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097|回复: 9

杨牧青: 拒绝丑书恶俗蔓延 固守传统书法阵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1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引言:笔者连发《认真对待传统书法艺术,坚决抵制流行书风狂吹》(2005年9月21日)、《杨牧青:从流行书风到艺术书法之批判》(2006年12月2日)和《拒绝丑书恶俗蔓延,固守传统书法阵地》(2006年12月21日)这三篇文稿都是有因有果之举,并非凭空杜撰,空穴来风。时下中国书法界(或称谓书法艺术圈)产生的一些不良现象,不由得让人对这种畸形发展的态势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讨,我想这是所有关心“中国书法向何处去”的人应该具有的良知和责任。
0 A* f6 j4 s* l" X: o8 |- ~. u# J8 S8 Q
作者:杨牧青1 h4 M4 k% z/ q8 F7 Z) e; O. I

/ n# m' L6 f( e* Q7 j% U时间:2006年12月21日
- ~" t9 x* I  ]' ]& X. F7 a  I7 V& I: f# n; }* }3 }
地点:兰州9 ^7 k/ t9 I0 [; l/ X# Z
% x7 E  c& t" [2 o8 ~7 t3 D
 
6 N' f7 j# E, {3 t2 E* g7 l4 L# c5 t* F
中国书法向何处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时刻都需要用新的思考结果来回答。* {# c! [; c: V7 [5 H

) Z% S0 V' N$ D笔者对“中国书法向何处去” 不断的反复发问,旨在期望广大书法学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并且时时能够从书法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反省进取,而不至于迷惑在丑书恶俗的漩涡中苦费心机,步履维艰!
" @- P0 ]" y: A/ t, G9 I% O. u6 }. p
8 j4 v9 c8 {( y/ V5 j学习书法是一个艰辛而又轻松的过程。1 T! T5 h" Z8 H$ l/ s
, F' h% M1 X# z* e
艰辛是因为要从源头做起,从基础做起,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耐得住寂寞;说它轻松是因为我们不需要被一些莫名其妙的丑书理论增加思想和学习上的多重负担。书者,舒也,按一定的艺术法则随心所欲,发其率真之气!8 Z( |. h  q) `4 N7 _# q. y: ?2 W
6 Y! X+ p" y# A) i; g0 ?; L
我们鼓励推陈出新,百花齐放,鼓励百家争鸣,创作自由,但是决不允许丑书恶俗蔓延,或假以丑书恶俗煽风点火,摇旗呐喊,故意曲解书法艺术美的内涵,掩盖其弊,鼓吹颂扬,误导书法欣赏者的视线和学习者的认识。
- z  r- @7 q" t
& C' s) J% c- W% s* ]% A2 z 
. c! P: b* u& i( f: H3 B+ d1 K9 x& _( m0 {5 _
符合人民对书法艺术美的需要是光荣的,背离人民对书法艺术美的意愿是可耻的。倘若让丑书恶俗肆意蔓延和发展,它则会荼毒广大书法学人的思想,则会意淫更多书法学人的心灵,更甚者是对书法艺术美的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最大毁坏,其贻害无穷!7 F% M7 \5 g6 m6 S0 l
% O9 p+ K) H8 q3 K, p! r2 E/ t- ]! @
之所以,非是笔者危言耸听。- @6 P2 u) ?" k, u2 e. {
& a/ H+ q) M: \+ |" C6 S/ i
说句真的,中国书法发展到当今,的确需要回归传统的书法艺术美之中,不能再掩盖以传统之名而走丑书恶俗的路子,需要固守传统书法艺术美仅存的一点精神思想和道德观念是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我们绝不能丢弃传统的书法艺术阵地!0 c8 K2 b& d! W9 V9 c- Q4 ^. U

% _5 ?- L8 r$ H2 e% @+ u - j  T8 ~  p4 G$ Q3 k, @, w
. _- V: E+ a% `4 E
何谓丑书?何谓恶俗?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书法艺术美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思考、分析、研究和回答。, D- G; }7 T5 r8 C9 z1 Q( o% J

7 v( ?7 l, s$ S1 m; J5 G( B丑书是一个书法群体现象,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书法表现来批判或立论的。这一群体对中国书法文化思想建设和实践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在当今之时,丑书现象如同病菌般地在不断的扩散和蔓延,正在入侵每一个书法欣赏者和学习者的身心。/ W& X2 k8 n; e- y: [) R% |( ^5 A

