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7932|回复: 276

【大宋之庄】宋庄书画名家系列大型专题展播——徐忠平(2015.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7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大宋之庄】
宋庄书画名家系列大型专题

纪录『活·色·生·香』的宋庄书画名家

联合出品:
书艺公社、宋庄书法院

缘起:
自书艺公社2014年7月进驻宋庄以来,又不断有更多的著名艺术家进入,加上早先入驻的艺术家,已经成为相当规模的著名书画家聚集的大群落:齐剑楠、曾翔、张国辉、伍灯法师、陈一耕、侯廷峰、朱荣贤、唐书安、李阳、贺进……等等。书艺公社将陆续以宋庄艺术区为范围,推介纪录展现生活创作在这里的书画印艺术家。

关于“大宋之庄”:

宋庄其实并不大,从南头到北端也不过几里地,何其谓“大宋之庄”?皆因有了以上诸公的到来而使得这里变得活色生香!而高大上!“致广大而尽精微”一一真实纪录展现这些优秀书画名家创作生活状态将是“大宋之庄”这档栏目的任务与使命!

纪录『活·色·生·香』的宋庄书画名家~~~
900x500-dszz-xzp.jpg
>>>专题导读:

原生艺术的独行侠——简公徐忠平

如果你仅仅是看过几件简公徐忠平先生的书法或者国画作品,就开始下结论的话,可能会误入某种评论的歧途!或者说你仅仅从中国传统审美的基因来关照简公的作品还远远不够宽广完整!——这是我从最初印象到今天比较深入全面欣赏到他的多面风格(当代及传统)的作品以后得到的感受,我想这应该也会是大部分书画同道的感受。

宋庄,一个兼容并蓄的艺术家的天堂。当代、现代、传统;油画、版画、雕塑;书法、国画、篆刻......都在这里和谐相生,徐忠平先生作为游弋于当代与传统艺术的前辈级艺术家,或早已经把所谓的“作为批判现实社会的当代艺术”以及“作为展现盛世风雅的传统书画”这两种大相径庭的艺术风格中和于一身~~~~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比较容易理解他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我想这应该也是他近年来所致力倡导的原生艺术的初衷和主旨!
徐忠平
又名子徐,号简公
一九五二年生于中国黑龙江。
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
1985、1993年分别深造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现为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艺委会付主任。
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
江苏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
北京大学资源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北京上苑艺术馆原生艺术中心导师。
北京上苑艺术馆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个         展:
1987年于黑龙江省展览馆举办本省首次个人大型书法展。
1988、1990年两次应邀赴日本北海道举办个人书画展。
2005年于法国里尔市“新地带”画廊举办个人书画展。
2006年于德国爱纱伦堡“久久画廊”举办个人书画展。

联        展:
2000年赴法国巴黎参加现代艺术展。
2002年参加炎黄艺术馆“庄园水墨”展。
2006年参加宋庄上上美术馆“云水天光”水墨邀请展。
2005、2006年参加上苑村画家开放展、赴澳门展。
2006年参加北京、黑龙江书法艺术联展。
2007年参加翰海春季拍卖会。
2007年参加中国宋庄水墨同盟邀请展。
2007年参加中国宋庄“墨韵”名家邀请展。
2007年参加郑州“色戒”水墨邀请展。
2008年参加中国宋庄上上美术馆水与墨邀请展。
2008年参加瑞典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
2008 年参加上上国际美术馆首届年展。
2008年参加宋庄美术馆忆江南水墨联展。

出版及刊载:
1995年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徐忠平书法集》上、下。
2004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专著《天籁的绘画》。
2005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画集《生活与梦想》(上、下)。文字集      《漫长的冬季之苦与挽歌》
2006年由中国国家画院主编《中国画名家年鉴》、《中国书法家年鉴》出版专集二卷。
《水墨研究》、《中国书道》、《艺术界》、《中国书画》、《中国书画博览》等艺术类专业杂志均作专版介绍。

电视媒体报道:
中央电视台(4)《美术星空》
中央电视台(9)《书坛画苑》
中央电视台(7)《当代国画家》
中华书画杂志社发行光盘《中国当代名画家-徐忠平专访》

照片0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宋之庄】宋庄书画名家系列大型专题展播——徐忠平
{个人影像}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徐忠平

一代盛于一代,
故古有不尽之情
今无不写之景,
然则古何必高,
今何必卑哉?      
——袁宏道

现在的中国画界,犹如渐渐散开弥天大雾的黄山。一切景象都越来越清晰可辨,诸多山峰与松石,远近嵯峨、蔚然壮观,主峰与诸峰之间的距离,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中间的沟壑有多幽深。都慢慢看得清清楚楚,诸多的攀登者,也都一下子知道了自己身在何处。距离主峰还有经尺旬丈?今天的中国画界中人也有如行走在散开迷雾的黄山。谁在逸品的格位,谁在神品的格位,谁在能品的格位。谁还带着精良的行装,却继续向迷雾未散开的误区走去••••••这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了。
中国画,这个流在中国人血脉里的高贵画种,由我们伟大的古人几千年辛勤培育已经显示出无比的神奇与辉煌,而在经过近百年的摧残中,几经衰微,几近灭绝,现在又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复活了,当下国画界的才俊们,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之时,又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把眼光与关注放在了回归古人身上。“人必须被感动才会拿起画笔”,我们被古人感动的是什么呢?或者说古人被什么而感动才画出那样深邃.悠远,永远让我们后人品享的伟大之作呢?又是什么魔力使我们魂牵梦绕,难以割舍其爱,甚至废寝忘食地沉浸其中呢?
——人们透过古人描绘的山水,花卉、羽翎的表象,开始向往起古人的生活方式了……

