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注册时间
- 200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3065417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G3 E( s2 k; P1 c! x( e, _; F5 P
! C, L2 d- t9 q. p
. j: k# |; ` n; h, Y
/// 陈洪武(资料图)) B4 r E) ~" H, N: j n2 G; s
9 ?9 P$ w5 b; S% I8 V
9 E- B/ U4 i( ~, C近日,中国书协发布了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征稿启事,《书法通讯》记者就“兰亭奖”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今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 N5 m( i( h) o' ?" ]4 E6 x4 j/ }
" W; R1 U$ b- G9 C! q# W, Z" w( ]& E
t+ K+ _: C+ b5 K2 @3 P9 f
; D. r0 u( U+ h
记者:陈书记您好,最近中国书协发布了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征稿启事,受到书法界广泛关注。请您谈一下本届“兰亭奖”在顶层设计上有什么考虑?
! X; e$ k: z6 O7 W* p. m S3 l/ q/ I: }4 r2 G( J( E
2 m H" Z, G2 z9 R陈洪武:“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是18个国家级文艺奖项之一。“兰亭奖”迄今已经举办了五届。应该说,十几年来“兰亭奖”在推出精品、推出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顶层设计上,本届“兰亭奖”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承续中华文脉,陶铸时代审美;以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为评审原则,立体展现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努力推动对当代书法艺术的深度挖掘和创新性引领。在中国文联的直接领导下,本届评奖工作,中国书协将切实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文艺评奖的改革精神;坚持把创作水平作为评奖的重要标尺;坚持人书合一、艺文兼备的综合考量标准;坚持在深入传统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1 i$ U' W, j+ Z* j9 S$ U3 Y
r* k8 `6 b# l+ c& }' D
$ l8 j) J* {+ n5 g3 |记者:请将“兰亭奖”奖项改革的有关背景和政策要求为我们讲解一下。
7 [% \- f( _+ w" h3 \: u( e5 q- ?! V9 k7 b" L. }+ q
$ t7 V5 O! d7 j- Y$ C, }, F陈洪武:从大的形势背景来说,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之后,文艺界焕发出新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明确了文艺的发展方向;二是明确了创作是艺术家的中心任务;三是明确了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四是凝聚起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习近平总书记说,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所以本届“兰亭奖”集中将创作水平作为衡量书家书艺的重要评价标尺,同时综合考量其他相关贡献与成绩。通过推出精品和人才,呈现当代书法艺术的精神与气度。
* t0 E- l5 k4 O3 S# F1 b, X
X3 M9 Y# |' O& y2 T
k9 c' Z+ d; b L( Y; b从政策要求来说,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随后,中国文联出台了《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管理办法》《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评委库建立实施规范》,大幅压缩文艺评奖数量和子项,要求全国文艺性评奖工作逐步达到“示范导向明确、评价标准科学、奖项设置合理、评奖数量适当、评奖程序规范、章程细则严谨、奖惩机制有效、监督保障到位、宣传推介有力、品牌效应凸显”的总体目标。我们乘着党中央评奖制度改革的东风,既保留以往好的经验,又积极吸纳改革精神,努力把“兰亭奖”办得指向性更强、引领性更强、示范性更强。
& H/ [- t. b; s. O/ m# o- B1 `5 B9 {- |. F' F2 n
# U8 v+ d5 G/ l0 E. k" i9 c
记者:本届“兰亭奖”奖项设置与往届有较大不同,请您介绍一下。
1 F) z6 v" N8 ~0 h; M1 s
/ s0 F5 A7 e) G1 z& t
8 [$ f% Q0 h+ [7 C, m# o; A陈洪武: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要求,中国文联对评奖数量和子项进行了大幅压缩,评奖数量由1123个压缩为248个,压缩比例78%。子项由237项压缩为67项,压缩比例72%,取消了全部分项。所有文艺奖项获奖名额不超过20个。改革后的“中国书法兰亭奖”设创作类金奖、银奖、铜奖,其中金奖5个,银奖7个,铜奖8个。不再设终身成就奖、教育奖、编辑出版奖、艺术奖、佳作奖等子项。6 g& F, u" R, i1 x
9 ~1 u( \: Y. ?& F( y2 l+ W8 h; a+ v; J) J
