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89|回复: 0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二章*第三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30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第三节  原始佛教经典教义
前面说过,佛教未出现西方系“上座部”东方系“大众部”分裂前,一般称之为“原始佛教”。现就原始佛教经典教义作简要表述:
第一小节  原始佛教经典形式
圣严法师说:“…佛陀时代,至少已有法句、义品、波罗延、邬陀南、波罗提木叉的集成部类,那是弟子们为便于记诵,而将佛陀所说的,作了提纲性的分类编集。”
佛灭后由大迦叶主持召集五百弟子举行第一次结集,集成“因缘”“食”“圣谛”“界”“五阴”“六处”“道品”等七事相应教,及比丘、比丘尼律。佛灭后约百年举行第二次结集,由阿难系(即西方系“上座部”僧团主导,七百弟子参与,将原始“七事相应教”和百年内“新增经说”重新编集:将原始七事相应教和新增经说短篇一并编成《杂阿含》;将新增经说中篇编成《中阿含》;将新增经说长篇编成《长阿含》;再将新增经文按法数分类编成《增一阿含》等四部阿含经典。
但也有人说,最早经典是“九分教”,即把教法分作九个类别:修多罗“祇夜”“记说”“伽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等九类;后来又增加三类:“因缘”“譬喻”“论议”等,成为“十二分教”,经、律、论并未分家。
现在如果“藏”这个名词概念来说明(当时尚未使用此名词)那么当时经藏《阿含经》,律藏《八十诵律》,而论藏尚未出现
第二小节  原始佛教经典教义
教义思想核心四个字,即“苦”“集”“灭”“道”,佛教称“四圣谛”。“谛”是印度哲学通用概念,即真理的意思。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四圣谛”,展开讲有三科法门,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还有“八正道”、“十二因缘”以及“业报轮回”等。教义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及“涅槃寂静”学说,即三法印学说。核心内容都是讲世间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而佛教的全部学说,基本上是围绕这个核心思想展开的,这个核心思想又集中凝聚在“四谛”说中。其中“苦”“集”两谛是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的原因;“灭”“道”两谛是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现简述如下:
一、关于“苦”谛——《增一阿含》经中说:“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前四种苦是指人生的自然过程苦;后四种苦是说主观愿望难满足苦,概括为“五盛阴苦”,指出世间人生的存在本身离不开苦。后来佛典关于苦的分类很多,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十一苦等等。这“苦谛”教义便是全部佛教的总出发点。但佛陀当年又同时教导我们,指出人身难逢,人生可贵,要求大家要利用人生机会好好修道积福。
二、关于“集”谛——它是原始佛教的理论基础,内容相当丰富,总的是说明人生诸苦的成因,概括为“五阴(蕴)聚合”、“十二因缘”及“业报轮回”等学说:
1)五阴(蕴)聚合:五阴(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等五类现象的总称,是说我们的生命体就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构成。
其中“色”是指物质世界,这里指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和色、声、香、味、触、法等感觉对象;“受”、“想”、“行”、“识”是指精神世界,其中受(感受、体验)、想(思惟活动)、行(心理、意志趋向,指思想中去支配人的行为的那些因素)等是心理活动;识是精神主体。说明人由“五蕴”构成,是因为这五蕴让人产生七情六欲,结果制造出诸多“苦”,同时形成追求和贪爱“五蕴”之业力;又由于业力不同,致五蕴聚合不同,因而有三界六道、贫富夭寿等果报差别。
2十二因缘:佛教认为,生命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有
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有它自身的规律。当年佛陀从十二个方面来说明生命流转的规律,即十二因缘。这十二因缘构成过去之因成就现在之果、现在之因成就未来之果这样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所以也叫“十二支缘起”。
“缘起”说,是解释世间人生和世间现象的发生及变化,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的标志性理论,也是原始佛学的基础理论。“缘起”是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发生和存在的现象和事物,任何事物现象都处于生灭变化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简言之,离开因缘,就没有世间的一切,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起故彼起,此灭故彼灭”。原始佛教的这一学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最普遍的生存规律,颇具哲学性辩证法。
十二因缘可以由因推果,也可以由果追因,前者叫“顺观”,后者叫“逆观”,现依“顺观”,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现逐支作简单表述如下:
“无”,无明也称“痴”,惑而无知的意思。由无名所引起的就是“行”;行即造作,造作形成业。无明、行这两支是过去生种下的因。另外,由业而起的妄念,即业“识”就会投入母胎,在蒙昧中开始起作用。(净慧法师说“业识,或者说神识,神通广大,一刹那间不止步万八千里,业识投胎的速度极其迅速。这一点从我们打妄想就可以略知一二,一念妄想,九州万国都在当下,都可以在心灵中浮现。”)母胎中的胎儿形质,自从“识”投胎后就具备“名色”(名,指受想行识四蕴;色,指胚胎),于是,在母胎中逐渐具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这情形,佛教称“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
因为六根有入尘作用(入,接触的意思;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以六根又称“六入”(净慧法师说:“我们打坐的时候,要把眼睛合;走路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坐下来,眼观鼻、鼻观心,摒弃诸缘,一念不生,其目的就是要避免六尘从六根进入我们的感觉系统”,干扰我们的内心”)
出胎后,六入就会与六尘相交接触,这情况叫“触”。六入接触到六尘就会产生感觉、感“受”;是苦乐感受,还是不苦不乐感受,这要看自己的感受结果。(这情形,佛教称“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是现在所受的果。
有了感受,特别是有了乐的感受,便会生贪“爱”心;有了贪爱,对境便生“取”着心;有了取着心,即着意追求爱欲,于是因“有”而造种种业(这情形,佛教称“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里的“有”具有特定含义,是指那些能决定未来果报的思想行为总和。“爱”主要指性爱和食欲,引申为一切贪欲)。爱、取、有这三支是现在世种下的因,而这些因又作为来世的果报。
来世又在六道中受“生”,所以有是来世的因。既有生,就有“老死”,如此轮回不已。(这情形,佛教称“有缘生,生缘老死”)。生、老死这两支是来世所受的果。
3)业报轮回:二因缘是业报轮回的哲学基础,而业报轮回也是古印度宗教性哲学思想。“业”指造作、作业,是能导致果报的因的思想行为,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等三业。