/ s* K/ B, C3 V2 v% l丑书具体表现在对书法艺术美的思想认识和立论上,以及由此导致出的书法艺术实践和书法艺术形态。由于丑书群体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美在认识上发生了根本性的错误(这种错误又可能是一种故意蓄谋与计划),不能延续传统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要求,因而也就导致其立论上的错误和理论上的谬论。  {, E0 s) }- p

& o1 }$ `; O! k; e) ?& Z亦即: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导致立论依据的错误,立论依据的错误导致理论上的错误,理论上的错误导致实践中的错误,实践中的错误导致出艺术形态成为丑书模样!因此,这一群体所形成的书法艺术面貌与风格,呈现出任意为笔,不守法度,乱涂乱抹,点划狼藉,肆意狂怪,猎奇斗艳,粗头乱服,面目皆非,满纸荒唐的丑陋形态,充其量只是一种纸张的浪费和笔墨的消耗。  `  `; h- J  z1 n+ m% N1 A  ~

) r* v3 ^" @/ c+ X6 S至于他们对作品装裱的非常高雅与考究,富丽堂皇,但是还不能掩饰其意淫欣赏者视线的丑恶一面,观其作品,不知所云。显然,他们的灵魂深处已经被丑书恶俗的意识毒害非浅,他们产出的作品不能符合人们对书法艺术美的崇尚与追求。然而,他们竟以丑为美、以丑为荣,来大肆标榜自身,扰乱书法视野,破坏书法艺术的传统之美。2 o# a4 x+ B; u  k- g7 ^8 ]
. s. A$ M3 N0 B" m4 e
耗子滋生在阴暗面,没有耗子,人类就不会去研制“灭鼠灵”的药物,更也不会注重阳光面的生存空间。同理,没有丑书,就没有本文的产生,更不会将要产生更多地书法批判者。当然,对丑书我们也不能将它一棒子打死,要给它一点存活的余地,因为“美书”还需要“丑书”来陪衬、来对比。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去讲,陈之以情,晓之以理,客观地去分析,采取拒绝的态度,防止它的蔓延与扩张。
2 ^/ R8 e- ~- k7 \; B  q# }5 ]* @# e7 s& @3 t
 / _$ {9 f6 R8 k, T5 k2 a

5 V( z: ~  V1 p9 N丑书从书法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美书”并存发展,丑与美是相互相乘的,没有丑就没有美。但是人类崇尚美、追求美,对丑是拒绝的,这已经是一条铁打的公理,谁也不可否认和动摇。因为丑不能符合人们的需要和需求,所以美的东西、美的精神、美的艺术、美的表现、美的现象、美的和谐,乃至美的一切都是人们乐于奉行和传承的。
2 J3 }  }& z! n6 x, @4 q5 t  k$ V2 Y! `9 m4 f; g
在过去,由于民性纯朴,憨厚老实,以及社会环境、文化思想、审美要求、经济利益观念和从事书法这一行业的人很少等原因,丑书在人们崇尚和追求“美”的背景下就不能过多的滋生与蔓延,更不能流行起来。5 D- y0 s8 }: u
& L2 U8 [7 N! p/ b" ~' F
可是,今时“五伦”已不存在(实际上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协调性,另需深思),人的道德观念犹如脱缰野马一样无有束缚,加之社会环境、文化思想、审美要求和人的心性、经济利益观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从事书法这一行业的人越来越多。
9 l# u' u4 G, [) g1 h, J3 Y/ b& d2 t' e0 D: r
 0 V8 q7 K; \% @, g