记者:本届“兰亭奖”增加了集体推荐参评这一方式,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7 {3 e1 ]9 J2 @
5 K* {# c# I3 i5 |
& m/ L& H, N5 f2 x
陈洪武:本届“兰亭奖”投稿方式分为个人投稿参评和集体推荐参评。首先我们保留了往届个人投稿的方式,每位中国书协会员都拥有公平的参与机会。同时增加了集体推荐参评的方式,由中国书协各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书协各团体会员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行业书协)按照中国书协有关规定推荐参评者。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个人投稿参评还是集体推荐参评,在所有评审环节中,都将一视同仁,确保评审的公正公平。之所以增加集体推荐参评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资深书家参与的积极性。我们从近年来“兰亭奖”、“国展”参评情况看,一些以往多次获奖、在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相当影响力的书家参与热情不高,很少主动投稿,这里面有传统文化心理和社会舆论现实等多方面因素。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调动各年龄层次的书家积极参与,把“兰亭奖”办成真正具有权威性和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书法最高奖,对于我们组织者来说是一次考验和挑战。8 L+ r8 o4 R1 \2 h! u
. ]! W: C: S& s {8 ^3 x' ^
3 \- H3 d }! p1 P# B4 x! Q
记者:一些资深书家在接到推荐通知以后,会不会仍有可能放弃申报?8 |; o8 Z. f* J! X2 J2 [
/ n/ H) t8 P% s9 D; W
2 T7 Y8 A" m i8 K陈洪武:申报参评是个人的自由,我们应当理解和尊重,不能勉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兰亭奖”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评奖,更是为了让有抱负、有担当的书法家明晓自己肩上的责任,激发创作活力,推动自身创作,不断超越自我,由高原向高峰攀登,创造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书坛的一些资深书家,数十年来在艺术园地里辛勤耕耘,久久为功,取得了突出成绩,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如果他们能够积极创作投稿,这本身就是对年轻后辈乃至书法界的示范引领。
1 D- }2 h. e* j, b3 e1 t) A- B! A
: L! ?' P K9 S4 B; l
记者:如果资深书家申报投稿大量增加的话,那么青年书家相对来讲获奖机会就会减少,这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参与热情?
4 N: F% G+ w1 C3 u- j* y+ T M
4 C- \" D2 {$ k- |% z1 \" [+ @* C: F+ W) w5 u
陈洪武:青年书家是近年来活跃在各项专业展览上的生力军,正值创作激情集中迸发的时期。其实无论对资深书家还是年轻书家而言,本届“兰亭奖”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大家同台切磋交流,很有意义。我们要把“兰亭奖”放到一个宏阔的历史背景下来认知,人生朝露、艺业千秋,青年书法家当志存高远,积极创作与投稿,不断积累,把“兰亭奖”作为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 N% W% K1 @
3 U# o3 `' n* e5 {: H- i1 j/ ^- R. x; q
记者:本届“兰亭奖”共20个获奖名额,非常有限,竞争会很激烈。
9 ?2 G# M1 W0 C7 {% b) @7 R# a) }9 e- C9 u
! \6 @) G: y2 h) v: D& W' f: R) z陈洪武:只要是评奖评审,就必然存在着竞技的特点,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当站位高一些,能跳出来看才好,“兰亭奖”更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传递。20世纪80年代,林散之先生办完他人生第一个重要个展后,回到家闷闷不乐,一声不吭。众人不解其故。林老用拐杖狠狠杵地几下,长叹自己比古人差远了。这种与古人争一席之地,仰之弥高、攻之愈坚的精神正是我们书家需要传承的。所以我们还应淡看“兰亭奖”的竞技成份,要看到奖项之外的精神延伸,这对当代书法文化精神的构筑至关重要。如果我们能够从中找到一种精神的力量,并与之共鸣对接,那就再好不过了。
6 P5 r8 o7 k" n
- `/ ?& c# y. w2 g. f0 N6 e
5 I; m( g4 `: L) v# q记者:本届“兰亭奖”在评奖标准、评奖机制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以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 M2 q# C4 ?- h) }+ w9 _$ B! o+ X- u! M
$ n5 a6 I$ F. Q. y) G陈洪武:近几年,中国书协在评审机制上不断改进完善,应该说积累了一些经验。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就是成功的范例,得到了书法界的肯定。就本届“兰亭奖”而言,奖项设置、申报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评审方面肯定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在中国文联强有力的指导下,中国书协将着力完善评奖制度、严密评奖流程、规范评奖行为、净化评奖环境,继续实行组织与评奖两权分开和承办地回避制度,坚决维护评奖工作的专业性、权威性和规范性,确保评奖的公平、公正、公开。