十二因缘的这种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结合业报轮回哲学思想,说明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叫“因缘果报”,也就是业报轮回。
“业”有一种导致报应的神秘力量,叫“业力”。作什么性质的业,得什么性质的报,主要内容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业力不会自行消失,只不过是报有早报和迟报,有当下报,也有来日报,有今生报,也有来世报。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会在“三界六道”中流转轮回。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牲”“地狱”“饿鬼”等。
“业报轮回”是宗教理论,也是古印度哲学思想,是解释人生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的学说。这学说,在佛教诞生前就普遍流行,但佛教与其它教派不同,佛教不承认有梵天创世主,不承认四种姓社会地位与贵贱贫富是梵天的意志,而主张业报面前人人平等,主张自作业自受报。“业报不失”说,是说偶像崇拜、巫术咒语和祭祀是不能去罪得福的,唯有行善积德才可改造命运。原始佛教的这些主张是积极向上的,也是对当时婆罗门教的有力批判,至今仍然影响着西方思潮。
“十二因缘”就是我们的生命过程,是当年佛陀对我们生命作了次第性的描述,揭示了生命轮回的规律——这是世间法,也就是说“苦”、“集”二谛是世间法。如果能在生命流转过程中突破、超越,流转便终止而成就涅槃——这是出世间法,也就是说“灭”、“道”二谛是出世间法。下面说“灭”、“道”二谛。
、关于“灭”谛——灭谛,是佛教出世间最高的理想目标,即成就“涅槃”。在原始佛教理论中,涅槃是熄灭了一切烦恼,从而超越生死轮回,不受后有,与现在世界对立的一种圣妙境界——“贪欲永尽,嗔恨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摘自《杂阿含经》)。如何超越时空、超越轮回呢?那就得依法修行!而通向涅槃的全部修习方法与途径就叫“道”。
四、关于“道”谛——原始佛教确立的通向涅槃的解脱之道,概括为“贤圣八道”,也称“八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是佛教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定弟子的日常生活思想行为准则,是约束大家的日常生活纪律。原始佛教戒律,侧重于禁欲和积聚财物。最早的律藏是《八十诵律》,据说是当年优波离以八十次诵完律藏,所以称“八十诵律”。
“定”,也叫“止”、“禅定”,是古印度通行的一种宗教修习方法。佛教非常重视禅定,因为禅定能引发心理效用,出现奇特奥妙的精神现象及生理现象——文字无法表达的体验;当然也是悟得真理和对治烦恼及各种非佛教思想情绪的基础条件。简言之,禅定即以心静神定实现回归本真。
关于修定,佛教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习修方法,最基本的一种是“四禅定”,即按照思惟活动的宁静程度和身心的感受程度,划分为高下四等。筒言之,从初禅到四禅,是思惟由粗到细,而感受也由有苦有乐升华到无苦无乐的高度,最后连自我的呼吸都感受不到,这才算是四禅。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心地体验的过程,原始佛教正是通过这种心地精进思考体验,实现解脱。
四禅之上,还有一种“四无色定”。四禅定加四无色定,总称“四禅八定”,也称“八等至”。八等至,意思是说分别到达八个等级所处的境界。其中四无色定,就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佛教认为,达到这些禅定的人,死后可以分别生于色界天或无色界天(佛教把世界划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色有欲的,通常指人世间;“色界”是虽有形体但无欲望;“无色界”是既无形体又无欲望。)这样就无欲无苦、无十二因缘、无生死轮回,从此回归本真,实现解脱。
“慧”,可以解释为“智慧”,原始佛教非常重视“慧”的开发。慧的开发,必须通过禅定静虑来完成。修道目的就是为了了断烦恼,即“断惑”,断灭感召三界因果的全部的因,它包含世间一切思想观念、感情、欲望等等。
原始佛教把修道断惑所取得“道果”(成就)分为四个“次第”(阶段、层次),即分别称作:须陀洹”(预流)、“斯陀含”(一来)、“阿那含”(不还)、“阿罗汉”等。须陀含和斯陀含,还要轮回到欲界再修道;阿那含就生于色界或无色界,不会退还欲界;阿罗汉已经超越三界,不会再有生死轮回了。所以“阿罗汉”便是原始佛教的最高果位。在释迦佛活动时期,阿罗汉在称谓上,泛指受世间尊重的人、圣者,也被应用到其他受人尊重的沙门。
佛灭后100年间,即在原始佛教时期,印度所传播的经典是以《阿含经》为主,十分注重经义教律和修行实践,呈现以下特色:1、内部未分裂,无重大论诤;2、教义简单精要,主要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等教义。这些原始教义,后人将它结集进《阿含经》,成为佛教的最基本经典;3、出家人以乞食为生,注重自身修行实践。修行者之间,和合一味、平等生活。此后佛教才逐渐宗教化。   第三节  原始佛教经典教义
前面说过,佛教未出现西方系“上座部”东方系“大众部”分裂前,一般称之为“原始佛教”。现就原始佛教经典教义作简要表述:
第一小节  原始佛教经典形式
圣严法师说:“…佛陀时代,至少已有法句、义品、波罗延、邬陀南、波罗提木叉的集成部类,那是弟子们为便于记诵,而将佛陀所说的,作了提纲性的分类编集。”
佛灭后由大迦叶主持召集五百弟子举行第一次结集,集成“因缘”“食”“圣谛”“界”“五阴”“六处”“道品”等七事相应教,及比丘、比丘尼律。佛灭后约百年举行第二次结集,由阿难系(即西方系“上座部”僧团主导,七百弟子参与,将原始“七事相应教”和百年内“新增经说”重新编集:将原始七事相应教和新增经说短篇一并编成《杂阿含》;将新增经说中篇编成《中阿含》;将新增经说长篇编成《长阿含》;再将新增经文按法数分类编成《增一阿含》等四部阿含经典。
但也有人说,最早经典是“九分教”,即把教法分作九个类别:修多罗“祇夜”“记说”“伽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等九类;后来又增加三类:“因缘”“譬喻”“论议”等,成为“十二分教”,经、律、论并未分家。
现在如果“藏”这个名词概念来说明(当时尚未使用此名词)那么当时经藏《阿含经》,律藏《八十诵律》,而论藏尚未出现
第二小节  原始佛教经典教义
教义思想核心四个字,即“苦”“集”“灭”“道”,佛教称“四圣谛”。“谛”是印度哲学通用概念,即真理的意思。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四圣谛”,展开讲有三科法门,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还有“八正道”、“十二因缘”以及“业报轮回”等。教义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及“涅槃寂静”学说,即三法印学说。核心内容都是讲世间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而佛教的全部学说,基本上是围绕这个核心思想展开的,这个核心思想又集中凝聚在“四谛”说中。其中“苦”“集”两谛是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的原因;“灭”“道”两谛是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现简述如下:
一、关于“苦”谛——《增一阿含》经中说:“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前四种苦是指人生的自然过程苦;后四种苦是说主观愿望难满足苦,概括为“五盛阴苦”,指出世间人生的存在本身离不开苦。后来佛典关于苦的分类很多,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十一苦等等。这“苦谛”教义便是全部佛教的总出发点。但佛陀当年又同时教导我们,指出人身难逢,人生可贵,要求大家要利用人生机会好好修道积福。
