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987|回复: 2

[热点] 【荣宝斋在线】当代名家访谈——张旭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9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图1 张旭光先生.jpg 2 o* N: M4 O0 Y* n  ?
张旭光,字散云,1955年10月出生,河北省安新县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荣宝斋艺术总监。教育部书法专业首席采访专家。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张旭光书法艺术工作室导师,中央美院客座教授,联合国特聘书法教授。
* l3 c2 ^! ]  }- U* Y% M自1988年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日本、韩国、美国及联合国总部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和交流讲学,在中央电视台、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举办讲座和专题节目;作品多次在国展、中青展、名家精品展等重大展览获奖与展出。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9 s# m2 r; y$ V/ E' D# A; b- H
2008年创建北兰亭,连续五年举办展览、捐赠、教学、研讨及书法电视晚会等活动。连续四年组织北兰亭书画家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哥伦比亚大学举办展览和讲学,开启了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系列活动。
) [$ ~$ k7 b4 D# s' \4 U
; j$ }7 `) e9 q5 p& X; k: v* H

+ J1 o9 ^# t7 _荣宝斋在线:张老师您好!首先您能否给我们讲一下您的艺术成长经历?7 O" A* ^7 x4 }* @; f: `

# Q4 D' S& P3 N" W# }4 m! H/ m
6 x  `3 w, R9 X' N0 @+ O: t( o, e  R张旭光:我的艺术成长过程很坎坷,当然这种坎坷也是一种磨练。小时候吃不饱饭,上学上到五年级,开始“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1970年我在乡里上初中,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作范文来念。但那时候对学生而言,觉得上学没什么用处。我上完高中回乡,还是没出路,便去当兵了。
* M( T9 c1 R7 \% V; L7 K在当兵之前,我的书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9 N0 e1 x+ J, ^8 P2 S2 W- Y1 r这基础首先来自家庭的熏陶。我还没开始上学的时候,家里茶具上都是父亲的行书,此外,家里也有字帖,主要还是唐楷。父亲为生计繁忙,没时间教我书法,但我有了对书法的关注。
; v0 i! a) t2 ~) n& {其次,我的书法水平由于兴趣而不断提升。我父亲重视书法,对我作业中写的字经常鼓励;老师也表扬我的字;同学的家长也夸我;我就对书法有了兴趣,不断让自己进步。1 l4 H9 @" d  q$ ~
到部队以后,我被分到连里写黑板报,有一次,鬼使神差,我把粉笔泡了,拿毛笔蘸着写。连队自成立以来,没有人用毛笔写过黑板报,团里的领导也来看,回去跟团里汇报说一个小战士字写得很好,我就被调到团里电影组。半年后我又被调到石家庄的军部电影队。1981年,军里组织了一个全军书法展,我获得了一等奖。- {4 @. u( V; |8 N: Q% o
1988年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览。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对《兰亭序》、《圣教序》进行思考,把这两者进行比较,思考怎么把字写大。我在中国美术馆办完书法展后,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就更严重了,我就提出了转业。到了书协研究部后,1994年写了一本书,书名是《行书》,这是培训中心的教材。这本书是近期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行书八讲》的基础。我学书的经历和人生的经历相互交织,中间遇到过困难,但由于热爱书法,我不断去克服这些困难,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所以书法才不断进步。
" F; k9 ~5 W8 x

) o% q. K# f4 @$ l6 ~3 N 图2 行书·李坤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jpg
8 [4 {6 |: ?5 B: h( Q; U张旭光—行书·李坤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U, L( p' [% P* s" T8 X
3 Z( A& ^9 t7 K- B/ W) A

; v! t1 a  U% a5 j1 Y8 _荣宝斋在线:我们知道您早期写《兰亭序》,后来写《圣教序》,您能否谈一下您在这两者之间转变的原因?
( _/ Z2 g/ X5 C3 O

% z9 K  K9 Z( o: r1 m# h6 j3 O
; S% Q  }% v) m2 D$ m$ K张旭光:20世纪70年代末我初学行书,便开始写《兰亭序》,一直写到1988、1989年,十年间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我的创作需要把字写大,因为要反映这个时代的壮美,可《兰亭序》的字体对我而言不够大。所以我开始写《圣教序》。我把它和《兰亭序》做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个非常学术的结论,就是刻帖具有符合我们时代特征的审美价值。《兰亭序》写得很流畅细腻,但笔法太微观了,很难把字写大。《圣教序》是刻在石头上的,就把微观的内容去掉了,变得简单和大气。这个结论有非常了不起的时代价值,因为清人以前包括清人把刻帖否定了,他们认为刻帖已经走形了,被翻刻得面目全非了。我们现在发现刻帖反而比墨迹更具有这个时代的价值,它能把这个时代改革开放下的豪迈和壮美表达出来。8 H8 d1 q! F' ]5 G( J0 Q% {

