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9742|回复: 26

[原创]南楚印社社长--羊城老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9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ADMINOPE=淳风堂|羊城老兵|威望由 0 增加至 1|老兵积极发贴.OK|1132324575][watermark]羊城老兵装模作样刻印图
[UploadFile=C0CFB1F8BFCCD3A1_1131514042.jpg][/watermark]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南楚印社社长--羊城老兵

             戎马书生       金石上校
                  雷铎
 
  金石书画家羊城老兵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1976年当兵,从一名普通的农村青年,逐级提升为武警支队上校政委;他1983年拜师学艺,从一名舞枪弄棒的军人,而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楚印社社长,书、画、印兼长的艺术家。
羊城老兵,广东开平人氏,一九五七年生于惠东,少性聪颖,尤喜书画,高中毕业后务农,十九岁应征入伍,到了被誉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湖南当兵,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涯。到了二十七岁那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才开始了他真正的艺术之路,拜齐白石的高足李立教授为师,从此,便如鱼得水,平步艺术的青云了。
  李立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书香世家子弟。十八岁那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李立,将自已的篆刻作品寄给其时业已名噪天下的白石老人,但并不敢对此抱有厚望,不料事隔不久,即接到白石老人亲笔复信,信中说:“所刻之印数方,刀法足与余乱真-----白石刻石替人二三,皆在四川,不料家山又有卧龙、石庵,能倾心学于余,余心喜又可畏可惭也…”,白石老人评价之高,令李立喜出望外,大受鼓舞。白石老人又嘱咐道:“始必先学于古人,或近代时贤,然后必须自造门户,另立自家派别”,谆谆善诱,如师如父。这后一番话,也是后来李立教给羊城老兵的艺术之旨。
   一九八四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为日本首相中曾根题字盖章时,指着案上一盒印章对日本客人说:“为了给这些条幅盖章,我特地请了中国著名画家和篆刻家齐白石的高足李立为我刻了这些印章”。在胡耀邦之后,诸多政要和名人的印章,不少出自李立之手,可谓一时“湘潭石贵”(李立乃湘潭人氏),名满华夏矣。
  一入门,即拜在当代最高水准的艺术家门下,羊城老兵可谓福分甚厚矣。
名师出高徒,理固然矣,但“师傅引入门,修炼靠个人”,因此故,孔子“门人三千”、而“贤人七十二”,羊城老兵深明此理,除天性聪颖之外,便靠“勤奋”两个字。
  在拜识李立之前,业余自学书画篆刻的羊城老兵,自学研究过《说文解字》、《篆刻学》等书,并试着在石头上刻印;拜师之后,在时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李立亲自点拨下,眼界顿然为之大开,从此广为借镜,不论甲骨、钟鼎、镜铭、砖刻、瓦当、古钱币,皆在借鉴搜罗之列。
  摹印读帖,此为一道,勤于奏刀,此又为一道。老兵每逢出差,行囊中所备者,非字帖印谱,即刀与石。多看广摹,即眼光开阔,勤刻多练,即技艺娴熟。
渐渐地,老兵在治印上有了自已的见解、自已的风格;逐渐形成齐白石所说的“自家面目”。
  此期间,老兵由感性的摹刻,进入对理论的研究。
  苏东坡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
  见识深浅与广狭,是初登山岭时候境界高低的差别所在;学养高低与雅鄙,则是登堂入室后,要领略“妙高峰顶”风光美妙之处的关于键所在。在李立的指导下,老兵开始了对中国篆刻史和金石理论的研究,并写成了《篆刻漫谈》一书。
  中国印始肇于殷商时代,古朴不羁,颇有原始艺术之美;初具面目于东周时期,天然而多变,朴纳而奇瑰;初步定型于李斯为相的秦皇统一六国时期,古雅而灵动,规规矩矩之中又变化莫测;全盛于天下大一统的汉代,奇正参出,力可扛鼎,妙不可言;历经隋唐而至两宋,繁复与积弱之风渐行,金石之道,渐渐模式化,几至弱不可救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到了元末明初,“画梅圣手”王冕顿开新天,王冕用花乳石代替金玉之属来刻印。从此,真正的文人治印的艺术产生了,并且大行其道,终于成为金石艺术的主流。
  在王冕之后,明清两代,诸派名家并起,文彭的吴派、何震的徽派、程邃的皖派、邓石如的邓派,各异其风,赵之谦、黄士陵等,各旨其趣;到了晚近,吴昌硕和白石老人,是两面伟大旗帜,尤其齐白石,以单刀冲刻,力敌千军,留红布白,妙趣无穷,成为一代宗师巨匠,桃李满天下,影响至巨。