二、关于“集”谛——它是原始佛教的理论基础,内容相当丰富,总的是说明人生诸苦的成因,概括为“五阴(蕴)聚合”、“十二因缘”及“业报轮回”等学说:
1)五阴(蕴)聚合:五阴(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等五类现象的总称,是说我们的生命体就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构成。
其中“色”是指物质世界,这里指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和色、声、香、味、触、法等感觉对象;“受”、“想”、“行”、“识”是指精神世界,其中受(感受、体验)、想(思惟活动)、行(心理、意志趋向,指思想中去支配人的行为的那些因素)等是心理活动;识是精神主体。说明人由“五蕴”构成,是因为这五蕴让人产生七情六欲,结果制造出诸多“苦”,同时形成追求和贪爱“五蕴”之业力;又由于业力不同,致五蕴聚合不同,因而有三界六道、贫富夭寿等果报差别。
2十二因缘:佛教认为,生命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有
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有它自身的规律。当年佛陀从十二个方面来说明生命流转的规律,即十二因缘。这十二因缘构成过去之因成就现在之果、现在之因成就未来之果这样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所以也叫“十二支缘起”。
“缘起”说,是解释世间人生和世间现象的发生及变化,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的标志性理论,也是原始佛学的基础理论。“缘起”是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发生和存在的现象和事物,任何事物现象都处于生灭变化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简言之,离开因缘,就没有世间的一切,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起故彼起,此灭故彼灭”。原始佛教的这一学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最普遍的生存规律,颇具哲学性辩证法。
十二因缘可以由因推果,也可以由果追因,前者叫“顺观”,后者叫“逆观”,现依“顺观”,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现逐支作简单表述如下:
“无”,无明也称“痴”,惑而无知的意思。由无名所引起的就是“行”;行即造作,造作形成业。无明、行这两支是过去生种下的因。另外,由业而起的妄念,即业“识”就会投入母胎,在蒙昧中开始起作用。(净慧法师说“业识,或者说神识,神通广大,一刹那间不止步万八千里,业识投胎的速度极其迅速。这一点从我们打妄想就可以略知一二,一念妄想,九州万国都在当下,都可以在心灵中浮现。”)母胎中的胎儿形质,自从“识”投胎后就具备“名色”(名,指受想行识四蕴;色,指胚胎),于是,在母胎中逐渐具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这情形,佛教称“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
因为六根有入尘作用(入,接触的意思;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以六根又称“六入”(净慧法师说:“我们打坐的时候,要把眼睛合;走路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坐下来,眼观鼻、鼻观心,摒弃诸缘,一念不生,其目的就是要避免六尘从六根进入我们的感觉系统”,干扰我们的内心”)
出胎后,六入就会与六尘相交接触,这情况叫“触”。六入接触到六尘就会产生感觉、感“受”;是苦乐感受,还是不苦不乐感受,这要看自己的感受结果。(这情形,佛教称“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是现在所受的果。
有了感受,特别是有了乐的感受,便会生贪“爱”心;有了贪爱,对境便生“取”着心;有了取着心,即着意追求爱欲,于是因“有”而造种种业(这情形,佛教称“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里的“有”具有特定含义,是指那些能决定未来果报的思想行为总和。“爱”主要指性爱和食欲,引申为一切贪欲)。爱、取、有这三支是现在世种下的因,而这些因又作为来世的果报。
来世又在六道中受“生”,所以有是来世的因。既有生,就有“老死”,如此轮回不已。(这情形,佛教称“有缘生,生缘老死”)。生、老死这两支是来世所受的果。
3)业报轮回:二因缘是业报轮回的哲学基础,而业报轮回也是古印度宗教性哲学思想。“业”指造作、作业,是能导致果报的因的思想行为,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等三业。
十二因缘的这种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结合业报轮回哲学思想,说明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叫“因缘果报”,也就是业报轮回。
“业”有一种导致报应的神秘力量,叫“业力”。作什么性质的业,得什么性质的报,主要内容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业力不会自行消失,只不过是报有早报和迟报,有当下报,也有来日报,有今生报,也有来世报。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会在“三界六道”中流转轮回。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牲”“地狱”“饿鬼”等。
“业报轮回”是宗教理论,也是古印度哲学思想,是解释人生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的学说。这学说,在佛教诞生前就普遍流行,但佛教与其它教派不同,佛教不承认有梵天创世主,不承认四种姓社会地位与贵贱贫富是梵天的意志,而主张业报面前人人平等,主张自作业自受报。“业报不失”说,是说偶像崇拜、巫术咒语和祭祀是不能去罪得福的,唯有行善积德才可改造命运。原始佛教的这些主张是积极向上的,也是对当时婆罗门教的有力批判,至今仍然影响着西方思潮。
“十二因缘”就是我们的生命过程,是当年佛陀对我们生命作了次第性的描述,揭示了生命轮回的规律——这是世间法,也就是说“苦”、“集”二谛是世间法。如果能在生命流转过程中突破、超越,流转便终止而成就涅槃——这是出世间法,也就是说“灭”、“道”二谛是出世间法。下面说“灭”、“道”二谛。
、关于“灭”谛——灭谛,是佛教出世间最高的理想目标,即成就“涅槃”。在原始佛教理论中,涅槃是熄灭了一切烦恼,从而超越生死轮回,不受后有,与现在世界对立的一种圣妙境界——“贪欲永尽,嗔恨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摘自《杂阿含经》)。如何超越时空、超越轮回呢?那就得依法修行!而通向涅槃的全部修习方法与途径就叫“道”。
四、关于“道”谛——原始佛教确立的通向涅槃的解脱之道,概括为“贤圣八道”,也称“八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是佛教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定弟子的日常生活思想行为准则,是约束大家的日常生活纪律。原始佛教戒律,侧重于禁欲和积聚财物。最早的律藏是《八十诵律》,据说是当年优波离以八十次诵完律藏,所以称“八十诵律”。
“定”,也叫“止”、“禅定”,是古印度通行的一种宗教修习方法。佛教非常重视禅定,因为禅定能引发心理效用,出现奇特奥妙的精神现象及生理现象——文字无法表达的体验;当然也是悟得真理和对治烦恼及各种非佛教思想情绪的基础条件。简言之,禅定即以心静神定实现回归本真。
关于修定,佛教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习修方法,最基本的一种是“四禅定”,即按照思惟活动的宁静程度和身心的感受程度,划分为高下四等。筒言之,从初禅到四禅,是思惟由粗到细,而感受也由有苦有乐升华到无苦无乐的高度,最后连自我的呼吸都感受不到,这才算是四禅。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心地体验的过程,原始佛教正是通过这种心地精进思考体验,实现解脱。
