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4280|回复: 77

【三八妇女节特辑】众里寻她---青年女书法家白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8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4-3-8 15:47 编辑

           【三八妇女节特辑】
   众里寻她---青年女书法家白锐


艺术简历
   白锐,女,文学硕士、美学博士,副研究员,就职于中国文联。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导师郑晓华教授。毕业后进入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学习,师从沈鹏先生和胡抗美先生。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妇女委员会委员,北京书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班助教、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胡抗美书法工作室助教。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项展览,获全国第二届草书展三等奖。2009年专著《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获第三届全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2013年获第四届全国康有为书法理论奖。数十篇书法理论文章刊于《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艺术报》《文艺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等。
沈鹏老师题签

科研情况
《〈兰亭〉:中国帖学史上的双刃剑》收入《2009北京文艺论坛:传统与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莫言的书法及书法观》刊于《文艺报》2010、2、5;
《解读沈鹏先生十六字书学理念》刊于《中国书法》2010、5;
《“洞见”书法》刊于《美术观察》2011、8,转载于《书法报》2011、11、16,收入《原创·艺术·诗意·人本——沈鹏书法艺术学术研讨会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6
《对“书法热”的反思》刊于《文艺争鸣》2011、14 ;
《让“伪书法”离远一点》刊于《文艺报》2011、1、28;
《“书法热”之我见》刊于《文艺报》2011、8、22;
《何为“书法”》刊于《文艺报》2012、3、30
《书法艺术坚守传统才能国际化》刊于《人民日报》2013、6、7
《当代书法“炫技风”反思》刊于《美术观察》2013.7
《“书法热”的冷思考》刊于《美术观察》2013.9
《坚守传统审美:书法艺术与世界对话的可能性》刊于《中国艺术报》2013.5.15
2009年,博士论文《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南方出版社出版;
2010年,《我们离书法的审美到底有多远》在中国文联第五届当代文艺论坛上宣读,入选《文艺繁荣与价值引领》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年,在“原创·艺术·诗意·人本——沈鹏书法艺术学术研讨会”上发言,题目《原创精神·个性发展·书法创作》;
另有《智慧的洞见》、《“尽精微”方能“致广大”》等多篇书法评论刊于《书法导报》、《书法报》。
沈先生指导作品

参加展览及入展获奖情况
专著《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
2006年,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展;
2006年,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草书展;
2007年,入选韩国驻华文化院主办的第二届中韩书法展;
2008年,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册页展;
2008年,荣获全国第二届草书大展三等奖;
2009年,入选《中国书画报》六十强提名展;
2010年,入展中国书法院主办的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
2010年,入展全国妇联联合文化部、中国文联共同举办“2010 中国女性艺术大展”;
2010年,特邀入选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九成宫全国书法大赛暨全国书法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1年7月,在北京举办首个个人书法展——“轻描淡写·白锐书法作品展”;
2011年8月,在贵阳举办“白锐草书作品展”;
2011年9月,在深圳举办“白锐书法作品展”;
2011年11月,入选中国书法院主办的“第四届国际书法年展”;
2012年2月,入选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国际水墨双年展”;
2012年,入选《东方艺术·书法》及中国书法院共同提名的“全国青年书法二十家”;
2013年3月,在山东举办“大院内外”当代书法家13人作品联展;
2013年4月,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第二届翁同和奖书法展;
2013年6月,入选国家画院主办的“笔墨东方”——中国书法艺术国际大展;
2013年8月,入选“学院的力量”——全国中青年书法家走进内蒙古包头书法展;
2013年10月,“再叙兰亭”——祁小春、白锐、祝帅三人展在潍坊博物馆开幕;
2013年10月,“砚墨水云”——方建光、白锐、陈靖、张英俊中青年四人书法展在郑州开幕;
2013年12月,荣获第四届全国“康有为奖”书法评展的理论奖(共五名)。

