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95|回复: 0

晋祠·晋源初夏·悬瓮山前塔影微(2014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7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晋祠·晋源初夏·悬瓮山前塔影微(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十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既至晋祠,其景区内一标识之语“晋之源,唐之源”赫然入眼,亦顿时唤醒这久已沉睡之记忆。哦,不是么,那李唐王朝未建之时,日后之唐高祖李渊,即确为隋之“太原留守”,据之晋地;且是彼之父子起兵反隋之前,就曾拜祭当地古晋国之祖唐叔虞,并许愿一旦成事,便以“唐”为国号呀……这既往读史得来的知识一经忆起,此时实游其地,自然感觉别有趣味。而这晋祠本身园林之美,又真真堪称举世罕有其匹。园中,自北魏以降,历代所保存下来的建筑、雕塑、碑刻等实物,不必细论了;只那无数树龄动辄即上千年的古木,便令人不能不觉叹为观止。吾辈向来即谓:这有无古树,才是检验真假名胜古迹的一把硬尺(当然不包括那些本无树木之处)。建筑及器物皆可以仿造甚至于仿造得乱真,而唯独这历经人世沧桑的参天嘉树,尔即使想从别处移来,也几乎是断无成活之可能性。闲话休絮。只说当日在这晋祠古杳幽森的环境内,觅史迹,观文物,漫步芳洁之径而偶沐清朗云光,悉心体验如此情味,果是觉着吾人生命之弥足珍惜。亦尝越林麓而登临小冈,只见这古称“悬瓮”之山下,偌大一片美园,无数碧瓦朱墙,俱或显或隐于苍绿树丛之中,而密林之外,又有清粼湖水与兀立高塔相映成趣。由是端的觉着此身已游于古雅画图。毕其游事时,即拟得一二相关画题。不过,一旦付诸实施,才发现竟颇为不易。想来,这凡是自身已臻完美之物事或景观,都反是只宜于摄影实录,而未必还宜去画罢?当然,说归说了,身为画者,至此一游而箧中却不留画作,这好象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毕竟还是勉为其难将其作出。今,兹《晋祠》与《晋源初夏》二画皆示于此,至于对之当是作何评论,也只全在于读者诸君……
另又得《悬瓮山前塔影微》一画,同示之。自我感觉,愈是不拘于实境者,手法愈相对自由。
亦有纪游律诗一首,一并附此——

晋祠

室壁长天一瓮悬,
脉泉如泄出幽山。
晋源逶迤滋唐代,
宋祀延绵华汉间。
祠庙碑亭皆至美,
苑林花草足休闲。
从来耳内闻清誉,
值此流连未忍还。

(总 1098 篇之第 1015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15-1 晋祠.jpg 1015-2 晋源初夏.jpg 1015-3 悬瓮山前塔影微.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