @# k6 i9 M! O7 h9 J四、作业
( u4 K! D, I" N6 X6 X1 c临摹一张柳体楷书字,内容自定,不要数字。4 T0 n! t! W* {, C( _* i% o6 u
(发纸,告诉学生回家多练习,用米字格的毛边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硬笔书法(十)
* B* I( L  H& I( H, k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人们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无不选用行书来书写记事。因为行书比楷书书写速度快,书写点画简略,随意自然,给人们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8 V1 R% E& J* L3 M+ `* h然而,我们有些同志却未掌握行书这一特点,在书写过程中,往往把楷书的运笔方法全然不变、生搬硬套地用于行书之中。使之出现了呆板别扭,不楷不行的字体。由于过分强调楷书中的逆锋落笔回锋收笔的运笔方法,使它失去了行书的流畅、活泼之感。当然我们并不否定行书中有楷意。但我以为楷书在行书中的作用是内在的而不是外露的,万不可过分强调。否则既不能提高书写速度,又不能表现行书的那种潇洒如意的神韵。行书中的用笔、转折等,应略带轻微的提按,加强转与折的运用。在这基础上掌握行书的结构变化,合理地省略笔划,注重点划间的呼应和连惯。如果我们能深深地理解行书的基本特点,掌握其书写规律,相信一定能事半功倍,写好行书。谈谈书法艺术的“融会”□ 刘旭光一些写字刚刚入门的书法爱好者,由于不知道怎样融会学到的东西,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是虎头蛇尾,张冠李戴,杂乱无章;有的则始终守帖不放,缺乏创新精神,写出的作品没有自己的艺术风格,显得呆板无神。那么,写字入门后怎样进行融会呢?
" \0 ]$ d$ }  w% a, @如果想着力于一家,务先求其似,然后自选一些与书帖上结构相同的字,按照帖上的书写原则进行意临。如能意临,还须找一些巾上根本没有的字,按照帖上的书写原则进行更高要求的意临。如能得“似”,则可谓抓住了这有字的精髓。
, J. L. ^$ i$ e; C7 [然而,每位书法家也有他的发展变化过程,我们应当沿着他走过的道路,循踪追迹,从中更多地了解他的书写原则,掌握他各个时期的艺术风貌。例如我们着力于欧(欧阳询)体,就应当对现存的诸碑作一个先后顺序的排列,分析他几块碑之间的异同。我们会看到《皇甫诞碑》的秀挺,《化度寺碑》的凝重,《虞恭公碑》的洗炼,《姚辩墓志》的古厚,而最成熟的还是《醴泉铭》。经过这样一番比较研究之后,也许有人喜欢《醴泉铭》,那就要以《醴泉铭》为基准,参融其他。基准帖上没有的字,就须到其他帖上去找。找到之后,得到了参考,一定会获有基本格局,然后再以基帖为加工原则,突出基准帖的特点,这就把好多基准帖没有的字根据地创造出来,这就是比较 简单的融会。 7 J' i3 e  |# j
有的书体,虽出自一人之手,但区别较大,融会起来,难工就较大。我们知道颜真卿的字流传较广,字帖较多,但碑碑不同,帖帖不一。虽然总的风格相差不多,然而却不尽一致。如果想把它融会在一起,基准便不好确定。历史上立基于颜书的突出者如何绍基、华世奎等不乏其人,然而他们之间各有所取,各有所舍,风格颇为不同,且都与颜真卿很有一段距离。然而他们都以颜书为基准蜕变而出,传之后世,便都成了欲融颜书者的很好借鉴。
8 c4 @1 K# D: k* \; j5 y% V融会一家不容易,而融会多家更难。有人主张选一些比较接近的帖进行融会。如取《乙瑛》与《史晨》的均匀规正,波磔秀美;或取《陈东王感孝颂》、《经石峪金刚 经》的浑厚合度,虎踞雄强;或取《张迁碑》与《鲜于璜碑》的意态放旷、情致落拓。 这种融会较易统一,掌握此法似乎很是方便;然而,这种融会难有较大的升华,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 m, L- A/ O, u( n: Y; d