向沈鹏先生请教

书法活动
2008年,奥运会期间,受北京书法家协会委派,在奥运主新闻中心担任专业翻译人员,为外国媒体、友人传播中国书法艺术;
2008年,参加北京书法家协会组织的赈灾活动,书法作品捐赠四川汶川灾区;
2010年,随文化部“中国著名书法家送春联活动”代表团赴陕西灾区慰问,现场挥洒笔墨,书写春联,慰问群众;
2010年,参加北京书法家协会组织的赈灾活动,书法作品捐赠青海玉树灾区;
2010年,参加“七彩云南——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赈灾义卖活动”,书法作品所得善款捐助云南旱灾灾区;
2010年,随中国三联书社慰问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师生;
2010年,随中国书法家网赴湖南益阳参加“清溪书韵——中国著名书法家走进新农村活动”,为当地百姓书写作品;
2011年8月,接受河南卫视采访,录制“中国书坛新秀白锐”宣传片;
2012年正月,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给全国人民拜年;
2012年10月,特邀参加第三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开幕式;
另外,担任中国书法家网大型艺术对话访谈栏目——丁白访谈主持人期间,采访周有光、冯骥才、莫言、陈传席、吴悦石等文化学者和书画界前辈。访谈内容陆续在《青少年书法》、中国书法家网刊登,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
送春联,走基层