我们华贵的古人,他们穿着宽衣大袍,步履缓缓,终日徜徉于曲径幽深的松竹梧桐树下,有仙鹤在园中舒展翅膀,有贤淑端正、知书达礼的女子为其焚香煮茗。有三五知己把酒吟诗。手中的软香温玉已摩挲得晶莹剔透,游仙访道归来。在案几前铺展纸墨,十日一山,五日一水,云烟供养 ,天人合一,古人得大乘之道矣……
恨不生在五百年前,与董源、范宽、石涛共饮一杯!

离古人越近,学古人越深,越发现我们还太像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而古人已是一个阅历深久,智慧超然的老人了,古人的学问太浩瀚玄深了。今天,有谁能够行吟汨罗,再度吟出离骚,并深解其中每个生涩疑难字呢?洋洋洒洒的一部“淮南子”里面象海洋一般深广天道人际的玄学奥义,今天有几人能解码破译并运用在生命中呢?翻看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的画作,扑面而来的浑浑然,森森然的大境,我们今人还能够再次达到吗?石涛随口吟出的诗篇,象我们说白话一样自如。文徵明,龚贤除画以外,更着力于诗词格赋的生活。我们今天有几多画人能够做到?古人说“画者诗之余,文者道之余,不学道,文无根,不习文,诗无绪,不能诗,画无理,故知书画皆人之余技,非工匠之专业也。”古人所遵循的治学求道程序,今天似乎也已经鲜为画道中人所为了。                                   
我们正处在经受古人与今人双重指责的境遇之中。我们能否修得艺术正果,能否在有生之年到达艺术长河的彼岸?

“一代盛于一代,故古有不尽之情,今无不写之景,然则古何必高,今何必卑哉!”“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人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袁宏道,石涛在三百年前发出的振聋发聩的话语,告诉我们、古人之高不必非成为我之高、古人之境不必非成为我之境。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张力,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图式,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境遇与要解决的不同问题,古人没有经历现世的“古今中外”四大文化合成之汇流,古人没有经历过“七九八”这样的现代艺术之洗礼,古人没有今天的新材料与新信息。今天的信息、感觉更自由,表达方式更丰富。故可学古人之境界,不可摹仿古人之外壳,故对父母最大的尊重是寻求自己新的生活、对古人最大的尊重是寻求自己新的艺术张力……
艺术史的发展,并不是技术不断进步的发展史,而是视觉语言不断发生变化的发展史,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媒体、材料、加之汲取西方的构成诸因素,当下的才俊已在图式与表现语言上大大丰富,发展了古人与传统。面对伟大的古人,我们可以鼓足勇气的说: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艺术生命史中,我们充当着承前启后的链环,并且有能力在漫长的岁月中把这链环打造得坚实辉煌!
当下,我们面对古人感到底气不足,并不是我们的笔墨功底薄弱无力,问题是出在我们还在太年轻的时候,就过早地得到了荣誉与银票,并且对物质的欲求越陷越深!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媒体宣扬,面对太多的应酬与订单,我们怎能再宁静屏息,心闲气定,怎可不丢下每天的日课?或者说,在荣誉与银票已经丰足之后,能否停下喧嚣的生活,停下五年、十年、做一次长长的闭关!“高明之性,须入沉潜”,古人有训“少年得志,人生大不幸也”!谁能拒过早的功名与金银于门外,谁便有希望在艺术之路愈画愈好,画史上有大量事例证明哪些大师是先浓后淡及时隐退山林终成大器的。
所以,古人的画是愈老愈好,今人之画都是反势,是愈老愈差,其中原因,大家心知肚明,鸣呼:若要标炳于今,福泽于后。真正缺乏的是伟大的情操。耐受寂寞的失落,甘守清静的平淡,当代才俊们可有此之矢志乎?
上个世纪的一九八五年,笔者在西安美术学院礼堂听一个从英国考察归来的青年教师讲座(当时正值艺术界刚刚复苏,人们纷纷崇拜西方的热潮)他在讲到中西方文化对比时,嘲笑中国的艺术是老头子的艺术,说到“你若想画得好,要大器晚成,那就去锻炼身体吧!”引起了众学生一片附合的哄笑声,时过二十几年,不知现在这位青年教师与当年激进的众学生在人到中年后、会不会明白自己当年的狂妄与无知!还真是如这位青年教师所说,中国的艺术需要多锻炼身体,需要长寿才能大器晚成,因为中国的艺术是“静与慢”的艺术,是“涵养人天”的艺术,我们若要考察中国古代的大画家,几乎没有一个不是人书俱老,人画俱老的。