有人主张选一些距离较大的帖进行融会,如既取《十七帖》的简约洗炼,又取怀素的流动纵逸;既取《兰亭序》清朗流美,又取《祭侄稿》奔放连绵。当然这能极尽补辅 作用,兼蓄并立,适可见落笔的宽绰,容度广袤。然而,这种融会也太难了。二者杂揉 固易,而融会则需极高的火候,如同先熔铁水,再铸一体,庶几可成天衣。否则,一定 会不伦不类。 7 U" I; z1 f7 I
还有人尝试了各字体之间,或融篆隶,或融楷行,或融隶行,这更困难。前者如赵 之谦,其次李北海,最后如郑板桥。在现代书法中党见些隶书行写,隶中有篆等,也有人试图在一张作品上对各字体不作融会,而无序地排列在一起,也能写出一篇洋洋洒洒 的作品。应当承认,他们在书法艺术开拓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却没有形成趋势与规律,只能算是一株奇卉,而不能引领一个时代。 8 k. q1 ]% `% B, ]; @" C/ ]
传统毛笔书法与现代硬笔书法之间的融会,这是当代人的新课题,以上说的融会只是书体之间的融会,而硬笔书法由于书写工具的性能与毛笔不同,融会起来就更难。有人主张突出线条美,也有人从微弱的粗细笔画变化中追求毛笔书法的效果,且都能写出得意的作品。当代一些有成就的硬笔书法家都有一定的毛笔书法基础,如中青年硬笔书法家卢中南、刘惠浦、任平等,他们不仅是硬笔书法的精英,也是书家中的佼佼者。卢中南书法取于欧阳询,其硬笔楷书同样具有浓厚的欧味,被称为欧派的中坚。所以笔者认为学习硬笔书法,首先应从毛笔书法融会学起,然后再融会于硬笔书法之中,这样 方能取其捷径。
: ~% k: ~* Q4 G规律是客观的,易有易的规律,而难也必在规律之中。探求艺术的规律,形成自己特色的艺术,总要付出自己的代价才能换取成功。硬笔书法怎样融会传统书法之所长,怎样融会各家各派的风格特点,对于一个从事于硬笔书法事业的人来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既艰苦而又复杂的新课。* k5 d8 G9 q. N  s8 C
学书纠误□ 肖 峰在学习硬笔书记的热潮中,有的人短期内见效快,进步明显,有的人苦练数年却毫无进步。造成学书产生误差的原因有下面几点。 : J* m& V  I! t* o5 u
一、范本偏小。在市面上出版的钢笔书法字贴中,由于是钢笔书写的原因,字都偏小。虽然笔画精细,结体严谨,但不便于初学者摹写(蒙着字贴写)。大多数人又懒于摹写,认为只有小学生才这样做,殊不知摹写是学书书关键的一步,是避免“抄贴”学 无收益的有效方法。一个不摹只临(照着字帖写)者,很难发现自己书写的弊病,只有 先摹后临,摹临结合,才能有进步。 . G, K3 \( S1 ^' q, d  m7 m; a
二、方法不当。学习硬笔书法,多数人是为了实用,写起来快速流畅、美观易认,以提高工作效益为目的。为了速成,可以直接学行书。但多数学书者受“写好了正书才能写行书”正统观念的影响,长期精描细画地写楷书,一旦实用需写行书发现没有进步就丧失了信心。所以,直接写行书或正、行结合练,都是短期见效的方法。 * m3 R  {3 g( p2 i$ |$ D
三、选帖不当。在书法字帖中,有规范严整的,也有疏朗奔放的。每个人性格的不同使得爱好各异。同样一本字帖,某甲写起来心手俱畅,而某乙写起来却不合胃口、难有进步。一个性格豪放、外露的人写起来往往不拘泥于点画,喜欢写大幅的行草书。虽然潇洒、流畅,但法度不足、草得天书一般。而一个性格内向、深沉的人则常常喜欢写工整精美的正书,但在写行书时过分计较点画的精细,难以摆脱僵硬、死板的书写习惯。所以,对各种风格类型的字帖加以选择再定自己的专攻对象是第一步,在学的过程中据已特点对症下药地换帖是第二步。选择,深入,冲淡,融合,才能逐步提高。
" w  {. J8 p/ d  S" C) l: d8 d3 t' S四、用笔不当。毛笔书法中讲究中锋行笔,“用笔如调生马驹”,钢笔书法同样重 视运笔的正确性,如果握笔过紧,僵硬,转折或运笔时笔尖一侧着纸,就容易挂纸,难 写流畅。正确的握笔方法是松紧适度,使笔尖下水缝处于笔的正中位置,在书写过程中根据笔画的粗细、主次决定用力的大小,而这种技法,要求学书者在对帖练习时注意观察分析才能逐渐掌握。