进入魏晋
胡抗美
   白锐书法的特点,是书法创作与理论钻研同时进行,于创作,她心中始终有个清醒的追求目标;于理论,她笔下坚持针对性和时效性。这在当今年轻一代书家中实属难能可贵。沈鹏老师很看重这一点。其实,白锐之所以初步形成这样一个特点,与沈先生的施教密不可分。当然,言及白锐的书法与书法理论、中西哲学、中西美学等,不能不提到郑晓华先生。晓华先生是白锐的博士导师,他们师生经常向我说起对方。白锐说导师对自己的艺术引导作用及严格要求;晓华先生说白锐是年轻书家中实践与理论双进的佼佼者。沈鹏老师和晓华先生对白锐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就是书法的路子正,没有不良习气。
   我理解,书法的路正,关键在取法。姜夔的《续书谱》开篇就说,“真行草之法,取法于篆、隶、章草。”我记得,姜氏之见,卫夫人也早有阐述,这正说明书法的取法问题古今皆摆在重要位置。书法取法高古,一般指取魏晋之法,之韵味,之格调。譬如草书,宋代大书法家米芾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聊徒成下品。张颠(癫)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巧言)光尤可憎恶也。”[ 米芾《论草书帖》]米元章讲的十分武断,并且指名道姓批评了一些书法大师级先贤,以证明自己草书必须取法魏晋的观点。这情况,不仅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外国人也一样。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丹纳在研究意大利画派时说:“我们不妨把这个有着完美创造的辉煌时期比作一片顺着斜坡栽种的葡萄。低矮处,葡萄尚未成熟;高处,果实也不丰润。低处的风气往来不畅,高处又过于寒冷。这既是成因,又是规律;纵有例外,也不足为道,且不难解释。也许低矮处能碰到一株单独的枝蔓,因其枝叶丰茂,不管环境如何,尚能结几串圆满的葡萄。但那只是孤独的一株……”[ 丹纳《艺术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丹纳所描绘的时期,是指15世纪的后25年和16世纪的前三四十年的60年左右的时间。60年之前,这个画派尚未成熟;60年之后,这个画派已经衰落,按照丹纳的话说:“前期艺术在生长,往后便是凋零,璀璨的花季就存在于这两个阶段之间。”唯独这特殊的60年,诞生了列奥纳多·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安德烈亚、德尔·萨尔托、弗拉、巴尔托洛梅奥、乔尔乔内、提香、塞巴斯蒂亚诺·德尔·皮翁博、柯勒乔。魏晋对于书法艺术而言,的确是一个“璀璨的花季”,在这个“璀璨的花季”里,诞生了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王家、谢家、郗家、司马家等家族性书法群体。难怪沈鹏先生再三强调书法之本体,强调向魏晋学习。我看过白锐的博士毕业论文,是专题研究王羲之的,很有新意与深度。应该说,这篇论文就是白锐的书法审美价值的取向,也是她书法创作的方向。近些年来,白锐兼习篆隶楷书的同时主攻草书。她在临写《十七帖》的时候,善于思考,深入研究隶书与汉简、与章草的关系,以明白《十七帖》的笔法来源。这是她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也是她向魏晋学习的态度。更重要的,她要实现个人情感与古时的沟通。
   我对当下草书创作进行过梳理,总体感觉是由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单一的明清味道,进入了魏晋,进入了多元。但我也看到,现在草书创作也存在一些通病。一是见线不见点画;二是笔法堆砌;三是只知形的组合,不知起笔行笔与收笔的组合。刘熙载《书概》说:“草书尤重筋节,若笔无转换,一直溜下,则筋节亡矣。虽气脉雅尚绵亘,然总须使前笔有结,后笔有起,明续暗断,斯非浪作。”刘熙载告诉我们,草书一定要讲究笔法,须“转换”,“前笔”要“有结”(收笔),“后笔”要“有起”(连绵中的起笔)。刘熙载为什么把收笔放在起笔之前讲?第一,草书笔法不是表现在每一个点画中,而是散在的组合。第二,草书的笔法在运动中表现,其部位具有随机性,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在这些问题上,白锐保持高度警惕,不能说她这些毛病一点也没有,至少可以说,这些毛病正是她理论思考的针对性所在。
   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书家,面对书法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都会感到任重道远,也会感到无奈与苦恼。白锐有白锐苦恼,仅从本体而言,她追求作者情感与点画造型的一致性。要达到一致性,一方面需要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需要作者终身追求。说实话,这不是个人追求就能得到的,社会的认可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谈何容易!这里,还是说点书家自己的事吧。那么,书法家情感是怎么进入书法作品的呢?我认为,其中重要一点在造型。读白锐作品,无论从美学还从心理学角度,都会使人产生以下一些想法。
   所谓“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客观事物给人的满足程度不是依斤量而作为判断评价标准的,而是以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情绪状况来表现的。例如,喜令人手舞足蹈、怒使人咬牙切齿,忧则茶饭不香、悲则痛心疾首等等。其实,在手舞足蹈、咬牙切齿、茶饭不香、痛心疾首的背后有一个东西起主导作用,那就是心理活动。书法创作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的组织者正是情感。不同情感会对造型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影响作用于书法的造型元素,必然产生变化万千的造型,这就是造型与情感的关系。人的情感是丰富的,书法的造型元素也很多。有点画造型、线的造型、结体造型、行的造型、列的造型、组的造型、块的造型、篇的造型;还有黑的造型、白的造型、墨色浓淡枯湿的造型等等。一幅书法作品的内容,就是书法家不同情感通过造型元素的摆兵布阵。与其说是造型元素的造型,毋宁说是书法家情感的现形更合适。书法的各种造型都是一种表现,如形态形状的表现,力的表现等。点画线条的粗与细,长与短;用笔的中锋与侧锋及方与圆;结体的大与小,正与欹;行的摇摆,列的疏密;组的断续,块的呼应等等,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既不是古代经典造型的复制,也不是个人书写习惯的重复,而是手舞足蹈、咬牙切齿、茶饭不香、痛心疾首的演示。
   所不同的是,手舞足蹈、咬牙切齿、茶饭不香、痛心疾首等在书法元素中变成了具有表现力的符号。康定斯基认为,物体的不同形状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角度越尖,冲击性越大;角度越钝,冲击性越小。我们把康定斯基的“尖”和“钝”转换成书法的造型元素,在用笔中分别属于露和藏、方和圆、内擫和外拓。那么,“露”的线条,方的造型,内擫的点画有棱有角,骨力开张,表现的是作者的激愤类情感;“藏”的线条,圆的造型,外拓的点画含蓄圆浑,温和敦厚,表现的是作者的喜悦类情感。个人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个人把握的不好,或虽然把握的很到位,人家看不明白,都会产生苦恼。
   我希望白锐能够善于总结,加倍努力,在书体的平衡发展、互相促进上狠下功夫,在向魏晋学习的道路上不懈追求。
与恩师胡抗美先生合影
东方既白 锐不可挡——漫说书坛女杰白锐博士
  我是先读白锐博士的文章,后看到她的书法作品。发表于《文艺报》的《让“伪书法”离远一点》《“书法热”之我见》《何为“书法”》,发表于《人民日报》的《书法艺术坚守传统才能国际化》,刊登于《美术观察》的《“书法热”的冷思考》《当代书法“炫技风”反思》等,无虚言妄语,不哗众取宠,更无无病呻吟。文章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娓娓道来,实当得“绝妙”二字。在热衷于写晦涩的论文、编空洞的丛书的今天,还有人能静下心来写这类文章,想来一定是无关名利、功成名就的大家手笔,它让我想起了罗继祖先生那本薄薄的却令我印象深刻的《墨佣小记》。
  百度之后才知道,作者是一位70后女博士,她的名字叫白锐。
与莫言老师合影