0 w1 N0 G5 J" l$ Q3 }; \
) F) L8 R8 e5 c
6 T) Z7 }" P# H" B记者:这些年中国书协一直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兰亭奖”作为顶级大奖,从文化层面上是怎样设计考虑的?
, G$ v, e1 |3 W& X# }) e& `6 z& F( @7 ^3 b
& Q( U$ X& \: K1 i
陈洪武:当代书法发展到今天,流派纷呈、风格多样,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喜闻乐见。这是几代书法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有忧患意识,要清醒地看到当代书家的短板。书法家绝不仅仅是拿起笔、写写字、获个奖那么简单。优秀传统文化是书法艺术的血脉和土壤,学养、涵养、修养是书法家一生的功课。忽略这个层面,书协工作就会走偏。近几年中国书协在评审中特别注重文化方面的引导。! a, M Y* {5 ]1 d; q( v
! F$ G4 `( ]* r& ]' b6 a& H" j6 z4 x: r7 ^! ] i
本届“兰亭奖”正是基于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这样的高度来设计的,在将创作水平作为衡量书家书艺的重要评价标尺的同时,还综合关注、考量书法创作以外的成果与积累,就是说除了书法创作之外,个人的综合素养也要参考,不仅是作品本身的文化含量,还包括论文、专著等都可以提供。总之要看到作品背后的人和文化素养,这样的评奖就比较立体丰厚了,而不是简单的以一件作品定高下。
Y0 x3 Q6 L5 p {) z% q0 |+ c( K6 ^1 {: D% r
* l: ^7 v/ |* R( d记者:往届“兰亭奖”都是投稿一件作品,本届为什么要求每位作者提交三件作品?
7 B) v, b- o. P! W+ y, O/ q2 t) i; r1 }
4 \; b' @( J+ E, L陈洪武:提交三件作品是经过认真调研的,业界对以一件作品来评定“兰亭奖”的做法普遍认为不够科学合理,“兰亭奖”作为国家专业最高奖应该走出一件作品定高下的惯性模式。一般来讲,三件作品就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作者的创作实力了。
1 X d9 n) r; J- U7 A; X3 B* z
6 x1 Q% p5 P/ D: {/ I9 r
2 k' M) i" p" Q8 t记者:从征稿启事中我们看到本届“兰亭奖”比较注重学术研究,您能说明一下吗?
0 d# _$ ~7 N; K6 `) v
9 t7 P' ^" d: U% R; o
! v) T2 w- D) v5 j2 N4 e陈洪武:从当代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实际现状来看,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推动书法创作离不开学术的支撑。理论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作,对书法创作有重要引导作用。中国书协特别向上级单位申请保留了理论类名额,这是符合书法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类方面申报要求变化不大,作者无需提供书法作品,毕竟术业有专攻,而创作类是要兼顾综合文化考量的。
1 r- ?" E; P4 A% |3 V8 n5 k1 g9 ~
4 |8 ]# f: e% i A2 ]+ Y* k# c) _: P6 W' k9 u
记者:书法展览有自身的特殊要求,改革后的“兰亭奖”只有20个获奖名额,请您谈谈此次展览是怎样设计的?