  倘从理论上看,中国印艺术,当是人类符号登峰造极的少数几个品类之一:在方寸之间营造一个变化无穷的大世界:举凡阴阳、奇正、刚柔、粗细、动静、疏密、平斜、繁简、黑白、徐疾、藏露、穿插与迎让、规整与疏散… …等等一切,莫不在这方寸之间得到变化无穷的体现,用佛家的语言来说,叫做“一粒粟中藏大千”,融和了数千年中华文华与哲学的意念在里面;而就其风格个性化来说,又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一种极纯粹的形式美,不需读懂其间的文字或意思,仅仅其形式,便令人咀嚼再三,回味无穷矣。
  大而论之,人类的许多举动,全是“符号”:文字是符号、手势是符号、军队的旗语灯号是符号、雕塑与建筑是立体的符号、京剧脸谱是很典型的符号、中国的水墨画和书法是极艺术化的符号,而最纯粹的符号,除了周易(一阴一阳)和二进制编码(0和1)这样的例子之外,大概就是“寸方藏世界、片石营大千”的中国印了。
  倘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则中国印艺术是人类最为纯粹的符号学体系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懂得了中国印的奥妙,简直令人痴迷不已。
研究了这些历史和理论,老兵更领会了齐白石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道理所在,这也是他的恩师李立对他的教导。
  他需要从齐白石这棵钜形大树的影子中走出来。为此,他遍访名师,先后又得到个人风格强烈的福建篆刻名家林健、石开的指导。
  规秦抚汉,悉心研究,他终于顿悟出了一个道理:篆刻,无非“书法、章法、刀法”“三法”综合运用而已。书法是字的功底,章法是营构布置,刀法是前二者在石头上的实施。但是,这还远远不是大匠之道,大道不可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秦汉人治印,原无所谓章法刀法,而“法”自在有意无意之间出矣,这便是“法无定法、师法自然”的大道了。老兵曾经在一首自述诗中写道: “年华廿七始雕虫,单刀冲切任纵横,刻到白石无印谱,始悟汉印妙无穷。”老兵师法汉印,学的是其大气天成的境界,有时仍用齐派的单刀冲刻和有意的留红布白,但冲切兼用,以求浑然天成,又借用了今人石开等的萧散疏淡,清新典雅,因而,形成了自家师古而不泥古,散淡自然,又雄浑朴纳的面目。以老兵所刻的“好色之涂”和“尚涛之印”两方为例,“好色之涂”一印用齐派刀法,但变侧刀冲削为中锋冲刻,用力猛烈,笔画间自然崩裂连接,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红白对比强烈,似齐白石又非齐白石,“尚涛之印”则冲切兼用,布局均衡,笔画方正,颇有汉将军印的厚实大方,但因其奏刀之前并不起稿,随意刻来,方笔平笔中便有欹侧圆斜的变化,笔画粗不均,且亦有断续与崩缺,极有古印之风味。
  不起稿而直接对石奏刀,是老兵的一大绝招,更是他追慕古人的心得之后的一种技法的独特表达,据知,今人能此法者,不多。
  老兵初学印时,是湖南武警总队司令部办公室秘书,百余次月缺月圆,渐渐升迁到中校、上校,十几番花开花落,老兵也由一个业余自学篆刻的青年,变为一个屡次得奖、名噪一方的中年金石书画家了。
  兴趣、机遇、勤奋、再加上悟性,这便是老兵金石书画生涯成功之道的四大因素了。
  一般都把齐白石当作中国水墨画大师,尤以画虾为第一;但齐氏自称其篆刻第一、书法第二、诗词第三、国画第四,自扬其印而自抑其画,公平论来,其印与书画,当在等量齐观之列。故齐氏的弟子,亦多多才之士。
老兵之画,以虾、藤二者居多,画虾是齐氏门人十有八九的承继之作,画藤,则是老兵的偏爱。
  老兵曾在乃师李立处,多番研究揣摩齐氏的珍品原作,得益非浅,直至近年始动笔画虾,为求不“似我者死”,老兵的墨虾,多有作弓状弹跃之态,虽不及齐氏的笔墨老到,却多了一些引弓待发的情趣---虾本好动,老兵生于农家长于农家,高中毕业后又务农两年,对自然生态中的游虾有其独到的感悟。老兵有一方白文印,印文为“余少问稼田间”,说的便是这一段经历。
  老兵的画藤,说来有文章。
老兵曾自名其书斋为“缘木堂”,倘以自谦解,是“缘木求鱼”,不得要领的意思;但其实不然,“缘木”者,藤也,老兵将齐白石及其高足李立视为大树,自己只是“靠着大树往上爬”的“藤本植物”,一是表达对恩师和师祖的倚赖和感激之情;二是确有自谦之意,不能为大树,便为藤,亦可矣;三是寄托了一种老庄哲学情怀;柔可克刚,即“知雄守雌”、“知黑守白”的意思。老兵后来又自署其别号为“藤翁”,并以草书法画藤,一画再画,用意益明矣。老兵书法则多参以画法、刀法、线条老辣,有如刀刻斧削,极富金石气,得齐派艺术重、大、力、拙之精神。李立教授曾评其作品“承齐派艺术之余韵,而独树风彩,面貌粲然有奇意,金石书画皆以一股气贯之,气至法备,痛快淋漓,有夺魂之妙。”
  由此,联系到老兵为人,刚直、果断、利落、豪爽、讲义气的表层之下,又用心颇细,刚中有柔。前者,似其印风;后者,见其人生哲学:淡漠功名。老兵官至上校,人正當年,忽然于某日顿悟,功名百岁,艺术千秋。故毅然脱离宦海,退居林下,以书画自娱。一个武装警察的支队政委,不热热衷于“升官发财”,而痴迷于寡淡的刻石与丹青之道,本身便令常人觉得不可思议。
   笔者曾有一幅急就的五言冠首嵌名联语赠羊城老兵,曰“志在封侯外,达于金石中”(羊城老兵原名杨志达),虽不甚工,却大致是达意的。
故,本文,题目便叫做“戎马书生、金石上校”,以平淡文,记不平淡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南楚印社社长--羊城老兵