  一、
  白锐博士出生于太原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小学课外班时开始学书法,13岁书法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97年,白锐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陕西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本硕连读,硕士导师是大诗人霍松林先生弟子、唐宋文学专家张学忠教授。毕业时,她决定报考书法博士,得到了雅好金石书画的张教授的首肯。刚好这年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副院长郑晓华教授招收书法类博士研究生,白锐勇敢地给郑教授写了一封自荐信。不久,她收到了郑教授的回信,鼓励她认真备考。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时,白锐写到:
   我不是个自信十足的人,但常常会做出些“蚍蜉撼树”的事情。回想当年从文学专业读完硕士,转而报考书法类的博士,一心只为圆那儿时的书法梦。殊不知,书法理论文章写不好、仅有五、六年的书法童子功的我,有多么地自不量力。“帖到用时方恨少”,其间,内心经历了无数次的怀疑、动摇与否定,这种挣扎与坚守,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成长的痛苦与快乐,也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经过刻苦努力,白锐顺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导师郑晓华教授是欧阳中石先生培养的第一批三位书法博士生之一,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2007年白锐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由南方出版社出版,并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她的书法作品也在那两年相继入选全国妇女书法展和首届草书展。毕业后,她顺利进入北京文联从事理论研究工作。
  从严格意义上讲,白锐博士应该算作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书法学派的再传弟子,这一学派根深叶茂,如果继续走下去,她也会像她的同乡、同门师长谢小青博士一样稳定而出色。但是,“一心只为圆那儿时的书法梦”的白锐,抱着转益多师的态度,毕业后进入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学习,师从沈鹏先生和胡抗美先生。
与白谦慎老师合影

   二
   沈鹏和胡抗美,当代书坛草书创作的两位标志性人物。沈鹏的草书以抒情性见长,胡抗美则突出探索草书的抽象性表现。但两位先生都再三强调书法之本体,强调向魏晋学习,而胡抗美先生更是把评论白锐的文章以《进入魏晋》名之,这无疑是两位老师醍醐灌顶式的引导。白锐博士对两位老师敬重有加,对两位老师的书法艺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撰写了《解读沈鹏先生十六字书学理念》《原创精神?个性发展?书法创作》《胡抗美书学论稿》等多篇论述透彻、艺术观点独特的论文,这些文章不仅是她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更是她向老师学习的一种手段。在这种研究过程中,白锐准确地把握了老师的点拨,于书法创作,她心中始终有个清醒的追求目标,那就是“向往魏晋,心归二王”;而于理论,则坚持针对性和时效性相结合。她在第一次书法展“轻描淡写”一篇文章中说到:
   我始终坚信,那些优秀的书家可以做到兼顾书法传统与个性发扬的二元发展。这对我而言,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向往魏晋,心归二王,由来已久,这也必将是我艺术追求的旨归。同时,书法最终是要表达情感的,它之所以不同于写字,而成为艺术,需要立足于书法本体,展现审美之境。
   因为要写这篇文章,我仔细从网上搜出许多白锐博士的书法作品,白锐也给我传来一些高清的作品图片。应该说,白锐的小楷写得很生动,较好地演绎出了魏晋小楷高古渊雅的萧散气息。白锐对篆隶书亦有较多用心,特别是对粗犷豪放一路篆隶经典更为倾心,所作雄浑朴拙,豪放大气。其行草承袭魏晋二王,碑帖兼容,面目多样。重在体现她所尤为推重的“魏晋风度”,用笔讲究规矩法度而不拘执,行气追求洒脱飘逸而不狂野,补白体现空灵虚淡而不造作,墨色注重变化多端而不刻意。而其最打动我的还是她的草书书法作品,善于把握传统与当代的交汇结合点,具有较强的自家面目。
   胡抗美先生在看过她为展览准备的作品后曾写到:“近些年来,白锐兼习篆隶楷书的同时主攻草书。她在临写《十七帖》的时候,善于思考,深入研究隶书与汉简、与章草的关系,以明白《十七帖》的笔法来源。这是她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也是她向魏晋学习的态度。更重要的,她要实现个人情感与古时的沟通。”
   白锐博士的书法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引起了学术界与藏家的关注。但她的创作中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对乃师沈鹏先生和胡抗美先生的吸收和借鉴。甚至过去有些作品,与胡抗美先生之作十分相像,我不赞成这一点。但从他春节前后创作的一批新作看,她已经逐渐化解和吸收。如果说,当年她从师郑晓华先生却跳出了欧阳门派的藩篱是她的成功起点,今天再次跳出沈、胡二位先生的影子,就是她的飞跃了。
与百岁老人周有光的合影

