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107|回复: 12

著名书画家李文亮先生丁亥年精品1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5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作品尺幅】1.7平尺
【作品材质】纸本
【作品价格】协商
【联系方式】18921778881(可微信)
著名书画家李文亮先生丁亥年精品1件.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文亮1960年生,山西临汾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画院画家,《品逸》杂志主编,品逸文化公司艺术总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文亮生活照 IMG_7769_副本 - 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束灵光
—— 读李文亮作品有感
刘曦林
        余多年研究画学,那“画”字是疏忽不得的。除此而外则重一个“文”字,文指文思、文心、文化。宋代邓椿将“画”与“文”衔接起来,有“画者,文之极也”之慨,此说成为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画美学思想之核心。文亮君于此有夙慧夙缘。在他的名字里不仅有“文”,而且这文是有光的,这文之亮,文之光便是中国尚文传统的一种体现。将这传统嵌入人的名号里,便暗寓了一种期冀,一种理想,这自然也是中国的传统。
        文亮于画是讲文思的,他显然是从文人画的传统走来,不仅讲这分笔墨,而且总想别寄一种情怀或感慨,这便是一种文心。这文心渗透在笔墨纸绢之中,是不一定非要题写在画面上的,因为画毕竟是文的造型表现。如果说笔墨中寓有文思是他与许多画家的共性,而笔墨间有光则是他的个性,就如他的名字——“文”后有个“亮”字。这光常常借或明或晦,或浓或淡的墨色衬托出来,或隐或显地闪烁在天际或草木间,更多的情况下则是从幽暗背景下白鸟的造型上放射出来,览之有恍兮惚兮,炜炜煜煜之感,更显得那白鸟仿佛是画家心思中圣洁的仙女,或者又暗寓了一种难以确说但思之有味的形而上的东西,文化上的东西。我喜欢这束光,戏称之为文亮花鸟画的一束灵光。因了这束光,使之走出了传统文人画,具有了现代的精神性;因了这束光,使之不同于左邻右舍,而独立于画坛。
        文亮的画还有许多其他的优点、特点。余独喜此灵光,并希望这束灵光熠熠生辉于未来的时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文亮

号量工,1960 年生,山西临汾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艺术研究会理事,山西书协、美协理事,山西画院画家;北京品逸文化艺术总监,国尚文化学术总监;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画院、国际艺苑、国家图书馆、西安画院、陕西国画院、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等机构收藏。




李文亮先生自语
花鸟画与山水画创作虽说都是作者一种体察自然后的情感诉说,但因形式与题材限定,二者之间所表述的重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就传统意义而言,花鸟画创作长于对“情趣”的表达,山水画创作则长于“意境”的表现。花鸟画是一种“温柔”的感动,给人更多的是一种婉约典雅、虚和清逸的审美享受。花鸟画与山水画相比它的承载是有限的,它不需要歇斯底里的鼓噪和道貌岸然的虚伪,它强调优美而不强调力量,没有剑拔弩张的对抗,也很难担当史诗与文学的责任。花鸟画发展最为成熟,也最讲规范,在所谓的“创新”方面也最为谨慎。花鸟画是以小见大的,一花一叶,只鳞片爪,见真见性,只有通过精妙而又恰到好处的笔墨才能表达天然与典雅二者相映成趣的诗化意境。作画中每个细节包括造型更为讲究,对功力的要求也更高。因为简约,所以笔笔“真刀真枪”来不得半点敷衍与粗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文亮生活照
IMG_7770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承物游心          文/李文亮

      收藏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文化需求。
      生活中,我们获取学问与提高文化修养的方式有多种,而“收藏研究”对画家来说不失为一种更直接的方式。画家收藏研究古代艺术品的目的不是为了占有财富,而是用以滋养性情、补益文化、提高审美,这种“无为而为”的方式和古董商不同,也只有怀着这样的“收藏”心态才能真正达到鉴赏的目的。生活中如果能将一种行为变成自觉追求学问的事情来做,这种行为就会变得很有趣,在乐趣中获取学问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儿。梁启超先生说:“学问的乐趣总是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进去”。世上许多事情往往都是这样,有时候一步之遥就能将你挡在门外,所以深入“进去”是研究学问的关键,无论什么领域,凡能深入进去的人最终都会有所建树。
      收藏行为,很早以前就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生活方式,吴其贞《书画记》里就曾说:“……雅俗之分在于古玩之有无”。在古代,追求高雅的士夫文人都很在意收藏,富贵人家以有一半件青铜、古玉的收藏而被誉为“金玉之家”,如果书房中能挂幅倪云林的画,就会显得这家主人很有品味。中国文化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所有一切都是围绕着修身养性出发的。古哲先贤以智慧的创造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当代画家,不深入研究古代文明、不认真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就不可能真正深知“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一个不懂“鉴赏”的画家,也很难说自己对中国文化有真知灼见。话说回来,我们历览古代书画大家,又有几个不懂“鉴赏”的呢?
      画家本着研究历史文化的目的,收藏面最好广博一些,古玩行里的几大项都应该有所涉猎,在中国文化这条线脉上的东西都应该系统研究。比如我们不了解新石器时期的艺术,就不能懂得庄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句话的真意;不研究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就不会知道什么才叫“魏晋风度”;不熟悉盛唐文化,也就无法真正明白怎样才算“洋为中用”……任何一件不同时代、不同形制的器物,每每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它包含着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审美的特质,以及“承前启后”的历史信息。收藏,在追究学问的同时,也更多地享受着其中的“美妙”。我们研究鉴赏的过程,正是 “承物游心”的过程。一件高古玉、一件老窑瓷、一件彩绘陶,每每活生生地带着古人的体温,在岁月沉淀中更加光彩焕发。面对这些物件,我们叩问历史,与古人对话,这种“思接千载”作“心灵遨游”的美妙,是外道者无法体味的。
      古代匠师智慧的创造,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我们在感叹古人对“度”精准把握与拿捏的同时,不由为当代人在所谓“创新”的幌子下,生生造出那么多不伦不类的“货色”而感到羞愧!我们怀着一颗虔诚与敬畏的心体味传统,“以史为鉴”,用历史这面镜子照见自己,至少让我们除了“笔墨”这点事情也不至于一无所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田黎明:李文亮是一个讲格调与境界的人,多年来始终坚守自己内心那份纯净的领地,持之以恒修养自己的人格与画格,在不断深入研究传统经典的同时,又以独特的画风品咂着许多纯情而质朴的感受,以单纯的语言诉说着自己内心“生命”意义的关爱与体验。他为人淳朴厚道, 为艺虔诚执着,正是这种优秀的文化品格,使他的作品给人一种“高古典雅、平和自在”的感受。他看重全面的个人修养和最终的艺术结果,以超然的态度面对当下,作品了无烟火之气。他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好画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悦石
书画虽小道,然其涵盖社会人生。故可以补正史之不足,笔墨之特殊表现,大可以观道,小可以观心。微妙法门,千年之下,愈见其盛。
文亮秉持传承醉心翰墨,苦心孤诣,得窥其真。故其书画醇正清雅,古意盎然,文心墨妙。每得静思,余喜其以书入画,绵中藏针,舒缓飘逸,得书画之三昧,发性情之雅思。此为书画界之大幸也。后者知之,勿谓余之累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文亮展览照
000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