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395|回复: 2

论书法艺术的形与神 [翟 本 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7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http://www2.zzu.edu.cn/zbk/wd/x&s.htm
发表于 2004-4-5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书法艺术的形与神 [翟 本 宽]

此文前半部分谈书法艺术的形,很到位;后半部分论书法艺术的神,则失于皮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9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书法艺术的形与神 [翟 本 宽]

点来点去多麻烦,我给你搬过来。
. C- \0 h( U. o0 j  E论书法艺术的形与神
3 Q, z7 Q) L2 ~/ J翟 本 宽
9 [3 y( t0 z+ \$ I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从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往今来,字体众多。不同书家又会形成不同的书风,同一书家也有不同书体和书风,即所谓前手后手亦不相师。这样,书法艺术这个异彩纷呈,百花争艳的艺苑,便气象万千,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这满目玑珠,纷纭复杂的书法艺术面前,外行的人便仅看热闹 ,真假难辩。而一但抓住要领,登堂入室,便会神清志醒,一目了然。书法艺术美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我们在欣赏中只要抓住“形”和“神”这两个方面,其他方面就可迎刃而解了。古人把形称为形质,神称为性情。具体一点说,形是指书法的外在形状,凡是纸上可见的东西,如点画用笔,字体间架,通篇章法与墨色等皆是。神是指书法的内在的精神,它能透露了书家的修养个性与书写时的思想情感。形表现出书家之书写技巧,含蕴着书家融入书法的精神,古人所谓“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是说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其形与神必定巧妙地交融在一起,泯其形迹,表现出感人的魅力,从而引起观者的共鸣。
/ r1 B2 U& o! e! \就“形”而言,书法艺术注重字的点画、用笔与结构,整体的行气与章法。 + q# g7 C) Z% d+ c7 i
点画是构成文字的基本要素,也是书法的基本功。一字之内,横直撇捺钩点等笔画,就是欣赏书法时首先会看到东西,这些笔画如何写成,怎样才算写好,才算美,关键在于用笔,我们在书写时,往往要用方笔、园笔、中锋、侧锋,用不同笔法写出的点画,就会有不同的造形与效果;不论用何种笔法,若每笔自始至终都能精力贯注,毫不松懈,潜心创作,各式各样的美姿自会生于笔下。前人对点画用笔,有精辟论述,其精到处每令人叹为观止。如谓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戈如百钧弩发,牵如万岁枯藤……等,廖廖数语,而点画之美跃然纸上。 ' V: h% [& N, {( l  O" j: i
结众画为一字,叫结体,结体讲“计白当黑”;结众字而成篇,叫章法,章法讲“分间布白”。有时二者互用,而以“布白”表现出来。结体是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关系。一幅书法作品,字字各有其位置,行行均有其排列。墨是字,白也是字;有字的地方固然重要,无字的地方更为重要。单字的结体间架与通篇的章法结构,也就是单字的笔画安排与整幅作品的分间布白。同样的字,不同人写出来形状各异就象人都有五官,但因形态部位的差别,而各有面貌。欧阳询楷书,点画刚劲,褚遂良楷书则结构疏朗。总之,结构向背开合,照顾呼应,与疏密相间,务求变化,以尽灵活之趣。所谓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错落如扶老携幼,参差若楼观飞惊,如此结字方显精神。书法作品,多为成篇成幅,欣赏时第一眼的印象,来自通篇的章法结构。章法在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安排,横斜疏密,上下牵连,左右顾瞩,八面四方,均须照应。同时,字与字之虚实应用,与绘画上布白的道理相通,尤需注意。大致篆隶楷书章法较平正,行草书章法则趋险奇。 3 I4 V( I' B4 b4 J/ m5 u8 C