   三
   周日去画馆与几位藏友茶谈,他们看了我给几位年轻人写的文章,问我为啥开始关注年轻人的书法?我告诉他们,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收藏名家书法起,至今已经近30年了,收藏张海时他44岁,收藏曹宝麟时他43岁,收藏丛文俊时他42岁,收藏华人德时他41岁,收藏王镛时他40岁,收藏孙晓云时她39岁,收藏石开时他38岁,收藏鲍贤伦时他34岁,收藏陈振濂时他32岁……在今天,他们就是70后的年龄啊!可今天,他们的平尺润格都过万、甚至几万了,而比他们年轻的60后刘彦湖、徐海、陈忠康、陈海良等也都过了每平尺五千元,还有几个工薪阶层能收藏得起?还有几间画廊有胆量、有实力收藏几百平尺他们的作品?与其冒着巨大的风险,占据巨额资金,不如在年轻人中寻找新的潜力股,再过些年,他们就是今天的王镛、陈振濂、孙晓云,这是历史规律。
   其实,对于当代书法而言,70后已经正式站在了舞台中央,他们学术背景、师承关系、艺术追求、学书经历各有不同,但对书法都有着独特的理解个性的探索,并敢于大胆接受市场的考验。我曾对一些成名的书法家说过,别对自己的作品市场期望太高,不信你拿到我当版主的中国书法家超市拍卖区0起拍试试?他们不敢,可这些年轻人敢,而且成绩不错。这说明市场是接受年轻人的。所谓:“东方既白,锐不可挡”是也。我觉得这新的潜力股中除了尹海龙、何国门、邱才桢、赵彦国、梁小钧等,白锐博士也应该算一个。
   “白锐君书法,史论研究与创作并行发展,又互相交融,书作在探索中寻找自我,在追求形式感的同时,深化内涵。循此以进,必能更上层楼。”这是如今难得一见、已成为京城大隐的沈鹏先生写给白锐博士的题词。在从事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同时,白锐博士还参与了具有一定学术含量的书法社会活动,特别是她与青年书家丁剑一道,联袂担任中国书法家网大型艺术对话访谈栏目——“丁白访谈”栏目主持人,采访了周有光、沈鹏、冯骥才、莫言、陈传席、吴悦石等文化学者和书画界前辈。以青年书法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与大家对话,把诸多具有深邃的思想和独立的思考的文人、学者的思想成果行诸文字,陆续在《青少年书法》、中国书法家网刊登,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而就在前几天,她去年发表于《中国艺术报》的文章《坚守传统审美:书法艺术与世界对话的可能性》被河北衡水当做了高考模拟金卷试题,这在书法界是其极罕见的。
   如今,白锐博士已经从北京文联调入中国文联工作,同时还担任着中国书法家协会妇女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书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班助教、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胡抗美书法工作室助教。一个美丽聪慧的白锐,一个谦逊勤奋的白锐,一个创作与理论兼修的白锐,一个从沈鹏、欧阳中石两位大师门里走出的白锐,已经完成了理论和实践上的积累,开始走上人生与艺术的快车道,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个更大的惊喜!我坚信这一点。
  
               2014年2月28日2时王宝林于三惜草堂
  
与陈洪武书记合影

与导师郑晓华合影

博士论文答辩留念

采访冯其庸先生
采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

参加第五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代表大会工作照

参加金陵论坛

参加金陵论坛与尉天池、陈洪武先生合影

参加中国文联第六届文艺评论班

出席九成宫全国书法大赛开幕式

访《爨宝子碑》
金陵论坛与王羲之研究专家王玉池先生合影
景阳冈采风
课题班点评
轻描淡写 白锐书法作品展开幕式

清溪村

文化部领导颁发证书:送春联到基层

才女白锐
叶辉

    知道白锐,最早是通过“丁白访谈录”。

  这个由中国书法家网策划的大型艺术对话访谈栏目,曾经采访了冯骥才、莫言、周有光、吴悦石和陈传席等文化名人和艺术名家。它的主持人就是丁剑和白锐。

  丁剑与我早就相熟,也算半个同行。他是知名网络人,也算半个媒体人。白锐是谁则让我一度有些好奇,然后就想当然的以为她应该是一个喜欢写文章的艺术粉丝。

    后来偶然得知,白锐是一位美学博士,也是一位书法家。她不但字写得好,学问也很好,还在中国艺术圈的最核心中国文联上班。这让我顿时肃然起敬。做网络访谈,据我所知是没有回报的,只能凭着对文化对书法的一腔热情去埋头苦干。做了十多年媒体,我深知做采访表面风光,可以和艺术大家接触,实际背后十分辛苦。从经常被约专栏,被一些媒体称为书画投资理财专家后,反正我自己是越来越不乐意做专访这种苦活了。白锐愿意去做,并且用业余的时间去做了,还做得挺好,让我挺感动。这倒让我有些自责,为什么没能早点认识她?

