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8725|回复: 22

《书协会员展》--邓代昆专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UploadFile=B5CBD5D5C6AC_112961800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8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协会员展》--邓代昆专题

邓代昆,成都市人。当代书画篆刻家,文艺理论家。又名岱昆,号自读搂主。供职于成都博物院,文艺专职干部。曾任职该院研究部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为该院书画艺术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成都市文物鉴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社会兼职有: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人事部人研会艺术家学部委员;日中友好文化艺术美院荣誉教授;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艺术中心网副主任;四川省草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成级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开明印社副社长;四川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书协理论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意象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美协会员等。(被国内四所画院聘为荣誉院长)
书画篆刻等作品曾入选国际、全国大展百余次。其中国家级大展34次(中国书协主办展16次[获奖4次];部批展18次[获奖6次]。获国际、全国大奖80余次,其中一等奖(含特等奖、金奖)57次,二等奖(含银奖)18次。(近期作品进入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中国书法”前20强)书画篆刻等作品及有关文章长期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艺术作品及文章被收入多种专集。有个人艺术专著、艺术作品集及合作、参予编著书籍多种。书画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艺术机构以及私人收藏家所收藏者若干。
香港《艺术界》、美国《中美邮报》、北京国家科委《跨世纪人才》、武汉《书法报》等刊物均载有多篇幅专文评论介绍。事迹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人事部《中国人才辞典》、中国书协《历代书法家人名大辞典》、《中国文艺家集传》、《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录》等多种典籍中。
通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18号成都博物院书画艺术院  (610071)
办公:(028)86631231  宅电:(028)87622403
灵通:(028)89913053   手机:1354025097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协会员展》--邓代昆专题

[UploadFile=5_112961938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8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协会员展》--邓代昆专题

好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协会员展》--邓代昆专题

[UploadFile=6_1129619500.jpg]
[UploadFile=9_1129619526.jpg]
[UploadFile=10_1129619757.jpg]
[UploadFile=11_1129619787.jpg]
[UploadFile=16_1129619862.jpg]
[UploadFile=17_1129619884.jpg]
[UploadFile=21_1129619920.jpg]
[UploadFile=24_112962024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协会员展》--邓代昆专题

[UploadFile=41_1129620493.jpg]
[UploadFile=48_1129620512.jpg]
[UploadFile=b_1129620557.jpg]
[UploadFile=B5CBB4FAC0A5CAE9_112962073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8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协会员展》--邓代昆专题

自读楼习书随笔   (书小字)                        ○邓代昆
○ 小字以精紧取胜,大字以宏宕取胜。故大字用意先须张驰,然后收束,犹之广漠骋马,催鞭而控缰;小字用意先须敛气,然后开发,犹之霸陵惜别,步止犹送目。习大字要先具豪气而后端和,习小字要先具庄雅而后爽洒。反之,则大字终身蹇促,小字终身散荡矣。
○ 写小字,笔不可以执之太高,无名指抵住笔管下一寸处可也。执笔太高则管虚而锋晃,小有闪失,群鸦栖壁矣。凡小字之为,笔之往复回环仅仅在数分之间,执管高寸许,加上笔颖,实已游刃恢恢,大有余地。
○ 写小字,须枕腕。某君言于我,“凡作书均当悬腕,汝之作小字,亦当如是。”字大如米粒,悬腕为之,犹之牛刀杀鸡,大可不必,恃力强为,过之者必自伤。言此等语者,或为夸饰,或为无知,余以一笑应之。
○ 写小字握笔,当如写大字,指如铁爪,执之欲紧,回腕收筋,用之欲活。绝不可以其小而上稍加松懈。大字握笔不紧则失其骨,小字握笔不紧则失其筋。大字无骨则为堆肉,小字无筋则为聚墨。又字之筋骨互为倚依托,有骨无筋则为死骨,有筋无骨则为病筋。筋骨既失,神采永无生发之日矣。
○ 前贤论书云:作书当运腕,不可运指。或又一说云:小字可以运指。以余数十年经验证之,如书大字,确须悬臂平腕,腕僵指死,用大小臂运腕而行,所书字刚健而多逸气。指腕一动,字辄绵弱失势。余尚依此法作小字,字拙重而少灵气。改用运指法,字虽骤变灵活而又失之滑薄。后试将二法交替使用,所出劲峭有姿致,遂守此法为之,做到法为意用,法为势用。后复又力争做到交替无痕,通贯圆融,犹之风逝云卷,浪涌澜回,进退自如,了无矫揉矣。
○ 虽缕蚁之微小也,犹眉目彰显。而小字之为也,又焉能以其微小使点画含混迷糊耶?实则,一点一画,都应笔笔到位,运驶起收,提顿转折,皆在规矩之中。若以其微小而轻忽之,使“壮士折肱”、“美人眇目”纵有仪态,韵致大损,方家辨之,实难免掩鼻之讥。
○ 书大字如筑崇台,雄伟宏丽,摇人心旌;书小字如造雅园,清幽雅致,怡人心脾。技属二妙,美则一也。故知小字之结体造势,依然有疏密、轻重、斜正、收放……。疏处花光明洁,密处繁荫蘙日;笔墨重处如巨石磊砢,笔墨轻处如池波泛涟;横竖平正,矗如雕梁,撇捺斜曳,动如髹椽;收束如众景之蔚卫主景,放逸如乔枝之跃越高墙。品之味永,玩之无方。
○ 小字作品,字太少难成气象,每成一件,动辄数百字,稍微展开便在千字以外。由其字数众多,章法局势之把握可谓难哉。若用心于整飭,则字之大小一律,行列分明齐整,气象俨乎森严,实则偶踞僵立,用此不变之阵,何以克敌?或则用心随性,遣笔任行,虽满纸烟云,实为散兵无主,各自为阵,此又复何以克敌?然则局当何之布耶?当字字顾盼,步步为营,行行照应,心笼全局。字形大小要错落变化,自然有致。行气不可太直,太直便失势,不可太曲,太曲亦失势。行间距离不可宽窄一律,须有迎让变化。。一字为一行之准的,一行为全局之指归。点画彰彰,字字珠玉,虽仰人力,暗合天机,大化之美,跃然盈尺间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8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协会员展》--邓代昆专题