5 b5 r3 H% A9 M0 U5 q
' d, e4 u5 b6 @# s$ i
. x P) {1 a9 m e- t5 C ? P陈洪武:国家级艺术类奖项的设置,获奖者毕竟是少数,数量虽少了,只要质量上去了,就会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本届“兰亭奖”在20个获奖名额之外,还专门申请获批了50个入选名额,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保持历史连续性,在往届入选名额的基础上适度精简,保持相对稳定;二是考虑展览效果,获奖加入选,每人三件作品,近200件的规模会使展览显得更充实更有看头,本届“兰亭奖”预计明年1月在中国美术馆首展,4月在绍兴兰亭博物馆再次展出;三是着眼于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国家最高专业奖项的遴选,逐步发现和储备一批专业后备人才,为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 s* y, ^! s/ @, A1 W; c! Y
6 A2 L( D! ~6 `4 c- W/ o! g& T; J6 G
0 n2 G7 }! G3 n0 |记者:回顾前五届“兰亭奖”,我们看到,许多方面都在不断地改革发展。: F% h ~/ g3 q8 i5 O# g: E( y
- F3 n2 z8 s. A+ [7 [
) r+ W% K5 W# H陈洪武:是的,我们从“兰亭奖”的纵向延续来看,一到三届是探索阶段,参与者到后来逐渐变成了45岁以下年轻书家为主,于是中国书协及时做了调整,设立艺术奖子项,对55岁到75岁这个年龄段进行重点关注,推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到了本届,国家实行评奖制度改革,子项全部取消。这一改革既是顺应国家大势,也是书法展览自身发展的需要。往届“兰亭奖”尤其是终身成就奖和四、五届艺术奖产生了不少大家、名家。与此同时,佳作奖也推出了一批年轻新锐。“兰亭奖”本身是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既要承前,更要启后,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把它承接好、发展好,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 t* D% K1 @) n
1 X! S" x6 o# o1 M
# j1 F p* ?- H7 ]8 r
记者:“兰亭奖”之外,中国书协还有其他许多展览,请您结合中国书协展评工作框架介绍一下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
% A! n. u( Q( X6 M- K$ w8 H1 G: Y) s
0 z0 g7 S3 [6 N1 o! Z2 k; {陈洪武:我们的展览是层阶式的,由基础层、专业层、高端层三部分组成,是分层布局、分类结构、相互补充的一个体系。基础层主要由中国书协、各团体会员单位举办的带有普及性质的各类书法展览构成。专业层主要由中国书协举办的各书体届展、专业综合届展、中国书协学术提名展以及各团体会员单位举办的专业展览等构成。高端层主要由三年一届的“中国书法兰亭奖”、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构成。“兰亭奖”是国家唯一授予能够评奖的专业大展,是中国书协整个展览构架体系当中顶尖的部分,面向中国书协会员征稿,专业性更强。“国展”作为国家级专业大展则是不设门槛、广泛征稿,可以充分体现广泛性和参与性。这三个层面的展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书协正是通过这些展览,广泛发现和凝聚各类书法人才。! F$ j# Q4 ~" @$ d
7 `% d. h7 C+ }+ ^; X1 S" @8 P2 B& f, {; E. t
记者: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一方面遇到了大的改革形势,一方面中国书协近几年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本届“兰亭奖”确实意义非凡。
* G: B' Q% P4 s% T; N2 ?" I) H3 c* n2 s; [- H6 i0 X: A- e0 j) M5 U% C
. j6 @3 P8 c+ f, ]' F陈洪武:是的,这个历史节点充满机遇和挑战,我们不要单把“兰亭奖”看成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一个改革任务,更要将其自觉转化为改进我们工作的动力。“兰亭奖”实质上是考验中国书协对国家奖项设置的实施能力、对当代书法的把握能力、对书家的组织号召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考量。“兰亭奖”的实施成功与否,关乎当代书法的发展,关乎中国书协的形象。要做好本届“兰亭奖”的工作,前提是要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领会吃透,做好调查研究,给“兰亭奖”以科学的设计和准确的定位,并通过严谨的评审机制来落实。一方面,我们要评选出优秀书家和精品力作,另一方面,要引领影响整个书坛,促进当代书法艺术可持续发展。作为组织者,我们必须牢记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在改革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肯定会有压力,但是不要紧,为了事业,我们将带着问题意识负重前行,把展览评审工作作为探析当代书法现状、反思问题、寻求对策的重要平台,不断探索符合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的评审机制、组织方式和展览形式。