  白锐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妇女委员会委员,北京书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班助教,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胡抗美书法工作室助教。她的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项展览,获全国第二届草书展三等奖。
  跳过这些简介式的介绍,在我看来,白锐的书法,温婉中带着豪放,是其最大的特色。白锐书法的气息就像一个古代女侠,既有女性羞涩的含情脉脉,又有女侠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收放自如。她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十足的表达到了宣纸之上,并打动了许多人。

    在书法创作上,白锐不但实践,也爱思考,学做了很多问,终于脱新颖而出。她是中国人民大学郑晓华教授的得意门生,读博士期间除了进行书法创作,更是对书法理论、中西哲学、中西美学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她的专著《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获第三届全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还获得第四届全国康有为书法理论奖。她还有数十篇书法理论文章发表于各大专业报刊。更有趣的是,她写的文章《坚守传统审美:书法艺术与世界对话的可能性》甚至被选为河北衡水2014年高考模拟试题现代文阅读,一时间传为佳话。这一方面说明出题专家对她的书法见解高度认可,另外,她的文字的优美也足以当作学生学习的范本。

  难怪中国书协副主席胡抗美先生评论说,白锐书法的特点,是书法创作与理论钻研同时进行,于创作,她心中始终有个清醒的追求目标;于理论,她笔下坚持针对性和时效性。这在当今年轻一代书家中实属难能可贵。

    我一直固执的认为,书法成家得有悟性,肯下苦功,还得有学养。悟性,决定了书法的高度;下苦功,锲而不舍才有成功的可能;学养,则决定了书法的后发的有力。很显然,这三点白锐都具备。而且,她对书法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并且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来雕琢并且不断完美自己的喜好。

    白锐也用她对书法的真诚,打动了许多前辈书法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她前几年在北京办书法展,大腕云集,展名还是恩师沈鹏老先生亲笔题写。这些前辈的言传身教,都让她受益匪浅。

    话也说回来,有一点我们没法回避,女艺术家做艺术很难,但真正成名之后,所能取得的“回报”也比男性书法家要多。要不,为什么咱们的主席送韩国美女总统一幅女性书法家的字?为什么收藏家更愿意收藏女艺术家的作品?当代书坛,男星多如牛毛,女星实在罕见,因为他们要付出更多,才能取得与男书法家同样的成就,也因此更受人关注。可喜的是,在周慧珺、林岫、孙晓云、胡秋萍等女书法家继续在书坛发挥能量的同时,白锐等年轻女书法家也在快速崛起,并且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画廊和收藏家的眼光是最敏锐的。一些画廊已经盯上了白锐,开始代理她的作品。在这些画廊看来,才华横溢的美女书法家,写得一手好字学问还好,市场前景还差得了吗?
   
  (作者系《投资与理财》杂志副主编、艺境收藏与投资专家委员会主任)

和长八作品合影

我们毕业了

益阳活动

与人大同门在中国美术馆

云南文联调研

中国文联文艺论坛发言

在奥运主新闻中心传播书法艺术


白锐的第六感
朱涛

人体除了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个基本感觉外,还有第六感。所谓的第六感,即有对机体未来的预感,我们把这种感觉称为"机体觉"、"机体模糊知觉",也叫做人体的"第六感觉"或“直觉”。据科学家统计,在这方面女人的正确率要普遍大于男人。“第六感”似乎已经成为了女人的专利。
对于第六感的运用,绝大多数女人都放在对男人的关注上了。而白锐则把她的第六感给了书法,用这种第六感超乎常人的直观力、集中力、贯通力去经营着她的书法。  
直观力:准确地切入书法