和老师李立教授在一起
[UploadFile=BACDC0EEC1A2D4DA_113151444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南楚印社社长--羊城老兵

                 羊城老兵简介
  羊城老兵,原名杨志达,别署藤翁,以缘木堂颜其居,广东开平人,一九五七年元月生于惠东。师承长沙李立、福州石开。其作品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和入选《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首届、第二届篆刻展览,并在《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全军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中获优秀作品奖;《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武警》《羊城晚报》《广东卫视》等传媒多次报道了他的艺术成就。《中国印学年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有其小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南楚印社社长--羊城老兵

[UploadFile=BACDCAAFBFAAD4DA_1131514641.jpg]
和石开先生在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南楚印社社长--羊城老兵

                三壶轩记
   三壶者,茶壶、烟壶、酒壶之谓也。茶可清心,烟能怡神,酒以忘形。此三者,余所嗜,吾以名吾轩。军旅生涯,廿有七载,位居团座,衔及上校。今蛰居斯室,日以读书挥毫泼墨饮酒品茗谈天说地为乐,不以所有自多,亦不以所无自少。往来无官宦,谈笑有白丁。此地无崇山峻岭,其人乃孤陋寡闻,于以养生治性,无适而不可也。诗云: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刀笔纵横生雅趣,胸怀坦荡自逍遥。是为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南楚印社社长--羊城老兵

[UploadFile=C0CFB1F8D4DAB4D3_1131514808.jpg]
老兵在从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南楚印社社长--羊城老兵

[UploadFile=C8FDCFD0CCC3_112_11315149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南楚印社社长--羊城老兵

[UploadFile=C1ACB5C7D6AED3A1_113151498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南楚印社社长--羊城老兵

[UploadFile=CADDE2D6_11315150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