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注册时间
- 200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3065412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0 P2 {+ P" ~- c5 P5 C, k秦良静的“数学法则”/ ` Z D& u w0 g9 l& F4 u' o
/ N& x+ O, `( I
文/《劳动关系》编辑部主任 石与刚4 U: W. {$ I \
" u& i$ q1 M- e7 V8 w$ O3 w+ b
一身戎装,他雄姿英发;
9 U0 l& O7 N6 `/ h泼墨挥毫,他温文尔雅。7 m2 \8 \% N4 f' h
刚柔并济,训练场上,他生龙活虎,脚下生风健步如飞;
; y' C2 j$ W5 G: l' x动静相宜,落纸云烟,他笔走龙蛇,胸中似有千军万马。
* ~& q; J9 k& A6 B5 @他是一位今年37岁的武警中校,也是一位知名的军旅书法家——34岁当选为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据说也是全国最年轻的省级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并兼任贵州省青年画院副院长、贵州省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主任,还受聘担任贵州画院特聘画家、贵州省人大书画院特聘书画家、第九届贵州省青联联合会副秘书长等。
$ N" m/ W) `/ L( H! v0 X/ ^% N1 n军人当有军人特定的生活特性,书法家也有书法家独有的艺术法则,集“军人”和“书法家”一身的秦良静,他又有怎样的艺术法则呢? 2 a5 G( ^, T8 u' }
- I/ ]. `* f' P“加法”:挖渠倒水 走自己的路
( w+ N. E/ j$ L( o D$ W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断汲取传统养分,学习古典,“加法”是每一个艺术家必须经历的历程。而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秦良静首先做的是人生的“加法”。
2 k9 O6 U5 y9 U" \, x9 q有梦想就要付出努力,1997年,秦良静以优异成绩考入贵州师大美术学院,朝着他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也为自己的梦想加了沉甸甸的一分。
/ f& h& p& f) S; m6 U3 ~6 j这时的秦良静,已经不再满足于入学前的知识储备,于是,他不断给自己加课,课余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并给国内书法大家写信求教。书山学海的营养以及名家大师们的回信指点,也不断给秦良静的艺术养分加码,他的书法篆刻水平也突飞猛进,开始在全省书画界崭露头角,并多次参加国内书法展览并屡获大奖,一举成为贵州书法界的新锐。
2 L- {$ Y+ d& S9 C6 v汲取传统养分,学习古典,秦良静把它总结为“挖渠倒水”法,“这不同于传统所提倡的‘水到渠成’,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就是‘渠’,一旦这个‘渠’‘挖’好后,我需要做的就是‘倒水’,这个‘水’就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养分和古典的精髓吸收到自己的艺术血液里,并加以消化、糅合,运用到自己的笔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加法’的总和。”4 G) R! A5 L5 H$ a1 I3 e. l' C" V
8 |6 r) g% q$ x* C. z# u/ B( ^2 U
“减法”:苦研笔墨 让艺术回归& ~9 i. f! X6 a% r' J+ Z2 S# W9 P4 B
大繁至简,也是艺术追求的一大规律,在不断做好“加法”的同时,秦良静也在不断地做“减法”。
/ W8 {+ ]2 }% \: ]十五年前,还是大学生的秦良静,就多次代表贵州参加全国性赛事并获奖无数。不断的刻苦专研,让秦良静创作出一批批有功力、有性情、有理念的作品,引起业界瞩目,也逐渐成为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家中的翘楚。
# s T8 E& W: h( g3 F! w有着深厚美术功底的秦良静,在书法和篆刻作品中很讲究美术感、形式感,这也是他作品的独到之处。因为经常赴京参展和领奖,秦良静和他的作品已为国内书画界所熟知,渐渐地,他艺术创作风格开始带动国内一大批青年书家学习和跟风,成为全国首批书法篆刻界 “形式至上”的弄潮者之一。在2014年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举办的“贵州省十大青年书法家”作品研讨会上,一位书法名家开玩笑“批评”他在国内“带‘坏’一批书法家。”
( M4 T: ~! ~2 W3 J这位书法名家无意的“批评”,却让秦良静开始反思,“书法的本质是什么?是笔墨!怎么回归书法的本质,就是要做‘减法’。”