通常来说,男性以论理的思考力取胜,而女人感觉和直观力强。用白锐的话说:直观力是我切入书法的能力。人是受大脑支配的,眼睛看到什么,决定了大脑的思维,继而决定手的创作,你看到墨团,你就只能创作墨团,你看到线条,你就只能表现线条,你看到的是精神、是情感,你就能表达精神、表达情感。
白锐就是运用这种第六感的直观力准确地切入书法,她从书法中看到了精神、看到了情感,就是这种似乎悬而又悬的东西,构成了书法的灵魂。白锐的书法师于沈鹏、胡抗美、郑晓华,他们对白锐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就是书法的路子正。我理解这个路子正,就正在切入的角度正确。起点选择正确了,剩下的就是往前走了。
白锐选择从魏晋切入书法,魏晋对于书法艺术而言,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说:“谢草郑兰燕桂树,唐诗晋字汉文章”,可见晋字在书法史上的地位,魏晋书法是在玄学思想影响下的自觉实践的产物,“著绝艺于纨素,垂百代之殊观”(索靖《草书状》)尺牍书札之间的传递,蕴含着很深的人文思想和艺术精神,这就是白锐所说的“看见”。
集中力:深入地进入书法

在感觉上,男人不是很定性,喜欢天马行空,而女性可能是由于生活空间比较狭窄之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
人生苦短,不可能穷尽一切,能够专注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了。而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其能量是无穷的。白锐从学生时代到现在专注于书法,近些年来,白锐兼习篆隶楷书的同时主攻草书,显示出她强大的专注力,这种专注力让她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一下子冲上中国书法的项峰。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项展览,获全国第二届草书展三等奖。专著《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获第三届全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数十篇书法理论文章刊于《文艺报》《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
学习书法,要入进去,要能够与古人沟通。白锐在临写《十七帖》的时候,就像是在与古人交流、聊天,她要实现个人情感与古时的沟通。为了这个“沟通”,她下苦功夫,深入研究隶书与汉简、与章草的关系,以明白《十七帖》的笔法来源。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你看她在临写起来,就十分地自如。
经常泡在股市的人有一句话,叫做“横有多长,竖有多高”。白锐把她这个诀窍用到“丁白言谈录”上,每访谈一个,一定把功课做足,这样访谈的时候,就能够如进佳境,谈笑自如。   
贯通力:融会地贯通书法

纵向的深入,是书法学习的基础,而横向的贯通则是书法创新的关键。也就是说,要看你有没有能力探求到书法与其它艺术之间的“关连”。
白锐的高人之处,在于她不仅有很强的直观力和集中力,更在于她通够像男人一样以论理的思考力对待书法。在书法界,能够把书法创作与理论钻研同时贯通的人不多,白锐是一个。胡抗美这样评价:于创作,她心中始终有个清醒的追求目标;于理论,她笔下坚持针对性和时效性。
我读过白锐的博士毕业论文《唐宋<兰亭>接受问题研究》,还有她写的读沈鹏、胡抗美、祁小春等人学术专著《十六字书学理念》、《胡抗美书学论稿》、《山阴道上:王羲之研究丛札》、《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等书的评论,不可想象,一个花季美女是怎样把时光放在这些枯燥无味的理论上,而且评点得头头是道。
慢慢地品味,我发现所有的这些,都让白锐贯通到她的书法之中,化成了她书法审美价值的取向,也是她书法创作的方向。把他人之技贯通于已有之,把他人之理贯通于已者少,可想而之,白锐要使出怎样的“乾坤大法”,才能使这些原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化成她书法的灵魂。
    你可以不相信我,但要相信女人的第六感。




发表于 2014-3-1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1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女书法  形式  节奏  技法  毋庸置疑   作品底蕴不厚  线条缺少表现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1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1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缘斋 于 2014-3-11 16:49 编辑