著名书画大师徐悲鸿,曾用“正而奇”,“奇而正”来概括书法艺术美的两个明显特点,以章草名世的罗湛先生亦有诗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作书尤贵势峥嵘。秦砖汉瓦旁搜采,偏正欹斜意趣生。”所谓“正”,是指自然端庄,如欧、褚、颜、柳;“奇”是指神奇,如“石门铭”、“石门颂”、大小二爨、“龙门二十品”、黄庭坚的草书等。由此可知,正与奇,二者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有的是正,有的是奇;有的正奇各有侧重,或重形体,或重神态;有时正中有奇,奇中有正,或“似奇而反正”。但往往正者虽规整易失于拘谨;奇者自然而失于狂怪。孙过庭在序书谱中说,“初学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复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比较准确地阐述了奇与正的辩证关系。书法艺术,由初级阶段的平正,发展而为高级阶级的复归“平正”,不是又回到原点,而是螺旋式的上升。 , f( ~/ d% t+ }" |/ T7 Y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这是讲一字的点画经营位置,刘熙载又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书法作品,往往不是由意义毫不相关的文字所构成,它必定是有组织有内容的一篇文章,即使是榜书的两个字,也有特定意义。所以字与字,行与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 [& s7 j4 p0 |, ~1 \行气是字行间的映带呼应关系。古人论书,往往谓其笔断意连,行气贯穿,也就是说行笔一气呵成,字字首尾相应,血脉畅通,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书法中的行气与文章之行文相仿佛,有起承转合,有委婉顿挫,迅疾如瀑布急湍,流畅如行云流水。行气亦需有变化,行笔速度有疾有缓,乃得灵动,如唐怀素草书疾则如惊雷激电,缓则如夏云出岫,行气之美,具现纸面。 ' @8 e9 r6 Q5 ^% x+ L. x  h
以上,我们着重谈了书法艺术的造形给人的美感。我们从视觉上注意线条的长短、宽窄、浓淡、起落、斜正。强弱及墨色,固然必要,而仔细体察,书法家通过运笔的疾徐,轻重、方向、意图抒发出来的情感和修养,则更为必要。即除了我们能够从纸上直接看到的书法线条造形给的美感而外,还要去挖掘、发现、领悟用眼睛看不到的、比较含蓄的神,这才是构成书法艺术美感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作者的雅俗,影响着观者的爱憎。下面我们将围绕如何把握书法艺术的“神”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 Z4 y$ Z9 U/ X+ B6 s; a
张怀瑾《书议》云:“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 ]# H5 V' w4 R: h3 S& _* ~书法艺术的线条、韵律和节奏,是没有具体物相的意象,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听音乐的耳朵,不具备有独到见解的慧眼,就无法谈论和欣赏书法艺术。据《庄子·天地》记载:“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玄珠比喻美;知比喻理智;离朱比喻视觉,即孟子所谓“离珠之明”;吃诟喻感觉,《庄子》成玄英疏作“辨也”;象罔喻想象。美的欣赏要通过形象思维,虽然开始于感觉,但需要通过变化多端的艺术想象才能追求得到。
8 u% A0 L4 p2 d4 [% S8 P# Z我们欣赏一首诗词,看一幅画,也不是就事论事,而是通过诗词的描绘,或画面呈现出来的形象,去领会创作者所要反映的思想情趣和精神境界。
. y, D" H+ C# U" X7 W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 }2 e( k* a1 x& i8 m“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上,断肠人在天涯。”
. k* J! S: T+ l1 R  ]% c8 y  x词的前部是九个名词堆积而成的画面,而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点晴之笔,方能使人荡气回肠,收到寓情于景,亦诗亦画的效果。全词寥寥二十八个字,组成一个完整画面,这个“画”面就是形,而透过“形”可以看到它的“神”。具体说这里表现的“神”就是暮秋傍晚远离故乡有旅人思念亲人痛断肝肠的心绪。词作者马致远,前半生曾任浙江行省务官。并在他乡漂泊,晚年退隐。由此,我们也可以说是作者抒发他自己漂泊他乡的凄凉情感。
2 |& O  h2 ?: C. M9 s1 T1 O& J/ [从形式与内容看形式不能脱离内容独立存在,即说没有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背后不隐含着一个超俗的精神,否则那只能是低劣的艺术家以一些假相欺人耳目而已。
" m8 {( q8 o$ ^) \) S书法艺术通过线的韵律节奏,由于筋骨、气势、飞动神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风神。孙过庭《书谱》有所谓“达其性情,形其哀乐”,韩愈谓张旭“不平有动于心,必与草书焉发之,又观于物,见天地之变,可喜可愕,亦寓于书”(《送高闲上人序》)。所抒之情是神韵的基础,神韵是创作者通过自己实践主观与客观交互作用之后的“独见之明”。简言之,书法的神,或叫神彩或叫神韵,就是书法家利用线条的笔墨节奏,对自己特殊情感的抒发。 ! E0 v, Z8 ]( e( |2 I1 z5 D