幸运的是,我们逢上了一个经济、文化艺术复兴的时代,我们也有幸逢上了有周公之风,躬吐握发之胸怀的赏音者,有志为中国艺术之画脉不断而努力的同侪,定可乘此上上风水,意气风发,一展才华。正可谓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两千零八年初冬第一稿
两千零九年初冬第二稿

DSC_9665.jpg
荒草精选001.jpg
书法精选0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宋之庄】宋庄书画名家系列大型专题展播——徐忠平


原生艺术:理想的天国
贾方舟


忠平有一个理想,他想让艺术重新回归到它的原生状态,即让个体生命本身原有的艺术天赋不加修饰地展现出来。我们不妨把这种源自心灵的纯然天成的艺术称作“原生艺术”。

“原声艺术”拒绝陈腐的学院技巧,倡导艺术家率真而自由的天性发挥。原始艺术、儿童艺术、民间艺术都具有这种性质,但由于它们还缺少人类整体文化的积淀,所以还只是一种处在初始状态的艺术。如何将人类这种无拘无束的天性与秉赋升华到更高的境界,这正是徐忠平的实验目标。

首先我们确认徐忠平的理想有其可行的现实根据。可以说,诞生于上世纪初的西方现代艺术就是一次对僵化的学院艺术的整体性突围。那些各有独特建树的大师级人物,都是处在学院体制之外,以自己的艺术天性创造了新的审美趣味的人。塞尚、高更、梵高、毕加索、杜尚......这些人都未经过正规的学院教育。他们的经历证明,学院并不是所有艺术家的必经之地。一些天才艺术家,即使经过了学院训练,但也未能泯灭他们的艺术天性,像莫迪利阿尼、苏丁这样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成就同样来自于他们的天性创造。

特别是那位被称为“原始人”的税务员卢梭,在知天命之年辞去职务,开始画画,并成为开宗创派的大师,被封为“现代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事实上,在他的同代人中,被称为“新原始画家”的不只他一个,如维文、塞拉菲娜、佩罗奈、包尚和波布瓦。这些画家像是受到“天职的驱使”,以一种“原始的观察”和惊人的纯洁与安详,创造了“奇迹般的原始诗意,表现出人和世界之间内在的古老交流”。并以独特本能的创造确立了他们在现代艺术史中的地位。

“原声艺术”这一概念由法国现代艺术家让.杜布菲(1901~1985)首次提出。他将“原生艺术”看做是与“文化艺术”相对的一个“非文化”概念。他在《爱原生艺术更甚于文化艺术》一文中认为原生艺术“显现出自我与强烈独创性的特征,尽可能少地依赖传统艺术与文化的陈腔滥调,而且作者都是些默默无闻的、与职业艺术圈没有关系的人”。“也就是说,没有受到文化艺术污染的人所做出来的东西,那些作品很少或根本没有模仿,与发生在知识分子那里的现象刚好相反,因此它们的作者全部......都是从他们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从古典或流行的艺术的陈腔滥调中去掏出的”。

让.杜布菲不仅对“原生艺术”予以极大的肯定、推广和长期不懈的收藏,而且,他还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甚至可以说,杜布菲的艺术本身已经具有“原生艺术”的诸多特征。或者说,他是一位光大了“原生艺术”的实践者,一位崇尚“原生艺术”并在创造类似“原生艺术”的现代艺术大师。

徐忠平同样在这种“原生态”的艺术中看到了自己的艺术理想,感叹于那些天性的艺术创造。于是,他的实验就从他的身边开始:从他的妻子、女儿、友人中发掘他们的艺术天性。在他的诱导下,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不断被“矫正”的技艺,而是从生命的“原点”中激活出来的、纯然的生命痕迹。这些率真的天性创造,跨越了技能语言的屏障,直接迈向了艺术的天国。他们的作品,常常是学了多少年艺术的人求之不得的,恰如王国维所比喻的一种境界: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徐忠平的过人之处正在于:他从自己实验的起点,一眼就看到了那“灯火阑珊”的艺术前景。

2003年4月6日
改于北京上苑三径居

DSC_0985.jpg
山水精选002.jpg
书法精选0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画家徐忠平和他的天籁之梦
刘彦

艺术是生命的彩虹,是神秘的大自然赐予那些纯美心灵的恩典。领取这恩典的资格,不是正统美术学院的毕业证书,不是一般人所说的能力、毅力,甚至也不是一般人所仰慕的创造力。艺术就其本性而言,就不是一种职业、一门技能,也不偏爱成就、名望和社会地位。古往今来,人类一直以其攀援心推测有关艺术与艺术家的秘密,并垂涎于艺术相关的虚荣和利益。可是,有多少人能够不被那些假美学子所欺骗,不被盲人教师所误导,用自己天籁的心灵之眼,看见那道美丽的彩虹?