" F+ U X. A) n+ }
0 S1 O1 K, Y6 v X& ~2 M5 G% Z/ N3 k+ ? z
记者:中国书协近几年对书坛长期形成的一些“顽疾”进行了改革,比如说东道主现象、代笔问题、跟风模仿、过于追求装饰形式等问题,经过努力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扭转。只要一心一意去做,就能凝聚正能量。# n2 i y5 A; V( `5 I
" T6 G6 o# P+ t5 B k* w2 ?, e: O" b9 d* S& t
陈洪武:你说的对,比如回望十一届“国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集中了业界的智慧与力量,由于它的纯粹与专业,公平与公正,凝聚了正能量,团结了书法界。“国展”及系列特展的举办,为广大观众提供了近距离集中观摩古代经典和当代精品力作的机会,创设了古今交辉的情境氛围;同时还组织了7场学术讲座等配套活动,引发了人们对书法艺术本体和文化意涵的思考。这对大力提升展览的审美品位与学术品格,促进书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今天来看,这些探索对“兰亭奖”的评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用这样的精神,一步一步往前走,相信“兰亭奖”会一届比一届更完善。我们将稳中求进,守正求新,继往开来,努力把“兰亭奖”办好,不辜负广大书家的期望。
1 N1 |: [2 a% h- V9 S; V8 S7 J$ q8 T1 i) }. A: n2 t
. Q7 E- j$ {+ [& R. J0 S3 |8 J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2 n1 `# I ]3 ?5 n
0 q" M) q. T4 U! e7 K9 v+ B5 i( |: m% y6 i! _7 l
陈洪武:在这里,我代表中国书协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工作的广大书法家、书法工作者、书法爱好者表示深深的谢意!谢谢大家对“兰亭奖”的关注!) }0 R0 E' s. b# R
8 L* O" g$ R' u1 ~9 c% }0 d% j) g- h2 G2 x* {1 B
- [' }" u/ `5 G+ b# k! U8 n1 e4 k7 ^# i$ b6 ~; D. w
转自:中国书法报/ p6 f0 e. |2 }8 I$ h' A
" c- M: U( B0 a0 q% ]9 w' `, B+ n0 g9 m4 \2 g/ y% f
( a, j$ y5 W. m1 o; y( Z3 T& K, d
+ Y" R C& F" ^* m+ X & ?# w' D2 a& V. p4 L
附:
7 \# W6 R% Y2 E& \5 R, c& g
; J8 D$ g" V- q
N% F4 o. {; s) \. I* ^7 ]征稿启事丨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征稿启事+ z$ S- _9 d3 ?$ r4 x+ V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传统艺术,繁荣文艺创作,展示当代中国书法的艺术成就,进一步推动书法事业繁荣发展,定于2017年5月启动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8 D1 Q% E8 l, w. a3 A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法艺术最高专业奖项。根据《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全国性文艺评奖改革方案》《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与规定,结合当前书法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要,本届兰亭奖在奖项设置等方面做出适当调整。现将有关征稿事项公告如下:$ I3 w: D8 ?" i% g6 n6 A
: ?) B: h4 V! b
' n" t6 b4 Y! ^0 `# B- w一、举办单位3 J' m \7 [! Q- U, c