四禅之上,还有一种“四无色定”。四禅定加四无色定,总称“四禅八定”,也称“八等至”。八等至,意思是说分别到达八个等级所处的境界。其中四无色定,就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佛教认为,达到这些禅定的人,死后可以分别生于色界天或无色界天(佛教把世界划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色有欲的,通常指人世间;“色界”是虽有形体但无欲望;“无色界”是既无形体又无欲望。)这样就无欲无苦、无十二因缘、无生死轮回,从此回归本真,实现解脱。
“慧”,可以解释为“智慧”,原始佛教非常重视“慧”的开发。慧的开发,必须通过禅定静虑来完成。修道目的就是为了了断烦恼,即“断惑”,断灭感召三界因果的全部的因,它包含世间一切思想观念、感情、欲望等等。
原始佛教把修道断惑所取得“道果”(成就)分为四个“次第”(阶段、层次),即分别称作:须陀洹”(预流)、“斯陀含”(一来)、“阿那含”(不还)、“阿罗汉”等。须陀含和斯陀含,还要轮回到欲界再修道;阿那含就生于色界或无色界,不会退还欲界;阿罗汉已经超越三界,不会再有生死轮回了。所以“阿罗汉”便是原始佛教的最高果位。在释迦佛活动时期,阿罗汉在称谓上,泛指受世间尊重的人、圣者,也被应用到其他受人尊重的沙门。
佛灭后100年间,即在原始佛教时期,印度所传播的经典是以《阿含经》为主,十分注重经义教律和修行实践,呈现以下特色:1、内部未分裂,无重大论诤;2、教义简单精要,主要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等教义。这些原始教义,后人将它结集进《阿含经》,成为佛教的最基本经典;3、出家人以乞食为生,注重自身修行实践。修行者之间,和合一味、平等生活。此后佛教才逐渐宗教化。   第三节  原始佛教经典教义
前面说过,佛教未出现西方系“上座部”东方系“大众部”分裂前,一般称之为“原始佛教”。现就原始佛教经典教义作简要表述:
第一小节  原始佛教经典形式
圣严法师说:“…佛陀时代,至少已有法句、义品、波罗延、邬陀南、波罗提木叉的集成部类,那是弟子们为便于记诵,而将佛陀所说的,作了提纲性的分类编集。”
佛灭后由大迦叶主持召集五百弟子举行第一次结集,集成“因缘”“食”“圣谛”“界”“五阴”“六处”“道品”等七事相应教,及比丘、比丘尼律。佛灭后约百年举行第二次结集,由阿难系(即西方系“上座部”僧团主导,七百弟子参与,将原始“七事相应教”和百年内“新增经说”重新编集:将原始七事相应教和新增经说短篇一并编成《杂阿含》;将新增经说中篇编成《中阿含》;将新增经说长篇编成《长阿含》;再将新增经文按法数分类编成《增一阿含》等四部阿含经典。
但也有人说,最早经典是“九分教”,即把教法分作九个类别:修多罗“祇夜”“记说”“伽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等九类;后来又增加三类:“因缘”“譬喻”“论议”等,成为“十二分教”,经、律、论并未分家。
现在如果“藏”这个名词概念来说明(当时尚未使用此名词)那么当时经藏《阿含经》,律藏《八十诵律》,而论藏尚未出现
第二小节  原始佛教经典教义
教义思想核心四个字,即“苦”“集”“灭”“道”,佛教称“四圣谛”。“谛”是印度哲学通用概念,即真理的意思。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四圣谛”,展开讲有三科法门,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还有“八正道”、“十二因缘”以及“业报轮回”等。教义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及“涅槃寂静”学说,即三法印学说。核心内容都是讲世间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而佛教的全部学说,基本上是围绕这个核心思想展开的,这个核心思想又集中凝聚在“四谛”说中。其中“苦”“集”两谛是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的原因;“灭”“道”两谛是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现简述如下:
一、关于“苦”谛——《增一阿含》经中说:“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前四种苦是指人生的自然过程苦;后四种苦是说主观愿望难满足苦,概括为“五盛阴苦”,指出世间人生的存在本身离不开苦。后来佛典关于苦的分类很多,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十一苦等等。这“苦谛”教义便是全部佛教的总出发点。但佛陀当年又同时教导我们,指出人身难逢,人生可贵,要求大家要利用人生机会好好修道积福。
二、关于“集”谛——它是原始佛教的理论基础,内容相当丰富,总的是说明人生诸苦的成因,概括为“五阴(蕴)聚合”、“十二因缘”及“业报轮回”等学说:
1)五阴(蕴)聚合:五阴(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等五类现象的总称,是说我们的生命体就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构成。
其中“色”是指物质世界,这里指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和色、声、香、味、触、法等感觉对象;“受”、“想”、“行”、“识”是指精神世界,其中受(感受、体验)、想(思惟活动)、行(心理、意志趋向,指思想中去支配人的行为的那些因素)等是心理活动;识是精神主体。说明人由“五蕴”构成,是因为这五蕴让人产生七情六欲,结果制造出诸多“苦”,同时形成追求和贪爱“五蕴”之业力;又由于业力不同,致五蕴聚合不同,因而有三界六道、贫富夭寿等果报差别。
2十二因缘:佛教认为,生命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有
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有它自身的规律。当年佛陀从十二个方面来说明生命流转的规律,即十二因缘。这十二因缘构成过去之因成就现在之果、现在之因成就未来之果这样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所以也叫“十二支缘起”。
“缘起”说,是解释世间人生和世间现象的发生及变化,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的标志性理论,也是原始佛学的基础理论。“缘起”是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发生和存在的现象和事物,任何事物现象都处于生灭变化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简言之,离开因缘,就没有世间的一切,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起故彼起,此灭故彼灭”。原始佛教的这一学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最普遍的生存规律,颇具哲学性辩证法。
十二因缘可以由因推果,也可以由果追因,前者叫“顺观”,后者叫“逆观”,现依“顺观”,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现逐支作简单表述如下:
“无”,无明也称“痴”,惑而无知的意思。由无名所引起的就是“行”;行即造作,造作形成业。无明、行这两支是过去生种下的因。另外,由业而起的妄念,即业“识”就会投入母胎,在蒙昧中开始起作用。(净慧法师说“业识,或者说神识,神通广大,一刹那间不止步万八千里,业识投胎的速度极其迅速。这一点从我们打妄想就可以略知一二,一念妄想,九州万国都在当下,都可以在心灵中浮现。”)母胎中的胎儿形质,自从“识”投胎后就具备“名色”(名,指受想行识四蕴;色,指胚胎),于是,在母胎中逐渐具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这情形,佛教称“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