在人的成长中,如果童真是无法挽留的,而真正的艺术却可以使人永葆天真。每一个人都拥有过天真,都曾在天籁的时光中接近那道神秘美丽的彩虹。可是这一切美妙的生命体验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都慢慢地被学院教育剥夺了。今天,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像可怜的盲人一样谈论着彩虹的美丽,频频地使用着艺术这个令我们激动不已的词汇,但都在不知不觉中,重复上演着“皇帝的新衣”这个古老可笑的闹剧。


就是在这样一个虚伪甚深、人的审美麻痹境况中,画家徐忠平一如既往的坚守着他对于“艺术取自于天籁”的信念和正见,并将其付诸实践,徐忠平是个率性而又天真的人,他像一个追赶彩虹的孩子,在“艺术”这个美丽而又肮脏的词中做着他认定的工作,欢喜而又落寞地走在一条远离学院和主流时尚的通向艺术之真谛的道路上。多年来,老徐把绘画与生活、亲情、友情融为一体,不带任何目的地去发现鼓励、感染、培养他身边的人。这些人有儿童,也有成年人,甚至老人,以及他的妻子和女儿们,他们在老徐的启发和带动下,拿起画笔,凭着天籁的眼睛和天真的直觉作画,同时,也在徐忠平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通过亲身的实践,恢复了天籁的眼睛和天真的直觉。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学院的陈腐,造作的努力,更看不到文化人名垂他人的欲望和扭曲嫁接的伤痕。画面上洋溢着自由、欢悦,透露着无知的真和无畏的美。从这些形式各异、淋漓畅快的图画中,我们看到的是从生命的本身之处绽放出的天籁之华。

今天,艺术作为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在文明与发展中变得越来越脆弱和渺茫了。同所有真爱艺术的人一样,老徐在商业繁荣中变得沉默,在多元化发展中变得偏执,在荒谬、误解和折扣中不忍离去,尽管如此,他仍坚守着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追求着他的天籁之梦。他相信,自己所忧虑和思索的问题,也是人类面对新的文明,应该共同忧虑和思索的问题。

人类面临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大自然不再是一个无限慈爱、乳汁丰盛的母亲,而是一个必须被送往急救中心的老太太。应该被急救的不仅仅是环境,还有人类的心灵。我们的心灵被支使得太紧,算计得太深了,她没有了想象、天真,没有了激情和诗意。人们在互联网中变成了身分不明的幽灵,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变成了没有亲人的孤儿,在无比强大的机器中变成了四肢软弱的裸猿,在文件、广告和说明书中变成了焦虑无知的文盲。在此,心灵多么需要开启天籁的智性和光明啊!

徐忠平实际上在为我们,为我们的文明做着一件意义匪浅的工作。相信他将会更富建设性,更系统地发展和推广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实践方法,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在艺术中发展自己的天性,开启天籁的智慧宝藏,让更更多的成年人通过绘画,找到已尘封的、返回本性天真的道路,也让我们的眼睛在汗牛充栋的“超级艺术”竞技中得见真正的彩虹。

2003年3月10日于北京



DSC_9670.jpg
山水精选007.jpg
书法精选01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日身世千载后,留与后人作闲评
——代“徐公忠平先生六十花甲艺术展”序


    徐公忠平先生,东北人氏,寄迹京华,交游天下,书画托世,半生峥嵘。徐公貌清介,性奇崛,风神萧远,书、画、文、歌、赋、琴、箫尽美,更以德美望重。余与徐公知交,亲若兄弟,敬若师长,今日大寿,嘱咐作文。余为浮生忙乱,更知浅陋,踌躇再三,成短句六章,以为恭敬代序,徐公吾兄一粲! 

    (徐公吐露心声:生日展览,不欲浮夸人事,所邀皆亲朋知交。是日有望于众者:清淡真切情谊,开怀尽兴,话酒歌啸耳。予受托为主持,因并告上意于此者。众知徐公矣,并乐于徐公大寿!)

一,曾向花丛觅酒痕,匣底书剑意苍茫。江湖此日忆夷子,低回千寻适吾堂。
二,莫道梁园箧笥寒,适吾堂中日月长。浮生从来谁识我,流言只合青眼看。
三,瘦骨峥嵘三百秋,客里华容不自究。书画并美文章老,不成惊奇死不休。
四,六十身世百蹉跎,无可不可任如何。莫讶今日风情少,一点清心最阿娜。
五,近来胸次扫峥嵘,斜眼看世只朦胧;江河有心归沧海,海上风平月正中。
六,华发苍颜不自惊。肯向世途道清贫。此日身世千载后,留与后人作闲评。
                                                                                          
寄翁震寰恭敬
辛卯五月于宋庄吴家小院

————————————————————————————————

和寄翁震寰诗六首

一、 醉里看剑投红颜,龙匣深锁亦鸣扬。江湖纵浪逢知己,契阔生死两茫茫。
二、 囊中常乏足银钱,却愿天下少贫寒。一任率直真性情,不觉伤友挽欲难。
三、 贪嗔痴慢疑是病,酒色财气亦魔魇。淡交寡欲平常心,诗书画道定超然。
四、 憶昔求学历磨难,及到今朝放收禅。最是赏心悦目处,千峰万壑飞雲烟。
五、 日日新又苟日新,谁料小儿超父亲。扫除烦杂利名事,只欲闻道齐白雲。
六、 恍然甲子如倥惚,天怜幽草竟未枯。利名魔障渐参透,一榻清风酣睡足。