主 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6 ~$ q. ?1 n' ]& W" q- p8 H联合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0 D5 E9 S- g, s& ?7 l- h9 X @
承 办: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绍兴市旅游集团+ H7 b1 _' r( b. t: B t
& y, _% K6 Z5 e4 X. f' i( X1 v
二、组织机构. f+ s# \6 `; r: H
1、组委会% x) C( q! }' G6 Z' _4 y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组委会由主办、承办单位有关人员组成。: c3 u' E' t: A4 p! @, q4 ~
3 c1 P' S, l1 X
2、评奖委员会% ?7 i7 L" r2 X- ? c5 p
依据《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奖委员会产生暂行办法》,组成评奖委员会,评奖委员会设评审委员会、审议委员会、监审委员会、观察委员会,负责评审、审议、监审、观察工作。' Q% G$ W( K, c0 u0 a/ d
2 ~4 m1 E4 Q' A
三、活动宗旨6 u3 P4 m) p% k. A: b1 D- s
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承续中华文脉,陶铸时代审美;以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为评审原则,立体展现中国书法在当代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推动对书法艺术的深度挖掘和创新性引领。8 _+ e. h( t" ~8 ]7 I
本届兰亭奖将创作水平作为衡量书家书艺的重要评价标尺,同时综合考量对书法艺术做出的贡献与成就。通过推出精品力作和优秀书法人才,呈现中华传统书法文化的气度、神韵和时代精神。; N. H1 S) ?2 q8 y0 u1 m8 {8 Y# @
7 f9 i# }) M9 G' d- Q( Z# |
) |9 p! } Z9 b" C+ ~四、奖项设置及评审标准* I9 O' Y: C! U( u4 }: J0 B: j4 a
1、金银铜奖:20名。
, } z& f1 v, I金奖:5名,其中书法创作4名,理论1名。# \5 d& R# n8 L& O7 @
银奖:7名,其中书法创作5名,理论2名。
4 N4 G' v# x7 w1 w/ C% d1 r' y' u铜奖:8名,其中书法创作6名,理论2名。9 ~ h \. ^5 F# K' c+ @
书法创作获奖:结合参评者历年来尤其是近三年的创作成果,着重审评其创作水平与实力,综合考量参评者的创新意识、艺术积累和对当代书坛的贡献与影响,以及在书法创作以外的书法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个人品德评价。* ]" m5 v: P- O$ g9 k/ K- }
理论获奖:结合参评者历年来尤其是近三年的理论研究成果,着重审评其理论研究水平与实力,综合考量参评者的研究水准、理论功底和对当代书坛的贡献与影响,以及在书法研究以外的书法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个人品德评价。
; U, q7 k$ R5 U9 [# U) q
: h6 y3 h' G3 Z0 ^& u. U2、入选:50名,其中书法创作40名,理论10名。
. U( Y6 g- B- C书法创作入选:着重审评参评者的创作水平,参考其历年来尤其是近三年所取得的创作成果,考察其道德品行、艺术才情与发展潜力。
+ }& ~, \- h6 C理论入选: 着重审评参评者的理论研究水平,参考其历年来尤其是近三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考察其道德品行、研究水准与发展潜力。
. z5 W2 Y+ A/ A; z$ s' W3 c8 v: a: [! a6 `( I+ H
; p( [& @ B) _4 G* m; l- h& ^% I; H
五、投稿、申报+ K1 ?0 y1 A8 \ p5 s" v+ W
1、参评范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0 R6 _' ]7 v1 F
$ v" E, p" }8 y5 }- O
2、申报方式
7 S; t% F' \1 N0 i1 T(1)个人参评:下载填写报名表格,连同个人参评稿件、退稿费汇款单复印件、证明材料复印件寄至收稿地址。证明材料复印件包含身份证复印件、中国书协会员证复印件以及表格内所填写成果的证明复印件(证书、书籍版权页、目录页等复印件)。0 x# o/ j* U3 m+ {3 G) C6 V
(2)集体推荐:由中国书协各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书协各团体会员(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各行业书协)参照中国书协有关集体推荐及报送方式的函件推荐参评者。
: i- G- D0 T' Y2 ?0 i1 ?