不同书家,抒发的情感不同,书写的内容不同,感情也有区别。对此,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既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这都是说书法的抒情性。这种抒情性,当其下笔之时,未必作意为之;而是势来不可遏;水来不可挡,感物而支,水到渠成。祝允明也曾说:“喜则气和而字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随着人的喜怒哀乐的不同的变化,写出来的字效果也各有所异。杨雄谓:“书乃心画”,意即书法是人自己的指、腕与心操纵着一支柔毫,以流出美的笔画,具象因素贯穿起来,泯却形迹,溶为一条感情的流,联结成一条在时间里的笔断意连、贯穿始终的线,如果说音乐抒情性主要表现为旋律,则书法抒情的旋律主要表现为线条。书法艺术巨匠们,经过刻意磨练,就能够自由驰骋于规矩法度之中,悠游超脱于法度之外。
/ a  ]3 k8 D9 D$ s- [; R1 N4 s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臻于成熟的风格,不仅不同的书家迥然有别,即使同一书家不同情趣的作品也各具特色,所谓“前手后手,亦不相师”。明清楹联中有“怪石撑山骨,流水吐月华”一联,虽出一人之手。但上下联意趣不同,上联给人以群山高耸,怪石嶙峋之势;下联却表现了流水月华那种华美飘逸之韵。一幅狂草,人们虽然无法通读,但也无妨人们理解作者的审美情趣。法籍华人熊秉明先生认为,颜书大度雍容,丰满有力,流露出儒家入世的思想,怀素的字流畅潇洒,飘飘欲佩,有出世的思想;陈振濂同志在《论书法欣赏的特殊性》一文中曾举过一个例子,二战后期,日本手岛右卿,创作了一幅《崩坏》的作品。著名论评家彼得罗萨认为,虽不懂他写的是什么字,但有一种物体被摧毁之感,当他被告知作者的意图时,不禁感到惊讶,这大概就是不同的书法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神韵吧。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作为无声旋律,优秀的书法作品总是或隐或显,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作者的气质、意趣,以至整个内心世界,表达真挚而丰富的情趣。但一支短曲,难指出具体情感内容,一幅书法作品,也只是显示了书家抒情风格和审美情趣等个性,没必要斤斤于其具体的喜怒哀乐。 8 p5 O. Q1 j* }
从布白看书法艺术的神。一幅书法作品,字字均各有其位置,行行均有其排列。墨是字,白也是字。古人论书云:“书在有笔墨处,书之妙趣在无笔墨处。有处仅存迹象,无处乃传神韵。”老子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无相生,计白当黑”,就是这个道理。笔画和空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有处和无处”互相衬托,便显得其妙而无穷,有笔黑处仅存迹象,那空白的无笔墨处,才是高妙的神韵所在,不同的分行布白,会传出不同的神韵,给人以不同的美感。纵有行横无行的八大山人之书法,每个字的结构及字与字的距离,比较疏松,行距也比较宽阔,给人以疏朗和开阔的感觉。有这样一幅构思奇特的书法作品,在一个横幅长方宣纸上,右下方写的是个“峰”字,左上方是跋语和下款,观之,主题“峰”字比较突出,犹如异峰突起,落款好象远树小草,中间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天地。这片空白可以理解为云,也可视作是雾或者大海。它虽然没有一点笔墨,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给人以更丰富的想象。郑板桥有一幅纵无行横无列的《论书》轴,不仅书法艺术秀拔飞舞,结体运笔,颇得山谷“欹侧之势”。奔放自由,疏密有度,和谐统一,自然成趣,是他独特风格的代表作品。某行款被喻为“乱石铺街”,乍看,大小参差错落,歪歪斜斜,忽长忽扁,完全不受拘束。但仔细检察,则是一气呵成,犹如银河溅天,珠湖泻地,气势贯穿,给人以气象万千的美感。这即是三种不同的布白所产生的神韵和效果。 $ e0 C, E/ a7 c& n4 a
书法艺术并不难懂,但的确是比较抽象的。因为书法不似绘画有具象的外表,而书法只有文字抽象的点画线条,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美。书家挥毫时,每于自然万物中汲取各样的美化于笔端,所谓“囊括万殊,裁成一相”,融为书法。观赏者从书法作品的笔画的动势,结构的气象里,体会得书家创作时灵感的源泉。所以历来的书论、书评多用自然景观、人物情态来形容各家书法。如说东晋王羲之的楷书如阴阳四射,寒暑调阳,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唐张旭书如神纠腾霄,夏云出岫;颜书如金刚嗔目,力士挥拳;宋苏轼书如古槎怪石,怒龙喷浪。在纸上并不见这些形态美的具象呈现,而是透过有节奏的线条,让人兴起共鸣和想象,并由此共鸣中听到书法律动的声音,联想到书法中蕴藏的物象。张怀瑾所谓的“无声之音”、“无形之象”,正是对书法及其抽象神韵的阐释和高度概括。 ! t+ I9 i" O% t) P: X% E&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