因为六根有入尘作用(入,接触的意思;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以六根又称“六入”(净慧法师说:“我们打坐的时候,要把眼睛合;走路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坐下来,眼观鼻、鼻观心,摒弃诸缘,一念不生,其目的就是要避免六尘从六根进入我们的感觉系统”,干扰我们的内心”)
出胎后,六入就会与六尘相交接触,这情况叫“触”。六入接触到六尘就会产生感觉、感“受”;是苦乐感受,还是不苦不乐感受,这要看自己的感受结果。(这情形,佛教称“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是现在所受的果。
有了感受,特别是有了乐的感受,便会生贪“爱”心;有了贪爱,对境便生“取”着心;有了取着心,即着意追求爱欲,于是因“有”而造种种业(这情形,佛教称“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里的“有”具有特定含义,是指那些能决定未来果报的思想行为总和。“爱”主要指性爱和食欲,引申为一切贪欲)。爱、取、有这三支是现在世种下的因,而这些因又作为来世的果报。
来世又在六道中受“生”,所以有是来世的因。既有生,就有“老死”,如此轮回不已。(这情形,佛教称“有缘生,生缘老死”)。生、老死这两支是来世所受的果。
3)业报轮回:二因缘是业报轮回的哲学基础,而业报轮回也是古印度宗教性哲学思想。“业”指造作、作业,是能导致果报的因的思想行为,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等三业。
十二因缘的这种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结合业报轮回哲学思想,说明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叫“因缘果报”,也就是业报轮回。
“业”有一种导致报应的神秘力量,叫“业力”。作什么性质的业,得什么性质的报,主要内容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业力不会自行消失,只不过是报有早报和迟报,有当下报,也有来日报,有今生报,也有来世报。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会在“三界六道”中流转轮回。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牲”“地狱”“饿鬼”等。
“业报轮回”是宗教理论,也是古印度哲学思想,是解释人生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的学说。这学说,在佛教诞生前就普遍流行,但佛教与其它教派不同,佛教不承认有梵天创世主,不承认四种姓社会地位与贵贱贫富是梵天的意志,而主张业报面前人人平等,主张自作业自受报。“业报不失”说,是说偶像崇拜、巫术咒语和祭祀是不能去罪得福的,唯有行善积德才可改造命运。原始佛教的这些主张是积极向上的,也是对当时婆罗门教的有力批判,至今仍然影响着西方思潮。
“十二因缘”就是我们的生命过程,是当年佛陀对我们生命作了次第性的描述,揭示了生命轮回的规律——这是世间法,也就是说“苦”、“集”二谛是世间法。如果能在生命流转过程中突破、超越,流转便终止而成就涅槃——这是出世间法,也就是说“灭”、“道”二谛是出世间法。下面说“灭”、“道”二谛。
、关于“灭”谛——灭谛,是佛教出世间最高的理想目标,即成就“涅槃”。在原始佛教理论中,涅槃是熄灭了一切烦恼,从而超越生死轮回,不受后有,与现在世界对立的一种圣妙境界——“贪欲永尽,嗔恨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摘自《杂阿含经》)。如何超越时空、超越轮回呢?那就得依法修行!而通向涅槃的全部修习方法与途径就叫“道”。
四、关于“道”谛——原始佛教确立的通向涅槃的解脱之道,概括为“贤圣八道”,也称“八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是佛教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定弟子的日常生活思想行为准则,是约束大家的日常生活纪律。原始佛教戒律,侧重于禁欲和积聚财物。最早的律藏是《八十诵律》,据说是当年优波离以八十次诵完律藏,所以称“八十诵律”。
“定”,也叫“止”、“禅定”,是古印度通行的一种宗教修习方法。佛教非常重视禅定,因为禅定能引发心理效用,出现奇特奥妙的精神现象及生理现象——文字无法表达的体验;当然也是悟得真理和对治烦恼及各种非佛教思想情绪的基础条件。简言之,禅定即以心静神定实现回归本真。
关于修定,佛教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习修方法,最基本的一种是“四禅定”,即按照思惟活动的宁静程度和身心的感受程度,划分为高下四等。筒言之,从初禅到四禅,是思惟由粗到细,而感受也由有苦有乐升华到无苦无乐的高度,最后连自我的呼吸都感受不到,这才算是四禅。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心地体验的过程,原始佛教正是通过这种心地精进思考体验,实现解脱。
四禅之上,还有一种“四无色定”。四禅定加四无色定,总称“四禅八定”,也称“八等至”。八等至,意思是说分别到达八个等级所处的境界。其中四无色定,就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佛教认为,达到这些禅定的人,死后可以分别生于色界天或无色界天(佛教把世界划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色有欲的,通常指人世间;“色界”是虽有形体但无欲望;“无色界”是既无形体又无欲望。)这样就无欲无苦、无十二因缘、无生死轮回,从此回归本真,实现解脱。
“慧”,可以解释为“智慧”,原始佛教非常重视“慧”的开发。慧的开发,必须通过禅定静虑来完成。修道目的就是为了了断烦恼,即“断惑”,断灭感召三界因果的全部的因,它包含世间一切思想观念、感情、欲望等等。
原始佛教把修道断惑所取得“道果”(成就)分为四个“次第”(阶段、层次),即分别称作:须陀洹”(预流)、“斯陀含”(一来)、“阿那含”(不还)、“阿罗汉”等。须陀含和斯陀含,还要轮回到欲界再修道;阿那含就生于色界或无色界,不会退还欲界;阿罗汉已经超越三界,不会再有生死轮回了。所以“阿罗汉”便是原始佛教的最高果位。在释迦佛活动时期,阿罗汉在称谓上,泛指受世间尊重的人、圣者,也被应用到其他受人尊重的沙门。
佛灭后100年间,即在原始佛教时期,印度所传播的经典是以《阿含经》为主,十分注重经义教律和修行实践,呈现以下特色:1、内部未分裂,无重大论诤;2、教义简单精要,主要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等教义。这些原始教义,后人将它结集进《阿含经》,成为佛教的最基本经典;3、出家人以乞食为生,注重自身修行实践。修行者之间,和合一味、平等生活。此后佛教才逐渐宗教化。   第三节  原始佛教经典教义
前面说过,佛教未出现西方系“上座部”东方系“大众部”分裂前,一般称之为“原始佛教”。现就原始佛教经典教义作简要表述:
第一小节  原始佛教经典形式
圣严法师说:“…佛陀时代,至少已有法句、义品、波罗延、邬陀南、波罗提木叉的集成部类,那是弟子们为便于记诵,而将佛陀所说的,作了提纲性的分类编集。”
佛灭后由大迦叶主持召集五百弟子举行第一次结集,集成“因缘”“食”“圣谛”“界”“五阴”“六处”“道品”等七事相应教,及比丘、比丘尼律。佛灭后约百年举行第二次结集,由阿难系(即西方系“上座部”僧团主导,七百弟子参与,将原始“七事相应教”和百年内“新增经说”重新编集:将原始七事相应教和新增经说短篇一并编成《杂阿含》;将新增经说中篇编成《中阿含》;将新增经说长篇编成《长阿含》;再将新增经文按法数分类编成《增一阿含》等四部阿含经典。
但也有人说,最早经典是“九分教”,即把教法分作九个类别:修多罗“祇夜”“记说”“伽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等九类;后来又增加三类:“因缘”“譬喻”“论议”等,成为“十二分教”,经、律、论并未分家。
现在如果“藏”这个名词概念来说明(当时尚未使用此名词)那么当时经藏《阿含经》,律藏《八十诵律》,而论藏尚未出现
第二小节  原始佛教经典教义
