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997|回复: 0

學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8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學米者众多,得形者甚多,得筆法者甚少,得神韻者米芾后再也無來者。史上僅米友仁和米之弟子吳踞得形,得筆法,但神韻终不及米芾一半。這便是米芾書法魅力神奇之處!歷史上二王書法高手幾近亂真(如傳的摹本蘭亭)但迄今為止老米書法仿跡絕無。(有几小道贋品不足觀)既便同時期黃庭堅,也有仿手高水准者,幾近真跡之赝品于世。可笑是@@拍買几個億,‘專家’說是真跡幾代人沒有發現,當今中國專家说是真跡,真是偉大在今朝。跑偏了,回歸正題,老米書韻是何講?這只能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書法藝術人獨特用筆之法、節奏、章法、氣息是構成書韻之主要因素。所以君看祭姪文稿、寒食帖、黃庭堅寒食跋文、無不是這四要素充盈其中。書為心畫言為心聲,這樣的情懷,才能創作出不見作者,只見作品便能領悟體會書創作者情懷、藝術水准。故得形第一步,得笔法者第二步,第三步最難,得神韻,。最难得神韻也!
101931ilenn2gg9ngg9lk2.jpg

101932rpuu2ymoovvvzttv.jpg

101934ypc48hq4khhhp4hp.jpg

101935vgfww0xmgfbfvbrm.jpg

101936gc13fsz3rsstmynn.jpg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