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25|回复: 0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第四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6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第四节  各流派出现
之前,因《吠陀》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等四吠陀)、《吠陀》末书(《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三书)及《吠陀》支分(《劫波经》《式叉论》《毗迦罗论》《尼鹿多论》《阐陀论》《竖底沙论》等六论),均为婆罗门教典,该时期思想尽为婆罗门所把持。
而《奥义书》时期之后,即约在公元前5世纪后,随着雅利安人与原住民混血而同化,农产物的增多,商业与手工业逐渐发达,诞生了许多商业都市。过着都市生活的市民,由于有经济实力作后盾,反传统、反权威思想萌发,导致以原来雅利安人为主持统领的婆罗门教开始动摇,祭祀活动及风俗习惯渐趋淡化变易。不久,以都市为中心的许多小国被大国吞并,在此过程中,王族的权力显著提高,而婆罗门的威望及地位在下降,于是新思潮涌现,新教派兴起。
一、婆罗门教义演变之四分流
此时,婆罗门教衰微,反婆罗门思想风起云涌,形成婆罗门与沙门两大思潮。而婆罗门传统教义也发生转变,形成四大分流:
1、护持旧教的支分流——婆罗门教至《奥义书》之后虽然大动摇,但其历史久远,根深蒂固,该教的三大教义纲领依然占有较大的势力。
2、神格变化的俗信流——极具民众信仰特色,即不再敬重之前的抽象神而注重具体的人格神了,然以《两大史诗》时的新兴天神“毗湿奴”、“湿婆”为最著名。在《新奥义书》中,将“毗湿奴”、“湿婆”、“梵天”奉为三大中心神。这三大天神的确立,为后来印度教的三大主派形成奠定了基础。
3、旧教衍生之哲学派——此派是《奥义书》哲学思想延续所形成的哲学性学派。
4、否定旧教的新兴流——此派否定旧教另开新宗色彩较为明显,但受旧教影响仍未完全消除,如后来的“顺世外道”、“耆那教”等。
在当时,除佛教外,思想界分为两大类,即正统的婆罗门思想与新兴的非婆罗门思想。佛教称前一类为“婆罗门”,后一类为“沙门”。佛教还称其中相对于佛教的沙门为“外道”,即佛典常提及的“六师外道”及“六十二见”等。
二、关于“六师外道”
“六师”,指的是当时反婆罗门思想的自由思想家,即婆罗门教以外的新兴思想的代表人物;所谓“外道”,则是从佛教立场来说,其思想体系被佛教称之为“外道”,被归纳为九十六种,从中确定“六师”为代表,他们是:
1、富兰那迦叶师——此师说一切法断灭性空。认为一切法无所有,怀疑业报,主张纵欲。佛教称之为“空见外道”或“断见外道”。
2、末伽黎瞿舍黎子师——此师说一切自然为宗。认为人的命运都由自然决定,无因无缘,无有业报,亦无所谓今生来世。佛教称之为“常见外道”。
3、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师——此师说一切法自然而有,不从因缘。认为人身是四大合成,死后分散,诸根空坏,无有一物,人生目的在于快乐。佛教称之为“自然见外道”。
4、迦罗鸠驮迦旃延师——此师说一切法有相亦无相。认为一切众生都由“自在天”所造,其罪与福亦由自在天所作,自在天喜则得安乐,自在天恼则受苦恼。说人生由地、水、火、风、苦、乐、生命等七要素组成,人若死亡,则七要素离散,但七要素自身不会灭亡。佛教称之为“自在天外道”。
5、珊耆耶毗罗胝子师——此师说一切法不须修。认为求道不可得,经八万劫,自然得之,即往业未尽,不得解脱。说众生苦乐,皆由往因,不藉现缘;罪福苦乐,皆因前世,不由现业。但又认为,今生持戒苦行,可遮现世恶果。佛教称之为“因见外道”。
6、尼乾陀若提子师(尼犍子)——此师说一切法不一不异,亦一亦异。认为苦乐罪福皆依前世之因,否定吠陀教义,禁止祭祀,以不杀生为主戒。所以,此师有“修道无用论”以否定“苦行主义”;但又有说此派“内离烦恼系缚,外离衣服系缚;拔发露形,无所贮蓄;以手乞食,随得即啖;常行不住,裸形无衣,不羞耻”。所说之经,名《尼健子》,以“因中亦有果亦无果;因中非有果非无果”为宗旨。佛教称之为“裸形外道”或“无惭外道”。此派后来成为耆那教。
三、婆罗门教演变之正统六派