DSC_9696.jpg
山水精选001.jpg
书法精选02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凉的荒草,生命的追问
吴秋雨

   徐忠平先生的干花野果是他对生命终极的追问与思考,生命存在与终结的哲学价值课题。
   生命终结存在的现象是延续生命价值的体现,像得悟的和尚到圆寂后有着不朽的身躯一样,他的身体究竟是真相还是假相,是不是真正的成佛?我们为什么要朝拜他,究竟干花是佛,还是佛是干花?就像庄子梦蝶一样的问题,一直在寻找答案。
    生命从无到有,从生到灭,循环更替,生命究竟是空相还是真相?从何而来,从何而去。这个命题是哲学家一直在思考追问,最终得不到答案的问题。只能交给宗教来回答,佛教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那就是空相,即是有的,也是无的。所以看不到的东西不一定没有存在,看到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存在。这就是西方哲学的矛盾,中国道教的阴阳。由此可见,他的干花野果是有禅境的,是超越生命的。
     艺术家没有能力改造生命和社会现象,只有敏感的思维。当灵魂与物象碰撞时,只能用艺术的手段,把思想转换成笔墨图式,来提问生命价值观。这就是徐忠平先生一直用他独特绘画语言在不停地呐喊。
  在当代崇拜金钱 而浮躁的社会,徐忠平先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家,没有任何的头衔,坚守着自己的信念,默默地耕耘着一亩三分地,他是当代最纯粹,最干净的艺术家,他是为艺术而艺术,是个有思想,有追求,有担当的艺术家。其实,他不必要有任何头衔,他不为金钱和权贵低头。不随波逐流,是个弄潮儿,敢于为艺术献身。所以,他很超脱,不需要讨好别人,他的艺术品超凡脱俗,没有铜臭味。从他身上,折射出一个真正艺术家的高贵品格。也是这个金钱社会产出大量垃圾文化的一面镜子。艺术家的良知与责任,文化艺术形态的发展究竟何去何从?值得当代文化艺术当权者的反思?也值得那些所谓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反思!

《观徐忠平先生视频访谈有感》
2014年12月30日凌晨三点,秋雨于北京宋庄思逸草堂


DSC_9706.jpg
荒草精选0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驾驭敏锐而高尚的灵魂在
生活与梦想之间开启艺术之门的人——




主持人: 徐老师,您是当代国画、书法界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艺术家,您的艺术道路非常不同寻
                常,据我们所知,您在绘画领域涉猎了许多种类,并且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而且在原
                生教育这个领域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那么您的艺术道路是怎样开始的呢?

徐忠平:大约在十二三岁时,就萌生了热爱绘画的兴趣。小时候能够热爱绘画,最重要的原因是
              哥哥画画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受到了感染。记得最深的印象里是在一个夏日,白天家里
              整个屋子静静的、哥哥在铺好一张宣纸的桌子旁边品味着宋文治的山水画册,一边慢慢
              研磨着他从北京买回来的油烟墨,那散发出来的弥漫整个屋子的墨香,那个场景、那个
              气味,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当然,能够一生这样走下来,也许还与遗传,甚至更神秘
              的内在气质和骨子里的宿命有关系。

主持人:您的父母都是搞绘画的吗?

徐忠平:都不是,但母亲生前受过外祖父读古书、写书法的影响,她爱读书、唱曲、性格细腻、
              文静。父亲虽不画画,却对培养哥哥画画有超常的热情。父亲每次从北京回来都给哥哥
              买关于绘画的书籍与画具之类,比如:钱松喦的《砚边点滴》、胡佩衡的《我怎样画山
              水画》等……
             当时家里的文学书籍也很多,我身边的朋友,哥哥姐姐的同学都是到我家来找书看的。我
             当时也常想要一份画具,可爸爸说什么也不同意,急得我直哭!没想到,他认为最没有出
             息的小儿子倒是做了一个彻彻底底的画家。现在想起来,能够一生这么深地热爱绘画,是
             跟那个时候没有别的选择有关系,如果不是哥哥画画,我更没有机会接触别的什么文化种
             类,可能一生就只是个平庸无奇的人了。所以这点特别感激哥哥。然而,从我个人更适合
             的潜质来说,我觉得我更偏于音乐气质,如果小的时候有导师在音乐方面启示我,我可能
             会是个更好的作曲家或演奏家。

主持人:您为什么觉得您在音乐方面有所建树,您的绘画作品那么优秀?