$ q) R1 q/ P$ @1 {9 |7 ^$ t9 U; q* \' l8 _
! ?  ~6 n0 e8 r; ?( V/ u
荣宝斋在线:那张老师,是否可以说您的实践结果救活了历史上的刻帖?
  i) I0 K" P$ f% d) ^) j# f' |$ O
& n3 N& n5 V' c; _/ |- b

0 u1 z! V2 }/ G  M* {4 K% @张旭光:我的切身体会得出了这个结论,至少发现了刻帖的时代审美价值。明代以后,随着建筑的高大,书法作品的尺寸变大,但明代人过于浪漫主义,把帖的优雅破坏得太多。所以我的行草书创作要吸取明人的经验,把字写大,但要保持帖学的古雅,二王的体系保留了帖学的流美和文雅。这就是《圣教序》和《兰亭序》相比,它的时代价值,以及《圣教序》和二王体系的关系。我们当代要表现豪情和壮美,同时还必须保持文雅。" h8 F/ Z3 W5 |- g0 K& c
- V! j5 j% e9 t+ {' Y' _4 f2 O
图3 行草-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jpg
$ @3 [: [5 H, {% s张旭光—行草-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3 ~6 V/ Y4 s2 ]* B( ]8 j

1 B$ L" k* z; A, c4 M

  e+ \* T, U) F3 }8 Z7 ^. J荣宝斋在线:您近几年的书风变化很大,一改之前的秀美飘逸,转为用笔刚劲强健,意境苍茫浑然,既有深厚的传统,自己的风格又非常突出。纵观中国书法史,不少书家受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启发而使他们的书法得到突变,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今天由于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于自然的感知已经不如古人,听到这些书法上的掌故,大部分人觉得这是神话传说,您怎么看待这些掌故?您的书法风格是怎么确立的?是否有类似的感悟和追求?
( d+ n, F  W' L- ]8 f* k
* q3 }* T4 @* a: y0 l! n) k

2 c' y1 X; Z! e; O2 g" T. t张旭光:艺术风格的生成,需要一个过程。艺术家在自然和社会中获得了一种震撼之后,就会自觉追求这种意境。1991年我到西安碑林,在看碑的时候没有感到震撼,但院子里汉代的石雕让我感到震撼,它们的造型浑圆、开张、博大,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想用书法来表达这种感觉,就像诗人有了写诗的冲动。但这种意境不是想表达就能表达出来的,因为书法不是绘画,没有具体的形象。但这种意境变成了我的审美理想,永远刻在我内心深处了。6 V0 p8 B; h/ x- q4 k) a1 `
我回到北京以后,就开始研究它,进而研究整个汉代的艺术精神。汉代艺术的共同点是什么?八个字:开张、雄浑、弥漫、充满。我要表现这种意境,需要再深入研究,我研究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隶书,如张迁碑、西狭颂等,汉隶的刻石经过多年的风化,线条本身就是苍浑的,朴厚凝重,结构开张;另一方面是颜真卿的楷书,字体结构外撑,线条圆浑,但我的创作在这种圆浑中加了苍茫之感。研究后,我创作的行书在结构上变得开张,这就是时代的气象。
# K  }6 \( n/ D0 m+ E, e" J( `6 W此外,我改变了材料和工具。过去用狼毫写小行草,我改用羊毫来表现朴厚、绵厚的韵味。以前用仿古宣,现在我用生宣,让水与墨在纸上融合。/ l. F  I! n0 T
2003年非典期间,我天天写《圣教序》,目的就是让字体既要博大又要文雅,非典以后,风格就与以前不一样了。风格的生成必定有一个契机,在生活中得到一种震撼,追求不到永远不罢休。

$ Q/ M/ R6 P9 }8 _2 J2 x
" h& p) @% f' @# z/ X
) J& W2 W) k/ A2 ?2 t7 ^
图4 行草·王冕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jpg
5 a4 C$ I; T) W) Y1 v张旭光—行草·王冕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9 v5 g- a8 H* ?: }3 Z/ D
, t4 C# x& e+ [