教义思想核心四个字,即“苦”“集”“灭”“道”,佛教称“四圣谛”。“谛”是印度哲学通用概念,即真理的意思。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四圣谛”,展开讲有三科法门,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还有“八正道”、“十二因缘”以及“业报轮回”等。教义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及“涅槃寂静”学说,即三法印学说。核心内容都是讲世间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而佛教的全部学说,基本上是围绕这个核心思想展开的,这个核心思想又集中凝聚在“四谛”说中。其中“苦”“集”两谛是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的原因;“灭”“道”两谛是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现简述如下:
一、关于“苦”谛——《增一阿含》经中说:“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前四种苦是指人生的自然过程苦;后四种苦是说主观愿望难满足苦,概括为“五盛阴苦”,指出世间人生的存在本身离不开苦。后来佛典关于苦的分类很多,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十一苦等等。这“苦谛”教义便是全部佛教的总出发点。但佛陀当年又同时教导我们,指出人身难逢,人生可贵,要求大家要利用人生机会好好修道积福。
二、关于“集”谛——它是原始佛教的理论基础,内容相当丰富,总的是说明人生诸苦的成因,概括为“五阴(蕴)聚合”、“十二因缘”及“业报轮回”等学说:
1)五阴(蕴)聚合:五阴(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等五类现象的总称,是说我们的生命体就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构成。
其中“色”是指物质世界,这里指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和色、声、香、味、触、法等感觉对象;“受”、“想”、“行”、“识”是指精神世界,其中受(感受、体验)、想(思惟活动)、行(心理、意志趋向,指思想中去支配人的行为的那些因素)等是心理活动;识是精神主体。说明人由“五蕴”构成,是因为这五蕴让人产生七情六欲,结果制造出诸多“苦”,同时形成追求和贪爱“五蕴”之业力;又由于业力不同,致五蕴聚合不同,因而有三界六道、贫富夭寿等果报差别。
2十二因缘:佛教认为,生命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有
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有它自身的规律。当年佛陀从十二个方面来说明生命流转的规律,即十二因缘。这十二因缘构成过去之因成就现在之果、现在之因成就未来之果这样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所以也叫“十二支缘起”。
“缘起”说,是解释世间人生和世间现象的发生及变化,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的标志性理论,也是原始佛学的基础理论。“缘起”是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发生和存在的现象和事物,任何事物现象都处于生灭变化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简言之,离开因缘,就没有世间的一切,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起故彼起,此灭故彼灭”。原始佛教的这一学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最普遍的生存规律,颇具哲学性辩证法。
十二因缘可以由因推果,也可以由果追因,前者叫“顺观”,后者叫“逆观”,现依“顺观”,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现逐支作简单表述如下:
“无”,无明也称“痴”,惑而无知的意思。由无名所引起的就是“行”;行即造作,造作形成业。无明、行这两支是过去生种下的因。另外,由业而起的妄念,即业“识”就会投入母胎,在蒙昧中开始起作用。(净慧法师说“业识,或者说神识,神通广大,一刹那间不止步万八千里,业识投胎的速度极其迅速。这一点从我们打妄想就可以略知一二,一念妄想,九州万国都在当下,都可以在心灵中浮现。”)母胎中的胎儿形质,自从“识”投胎后就具备“名色”(名,指受想行识四蕴;色,指胚胎),于是,在母胎中逐渐具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这情形,佛教称“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
因为六根有入尘作用(入,接触的意思;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以六根又称“六入”(净慧法师说:“我们打坐的时候,要把眼睛合;走路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坐下来,眼观鼻、鼻观心,摒弃诸缘,一念不生,其目的就是要避免六尘从六根进入我们的感觉系统”,干扰我们的内心”)
出胎后,六入就会与六尘相交接触,这情况叫“触”。六入接触到六尘就会产生感觉、感“受”;是苦乐感受,还是不苦不乐感受,这要看自己的感受结果。(这情形,佛教称“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是现在所受的果。
有了感受,特别是有了乐的感受,便会生贪“爱”心;有了贪爱,对境便生“取”着心;有了取着心,即着意追求爱欲,于是因“有”而造种种业(这情形,佛教称“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里的“有”具有特定含义,是指那些能决定未来果报的思想行为总和。“爱”主要指性爱和食欲,引申为一切贪欲)。爱、取、有这三支是现在世种下的因,而这些因又作为来世的果报。
来世又在六道中受“生”,所以有是来世的因。既有生,就有“老死”,如此轮回不已。(这情形,佛教称“有缘生,生缘老死”)。生、老死这两支是来世所受的果。
3)业报轮回:二因缘是业报轮回的哲学基础,而业报轮回也是古印度宗教性哲学思想。“业”指造作、作业,是能导致果报的因的思想行为,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等三业。
十二因缘的这种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结合业报轮回哲学思想,说明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叫“因缘果报”,也就是业报轮回。
“业”有一种导致报应的神秘力量,叫“业力”。作什么性质的业,得什么性质的报,主要内容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业力不会自行消失,只不过是报有早报和迟报,有当下报,也有来日报,有今生报,也有来世报。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会在“三界六道”中流转轮回。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牲”“地狱”“饿鬼”等。
“业报轮回”是宗教理论,也是古印度哲学思想,是解释人生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的学说。这学说,在佛教诞生前就普遍流行,但佛教与其它教派不同,佛教不承认有梵天创世主,不承认四种姓社会地位与贵贱贫富是梵天的意志,而主张业报面前人人平等,主张自作业自受报。“业报不失”说,是说偶像崇拜、巫术咒语和祭祀是不能去罪得福的,唯有行善积德才可改造命运。原始佛教的这些主张是积极向上的,也是对当时婆罗门教的有力批判,至今仍然影响着西方思潮。
“十二因缘”就是我们的生命过程,是当年佛陀对我们生命作了次第性的描述,揭示了生命轮回的规律——这是世间法,也就是说“苦”、“集”二谛是世间法。如果能在生命流转过程中突破、超越,流转便终止而成就涅槃——这是出世间法,也就是说“灭”、“道”二谛是出世间法。下面说“灭”、“道”二谛。