徐忠平:与演奏家朋友多年的接触中我发现我对音乐的感动远远超过了绘画,就在近几天,我在工
           作室边画画边听着一位西方提琴家演奏的“沉思”、“流浪”的唱片时,还感动得泪流满
           面,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感激这些伟大的音乐家,把人类的精神、情感表现得如此深刻、丰
           富、动人心魄……到目前为止,我见过无数中外杰出的绘画原作还没有在这些作品前流过
           泪,当然,这里不是指绘画与音乐有高低、好坏之分,我也曾无数次在凡高,郁特里罗、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前心醉神迷,在中国古代的众多神逸之作前流连忘返,宿命使我选择了
           绘画,但音乐更让我魂牵梦绕……

主持人:钢琴是您自学的?

徐忠平:我不会按正规的指法弹,我曾一度太迷恋肖邦的夜想曲了,故而常常用最简单的指法在钢
           琴上寻找那种情绪、那种安宁的暇想……朋友们听了都说弹得好,。我想我弹琴是否就如
           一个不会用专业绘画知识来作画的人一样,用自己的心来感受,用最直接的直觉来感悟色
           彩、线条、意境。我知道,在美术界,这样的画家常常让人羡慕。

主持人:您在画画的时候听音乐吗?

徐忠平:十几年前在家乡画油画的时候,与几个画友几乎每天都沉浸在西方音乐里。我们欣赏塞尚
           的绘画,如果不与听交响乐同时进行,那是不可想象的,是会让塞尚沮丧不已的。我们知
           道,西方绘画是在其建筑、音乐、文学背景下的绘画,而我们东方人的绘画和我们古典音
           乐的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等,也是另一个背景的支点!我们传统艺术是线性的,比如一
           根萧,一根竹笛,几根琴弦,都反映了东方人的审美方式,老子的思想是上善若水,水虽
           然很软,但更有内在的力量。同样的道理,国画、书法里面的这根线很细、很软,但它是
           “百钢化为绕指柔”,是柔中带刚,而且,里面承载了最大量的东方智慧信息,象大勇若
           怯、大智若愚等等甚深的东方哲学都在这根线里。所以,我们东方人的这根线不能断脉。
           现在我们许多画家对这根线很漠视了,只注重外形的东西。等到一过十年、二十年,他的
           作品就象飘飞起来的棉絮,全空了。而经年累月锤炼这根线的作品,会象铅华落尽的老树
           一样,剩下的枝条更耐看,更有生命力。再回到音乐上面来,我昨天上午在画一幅立式山
           水与播放的西方小提琴曲其中一段非常溶合,我脱口而出:我的绘画也要佐之以音乐共同
           欣赏,在绘画的超然阶段,是应该跨越东西方文化屏障的。当然,在两种艺术中都要有某
           种高级的东西贯穿在其中。

主持人:具体来说,这种高级的东西是什么?

徐忠平:我的理解:要想真正的从事艺术,首先要把人类几千年的这本艺术历史的大书打开,这本
           大书中记载着无数伟大艺术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首先要知道这些财富的精髓在哪里?
           我们的先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在诉说生命的悲欢、通过怎样的锤炼、怎样的笔触来诉说生命
           的深邃与意味。如果不知道这些,仅靠一点灵气,一点机遇就要做艺术家,那么严格来
           说,是无法走进艺术这个真正殿堂里面的。简要的说,我理解的高级的东西也可称为“高
           贵”!转化为生活里,就是崇尚“简朴、宁静”!诸葛亮说:“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
           无以明志”,真是千古箴言啊!我今天这样很偏激地强调这一点,是与我们当下艺术界过
           于虚浮,追逐功利、欲望、野心,而想降降大家的一点心火的。

主持人:您考大学的时候是刚恢复高考,而且在众多考生中就录取您一人。

徐忠平:说是众多考生,当时全地区才25个人,现在怕会是两千五百人了吧。回想那次考美术学院
           自己的心态就象是一条河流,自然地流到了那里,决没有明确的设计与为未来如何就业、
           发展而忧虑。更没有象挤火车一样,把别人挤掉,自己先上车的念头。我想,如果当年我
           没考上美院,也毫不会影响我终生追踪艺术与过艺术生活的决心,我骨子里是个很单纯,
           对政治、社会交往都不感兴趣的人。

主持人:一幅好的艺术作品,其中的内涵是如何来表现的?

徐忠平:问题是这个好的作品应该如何来界定,是某个艺术门类的权威来定?还是由历史来定?还
           是无论何时都由真正有真知灼见的人来定?依我看现在喧闹的作品太多了,我现在认为能
           画出安静的作品就是好的。昨天见到一个朴实到极点的女画家,画出了许多朴实无华到极
           点的油画。按我的看法,她就是当前最好的画家,因为她的生活,她的绘画能让我安静下
           来,能品出不慕虚荣,不张扬,不做作的品质。要说内涵是什么?按一般的讲法都是,什
           么技巧、修养、格调、境界等等。而我现在要说的是:作品的内涵就是你作品背后的你这
           个人是否有人格、有品操、有魅力。所以我常说:艺术家比作品更重要,谁不想与凡高、
           塞尚亲身接触,谁不想见见颜真卿、范宽、八大!可人生太遗憾了,我们只可见其作品,
           而无法亲见其人亲闻其声了——我相信,迷人的作品背后,必然有迷人的这个艺术家存
           在!