自《梵书》后,婆罗门教侧重崇尚祭祀与祭仪,而忽视心性修证。至《奥义书》时,开始重视心性修证,崇尚智慧以求解脱,由此之后产生正统六派理论;同时,随着新神教兴起,便崇拜神祗权威,从信仰求得解脱,由此发展为印度教。
从学说角度而言,自《奥义书》后至佛陀时代,印度出现婆罗门和沙门两大思潮,使印度学说分成二大系统,即婆罗门系和沙门系。沙门系,即反婆罗门系,包括沙门诸道(主要是六师外道)、耆那教、佛教等。
吴立民教授说:“考婆罗门教之演变,先期有《梨俱吠陀》之神教,中期有《梵书》之婆罗门教,后期有叙事诗(印度两大史诗)之神教,最后则由此衍为印度教”。
关于叙事诗(即两大史诗),在第二节印度古代宗教性的典籍中提到过两大史诗,即《摩诃婆罗多史诗》和《罗摩衍那史诗》。叙事诗中的《世尊歌》(也称《薄伽梵歌》),宣扬通过修炼瑜伽,可以使个体灵魂“我”与宇宙灵魂“梵”相结合,以达到脱离生死轮回最高境界;立论于“业解脱道”与“智解脱道”,说无执着以作业,彻悟天地密意,自证相源,令小我合于大我,为最高境界。
如上提到自《奥义书》后至佛陀时代,印度分为婆罗门和沙门二大系统,而其中所谓“正统六派”是指由婆罗门系统所演变的六大派别,它们分别是:
1、数论派——此派起源最早,相传至公元十四世纪,始有迦毗罗仙人著《数论经》,主张“神我”、“自性”二元对立,立“二十五谛”说。此派尊奉《数论经》。
2、瑜伽派——此派尊奉《瑜伽经》,相传为钵坦阇黎所造。瑜伽,是心身相应的意思,即身心修行的一种方法。此派重视修行,所以又称“实践派”,与数论派关系甚密,常被相提并论,前者是后者的理论体系,后者是前者的修行方法。但也有区别,区别在于:数论否认自在天,瑜伽主张有自在天。瑜伽起源甚古,早在《梨俱吠陀》时印度人就修瑜伽,约于公元四世纪,钵坦阇黎总结瑜伽行法而著《瑜伽经》。
3、胜论派——此派尊奉《胜论经》,相传为迦那陀所造。胜论学说“主积聚、执极微”,诸说到佛陀时代才开始行世。他的“极微说”,在六师和数论中就有,六师中的阿耆多翅舍主地、水、火、风四大说;迦旃延计地、水、火、风、苦、乐、命积聚而成有情世界,等等,都与胜论相关联。此学说倾向于实在论,否认万事万物仅为概念性存在,而是认为一切事物皆有其实体。
4、正理论派——正理,梵语为“尼夜耶”,原义为论理,我国将尼夜耶译作正理。正理论的根本经典《正理经》,相传为阿义波达乔达摩所造。此派专作理论研究,最早渊源于对《吠陀》经典作研求与诠释。古印度辩论之风盛行,《奥义书》中经常言及学人聚会讨论、辩论。这种辩论风盛行,使后来印度逻辑学(因明学)得到专门发展。正理论学说,主要是研究因明的现量、比量、譬喻量、声量四量”学说。
5、弥曼差派——弥曼差,原义为理性探讨,在《梵书》中,凡关于祭祀的讨论都称为“弥曼差”。弥曼差派学说主要是“声常住论”,认为声音是宇宙中“实在”的存在,而人的语言是由宇宙实在之声音所发显。此说起源于《梵书》时期祈祷,意思说祈祷的语言具有神秘力量,能支配神的作用。声常住论又分为二派:一是声显论,一是声生论。声生论认为本来就没有实有声性,待声音发生后,即成为常住;声显论认为声性本来就实有常住,待音响缘起而显现,即声性为常住,声音为无常。此派尊奉《弥曼差经》,相传此经产生于公元前二世纪,为耆弥尼所造,是论经中最早的一部经。
6、吠檀多派——此派尊奉《吠檀多经》,相传为婆达罗耶那所造。汤用彤教授说:“吠檀多学进展之历史,即根据奥义书,而继续整理发明,…吠檀多之根本宗义,为梵我合一。盖梵者存在之常理,万千世界因其力而生、而依住,归原还灭亦入于是…此宗认身虽生灭,我则常住。诸我经无终之轮回,弃此身体,复入彼躯壳。来生情形,悉视此生作业而定”。但此派的理论在《吠檀多经》之前已有三说:1、“自我”不与大梵全一,亦不全异;2、“自我”未解脱时与大梵异,解脱时则入梵中;3、自我与大梵无异,即梵我一元说。
四、异流三派
在婆罗门教演变出六大流派的同时,在否定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的新兴流派中,别开新宗的也有三大主要流派:即顺世外道、耆那教与邪命外道、佛教等。
1、顺世外道——此派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自然生、自然灭,而非有因;人的灵魂附于身体,身体由四大成,灵魂亦随之成,身体灭,灵魂亦随之灭;无天上,无究竟解脱,无灵魂在他世界。此派说教被沙门和婆罗门所共同诟病。汤用彤教授说:“彼最不信智慧,蔑视神权,力持死后无我,而举一切归之自然,遂以纵欲为‘解脱’之正道也…此派既执断灭,故谓善恶均无报应,而倡言于此世间宜取目前之欢乐。黜信仰,蔑道德,满足肉欲为人生终的”。