* c/ L- N* I" }于是一部份人就背离传统书法艺术美的根本精神,不能静心于传统书法艺术美的实践,悖理于书法艺术美的书法的“法”,陷入经济利益观念中,挣扎在名利欲望中,大搞丑书,标新立异,肆意妄为,假以中西文化艺术思想交融之名,或借以艺术无界限等,极具破坏力在糟蹋传统书法已经形成的美的艺术法则,践踏书法艺术美的公德,并且极具个性张扬的去鼓吹丑书如何之美,大肆宣扬丑书如何之美,言传身教的去鼓动丑书如何之美,大有书丑不惊人死不休之态势!
. m' f6 y% @. i0 x: s
) r/ u6 a3 V* p3 s, S: p但是无如何,人类“崇尚美、追求美、拒绝丑”的这一条最基本法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事实,不管你是教授,还是博导,或者权威。之所以,丑书就不能存活,丑书群体就不能在书法史中延续与传承。究其原因,是丑书本身的问题,并非是批判者要与其作对,或者要将丑书赶尽杀绝!一言蔽之,实乃丑书者本性迷惑,枉自嗟呀,或者在清醒的认识中鼓弄玄虚,另有图谋,在标榜自身的同时把中国传统的书法美引向罪恶的深渊,诱引于荼毒的误区。
6 y2 O& z1 ]3 f7 H# j- t# I
; q- q- T% E3 p8 \# J/ V
$ ?3 S5 W7 z* Y4 t3 _7 I4 v9 C1 [. N1 A! A  _. M# @6 g- X
现时网络、报刊等媒介如此之发达,书法界的“恶俗”时时有爆料呈现,各领风骚,任人指点。在这里,只能借用笔者“飞天歌舞启升平,守护神前莫敢言”一句诗来表由衷,并非笔者不批不判,实属笔者不知所云也!深思!慎思!/ o5 v$ q$ _# ]  f6 b, H

" Y7 I1 a% L& `$ [6 S- v
- x8 O/ U5 m7 |  T( I; R. e6 N; q- }# z# l  l+ H
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书法艺术美是什么?0 ]8 ~$ G+ V; |3 g3 b
8 s. y5 V8 l0 _* I
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我们将它置放于社会的矛盾中去研究,置放于文化的发展中去分析,置放于经济的市场中去观察,置放于艺术的需要需求中去辨析,这就需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用哲学的眼光和美学的思想去对待它。只有将这一问题搞清楚了,我们才能揭去丑书恶俗的面纱,才有可能窥透丑书恶俗群体的真正目的。于是,我们就要大胆的透过丑书恶俗的现象(当然有时不得不投鼠忌器啊),进入它的内部,深思细究,抓住本质,择其要害,将每个跳骚、蛀虫、耗子、苍蝇等丑书的污秽物、毒菌物都揪出来,还原传统书法艺术美的本来面貌。
( H# e3 P% o/ `3 x7 P4 J" O
8 B* W* w: H$ O; e+ _ % U+ E* l- w! a. b% w1 \- j3 a

0 u3 u! O$ W- V+ ^0 `0 F' h中国书法首先是产生于中国文化思想背景下的一种艺术行为,然后才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书法的思想是绝不能脱离中国文化思想的孕育母体,它的艺术美更不能违背中国文化思想积淀下对美的崇尚和追求;它的灵魂是中国文化思想精神的反映,绝不允许任何人去扭曲她!若用丑书恶俗有意来瓦解书法的艺术之美,则是一种有损中国书法文化思想与道德的最卑劣的行为!
. u5 `" |( S$ j) \9 u$ Q' g1 r! Z
+ M$ P! L+ P* n8 N. w- u; W& O& P在这里又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需要书法学人去关心和研究,即就是——什么是中国文化思想?只有当你把这个思想弄清楚了,并且明白了它的哲理,你才有可能学会欣赏书法和学习书法,才能知道什么是书法艺术美,才能知道什么是传统的书法艺术,才能知道丑书为什么在历代几千年间不能延续与发展,才能知道丑书为什么在今天越来越遭受人们的批判和拒绝!
! [+ [4 A  J9 x) w7 H) K, H! u: r$ o+ `* |. t: b
如果你不去关心和研究什么是中国文化思想下的书法文化思想及其艺术美的思想,只知道跟着现象、流行风、丑书标榜者,或者掩盖事实者,或者领奖台上的荣耀光环而瞎胡闹,乱涂乱抹,乱写乱画,那么最后的结果你依然贫瘠的一无所有。虽然你可能会通过某种关系取得了经济上的物质丰富和耀眼的身份与头衔,但是你对书法文化思想及其艺术美的思想依然那么的贫瘠和无知!你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交待会显得更加苍白无力!
6 W( {* \) A$ Y( F4 l1 U3 ~' E' k5 }7 J  t
 