                                                                                                     
                                    《众里寻她》
                                                                                                观白锐博士书法艺术展有感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好友们转发关于白博士的微展,我也偶有截图学习也,这次又关注在秀山兄的帖子里看到“众里寻她”---- 白锐博士书法艺术展,可谓是又一次为书法爱好者们带来了一次书法盛宴和文化大餐。这次展出白博士的一些生活书法活动照和书法作品100多张。精彩的书法作品让网友们关注欣赏,白博士是一位美女书家,勤奋好学,苦心钻研。潜心艺事,孜孜不倦。她导师郑晓华教授。毕业后进入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学习,师从沈鹏先生和胡抗美先生。她在年轻书家里是当之无愧的书坛佼佼者,白博士的书法风格别具一格,前卫中表现出优雅,师承学院派的她,又是当今学院派的优秀书家代表,为书法事业做出来巨大的贡献,她还是胡抗美老师的得意弟子,细细欣赏她的书风能感觉到白博士是二王,王铎,米芾,等书帖的学习者,有扎实的基本功,欣赏她的作品给人一种优雅美的享受,通过这次展览能感觉到她是位潜力很大书家,她以行草书最佳,欣赏她的作品给人有很强烈的节奏感,运笔流畅,转折果断,恰到好处,一位还有天赋的书法家,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都是她的精品,能感觉出来件件作品精美绝伦。创作出来的行草作品很有意境,意境美是书法家思想感情和修养的流露。思想感情是一切艺术的属性,这次都源于白博士的艺术才华,她的书法作品从书法的内容、线条、结构、章法、体势等体现了她的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抒发了白博士对艺术的执着态度。再看她的草书作品在书法上大胆创造、锐意革新,创作出美妙的线条。他的章法雅致,从中可以窥视他高风亮节的卓然傲世的精神;由此而知,她的成就是独特而又清晰的、每件作品都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造诣。同时也显现出白博士巨大的艺术空间, 一件好的书法作品是一个书法家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了书法家的经历、学养、教养、修养。有大量的时间在学习的白博士对古人有所悟,会理解,善于抓住本质;她对现代书风不入其流,不步其形式,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所以她是涵盖古人,具有现代思维意识的书法家。她的书法细腻、纯朴、大气,细腻,细而不散,常态而不野,宽泛而能容。人无宽厚之心,则不可能有宽厚之态。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品格。只有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并且长期对中华文化学习,并受其熏染,才会具有这样的品格,不是模而能似者,它不表现于表层,而是人内 心的心理气度的表达。故宽厚者,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表达。而纯朴,就是自然。自然是心理上无任何碍物。比如,提笔所书,内容无不熟之碍,不受书写时条件、人为等方面所碍,不受所书内容安排上的妨碍。提笔直下,纯任自然。大,可收得住;小,可放得开;重,可以轻相救;轻,可以重相补;斜,则以正相助;正,则以斜取势,随心写来,一任度化,自然成韵,全篇浑然成章。无安排在安排之中,不期然而然之。无丝毫媚俗感,无丝毫矫揉造作之态。这是一个有艺术修养、文化修养的人才可办得到的。得古人的高古之风;她的书法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而笔迹中流露着意趣、天趣;白博士的书法不经营,却处处显出巨大的市场潜能,尤以全篇浑然而成,令人拍案叫绝。她的书法从笔迹、笔触、点画、结体、行气、章法上,从不入媚俗之流,长锋挥来,毫在纸上,时起、乍去、提得起、放得下,以情写来,以理化情,酣畅淋漓,不拘于法,然处处皆法,法其大法,不为小技、巧媚之俗所羁绊,真乃独具风格,虽然白博士还年轻不敢说大家但有大家的气魄。
      

    在艺术技巧上,身为博士的她,有扎实的基本功,白博士能创造性地运用了古人的运笔方法,逆中有顺,顺中有逆,变化方圆,指腕并用,提得起,放得下,随放乍起,更显出灵动活泼;急转直下,横出斜行,显示出势态的生动;紧急中,指、腕、背、肘并用,全身之力、全副精神,铺洒于纸上,更见出淋漓尽致的特色,这些更是其书法家未能企及的。韵律上,变化更多,随意写来,却深浅有度,忽大忽小,令人不可扑捉,浓淡之间,游刃有余,忽紧忽松,自然成章。有时真令人长叹一声 ,拍案叫奇。章法上,平淡中出奇巧,黑里见白,白中见黑,实处有虚,虚处有实,气息自然,常态中愈显奇绝。紧中常有变化,松中更显筋骨,绝处逢生更是她的特点。法境界之开阔,意态变化之丰富,运笔之绝伦,造型之奇特,显出了大化的境界。
         

    我相信以白博士的这样实力她的名气一定会越来越大,我也相信她一定会驱浮躁化为力量,能创作出更为精彩的书法作品,其实早几年就知道白博士字写得好但未见过其真迹,今借此机会有感而发。
                                   支持秀山兄的帖子

initpintu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萧散自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也诗无敌,锐者艺可慕。
祝贺,祝福!
李士勇,地址:河南省漯河市辽河路东段源汇区农行家属院6号楼510室,
云林精舍,邮编:462000,电话:13939515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