、关于“灭”谛——灭谛,是佛教出世间最高的理想目标,即成就“涅槃”。在原始佛教理论中,涅槃是熄灭了一切烦恼,从而超越生死轮回,不受后有,与现在世界对立的一种圣妙境界——“贪欲永尽,嗔恨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摘自《杂阿含经》)。如何超越时空、超越轮回呢?那就得依法修行!而通向涅槃的全部修习方法与途径就叫“道”。
四、关于“道”谛——原始佛教确立的通向涅槃的解脱之道,概括为“贤圣八道”,也称“八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是佛教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定弟子的日常生活思想行为准则,是约束大家的日常生活纪律。原始佛教戒律,侧重于禁欲和积聚财物。最早的律藏是《八十诵律》,据说是当年优波离以八十次诵完律藏,所以称“八十诵律”。
“定”,也叫“止”、“禅定”,是古印度通行的一种宗教修习方法。佛教非常重视禅定,因为禅定能引发心理效用,出现奇特奥妙的精神现象及生理现象——文字无法表达的体验;当然也是悟得真理和对治烦恼及各种非佛教思想情绪的基础条件。简言之,禅定即以心静神定实现回归本真。
关于修定,佛教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习修方法,最基本的一种是“四禅定”,即按照思惟活动的宁静程度和身心的感受程度,划分为高下四等。筒言之,从初禅到四禅,是思惟由粗到细,而感受也由有苦有乐升华到无苦无乐的高度,最后连自我的呼吸都感受不到,这才算是四禅。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心地体验的过程,原始佛教正是通过这种心地精进思考体验,实现解脱。
四禅之上,还有一种“四无色定”。四禅定加四无色定,总称“四禅八定”,也称“八等至”。八等至,意思是说分别到达八个等级所处的境界。其中四无色定,就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佛教认为,达到这些禅定的人,死后可以分别生于色界天或无色界天(佛教把世界划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色有欲的,通常指人世间;“色界”是虽有形体但无欲望;“无色界”是既无形体又无欲望。)这样就无欲无苦、无十二因缘、无生死轮回,从此回归本真,实现解脱。
“慧”,可以解释为“智慧”,原始佛教非常重视“慧”的开发。慧的开发,必须通过禅定静虑来完成。修道目的就是为了了断烦恼,即“断惑”,断灭感召三界因果的全部的因,它包含世间一切思想观念、感情、欲望等等。
原始佛教把修道断惑所取得“道果”(成就)分为四个“次第”(阶段、层次),即分别称作:须陀洹”(预流)、“斯陀含”(一来)、“阿那含”(不还)、“阿罗汉”等。须陀含和斯陀含,还要轮回到欲界再修道;阿那含就生于色界或无色界,不会退还欲界;阿罗汉已经超越三界,不会再有生死轮回了。所以“阿罗汉”便是原始佛教的最高果位。在释迦佛活动时期,阿罗汉在称谓上,泛指受世间尊重的人、圣者,也被应用到其他受人尊重的沙门。
佛灭后100年间,即在原始佛教时期,印度所传播的经典是以《阿含经》为主,十分注重经义教律和修行实践,呈现以下特色:1、内部未分裂,无重大论诤;2、教义简单精要,主要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等教义。这些原始教义,后人将它结集进《阿含经》,成为佛教的最基本经典;3、出家人以乞食为生,注重自身修行实践。修行者之间,和合一味、平等生活。此后佛教才逐渐宗教化。   第三节  原始佛教经典教义
前面说过,佛教未出现西方系“上座部”东方系“大众部”分裂前,一般称之为“原始佛教”。现就原始佛教经典教义作简要表述:
第一小节  原始佛教经典形式
圣严法师说:“…佛陀时代,至少已有法句、义品、波罗延、邬陀南、波罗提木叉的集成部类,那是弟子们为便于记诵,而将佛陀所说的,作了提纲性的分类编集。”
佛灭后由大迦叶主持召集五百弟子举行第一次结集,集成“因缘”“食”“圣谛”“界”“五阴”“六处”“道品”等七事相应教,及比丘、比丘尼律。佛灭后约百年举行第二次结集,由阿难系(即西方系“上座部”僧团主导,七百弟子参与,将原始“七事相应教”和百年内“新增经说”重新编集:将原始七事相应教和新增经说短篇一并编成《杂阿含》;将新增经说中篇编成《中阿含》;将新增经说长篇编成《长阿含》;再将新增经文按法数分类编成《增一阿含》等四部阿含经典。
但也有人说,最早经典是“九分教”,即把教法分作九个类别:修多罗“祇夜”“记说”“伽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等九类;后来又增加三类:“因缘”“譬喻”“论议”等,成为“十二分教”,经、律、论并未分家。
现在如果“藏”这个名词概念来说明(当时尚未使用此名词)那么当时经藏《阿含经》,律藏《八十诵律》,而论藏尚未出现
第二小节  原始佛教经典教义
教义思想核心四个字,即“苦”“集”“灭”“道”,佛教称“四圣谛”。“谛”是印度哲学通用概念,即真理的意思。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四圣谛”,展开讲有三科法门,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还有“八正道”、“十二因缘”以及“业报轮回”等。教义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及“涅槃寂静”学说,即三法印学说。核心内容都是讲世间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而佛教的全部学说,基本上是围绕这个核心思想展开的,这个核心思想又集中凝聚在“四谛”说中。其中“苦”“集”两谛是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的原因;“灭”“道”两谛是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现简述如下:
一、关于“苦”谛——《增一阿含》经中说:“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前四种苦是指人生的自然过程苦;后四种苦是说主观愿望难满足苦,概括为“五盛阴苦”,指出世间人生的存在本身离不开苦。后来佛典关于苦的分类很多,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十一苦等等。这“苦谛”教义便是全部佛教的总出发点。但佛陀当年又同时教导我们,指出人身难逢,人生可贵,要求大家要利用人生机会好好修道积福。
二、关于“集”谛——它是原始佛教的理论基础,内容相当丰富,总的是说明人生诸苦的成因,概括为“五阴(蕴)聚合”、“十二因缘”及“业报轮回”等学说:
1)五阴(蕴)聚合:五阴(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等五类现象的总称,是说我们的生命体就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构成。
其中“色”是指物质世界,这里指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和色、声、香、味、触、法等感觉对象;“受”、“想”、“行”、“识”是指精神世界,其中受(感受、体验)、想(思惟活动)、行(心理、意志趋向,指思想中去支配人的行为的那些因素)等是心理活动;识是精神主体。说明人由“五蕴”构成,是因为这五蕴让人产生七情六欲,结果制造出诸多“苦”,同时形成追求和贪爱“五蕴”之业力;又由于业力不同,致五蕴聚合不同,因而有三界六道、贫富夭寿等果报差别。
2十二因缘:佛教认为,生命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有
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有它自身的规律。当年佛陀从十二个方面来说明生命流转的规律,即十二因缘。这十二因缘构成过去之因成就现在之果、现在之因成就未来之果这样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所以也叫“十二支缘起”。
“缘起”说,是解释世间人生和世间现象的发生及变化,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的标志性理论,也是原始佛学的基础理论。“缘起”是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发生和存在的现象和事物,任何事物现象都处于生灭变化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简言之,离开因缘,就没有世间的一切,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起故彼起,此灭故彼灭”。原始佛教的这一学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最普遍的生存规律,颇具哲学性辩证法。