2、耆那教与邪命外道——“耆那教”由六师外道之一的尼犍子教团演变而成,产生于公元前五、六世纪左右,几乎与佛教同时兴起。教祖大雄(约公元前540—468年),姓若提,名增胜,三十岁时,弃富贵出家求道,游行乞食长达十三年,于婆罗树下得独存智,尊号大雄。大雄成道前与瞿舍黎在王舍城附近一起修苦行六年,后瞿舍黎自立教团,世称“邪命外道”。
耆那教立五戒,即不杀、不诳、不盗、不存私财、不淫等;剃发或披发,常游行乞食,逢雨季则居住说教。认为天神与人类都会进入轮回,苦行与智慧是为解脱之道。此教后多次分裂,至第八次分为白衣与天衣二宗;天衣意以天为衣,即裸体,以苦行为重。
此教认为,立说不能执一端,执一端者必误,所以此教系二元论,说物质是常,诸我亦常,两相对立。于是立有六句义:命(谓“我”,指精灵、灵魂)、法、非法、时、空、四大等,以其中命与四大为最重要。说人的精灵降生于四大中,缚于业、迷于漏,就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就有善与恶诸行,那么解脱之方就在于戒律苦行。人之所以有知、有作,因为有“命”,命即知者、作者。
《印度哲学史略》(汤用彤著)第四章耆那教与邪命外道中载:“命有二种:一轮回命,囿于生死,不断相续;一解脱命,脱去躯壳,直入涅槃。命如已解脱,清净独存,则有无边见、无边智、无边喜、无边能。然从无始来,生命缚于业缘,其能力清净,均有边限。命之数无限,非遍满亦非极微(指物质不能再细分的极小单位,),惟随身大小,充遍各部,如炬在室,随量充照”。
耆那教把生物(含人类)分为六类,说命随根数的有六种:如植物仅一根,即皮根;如昆虫有二根,即皮、舌两根;如蚂蚁有三根,即皮、舌、鼻等三根;如密蜂有四根,即皮、舌、鼻、眼等四根;如野兽有五根,即皮、舌、鼻、眼、耳等五根;而人天魔等还有心根,即皮、舌、鼻、眼、耳、心等六根。凡有心根者属于有想类,其余都属无想类。而各种生物成于极微,极微为常,均有生命,且有触、有味、有香、有色。极微有四大种,即地、水、火、空等,因排置不同,所以物物各异。
耆那教最重业力,谓一切罪福苦乐,尽由前世,悉凭因果业报。《印度哲学史略》(汤用彤著)第四章“耆那教与邪命外道”中说:“吾人一切行为,均由业定,智愚贤鲁,亦由业缘。业者本生所作,将来必报,非由神力,非祭祀所能坏……命因贪著而为业附,依业之性质而转生诸趣,譬如衣被油渍,易为尘据,衣喻命,油如贪爱,而尘则补特迦罗(物质)也”
然而解脱方法,称有三宝,即正智、正信、正行。正智,就是要明白耆那教义理真谛,即不落于一边;正信,就是信耆那教理教义;正行,就是要修苦行。正行是解脱之因,而行在戒律,要发五大愿:不杀、不诳、不盗、不淫、不存私财。并严立罚条,意业口业均在罚中,而以行业为最重。耆那教(或称尼犍子或尼乾之教),即苦行外道。
耆那教修苦行,分内与外,内修忏悔禅观,外则残身重参戒。《印度哲学史略》第四章中云:“苦行或内或外,内者忏悔禅观,禅观者治心之法,心能定止,则业质之除灭易,禅观有修无常观、修无依观、修不净观、修漏观、修守法观、修世观、修菩提观等;外者残身,重参戒,或渐食,或一日不食,或二日不食,乃至多日不食,最上者不食自杀…常人正智为业所蔽,离系成道,业已烧尽(苦行原义为烧),得无馀智,同时遍照,净寂长存,成阿罗汉”。《耆那教经》载:“缚牺牲,诸吠陀祭祀,皆罪恶之因,均不能令罪人解脱,盖其业力尤甚大也。人不因剃头即为沙门,不因唵字真言即为婆罗门,不因林住即为牟尼,不因着草衣即为苦行。人能心定即为沙门,人能清净即为婆罗门,因其智慧而称牟尼,因其坚苦而称为苦行者”。
邪命外道,梵语是“阿什斐迦”,被汉译作“邪命”,有贬义,说此外道是借行道以谋求生活。其首领是之前曾与大雄一起行化,后来离开大雄而自立教团的瞿舍黎。瞿舍黎是坚持命定论者(即宿命论者),他曾说:“无人力、无作、无力、无精进、无人势,一切不变,均系前定”。此“前定主义”者,是邪命外道最根本教义。后人通常认为此教团就是耆那教的天衣宗,因为邪命与天衣行事有相同之处,如裸体、一杖等等。
3、佛教——佛陀释迦牟尼生于周灵王9年,长孔子12岁,成道前,初学于阿罗逻迦兰及郁陀迦罗摩子二仙人,历尽诸苦,后自发大智慧而创前人所未闻之圣道。但佛教在当时,亦属沙门学派之一,与耆那教、邪命外道同时,常受婆罗门所轻视,又与六师外道常争辩。然不久即昌盛,执印度各派之牛耳,(其学说教义此处从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