, u3 b1 F* U/ N荣宝斋在线:2003年,中国书坛属于创作的迷茫期,当时新老两代书家在创作思想上产生了分歧,老一代坚持传统,新一代要摒弃传统,在八届国展宣传会议上,您提出了书法评审要遵循四条规律:一,历史继承性是书法发展不可替代的规律;二,表达性情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三,艺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统一是艺术繁荣的标志;四,唤醒美感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您还指出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书法创作的主流倾向。这些思想在当时书法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很快在书法界成为共识,请问您当时基于哪些思考而总结出这些超越时代局限的思想?
# Q% f# B8 X8 G3 ~: [
4 v; D1 X1 C9 J+ H

6 ^* W6 c6 ~8 H张旭光:当时老一代讲传统比较多,新一代讲外在形式比较多。我讲这几条是想把他们的优势统合起来,把他们的缺点都消掉。把传统理解透了才有创新的能力,这是书法规律,你要尊重它。第二条讲表达性情,新一代的书家讲表达性情。老一代的讲中和,讲功夫。实际上艺术既需要功夫,又需要性情。关于第三条,有些老同志一直在提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把多样化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实际上,对于书法,什么叫主旋律?我觉得传统书法不一定就是主旋律,我认为应该是各种风格共生一个主旋律。多样化是客观需要,因为人和人不一样。沈先生在八届国展开幕式上说,八届国展标志着中国书法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书法健康发展的标志是什么?在座谈会上,我提出了三句话: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这就是中国书法健康发展的标志,离开哪个都不行。6 H/ H* m5 W& J; z: \1 l5 F5 q, z
* j# I/ _( [+ F0 x& l1 k

* [: P7 d* z( T' Q7 U: v 图5 行草·李白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jpg
; x# F" s! x/ s0 l张旭光—行草·李白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6 e% Q0 C5 |0 `8 X7 M6 Q/ A) c  Q& L. l3 f9 t- w, H# m) v
' F" ~9 p) ?' s' `8 @
荣宝斋在线:您担任书协副秘书长期间,负责专业工作,您又陆续提出“到位”、“味道”等具有指导意义的理念,您规范国展的流程、评选方式,发掘出一大批青年才俊,如今他们逐渐成为书坛的中流砥柱,请问这些创意,流程,规范,您是基于什么提出的?为何又能影响这么大?
$ T& L/ X5 o! W/ i9 ~% {
9 v+ y/ q: s8 X

2 O: I; W: t% L: {9 }6 D张旭光:评选要公平公正,但这个评选要体现集体的意愿。我对评委提出几条,第一,你不代表你个人,你代表的是整个中国书坛,你不能以个人偏好来衡量作品;第二,你不代表任何单位和省份,你只代表中国书协,不能你是哪个省的,就让哪个省入选的人多些。第三,你不能因私利来评选。这样就实现了少数服从多数,这种对公平的坚持是很难的,需要对艺术的忠诚,甚至对生命崇高的理解。“到位”、“味道”的标准,首先是针对评委的,作品选还是不选,要看到位不到位,进入复评就要看“味道”。所以“到位”、“味道”,后来也成了大家共同的创作标准。
" f+ A, G7 ?+ C* q: `. Y; O5 S
% E8 M" q: @" V- {2 W
! C5 C5 R; u' b! o+ U( z0 D  P
图6 行草·杜甫诗句-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jpg , i3 ?5 _5 N" g8 K3 W: O9 h$ d
张旭光—行草·杜甫诗句-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 D6 S+ y$ [2 |# a/ y* ~* ?/ B& q
  X  W& T0 b9 ~: d& K& a- J

$ \+ p& s: b  v. b# p4 M* t荣宝斋在线:“北兰亭”自创办以后,逐步集创作、交流、展览、教学等多种活动于一体,您普及艺术教育,推动书法创作,服务书法家,服务书坛,热心公益,几年下来,学生遍布全国,为书坛培养了一大批中坚力量,请问您创办“北兰亭”的动因是什么?7 Q# n7 Q  b1 }6 V: k
5 Y. u: y5 W  b9 k, S: I& k4 F