主持人:我觉得对艺术有一种美好的追求是很幸运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追求的话,面对未来会
           很迷茫。

徐忠平:我年轻时很偏执,认为只有热爱艺术才是人生中最高尚而幸福的,随之越陷越深,更伴随
           着种种欲望、功名、嗔念在其中了。我现在认为人的一生重要的不是艺术,不是政治、经
           济、财富。我觉得一生是如何调心:古代有《二祖调心图》这幅画,我现在能理解这幅画
           的涵义了。我刚刚以闭关的形式僻了二十八天谷,收获很大,在辟谷的禅室中,领悟了远
           远高于艺术之上的东西,是宇宙的无限广阔,生生世世的缘起缘灭,如果放下了执着狭隘
           的欲念,把心调好,让心安宁下来,那么,做什么都是很快乐、幸福的。现在我看过去的
           我活得很累、很痛苦,自己十年、二十年前追逐的事情,现在都已成为了过眼烟云,真是
           觉得今是而昨非啊……

主持人:您对宋庄的艺术现状怎么看,您对未来的打算是什么样子的?

徐忠平:我感激我生活在当代,又能有机遇来到宋庄,现代社会为热爱艺术的人提供了最自由的空
           间,由此,无论中外的现代艺术都有许多真正有想象力,有独特艺术品味的作品,一饱眼
           福。而宋庄在外表的喧闹之下,隐居着许多真正的艺术家,与他们接触,令我非常欣慰。
           觉得这里即可开放,又可封闭。现在的一丝忧虑是从全国各地聚集的画家过于太多太快
           了,感觉上是太密集的一座大果园,过剩的果子会采摘不过来,而纷纷落在地上,自行烂
           掉。所谓的艺术与艺术家会不会面临着一场大贬值?当然,我对几乎全球艺术家都倾向于
           喜欢喧嚣、刺激,甚至做恶心的作品表示厌烦。也许艺术家的本心是好的、善的、想以恶
           治恶、以喧嚣治喧嚣,但结果只能是恶上加恶,喧嚣加喧嚣。我们看地球上愈来愈多的灾
           难,政治还是残酷的政治、经济还是不断的膨胀、恶搞的人还是继续恶搞,从这个角度
           说,所有的想劝善止恶现代艺术的力量都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意义!因此,
           我多年来就选择了不入会、不参展、不社交的方式来做艺术,虽然吃尽了苦头,却也得到
           了一份安宁,并且我极固执地认为,要想多赚钱,就去做其它的事情,做艺术应该与赚钱
           无关!我觉得有一个寓言很有意思:说是一个人的妹妹出海溺死了,哥哥领了一些人去打
           捞,结果妹妹没捞到,却捞到了大量珍珠,哥哥发了财。我看现代走红享受名利的艺术家
           是否可以会心一笑呢?至于我未来的打算就是尽快摆脱在北京的事情,早日返回故乡,一
           个有方圆八百里森林、河流的绿色家园,住上老式土房子、有火炕、有大院子、有鸡、
           鸭、狗,同时生活在一起,每天出门即可画身边的景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其天
           年,足矣……

主持人:非常感谢徐老师接受我们本期《寻找中国特色》栏目的采访!

徐忠平:谢谢各位编辑,祝《寻找中国特色》栏目越办越好!


_MG_2707.jpg
IMG_0489.jpg
花卉精选0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恋与惜别
徐忠平

   一日,闲时翻阅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水禽类部说鹤:鹤又称仙禽,常常半夜鸣叫,声音直入云霄,雄性在上风鸣叫,雌性在下风鸣叫,通过声音寻配并怀孕,鹤属阳鸟,在阴中游动,生后二年,脱落子毛成年,再过七年长羽毛,又过七年能搏击长大,再过七年会和着节拍跳舞,又一个七年会鸣叫,再过一个七年则羽毛脱落,长出雪白或漆黑的毛,一百六十年,雌雄相视而怀孕,经过一千六百年胎形才形成,它只饮不吃,鹤能通运任脉所以长寿……

读这一大段关於鹤的介绍,让人简直不敢相信是李时珍考诂详实的一部医学大典据实有证 的记载,倒像是想象瑰奇,极富夸张的一篇神话“鹤赋”!鹤有此神性,有此美姿,难怪早在西周卫国的懿公就有养鹤的雅好了。大书圣王羲之撰写的著名“瘗鹤铭”就是为他失去的两只仙鹤而作。到了宋代的大诗人林和靖(林甫)干脆连家室亦不娶,一生与梅鹤相伴,称其为“梅妻鹤子”!他写出的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了千古绝唱,行文作句有如此轻灵、神韵,其人必得有清水寒梅一般高洁情怀,必得有鹤鸣直上云霄一般之高蹈