, m c/ ~7 {# N- U, @5 }; p4 c 3、申报材料要求及有关事项
. N) v* c: e& j, I# N(1)书法创作参评作品要求:# e9 h+ L; w% A- j- G5 C
①每位参评者提交个人代表作3幅。其中两幅创作时间不限(请勿提交与曾在前五届兰亭奖中获奖、入展作品内容与形式相同的作品),一幅创作时间须为2015年至2017年。形式不限,内容积极向上,可寄送已公开发表作品。% y. d! ~8 o0 o6 r
②大幅作品不超过八尺整纸,小幅作品不小于一平尺。, {& s2 v" y' b" f9 ?( r
手卷作品尺寸高度不超过45cm,长度不超过300cm。册页作品尺寸每页高宽不超过45cm,页数不超过12开(24页)。
- m/ N+ K0 I+ G: Z; u% w) G篆刻作品寄印稿6-12方,附两个以上边款,贴在4尺对开的竖式宣纸上。
! r& K% K0 t. S+ J' k0 S& t: h/ [! D# [③已轴装作品可原样寄送,框装作品可裁取作品软片寄送。新创作作品无需装裱。考虑到展览展示效果,获奖及入选作品将视情况择取部分作品重新装裱。$ `! w& T* p |) |+ _
④请在作品背面右下方用铅笔楷书注明:参评者真实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固定电话、手机)。( M% ?& H' |1 D, i: T% B
⑤获奖、入选者自由选取参评作品中的一件交由承办方收藏(选择提交印屏者,须选择其中一方原石交由承办方收藏),其它作品展后退回。入选者须再创作一件不小于四尺整纸的作品交承办方收藏。评审结束后由组委会通知篆刻获奖、入选者寄原石若干方参展,展览结束后,原石退还参评者。
3 \9 O/ \ h m! g9 M# Q: V⑥未获奖、入选作品全部退稿。" g( n' U' T o6 W9 Z
(2)理论参评稿件要求:
x, v8 U+ a2 ^. e0 R①来稿应为2014年9月1日——2017年8月期间,在正规出版机构、报刊上出版、发表的书学研究著作或论文成果。
! J6 D* ^1 D* [/ N0 z+ ?②论文、专著须提交发表、出版原件。
& {. v4 a+ s( Y! B4 B# Y③请在论文和专著显著位置用铅笔楷书注明:参评者真实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固定电话、手机)。
1 `4 \/ `9 P0 l+ ~! C! ]2 ?+ }5 F8 {④获奖、入选者论文发表杂志和专著由承办方收藏,未获奖、入选者的论文和专著退回。* U$ o; Y' @2 s3 K, _! f
(3)所有参评者均须填写以下表格,连同参评稿件一同寄出:% I" ~' A( S4 R5 m; J5 X, u
①参评者个人基本信息表(含在“品德”方面受到的表彰情况)。1 i6 Z6 ^% n2 d4 v) X( z/ a
②书法创作参评作者须填写《参评作品信息表》《书法创作成果表(中国书协主办展览)》《书法创作成果表(非中国书协主办的专业展览,含个人展览)》《相关书法领域(创作以外)成果表》。. u! j8 \; ~9 Y- v2 @
③理论参评作者须填写《参评论文、专著信息表》《书法理论成果表(中国书协主办的论坛、讨论会等)》《书法理论成果表(非中国书协主办的论坛、讨论会等)》《相关书法领域(书法理论以外)成果表》。0 C0 c3 t+ N# g; z# Y x5 n( K
(4)参评者均须提交能够证明所提供申报信息真实性的材料复印件。证明材料请使用A4纸打印、复印。评审结束后,获奖、入选者须提交相关原件,组委会择取展示。原件将在展览结束后全部退回。
2 F3 g: W/ h8 `- n$ H* `% T(5)所有参评者免收参评费。集体推荐参评者免收退稿费。个人参评者退稿费每人100元人民币(其中邮寄费60元,保价费40元)。" U A' J# B; H
. J4 k8 a; e! r! @7 U) R
六、时间安排
6 `: a# \8 |$ z( ~1、提交参评材料截止日期:2017年8月31日(邮件以当日邮戳或单号为准)。0 n% V% S! J1 o% S0 v. ^! D
2、评审时间:2017年9月。) _1 x( W+ h1 Q" m/ S/ E8 h) n/ U
3、本届兰亭奖获奖、入选作品将于2018年1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首展。2018年4月将于浙江绍兴兰亭博物馆再次展出,届时将举办本届兰亭奖颁奖仪式及兰亭论坛等系列活动。