5 C9 X( u9 S% J在给美术学院学生上课时,他告诫学生:“不要为了获奖和讨评委欢心而过于追求形式,书法最重要的是在笔墨上下功夫。”
& f6 b1 s$ j" _; d" i在自己的创作还是书法教学中,秦良静都也开始做“减法”。在追求形式上把握好度,摒弃过多的花哨和设计感。
' O! k6 b& \$ X1 E* i “可能是我艺术思维上过于早熟吧,对于我而言,人生也是该做‘减法’的时候了!”秦良静告诉记者,他的内敛,就是去浮躁,求笃定,寂寞耕耘。
" V/ ]* q. U0 a8 ~9 m “艺术应该被作为一种修为,而不能作为一种终极目标,否则反而为其所累,被其束缚。”秦良静说,搞艺术需要有一种既入世又出世的虔诚信仰和超功利的精神追求。因此,近年来,他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热衷于参加各种展出和评奖。# ~4 d4 A! }% N8 W
9 l$ L1 b; c' \' U
“乘法”: 广阅博览 为创作积淀$ d: ?3 i' ^4 u9 t, C) U$ b" V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艺术门类繁多,但每一种艺术形式都不是孤立的,如今已集书画印之大成于一身的秦良静,艺术爱好也很广泛,音乐、文学、油画、摄影、美术、盆景等均有涉猎。0 C$ X }+ w5 v; G
在他看来,每一门艺术之间都是互通的,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从运笔转锋的角度去欣赏,时缓时疾,抑扬顿挫,它就是一首凝固的音乐;从谋篇布局的角度看,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它又是一幅绝妙的美术作品。 7 o- ?5 ?6 ]# p
走进他的工作室,除了四壁挂满的书法作品外,就是郁郁苍翠的盆栽。盆景艺术十分讲究“画境”,也就是“构图”上的形式美。‘画境’与‘意境’的统一,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也是我在书画印艺术中所追求的效果。”/ _7 Y: q. I1 s
闲暇的他也会背上相机,纵情山水。“光与影的运用,同样在中国画创作中对我有很大的启发。7 ?/ j. x6 a( d1 S7 b3 }
无论是音乐、摄影,还是绘画、盆景,秦良静用的是“乘法”,他不断学习这些姊妹艺术的创作手法,为己所用,得到自己艺术的“积”。这个“积”,是积淀,也是沉淀。4 Y* f, O6 h/ Q! v \7 ?
3 K4 u: S1 X: I2 X7 z5 J“除法”: 去伪存真 传播正能量+ e0 A& }+ ?# _2 o5 i+ }8 t ?
对于艺术来说,“除法”就是去伪存真,艺术到一定的高度后,需要的就是去伪存真。3 [& r' G w, F
秦良静的“除法”,是从对自己的定位开始的。身为一名军人,尽管在书画界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他一直都以“业余书法家”自称。“书法不是我的主业,我不是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也不是大学专职书法教授,我的职业是军人。但这些并未对我的工作产生干扰,反而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样,主业与我的创作相互融合。”( B/ Q6 R, b6 d7 e8 t
“从年龄上讲,自己将近不惑,从艺术上讲,自己还在路上,下一步,我要从不断的汲取中舍弃一些东西,留下自己想要的创作因素和创作元素,推动自己的艺术创作,形成自己更为独特的艺术风格。”$ e5 w8 Z1 g& N \) ~3 {
艺术从来都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艺术是属于社会、属于大众的。同时,艺术也是具有榜样性的,秦良静书画艺术,已为他获得了已大批“粉丝”,这就更需要他做好榜样。“如果说姊妹艺术是提升一个艺术家的修为,那么当你将这些艺术的都有所涉猎后,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为军旅书法家,更要树立正气,传播正能量。”# z$ `& q) w6 L. e7 E: S9 i
同样,学会谦虚也是一种做“除法”的表现,作为年轻有为的书法家,秦良静经常外出交流,但所到之处,他都抱着谦虚学习的态度。“艺术最终是要靠作品说话,没有过硬的作品,别人再吹捧也是无功之劳。” 7 B7 M3 B9 r& y0 C7 Z% D
$ Y5 m8 g$ [5 s1 R8 @& x5 P6 O7 R, |( B-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