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404|回复: 4

当代书法问题丛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Y9 h9 |. C9 ^8 \& a" @各位同仁、网友:
, Y/ H! o7 U* j5 }. T: [# E   现将《中国文化报》上的一篇文章转发在此,供大家讨论。希望大家以既严肃又活泼的心态加入讨论,以期为解决问题丛生的当代书法领域开出一个切合实际且切实可行的“处方”来。
5 f4 C# R) g: ]. Q! e* L! h                                                高鸿
) H& r% x5 l4 I: u+ F
- z7 C7 s( [" v6 P- t9 V                          当代书法问题丛生
9 I6 s2 E( `' k4 \4 c9 h% t$ \% g                                                                 
3 o4 L- L7 @- T8 x; B作者:晋仁 6 S% M( C- j& g  c
   这是个极易引起争议的题目。但如果敢于直面当代书法的真相而不愿自欺欺人,放宽观察的视野而不是盲目乐观,你将不得不承认,诸如技法基础的普遍薄弱,流行书风的泛滥,理论研究的空洞,书法教育的滞后,学术批评的匮乏等种种问题,在书法界滋生日久,而且越演越烈。 + }' P! `3 y8 y/ N
   专业书法家难出大师
# |- A( ~" t7 b# }1 C   自古以来的书法大师都是业余的。书法篆刻史论教授肖元说,古代的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倾向于做官,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书法为生的很少。就是到了近现代,也没有哪个书法大家是“专业”的,有画家型书法家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作家型书法家鲁迅、郭沫若、沈尹默,学者型书法家李叔同、马一浮、康有为、梁启超,政治家身份的书法家于右任、叶恭绰、毛泽东。而书法成为“专业”是建国后的事。加入各级书法家协会是成为“专业”书法家的一种资格认证。这些专业协会和专业人士制定了书法界的游戏规则,做出书法发展的远景和近景规划。可正如某些业界人士所抱怨的,有了专门的组织,却不见艺术的发展;没有优秀的作品,却依靠展览竞争机制制造虚假的繁荣;比起古代的大师,如今几乎没有几个可以拿得出手的。美术批评家陈传席认为,一生只练技巧的人肯定不能成为书法家,正如只懂平仄的人更不能写诗。写字的技巧对于书法家来说只占百分之一,你一生只练技巧,至多只得到十分之一,怎么能成为书法家、书法大师呢? 6 Q& v6 K' j, i- m0 ^3 P" v, A0 C
   浮躁F•B之风猖獗
* @* \2 Y  ?$ x" j: g7 [" @$ b1 z   在诸多的报刊杂志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尊称“××为著名画家、书法家”的字眼。李南友撰文认为,书画家希望出名,无可非议。现在的问题是,某些书画家胡编乱造自己的故事,再加上某些记者、作家的添油加醋,刊登出来的文章离事实太远,有的几乎成了天方夜谭。本来没有写两天字,字也写得不怎么样,而且默默无闻,可是竟冠以著名书法家的头衔。“著名”两字如此不值钱,还有什么意义?要在书法上成名成家,不是凭钻营、靠拉关系等就能得到的。离开实际水平,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追名逐利,即使一时骗取了“书法家”甚至“著名书法家“的虚名浮誉,到头来只会遭人耻笑。
) k# z$ R1 p0 a4 m   有的人把书法艺术作为追求个人名利地位和权位的敲门砖,用欺骗、请客、送礼、走后门、投机取巧等卑劣手段,去窃取“书法家”的荣誉。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特别在某些地方的书法界中,拉帮结派的现象十分严重。
0 ]% }7 G0 B" ^' ]) B. d9 p; i/ g- m, p+ _   流行书风走向穷途
7 j% G) S4 q2 @. |$ L3 |( q   流行书风发展了20余年,从开始的“流”而“不行”,到现在的大行其道,有其深层原因。新潮的书法探索者们走上了一条取法民间书法并扩展到古往今来的一切文字遗存,尝试着将篆、隶、简帛、魏碑、草、行所特有的某些笔墨意趣融为一体,使它们在作品中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一种新的和谐,亦从中寻找到某种与“现代”可以“沟通”的新因子,使作品与当代社会生活之间形成某种足以引起共鸣的东西。李庆绿撰文认为,当流行书风达到一个历史高度时,就会像股市一样随时面临“崩盘”,走下坡路;而模仿者亦步亦趋,不思创新,流行书风将宣告终结。
1 d. T( f0 C+ Y+ l2 A' I; u& X   书法批评何以缺席 + u: ]  I& \2 U2 @5 y' ~9 [7 [
   书法批评的规范与健康,直接影响书法创作的走向与格调,影响当代书法的兴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它更是书法艺术市场健康繁荣的前提。反观今日各媒体的书法批评实在令人心寒,套话连篇,阿谀之词不堪入目,新秀大师铺天盖地。20多年的“书法热”诚然令人欣喜,但真正有力的书法批评的缺席,长期来看不利于形成良性的书法生态环境。真正的批评指向应该是创作。当前的书法批评亟须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要加大对作者与作品的研究,加强对时代风气的引导,并注重对创作的指导评价。
4 Q) E8 {$ S& F6 X! m# P4 a: N+ N   作为一个书法批评家或是评论家,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批评家所作的评论应该站在客观与公正的立场,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或是个人的好恶而褒贬有别,闹情绪泄私愤发牢骚;其次,他的知识面越广泛,他所思考的问题相对就全面,尤其是美学与历史学,是作出准确合理与公平批评的必备修养;第三,卓越的文字表达能力。而这样够格的书法批评家目前罕见。
$ P: m- K6 z$ ~2 P   各种评奖泛滥成灾 + Y' L7 }* s  X5 d# n& V# O) A
   《美术报》7月10日刊发记者蔡树农的《八届书法国展果真是公正的吗?》一文,揭露八届国展的“作弊”“F•B”问题。文章称:普通读者不了解,八届书法国展最初1000件入展作品评选出来的时候,理论上是经过公证处在场公证再由评委现场签名生效的,这样的名单一经确定轻易不能更改并具法律效应。八届书法国展评委会中极少数掌握实权的成员藐视公证机关的公信力,擅自在未经通报的情况下肆意增补修改入展作者名单,违反法律。另外,公证机关现场公证,按规定必须是两位公证人员在场,需设立公证席,且对公证结果宣读公证词,公证才能成立。但记者发现评选现场既无公证席,更不见公证人员的影子,1000件作品评选出来之后,才有一位穿便衣且未佩戴徽章的“公证员”在远离评审现场的另一场所,一一“请”评委在入展电脑打字名单上签字,在没有宣读公证词的情况下完成了公证程序。西安彩票“宝马”事件“公证不公”的种种欲盖弥彰的黑幕,早在八届书法国展就上演了。像目前其他领域一样,书法界一些所谓大展、活动中的评奖,弄虚作假非常严重。某些评委成了傀儡,被利益和人情收买。这样的评奖仍然层出不穷,究竟有何意义? ) x' Z% i+ O2 }' B
   假冒伪劣盛行 " s7 }1 D1 I4 W. L
   在北京潘家园的地摊上,随处可见假冒启功先生的书法赝品,有时花一二十元就可以买一幅。这样一些书法画卷,如果由外行看,似乎像真的一样,题款、印章都不缺。据估计,西方某大国市场上流通的中国名人书法作品有2/3是假冒伪劣,这不能不让人震惊。中国书法在国际拍卖市场的行情偏低,不能不说与假冒伪劣之作的盛行有直接关系。  
, I" o' c) J' m$ C/ [' j
发表于 2004-11-17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书法问题丛生