! P* R0 @* q& p: A/ l五、不善思辩。有些很下功夫的学书者长期只知苦练,摹临某帖倒还象,随手一写还是自己学书前的老字体,不知自己的毛病所在。而另一类学书者又是另一个极端:不爱静心练,面对字帖,心猿意马,只知狂怪,不明规矩,提笔便是龙飞凤舞的一套。以上两类人的共性就是学帖成为抄帖,抄了过后就忘记,既不善学帖之优点,又不善检查 自己的缺点,学书就难有进步。
% l3 w! H" C1 A* ~8 L5 q1 U4 E1 _针对以上情况,以下的意见可供参考:
1 `6 o' v7 a# H6 q一、字帖放大。选中字帖后,可用复印机放大到1.5Χ1.5厘米的字。如果自己喜欢 写撇捺明显、精巧的写,就可选用弹性的钢笔。在学的过程中,摹、临、背(默写帖 字)、创(写与帖字相近的字)四结合。另外,可将字帖后页自己没学过的内容记入脑 海或请人念,然后用自己的习惯方式写出来,再和原帖字比较,就可以看到自己与字贴 之间的差距,从而检查自己的弊病所在。
! t% l, f1 k% f7 U0 z二、直接临习古帖。历史上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帖,颜真卿《争座位帖》等都是优秀的行书范本。可以直接临习,为了解决用钢笔书写起来字小笔划细的弱点,可用软铅笔2B—5B临写,用铅笔其好处有三:一者无钢笔运用不当偏锋挂纸之病,写起来圆畅自如、易得行气;二者避免用钢笔时追求点画的精雕细刻,忽视整体效果,为快写打下基础;三者笔粗可写大字与原帖相近,既有法度又可消除拘谨、无束缚之感。( H' ~0 x2 l# l8 M( k. A4 a
总之,学书不是机械的重复,苦练还要巧练,如有的字帖将部首、字体结构分类以便于临习,都是很好的方法,学书者只要勤练多思,就一定能提高书写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使用和保养自来水笔' c  g3 ^( J9 n5 B
□ 佚名
! I7 X7 l) i0 \6 G# ]+ D: l9 O同一牌号的自来水笔,因为使用和保养的不同,使用年限也大不相同。0 x  q2 e+ L. J% G* W& V
自来水笔的种类虽多,但使用和保养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 r5 Q. w3 A8 v6 m6 c
1.写字时手势要正确。有的人为了写得细,往往爱用笔尖的侧面或反面写字。其实,笔尖反面的加工不如正面细致,用反面写字显得毛糙,缺乏弹力。时间久了,还会影响笔尖正面的正常弹力,造成出水不畅、笔道粗细不匀等毛病。至于用笔尖的侧面写字,因为缝道没有直接接触纸面,很难流利地下水。同时,单靠笔尖铱头的一瓣写字,时间长了,便会把铱头的一瓣磨掉很多,而另一瓣却还完整,这就会失去协调作用,无法继续使用。正确的写字手势应该是:把笔尖的正面端正地放在纸上,使整枝笔和纸面保持在45~75°之间。0 @: P# u; y- }" x# s% B
2.写字时用力要适中。用力重了会使笔尖的铱头叉开,造成拉纸,甚至使铱头折断。用力轻了会影响出水。
5 Y* n2 Z: Q: p  J! c8 O3.不乱用墨水。不同牌号的墨水,成分和配方不同,如果穿插使用,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沉淀,伤害水笔的胆囊,不能流畅下水。最好经常使用一种墨水。如果必须换用另一种墨水时,也要把胆囊用清水彻底洗净。胆羹内要经常保持有墨水,不要到一滴水都没有了再吸水。胆囊内墨水少了,空气就多起来,写字时容易发生出水太快和漏水现象。吸墨水时,笔尖不要触到瓶底,以免损坏笔尖。6 H+ X. K5 z# o4 |4 b- ?1 Y
4,经常保持笔尖和笔项(装笔尖部分)的清洁和干燥。吸完墨水要擦干净,还应常常用水清洗胆囊和笔舌缝道。5 o& p! ]3 N8 [/ {' R, X% @
5.无故不玩弄笔夹。笔夹一般可用一万次左右(从挂到衣袋上到从衣袋上取下来算一次),随手玩弄,势必会缩短笔夹的使用年限。