[UploadFile=1_1129621677.jpg]
[UploadFile=2_1129621743.jpg]
[UploadFile=3_1129621776.jpg]
[UploadFile=4_1129621802.jpg]
[UploadFile=5_1129621846.jpg]
[UploadFile=6_1129621897.jpg]
[UploadFile=16_1129621968.jpg]
[UploadFile=19_1129621989.jpg]
[UploadFile=35_1129622031.jpg]


[UploadFile=36_1129622098.jpg][UploadFile=36_1129622125.jpg][UploadFile=48_1129622216.jpg][UploadFile=107_112962223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协会员展》--邓代昆专题

印章文化浅议                                             邓代昆??
被今天我们大家所公认的中国印章(篆刻)艺术,在历史上却曾经长期地被仅仅视作一种信物,一种实用品,一种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童子小道”。??
  印章的起源很早,而究竟早到何时?则说法很多,概而言之,实可分为两大派。一派认为“古印之起源,约在春秋之世”,而是“夏商无闻”的。元代吾丘衍的《学古编》很同意这种说法。另一种则认为“三代之制,人民皆以金玉为印。”“汤取天子之玺,置之于天子之坐”则又是主张在春秋以前便有了印章这东西的。根据现今考古学所提供文献和实物,都可以成为后者的佐证,即印章出现在商代是毫无疑问的。??
   印章的缘起是凭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以信物的身份出现的。但因其所依托的载体是汉文字,又主要依托于汉字中的篆字,使其极富于汉字造字原则的各种意义。所以印章艺术一如中国书法艺术,在其方寸之间,一样包含着“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常,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人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鸟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的“天人合一”的中国式哲学理念。即是说,如同书法一样,通过印章艺术的演变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据之而寻绎出一个历史发展的缩影。其艺术、文化的意义,从一开始就已经隐然地存在着。在那个艺术的创造尚不是自觉的长时间里,印章艺术展示了一种随意的、自由的、朴质的所谓“无意于佳而佳”的天然之美。
   印章被作者自觉地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应该是元代而后的事情。印章发展到了元代,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催化,一些文人学士仿佛在那里面感觉到、发现到了什么,开始闯入了这块由工匠独支撑了几千年的古老领地,与其结伴共伍,鼓努磨洗,力去封尘,使之漏射出缕缕新的光华。在这群文人中间,赵孟瞓的开山作可以据为典型,是他拨动了“文人印”的第一响起轫弦音。而此时最具实际意义的人物,又应数吾丘衍。吾氏为元代手屈一指的篆书家,对于古代印章的篆法、格式都有精深的研究。他的印学《三十五举》,堪称为后世印章艺术著作的鼻祖。应该说,由此而往,方始开启了印章艺术走向自觉追求的途程。到了明代,当用石材治印的被发现,石材的脆嫩受刀特性,使非工匠的文人们能在石上驱刀如笔,刊石如纸,随心所欲,这才真正地为文人印章的长足发展铺平了道路,为它拓展出一片自由翱翔的天地。由明、清两代而至近、当代,印章艺术得到了空前的迅猛发展,迎来了它无数次的兴盛和辉煌。此间,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篆刻艺术大师,他们像颗颗耀眼的星辰镶嵌满布在艺术的天壁中。
??印章艺术是中国文化孕育下而产生的中国特有产物。由于其所具的种种特殊性,使它一开始便浸渍在华夏民族的生活中,作用于他们的生活,作用于他们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宗教的、哲学的、文学的、艺术的各个方面。从前代遗留至今的帝王印、宫廷印、官府印、将军印、释道印、斋馆印、吉语印、成语印、诗文印、肖形印……特别是印章的边款文字等等,我们都可以透过它们而触摸到其背面种种的时代文化精神。
??中国印章作为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尚在较早的时期就已经影响到了它的邻邦。诸如日本、朝鲜、越南等,长时间来他们都接受、使用并发展着这种文化。特别在今天这个文化艺术大爆炸的时代,中国印章艺术正以它的神秘魅力而赢得了世界许多国家人士的垂青和染指,无疑地它将和中国的书画艺术一样,走上世界文化艺术的圣坛。曾有一位西方美学家说过:中国的印章艺术,囊括了全部的中国文化精神。我十分地欣赏这个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8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协会员展》--邓代昆专题

字,印,文俱佳。尤喜其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