* e6 x* w0 i' `: g# V2 j, t! C& h2 C. Q3 v7 B
七、评审
' a8 A& M' k Q.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制定评审办法、评审工作流程等。5 y/ H ?4 ?/ r0 L. D( a7 P
本届兰亭奖评审将实行组织与评审两权分开和承办地回避制度,坚决维护评审工作的专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规范评审程序和工作行为,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
( |* g' f8 ~# b: a& G( z
5 j# f N! U2 D [' o9 u八、获奖、入选待遇9 U, `, W: Q: M8 @# w
1、金奖每人奖金3万元(税前),银奖每人奖金2万元(税前),铜奖每人奖金1万元(税前),入选者每人收藏费6000元(税后)。
" O5 w2 X' k0 o4 A2、向获奖及入选者赠送本次展览作品集两册。9 O! b2 @) G& A( E" K6 V1 I- E$ C
3、奖金、收藏费在颁奖仪式后一个月内由中国书协向作者支付;获奖者的奖杯、证书、作品集将在颁奖仪式中颁发;入选者的证书、作品集将在开幕式后一个月之内寄达。
" @% ~. f* @/ R: q/ B3 d- z* t5 x' ?
九、收稿及汇款地址
. P* n# _! D. h5 ?1 }8 h+ J8 a m退稿费全部采用邮局汇款(请勿在作品中随寄现金)。汇款时请在附言上注明“兰亭退稿费”,并注明本人联系电话。! x; `* X; v4 U2 H
( ?0 U3 v+ _2 |! A3 J' G9 g十、其他事项
! e4 x& _% R! w, L: R8 E$ E" r收稿地址:浙江省绍兴市兰亭景区管理处兰亭书法博物馆
1 C0 U5 I3 u$ ?" A! u* R邮 编:312045- I( L0 V, |1 p' b* q
收件人:王依虹 13867512112& Z+ t% M6 i, [# ~3 ^7 ~! w
陈 舸 13575565952
4 p* q& V+ a r' \ m0 c
3 w3 B3 X) U& F2 E/ I* v* C4 H收款地址:浙江省绍兴市兰亭景区管理处兰亭书法博物馆: X* ~, O# M# k1 d* _
邮 编:312045
. k& e9 s' Y x1 Z0 H收款人:程一高 15158231690
. U9 i* m2 r% [: A/ Y$ h9 o/ Y : d/ Y/ S' v5 g4 g, v8 N
1、参评作品必须是参评者个人真实创作,严禁抄袭及代笔等行为。填写各项材料须真实有效,凡弄虚作假、虚报材料者,将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4 x% U" ~# V2 y" t& e
投诉材料请寄:6 ]; V. j; Z, h, S0 E
书法创作投诉: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座909 中国书协展览部,联系人:郭琳,电话010—59759592。邮编:100083(此处不收参评材料),邮箱:zgsxzhanlanbu@126.com。
; P! T* c+ N+ L) b0 M( M理论投诉: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座916 中国书协研究部,联系人:刘照剑,电话010—59759583。邮编:100083(此处不收参评材料),邮箱13621157799@139.com。
) N$ Q+ Y+ }3 D3 i1 r$ H' T 2、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启事要求。* o" F x, i8 m+ z: v {" @/ Z/ P
3、参评者均视为认同本启事各项要求。
) X% ~3 R+ `3 u" ` 4、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中国书法家协会。 C1 q ~" u5 a
1 a. c/ k+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