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4-1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921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池翰墨欲补天# [! v) n$ A8 u: e
邹大勇/文8 r9 l2 W {+ n2 m+ Y
$ l: m0 v: c3 y& K, Y
——左禅和他的书画篆刻艺术, [7 b9 f# X6 G6 E: J# @ g
8 P8 q/ c) g2 a5 W3 e左禅者,关中故周京畿人士。幼年痴迷翰墨,弱冠即临池不辍,得关中厚土三千年文化滋养,噀终南道山仙风雨露,屈志百里,广结翰缘,其后定居于大鹏湾侧梧桐顶上乃一发而不可收。星汉作履,排云弄槎,奇正相参,天机随化,无论山水花鸟,镂石刻竹,椎心沥血,厚积薄发,以届不惑之年终跻身为同辈艺术家之佼佼者。他的三分钟鼓,三分灵秀,三分綺思加一分天真,会让你痴迷忘返。
5 O' H4 j0 x5 o$ d5 B
8 C, u2 x) p: H( Y. e W在书与写之间,线条是本源,是生命,是整个作品的灵魂。更是作者的人生哲学。临石鼓,品秦刻,遍阅历代碑版法帖,三十余年日课不辍。他玩石,镂铜,摩砖,修竹……通感一手,相互砥砺,点滴锱铢间造就了他心中的线条。以线摹形,以线写神,书画并济,金石独造。从邓完白吴让之的徽宗膜拜,遵循“印从书出,书从印入”的古训,圆劲中书印共境,冲刀处金味愈浓。从蹈古之辙到涸辙自立,在书印之间,工写之间找到了最佳契合点,觅到了“机”,也找到了他自己心中的“道”。参透了,悟透了,它就是“众妙之门”! 老竹和顽石,使他在澎湃和闲和间,奔放和静谧里悠游闲步,肆意挥洒,坐标出自己的最佳发力点,构成了独具的纬度和空间。司马迁说:圣人不朽,时变是守。金石之功不仅是左禅书画的养分来源,更是他对传统的重新认识和自我剪裁。欣赏左禅的山水画,可以体味到阴阳,刚柔相生相转化的老庄哲学思想,可以体验到儒,释,道出世入世的终极关照,更能咀嚼出古老关中民俗民风淳厚与剽悍。柔韧的长线条,仿佛得顾虎头和吴道子的真传,规整明丽的青绿中能看到石涛和弘仁的舒朗婉转,厚重的积墨是黄宾虹和李可染的真功,而水破墨或是墨破水,更是从以潘天寿先生为代表的岭南画风中悟出的真谛……大千先生的泼彩幻色,白石老翁的游丝綉线,乃至于西方艺术中的光和影,林林总总,他总是信手拈来,随性遣去,别样的理解和诠释,仿佛幽人高步,使他的山水艺术张力满弓,瑰姿奇出。古木苍藤,青林苔岸,红蓼滩头,一叶扁舟……纤浓不失法度,谨严超脱红尘。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杏雨江南的秀骨清象,更能感到周塬厚土的漭苍磅礴,在似与不似之间心迹寂然,烟火俱灭,也能不由自主地被左禅解衣槃礴般的气势和天马行空样的想象所折服。这就是左禅!, H4 w4 M' M# g+ t; H
% g5 U/ }1 O- Z- U2 N- F" H
) a5 K/ L& \* \( J3 P: N$ C+ y; @
3 d/ B6 G# n$ a: v
6 I1 \& G9 \8 T/ r9 w3 N6 R
, r7 q4 K6 v2 n" k
9 _& U+ U) e' P5 H' j' X0 } Q0 ?
4 H2 D6 D7 ~2 O* W, N/ b2 Q
" I/ m T" w' K, I8 i+ |
A% A* a" t3 L5 ]* F,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