人们常常羡读魏晋士人之文赋,心慕手追魏晋士人之书迹,其实更令人着迷之处却在魏晋士人的生活情怀中。在魏晋南北朝的士族生活中,崇尚“秀骨清像”皓质呈露。士大夫品评人物的标准例如说王羲之“风骨清举。温峤“标俊清澈”。说嵇康“风姿特秀”。说王衍“岩岩秀崎”。当时有名望有身份的士大夫一举一动乃至生病都为世人赞赏为“病态美”乃至仿效。被称为“玉人,如玉山上行”的裴楷一次生病,王衍去看望,裴本来向壁卧,勉强回视,衍见他双目闪闪若岩下电。身体已经不堪?眼睛却闪闪如岩下电,让王衍著迷不已。在追求神采与透韵的时尚中竟发展到了士人近女子气的“皓质呈露,光澜玉颜,粉白黛墨,笑目流顰”的地步。士人何晏动静粉帛不去手,行步顾影,谢尚“好衣刺文,为人妖冶”。谢玄“好佩紫罗香囊、王衍常在车中揽镜自照。”当时人崇尚美俊之风更有动人的趣闻与记载: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美名,围观如堵,而盛有美名的潘岳年轻时出门“夫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载而归”。而另一文学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抛之,委顿百返……。魏晋人尚雅秀、韵美到此地步,也无法不在其文学、诗境、书画上达到极端的“雅与韵”。但若要追溯起来,士人追求清雅与佩饰加之心性的高洁,直可在更早的伟大诗人屈原身上寻到:屈原在吟他的气节说 “处浊世而显荣非余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吟他好修饰说“余幼好此奇服兮,年即老而不衰”“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吾即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可以说,中国的士人从屈原始守气节,好雅饰之风便绵延下来,到魏晋南北朝以至于蔚然泛滥。随后唐、宋、元、明、清至今,历代士人无不以此为高标,行卧举止,吟诗作赋,莫不追求一个“名士风采”。一把古琴,一只洞箫,一柄长剑,一首绝句,一具几案,一张薄宣,我们都深深迷恋,且愈久愈爱之,这是生於斯,长於斯,远祖父辈恩惠于我们的福泽。

   而西方人所尚恰与我们相反,西方人体艺术之繁盛,崇尚形体之健美,亦是从古希腊起始,尚武与战争频频所致,吾於二千零六年赴意大利几城市,见到文艺复兴时期诸多大师原迹,几乎都是以人体为主,其场面之浩大,表现人体强健之精绝,令人震撼不已。早些年,只知意大利大师柯拉瓦乔腰中常佩刀剑、动辄便与人格杀,经常过着流亡般的生活。到意大利后,才知那个伟大的时代,一方面,人们进行著各个领域的伟大创造,另一方面,几乎人人都是从幼年起便进行赤身露体的格斗训练,及至成年,从平民到贵族,人人都有随时被杀与杀人的可能,整个意大利到处都充满着凶杀、阴谋报复与格斗。人们平日里看惯与谙熟了肌肉、骨骼与生动勇猛的打斗场景,艺术家不需要专雇模特来描绘生动的人体,艺术家熟悉人体的程度如同熟悉自己的声音与亲人的面孔,那时的巨匠米开郎基罗及诸多的画家、雕塑家画一幅充满活力、生动又深刻的人体如同中国魏晋时士人随口吟出的诗句与书写一篇手扎,让今天的我们看了深羡不已,於他们却是信手拈来……

后来在法国北部的城市里尔美术馆(里尔美术馆号称为第二卢浮宫,为收藏量大且精而著名)见过诸多近当代巨幅以古典题材、古典画法的大作,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见到一幅不到三十公分的小素描(作者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柯拉瓦乔)其画面虽小,可其张力与气息足以让我马上把全馆其他的诸多巨幅作品忘掉,且在三年后今天,里尔美术馆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没有了印象,独独这幅小素描可以随时清晰的浮现。我思索着这是何种原因所致,其问题可能就出在了近、现代人以古典的题材,古典的画法,去画已经消失了的古典环境,这些作品已失去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在大街上随时可见的赤身露体强健体魄的格斗与漫步的亲临身境的观察与写生,他们的作品是在画室中靠摆布的模特来完成的,其实质上的力量与震撼力已无法表现出来了。故此,使我不无忧虑地想到,我们当下诸多“仿古”作品摆放美术馆内,里面若同时摆放著宋元人的古画,会不会让古人一幅小小的作品也把我们六尺丈二的大作挤压成空影一般?我们无法割断与古人的血脉里的传承,无法丢弃让我们着迷的古人的生活,我们愈是亲近古人,愈是深深迷恋不已,可历史的发展太无情、太残酷了,我们必须得在与古人相亲相近之后做依依的惜别了……我们可以崇尚秀骨清像,皓质呈露,我们也可再佩紫罗香囊,我们却无法尽日横琴坐忘于白云孤鹤的高渺幽远之中,更难於“心涤荡而无累,志离俗而飘然。明代徐上瀛曰:“每山居深静,林木扶酥,清风入弦,绝去炎嚣,虚徐其韵,所出皆至音,所得皆真趣耳!”这所出皆至音,所得皆真趣,须得吾友吾兄诸贤才俊子,做一番思索耶……


DSC_9672.jpg
荒草精选014.jpg
书法精选0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室景致}
照片0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室景致}
照片00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