十二因缘可以由因推果,也可以由果追因,前者叫“顺观”,后者叫“逆观”,现依“顺观”,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现逐支作简单表述如下:
“无”,无明也称“痴”,惑而无知的意思。由无名所引起的就是“行”;行即造作,造作形成业。无明、行这两支是过去生种下的因。另外,由业而起的妄念,即业“识”就会投入母胎,在蒙昧中开始起作用。(净慧法师说“业识,或者说神识,神通广大,一刹那间不止步万八千里,业识投胎的速度极其迅速。这一点从我们打妄想就可以略知一二,一念妄想,九州万国都在当下,都可以在心灵中浮现。”)母胎中的胎儿形质,自从“识”投胎后就具备“名色”(名,指受想行识四蕴;色,指胚胎),于是,在母胎中逐渐具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这情形,佛教称“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
因为六根有入尘作用(入,接触的意思;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以六根又称“六入”(净慧法师说:“我们打坐的时候,要把眼睛合;走路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坐下来,眼观鼻、鼻观心,摒弃诸缘,一念不生,其目的就是要避免六尘从六根进入我们的感觉系统”,干扰我们的内心”)
出胎后,六入就会与六尘相交接触,这情况叫“触”。六入接触到六尘就会产生感觉、感“受”;是苦乐感受,还是不苦不乐感受,这要看自己的感受结果。(这情形,佛教称“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是现在所受的果。
有了感受,特别是有了乐的感受,便会生贪“爱”心;有了贪爱,对境便生“取”着心;有了取着心,即着意追求爱欲,于是因“有”而造种种业(这情形,佛教称“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里的“有”具有特定含义,是指那些能决定未来果报的思想行为总和。“爱”主要指性爱和食欲,引申为一切贪欲)。爱、取、有这三支是现在世种下的因,而这些因又作为来世的果报。
来世又在六道中受“生”,所以有是来世的因。既有生,就有“老死”,如此轮回不已。(这情形,佛教称“有缘生,生缘老死”)。生、老死这两支是来世所受的果。
3)业报轮回:二因缘是业报轮回的哲学基础,而业报轮回也是古印度宗教性哲学思想。“业”指造作、作业,是能导致果报的因的思想行为,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等三业。
十二因缘的这种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结合业报轮回哲学思想,说明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叫“因缘果报”,也就是业报轮回。
“业”有一种导致报应的神秘力量,叫“业力”。作什么性质的业,得什么性质的报,主要内容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业力不会自行消失,只不过是报有早报和迟报,有当下报,也有来日报,有今生报,也有来世报。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会在“三界六道”中流转轮回。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牲”“地狱”“饿鬼”等。
“业报轮回”是宗教理论,也是古印度哲学思想,是解释人生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的学说。这学说,在佛教诞生前就普遍流行,但佛教与其它教派不同,佛教不承认有梵天创世主,不承认四种姓社会地位与贵贱贫富是梵天的意志,而主张业报面前人人平等,主张自作业自受报。“业报不失”说,是说偶像崇拜、巫术咒语和祭祀是不能去罪得福的,唯有行善积德才可改造命运。原始佛教的这些主张是积极向上的,也是对当时婆罗门教的有力批判,至今仍然影响着西方思潮。
“十二因缘”就是我们的生命过程,是当年佛陀对我们生命作了次第性的描述,揭示了生命轮回的规律——这是世间法,也就是说“苦”、“集”二谛是世间法。如果能在生命流转过程中突破、超越,流转便终止而成就涅槃——这是出世间法,也就是说“灭”、“道”二谛是出世间法。下面说“灭”、“道”二谛。
、关于“灭”谛——灭谛,是佛教出世间最高的理想目标,即成就“涅槃”。在原始佛教理论中,涅槃是熄灭了一切烦恼,从而超越生死轮回,不受后有,与现在世界对立的一种圣妙境界——“贪欲永尽,嗔恨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摘自《杂阿含经》)。如何超越时空、超越轮回呢?那就得依法修行!而通向涅槃的全部修习方法与途径就叫“道”。
四、关于“道”谛——原始佛教确立的通向涅槃的解脱之道,概括为“贤圣八道”,也称“八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是佛教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定弟子的日常生活思想行为准则,是约束大家的日常生活纪律。原始佛教戒律,侧重于禁欲和积聚财物。最早的律藏是《八十诵律》,据说是当年优波离以八十次诵完律藏,所以称“八十诵律”。
“定”,也叫“止”、“禅定”,是古印度通行的一种宗教修习方法。佛教非常重视禅定,因为禅定能引发心理效用,出现奇特奥妙的精神现象及生理现象——文字无法表达的体验;当然也是悟得真理和对治烦恼及各种非佛教思想情绪的基础条件。简言之,禅定即以心静神定实现回归本真。
关于修定,佛教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习修方法,最基本的一种是“四禅定”,即按照思惟活动的宁静程度和身心的感受程度,划分为高下四等。筒言之,从初禅到四禅,是思惟由粗到细,而感受也由有苦有乐升华到无苦无乐的高度,最后连自我的呼吸都感受不到,这才算是四禅。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心地体验的过程,原始佛教正是通过这种心地精进思考体验,实现解脱。
四禅之上,还有一种“四无色定”。四禅定加四无色定,总称“四禅八定”,也称“八等至”。八等至,意思是说分别到达八个等级所处的境界。其中四无色定,就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佛教认为,达到这些禅定的人,死后可以分别生于色界天或无色界天(佛教把世界划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色有欲的,通常指人世间;“色界”是虽有形体但无欲望;“无色界”是既无形体又无欲望。)这样就无欲无苦、无十二因缘、无生死轮回,从此回归本真,实现解脱。
“慧”,可以解释为“智慧”,原始佛教非常重视“慧”的开发。慧的开发,必须通过禅定静虑来完成。修道目的就是为了了断烦恼,即“断惑”,断灭感召三界因果的全部的因,它包含世间一切思想观念、感情、欲望等等。
原始佛教把修道断惑所取得“道果”(成就)分为四个“次第”(阶段、层次),即分别称作:须陀洹”(预流)、“斯陀含”(一来)、“阿那含”(不还)、“阿罗汉”等。须陀含和斯陀含,还要轮回到欲界再修道;阿那含就生于色界或无色界,不会退还欲界;阿罗汉已经超越三界,不会再有生死轮回了。所以“阿罗汉”便是原始佛教的最高果位。在释迦佛活动时期,阿罗汉在称谓上,泛指受世间尊重的人、圣者,也被应用到其他受人尊重的沙门。
佛灭后100年间,即在原始佛教时期,印度所传播的经典是以《阿含经》为主,十分注重经义教律和修行实践,呈现以下特色:1、内部未分裂,无重大论诤;2、教义简单精要,主要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等教义。这些原始教义,后人将它结集进《阿含经》,成为佛教的最基本经典;3、出家人以乞食为生,注重自身修行实践。修行者之间,和合一味、平等生活。此后佛教才逐渐宗教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