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785|回复: 0

清人山水画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石之立势正,走势则斜。坪之正面平,旁面则仄。半山交夹,石为齿牙。平垒逶迤,石为膝趾。山实虚之以烟霭,山虚实之以亭台。山外有山,虽断而不断。

                                                                             ——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

              写泉有两叠、三叠、四叠不一,而层层石体,叠叠要变,左旋右转,或短或长,连断参差,上下照应。

                                                       ——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

        树分单夹,有散蝶聚蜂、蛇惊鸦集、鸡翎燕剪、珠缀冰凌、竹个棕团、帘垂繐结、飘缕簇角、攒针累纨之殊形,贵相机而作。   

                                                                 ——清·笪重光《画筌》

        董文敏云:唐以前无寒林,自李营丘、郭河阳始尽其法。虽虬枝鹿角,槎枿纷挐,而挈裘振领,条理具在。

                                                               ——清·恽寿平《南田画跋》

       画树四围满,虽好只一面。画树虚实之,四面有形势。

                                  ——清·方薰《山静居画论》


    凡写树无论远近大小,两边交接处,用笔模糊不得。交接处,用笔神采精绽,自分彼此。

                                                    ——清·方薰《山静居画论》

      古人画图,松柏多者,皆取平正之势,以林间可布屋宇桥亭,曲折位置也。如作离奇盘曲之势者,只可傍以奇石,俯以湍流而已。

                                                                       ——清·方薰《山静居画论》



   凡作林木,众木俱干霄,则必以横斜者穿插之;众本多槎枒,则必以直上者透领之。不但脉络联贯,亦且气韵深远。凡作山石,形势既已平直,其皴破当用偏斜流逸之笔,使其庄而不滞;形状若涉诡异,其勾勒当以平正稳重之笔,使其奇而有法。此谓正不废偏,偏不失正。

                                       ——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写某皴山,要配某树,此以笔法言,非以树名论也。如写松,其松针落笔处尾尖,而结蒂心处大者,此宜用披麻、云头、牛毛等山。若落笔处尾重大,而聚蒂处反尖小,此宜配斧劈、马牙等石。其余竹、柳、梧、槐,与夫无名杂树,即此类推。其树皴纹繁简,看山石之皴笔疏密,此一定之法,千古不易也。世人每以此论为执拘,从而鄙笑之,专以乱点乱皴为高尚,不知此乃画意,非画法也。画意者,草率不羁,如长沮桀溺之流,只可自适其意,不可以为后世训。画法者,法律谨严,如孔子设教。君臣父子,五伦定分,一丝不紊也。

                                       ——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

     林木窠石与山水别派,林木取高下偃仰错综之致,略画平远或远坡。取映带收缩耳。其用笔或苍古,或秀劲,当与书法相参。思翁论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此语尤宜于写林木也。庸史于山水尚可依样描摹,画林石则骨髓暴露矣。

                                                               ——清·蒋和《学画杂论》

     凡作树多在山石之前,用墨宜浓,庶不与山混。若树后之山墨浓,山前之树墨淡,固有树为山压之病,即树山同墨,亦见平板,远近不分也。

                                    ——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

危岩削立,全依远岫为屏;巨岭横开,还借群峰插笏。一抹而山势迢遥,贵腹内陵阿之层转;一峰而山形崒嵂,在岭边树石之缤纷。数径相通,或藏而或露;诸峰相望,或断而或连。峰夭矫以欲上,仰而瞰空;砂迤逦以同奔,俯而薄地。山从断处而云气生,山到交时而水口出。山脉之通,按其水径;水道之达,理其山形。

    地势异而成路,时为夷险;水性平而画沙,未许欹斜。近山潆洄,每于村边石脚;远山迢递,见之峰顶山腰。

    树中有屋,屋后有山,山色时多沉霭;石旁有沙,沙边有水,水光自爱空蒙。

                                                                                    ——清·笪重光《画筌》

  画石下笔法及层累取势法:一字金针曰“活”者,尤须于三面未分,一笔初下,具有磊落雄壮气概。一笔须有数顿,使之矫若游龙。

                                 ——清·王概《青在堂画学浅说》




       画石大间小、小间大之法:……树之穿插在枝柯,石之穿插更在血脉。大小相间,有如置棋,穿插是也。

                                                           ——清·王概《青在堂画学浅说》



    石若妙于劈面,虽百笏而景殊。石有剥藓之色,土有膏泽之容。

                                          ——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

      学写山石,必多游大山,搜寻生石,按开求法,触目会心,庶识古人立法不苟。更毋拘法失形,画虎类犬,甚至犬亦不成,不知何物,斯不足与语矣。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学贵心得。

                                  ——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



     画石以棱角见锋芒,以皴擦分平侧,以笔力取骨气。

                                    ——清·蒋和《学画杂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