+ h1 i* a$ I, q* k( E% p6 q张旭光:动因就是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实际上,组织把我调离书协后,我的书法追求就失去了平台。我是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中断书法的人。所以自己与朋友再搭建一个平台,目的是把自己对书法的理念传扬出去,把艺术生命延续下去。我有个总体判断:改革开放30年,尽管伴随不少问题,但总体上是豪迈、壮美的。北方人性情是偏于豪迈的,再融合帖学的文和雅,就构成了北兰亭的含义。通过北兰亭,我可以把自己对当代书法的理念进一步坚持下去,推广开来,这不是为了满足我个人的爱好,因为北兰亭有一个指导思想,“以我们的书法特长为社会做点事”。
. K" E* N4 `5 f+ T# t& ~对书法的推广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现代媒体,即通过书画频道,给最传统的经典插上现代媒体的翅膀,让它们进入寻常百姓家。每年举办晚会,让书法家成为主角,以书法精神、兰亭精神去创作节目,提升节目的文化程度,和泛娱乐形成鲜明对比,来陶冶民众,这既是书法的功能,也是书法人的责任,也是一种文人士大夫精神。第二个渠道是把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我们连续几年去联合国举办活动,到哥伦比亚大学去讲学,到华人社区、韩国做活动,增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所以才引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重视,他在联合国总部这个全世界的平台上,介绍书法,传播书法。第三条是通过教学传达我对书法笔法、创作方法的理解,让更多的成年人走向正确的道路,比如《书法家之路》系列讲座,这关乎全民的文化素养。
" b& ~& Y  ~# G2 W; x) a( Z3 c" E

4 p# r2 D" J6 T* x1 k( Z, T5 V 图7 王献之草书写意.jpg 1 w4 v1 d  k, C+ L" x
张旭光—王献之草书写意. D9 j) }8 w% P

5 t" T  k6 B' u

! G7 K' ]3 S4 K' I  j荣宝斋在线:从您刚闭幕的“味道”展览上看到,才几年的工夫,您的书法又是一变,让人惊叹,这批小品在气息上更加传统,而在用笔和章法上却更加恣肆,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很任性。这几年您既要做美协的工作,又有北兰亭的教学活动,再加上各种社会活动,这么繁忙的情况下,您的书法如何做到不退反进?此外,您在书法上还有什么计划?. M1 [* M  I2 j9 H9 `7 C
5 `& @1 q( i, w/ j/ ^
* B. M* D$ T9 }
张旭光:在美协工作期间,我利用正常休假去讲课,没有用工作时间,我比在书协更辛苦!为什么不退还进?引用鲁迅的话就是,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临帖上,我在下功夫。我一直认为当代书法和经典书法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没有理由停滞不前,所以我告诉大家五字真言:“有空就临帖”。第二,我特别关注现代美学,我在书法界一直提倡书法家学美学,因为艺术家的环境变了,书法不是字了,是艺术了,就要研究审美心理问题。书法家要重视两级,传统经典和现代审美。  M% n& `1 P" m# j( c. \7 |
我的下一步计划还是多读书,多修炼自己,如何把传统文化的土壤浇灌得更加丰厚,依然是我关注的重点。
; Y% m( U6 ]* N* R* C
. t1 J8 l) _4 i

, \6 j' I6 O4 y$ x 图8 对联:事可期如意,心能得至公。.jpg & x2 [: f6 Z/ C
张旭光—对联:事可期如意,心能得至公。

7 W; m$ d; n' ^! I+ R( K: S
( O5 \/ |( R3 g- z
# U. Y( J+ W  w: R9 X
荣宝斋在线:2014年底,您从美协调任荣宝斋艺术总监,您来荣宝斋之后有什么规划?此外,荣宝斋顺应时代发展,刚刚上线了“荣宝斋在线”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您对“荣宝斋在线”怎么看?能否提一些建议?
- S, i9 f5 B3 ~: F4 G. h4 q

# ?) `$ e2 G# D  F9 y8 K) m$ S
/ X: M. t  s2 m% N/ U张旭光:荣宝斋有300年的历史,从传承中国书画角度看,荣宝斋还是非常纯正的,在现代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对荣宝斋非常热爱,到荣宝斋后,我还是发挥我的特长,从书法方面为荣宝斋的发展做一些自己的贡献,比如说如何提升荣宝斋的书法厚度和学术含量,如何建立荣宝斋自己的书法家队伍等等,这都很重要。荣宝斋经营这么多年,有很多的积累,在书法的研究、书法的创作、甚至书法的教学传播这一块,我有自信做出努力,发挥作用。1 X+ w4 H% e! ?( G) ~: z: p* z
“荣宝斋在线”非常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我非常支持“荣宝斋在线”这个平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艺术传播的迅捷性,扩大艺术的受众群,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比如这次我的新作《行书八讲》在“荣宝斋在线”官网和微信上首发,很多朋友就是在第一时间通过你们的平台购买了这本书。所以网络的力量不可忽视。我希望“荣宝斋在线”能够在书法和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更多的贡献。
, D6 y4 t4 i. b: G6 y: L! a" N

% v, l9 m* j: L) C7 A 图9 行书·王昌龄诗-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jpg
7 j" p  o$ c' @7 ]9 a- L' p张旭光—行书·王昌龄诗-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q& M6 x' B: [& N
发表于 2015-7-29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行行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