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
- 注册时间
- 2005-12-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0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草书狂客李徐灵谈聂成文狂草书法的大弊
7 V/ G* V* y6 m! K) f" `. }8 a8 d+ z' d聂成文先生的狂草书法气势非凡,用笔恣肆善变、大开大合、左右舒展、节奏强烈,墨色层次变化大,个人的性格特点鲜明。这对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来说,似乎还能勉强接受,但对稍有欠缺的人而言,恐怕会是一种摧残。
8 \, ?$ k* \3 {7 q# q0 ^9 `: m* _聂成文先生是当今书坛誉冠华夏的重量级人物,其书法风格曾被某些头脑发热的盲从者倍加推崇,甚至达到了不能令人置信的地步。但是,当我鼓起勇气,身心调整至极佳状态时,细细地观看着他的狂草书法作品时,心中仍有一种隐痛。中国的狂草书法在聂成文先生的谬导下,今后的发展前景会是如何?让我们忍痛来评析他在《巴黎中国当代书法大展》上的一幅力作吧。
& [4 L6 D- p0 u& ]- V c7 {一、章法的无绪:
2 X) ^$ V4 s8 \观其作品,给人一种满纸烟云的、性格特征鲜明、气势非凡的感觉。但理智地去分析,又给人眼花缭乱、神情不宁之感,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整篇章法的风格不协调,颇显零乱、杂而无章,没有和谐的统一。第二行和第三行处理的尚好,能把握狂草的基本特质。左顾右盼、参差有致、相欹相让,达到了相互呼应。但第一行的处理是极其失败的一组结合:松散独立没有变化的结字,破坏了整体行气的连贯性,尤其是下半部分,毫无规矩可言,烦躁枯涩的用笔,没有变化的结字,在表达差幼稚而无法度的痛苦般的呻吟。张牙舞爪的劣质线条,无奈地涂抹,无美感的艺术效果,直接导致了人们的视觉损伤。整体篇章虽然讲究疏密、轻重、浓枯的个性化处理,但疏处只能显示出苍白无力的摆布,密处又显得促人心烦意乱的拥挤。偶见徐渭的轨迹,但又离之太远,不得其精髓之妙。整体章法的失败是重要症结之一。
; m, i, ?' j/ L7 G9 s6 _& L二、字法及线条的幼稚:- v4 f5 `: R5 O3 U
盲目无目标地追求字与字的相对独立,给人以支离破碎、首尾不相关联的感觉,没有随行就势、随势造型的方法。缺少狂草应有的连绵映带、左呼右应、张驰开阖、错落有致的规律。唐孙过庭“草以使转为形质、点划为性情”。可是,聂成文先生的作品中怎么也看不到这种奥妙。点不能明其神灵,划不能达到流动,很多线条无技法可言,只是任笔结字随意挥毫,缺少线条的基本特性。一是无线条的圆润牵连、神采奕奕的表现,二是无线条造型多变性和不相同性的处理,虽刻意表现着某种追求,但仍没有处理好结字和字与字和关系。
6 c) I* a, \* V2 k三、墨法的随意:
5 ?# H. h% w, q4 i+ l% @3 G, s" V0 V墨法虽然有浓枯的变化,似乎在作求新求变,但给人以荒率而不从容、缺乏理智和理性的方法,浓墨处不见其字法清晰,笔划涨成一团,达不到见劲见拙,更达不到圆润流畅、上牵下连的效果,枯墨时,是乱柴铺街,全无笔法可言,带给人们的只能是燥而生烦、烦而生气的功用。看来好好解决用墨的方法问题,是聂成文先生要花大力气去做的事情。( e2 |- ?% j4 w3 e
下面说一下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
% S! g! w3 R% ?- o0 V* v* r w一、自身对书法传统的精华研究和感悟的局限,书法整合的不确定,书学经历中的脱节或跨越太大,缺少一种书体到另一种书体的关联环节的严格训练。
+ y2 ]6 [. X0 e二、社会工作繁杂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使其不能系统完整地确定自己的审美取向,没有更多的时间对传统书法作深入的研究,以至其书法特征没有定格在一个高的层面。
- Z" P. V$ b% Z9 Y: T( n; N% `即使这样,聂成文先生还是一个好的书法家,是对推动书法进步功不可没的人物。
6 P; H) ?6 e ~) x2 s+ _
4 R6 y! e# u" Y. c0 q V- `5 v% }2 D0 M" n6 k8 U
2005年12月13日
# M+ p, y; w- N& Z1 w( w3 C& l,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