但如果敢于直面当代书法的真相而不愿自欺欺人,放宽观察的视野而不是盲目乐观,你将不得不承认,诸如技法基础的普遍薄弱,流行书风的泛滥,理论研究的空洞,书法教育的滞后,学术批评的匮乏等种种问题,在书法界滋生日久,而且越演越烈。 ; c& \/ \4 y" w4 \  j*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7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书法问题丛生

下面引用由江秋2004/11/17 11:23am 发表的内容:: K; m! v; l  ^1 p& F
但如果敢于直面当代书法的真相而不愿自欺欺人,放宽观察的视野而不是盲目乐观,你将不得不承认,诸如技法基础的普遍薄弱,流行书风的泛滥,理论研究的空洞,书法教育的滞后,学术批评的匮乏等种种问题,在书法界 ...
你说的有道理,我也有此感觉。
% U$ C! X; A. d, V$ h稍作回忆当今书坛,大致是这样:一、对当代书家的刻意模仿;二、狂热地胡乱创新;三、头破血流后的所谓回归传统--只追求形式:二手的二王、锺繇、陆机、经僧抄经、汉简、王铎、倪元璐、黄道周、傅山等等,还有不厌其烦地玩色纸(意在遮丑),凡此种种,无外乎形式而已。: H5 A! G+ G' i6 J# X* E- I. r3 g
理论上更是糟糕,无基础、无指向的所谓美学研究、莫名其妙的西方美学的生硬套搬和荒唐绝伦的拉郎配、稀奇古怪的名词堆砌,从而构成今天污烟瘴气的虚伪理论现状。
$ v+ E* X3 |: V1 M0 x1 A$ F+ ?9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书法问题丛生

这个书法专业化不能出大师也是俺一向地观点。
" {1 p5 V  J4 O( m0 d" j因为单纯地玩弄技法,是没有出路的。' Y4 k0 d, y) t: [4 X% C! `
古代书法大家存在一个普遍地现象,就是拥有独立的文化人格、优游的文化心态。5 V2 f: K" r9 u$ ^% v) E' Y  [
儒士在其书作中灌注地是一股充盈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7 `5 }6 Y5 J/ m! |* W! V
道徒、和释家各拥有一套系统地”调心“之术。
4 S! B' j8 @. I# R3 S此正可应对当代众生精神上”断奶“地窘况。" _4 f2 @; P8 u3 l: @: O
因此大力弘扬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 t* i) I) i$ q3 m. Z, B5 r9 R把根留住。
6 M- s& l* [6 [2 i7 G.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书法问题丛生

此正可应对当代众生精神上“断奶”地窘况。% U$ `; q1 ]4 o9 N$ E
此话说得透彻!赞同!% ~4 y; e+ X, `; J' t) R7 H
上医院就能看到许许多多“提倡母乳喂养!拒绝替代品!”的招贴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