# x" {3 L0 L1 z( l  [: {6.笔用过以后,应立即套上笔帽。6 Y3 z6 V( g0 G" ]8 P
7.长期不用,应该清洗后有效,否则容易造成积垢、影响书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挑选自来水笔7 Z& ~5 u2 o% p0 A' y0 T: i- ~
□ 佚名
5 x$ y4 B5 z& i+ p自来水笔分金笔、铱金笔和钢笔三种。不论哪种自来水笔,挑选时均应该注意:* ?0 [( ]; P/ D$ }' |/ K6 o, l/ b
1.笔尖上的圆粒是决定钢笔使用寿命长短及书写质量的主要部位。圆粒大,着纸面大,字迹粗,圆滑好写;圆粒小,着纸面小,字迹细。质量好的笔,圆头应正直,顶都是光滑的平球形,表面应平服,两半片的大小应相等,均匀对称。书写时是否圆滑,出水是否流畅,字迹是否秀丽,要通过试笔来检验,沾些墨水试写,除了划些横竖线之外,不妨多写些阿拉伯数字“8”。如果笔尖不拉纸,那就是圆滑,出水既不干涸又不潮湿,那就是流畅;字迹清晰,线条不忽粗忽细,才可能秀丽。" l$ k* w( ?: D. E
2.看笔胆是否打得进水,笔夹弹拔是否很有弹力。6 U* A8 v; C0 `- d2 d
3.外观要造型美观,款式大方,表面光泽好,各部件配合平整牢固,商标字迹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学习书法 如东汉的大书法家张芝在年轻的时候,就特别喜爱书法,常常整天挥笔书写。他家后花园中有一个小水池,他每天练完字,都用池子里的水洗笔和砚,日久天长,水池里的水慢慢地变黑,成了墨一样的颜色。由于张芝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在学习“章草”的基础上,创造了“今草”的书体,对我国草书字体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人们尊称他为“草圣”。而且人们都用“学书临池,池水尽黑”这句话称赞张芝刻苦的学习精神,也就把练习书法叫“临池”了。所以,我们学习书法,也要学习张芝的这种坚持不懈的刻苦学习的精神。  学习任何一门艺术,首要的问题是抓住基本功的训练。无论是书法艺术,还是一般的写字,其基本功的训练就是要解决书写者的书写能力问题。而书写能力的强弱又与其书写方法的优劣分不开。所以,学习书法还得从基本方法开始。下面,我们就分别向大家介绍几种学书法的方法。硬笔字的写法与练习 硬笔主要指的是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由于这些笔便于携带,书写也方便,所以是人们目前应用最多的书写工具。记笔记、写文章等都离不开它们。应该说硬笔的书写,在目前主要是侧重于应用。人们平时写字,在应用的同时,也会对它产生审美的心理,希望书写的文字美观耐看。又因为不管用什么笔写字,汉字的结体都是一样的,先练好硬笔字(铅笔、钢笔、圆珠笔等),解决了字的造型美(间架结构)问题,对学习毛笔书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我们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硬笔字的写法与练习。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岁小,运用毛笔和水墨的能力不强,所以先进行铅笔字的练习比较适宜。一边结合识字,一边掌握字的间架结构,还可以为练习毛笔字打下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董其昌是明中后期绘画艺术界的一代宗师,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画艺术的发展影响极为巨大和深远。他使文人画艺术获得极大的发展,在明末清初形成炽烈的文入画风。有清三百余年,凡画学画论未有不涉及“南北宗论”的。本文从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两大方面对董氏对... 书法第一网 http://url.cn/HRxvT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