. t3 o9 Y) M6 G# \1 @- X+ N- v8 [, t; D) l
华山论剑,相聚一起,论的不是花拳绣腿,论的不是谁的名气大、辈分高,而是通过“内功”的修为来论谁的武学境界最高。书法亦然,最后的结果不是看谁用笔能写出多少个笔墨道道,领了多少次奖项,得了多少个头衔,或者看谁是教授、谁是博导、谁是主席、谁是理事、谁是委员、谁是会员,或者看谁的头发长、长相奇特、年龄大、辈分高,或者谁最有钱、谁最有浪名!长河东去,大浪淘沙,看谁能通过文化学识积淀的多与少、修养和素养的好与坏来最能表现书法的艺术美,最能体现书法艺术美的精神。说穿了,书法线条与笔墨只是外在的形式,文化积淀的多与少和个人的修为好与坏才是内在的,才是内功,只有这个“内功”深厚了你才能够有资格去抗衡于书法的艺术美!
+ D+ c$ r! _8 S) G- N2 l
1 U+ B; s+ b% t倘若书法学人不修内功,只重外表,那么到头来犹如万里长城依然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样的可悲。综观书法史,如王羲之、张旭、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王铎、康有为、于右任等人能名留青史,楷模后世,不仅仅是他们对书法发展贡献的多与少,或者创新的问题,或者他们扛起了某一面旗帜的问题,或者他们操办了某一组织机构的问题,而是他们凭借着自己深厚的内功修为得到了应有收获和殊荣。探究他们的“内功”,那一位不是饱学诗书,满腹经纶,沿袭传统,勤于实践,明晓世事,通达中国文化思想的人!他们都是绝顶聪敏和智慧的人,为什么不去乱涂乱抹,乱写乱画,标新立异的去追求丑书呢?因为,他们知道,也实践过,晓得丑书恶俗确实不能符合人们对美的崇尚和追求,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要和需求!7 [$ w3 G1 a( D
8 x( s% H' y: T. o; U2 V
 ( ?, C+ O5 J/ f; e9 ?. {
0 X8 {9 ]" g; f# \+ \
因此,拒绝丑书,抵制恶俗,都需要从根本处入手,这个根本就是对中国文化思想下所产生的书法文化思想及其艺术美的思想的不懈研究与努力学习,剔除糟粕,汲取精华,让书法艺术美的表现形式继续发扬光大!1 H: F# K, {3 N3 Y1 i9 }; c3 L) g: y

1 r- s  \$ U; [' ~+ u5 |惟有如此,才能固守传统书法阵地,要不然固守就成了一句空话。但是,固守绝不能成为死守墨规,一成不变,而是要具备“变通方是道”的意识。但是变通之际,绝不能流于丑书形态,同流合污于恶俗,而是要遵循传统书法艺术美的法则,继承传统书法艺术美的精神!也惟有如此,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传统精神才不至于被被迫到快要崩溃的边缘!# G6 \% c* V6 `6 G: \  G

% _( v( G: z1 @; j8 ^, p/ \1 y最后,笔者再问“中国文化思想”到底是什么?请大家去参悟吧!
: |8 w7 I+ U$ U7 J2 y5 j
7 f4 R, I: v0 c 
/ A. V6 d8 o. r$ `6 A# L( p# ~* h8 g; J
(本文作者系书画理论家,中国牧青网创办人、艺术总监,中国书画市场研究院筹划人,《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研究系列—书画网刊》执笔者)* {1 I# j, O4 e- g2 d* Z) K! i

- _4 ?" b1 Q* [ 
' e2 d+ Y( J3 G- D' {
5 J# L8 }# l, N( b* H6 d相关链接:认真对待传统书法艺术 坚决抵制流行书风狂吹
) V6 e3 a7 }5 r! N4 O: m) |' `9 m( |  C8 r
           杨牧青:从流行书风到艺术书法之批判% J/ ^) p0 L' }" R; Q5 k
' l6 J: m' e, [8 ?% c8 T6 `
           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
: _" x7 v( m9 Q- B" G+ O" }$ s# K* i6 g( G
           中国书法率真派艺术理论初探点评与赏析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

可能没有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7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拒绝丑书恶俗蔓延是对的,但固守传统书法阵地有点保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9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传统书法阵地不能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州人 于 2007-1-3 23:30 发表
! @4 n: ~1 r, E7 C你能拒绝吗  : k8 z1 D8 O% E- R( O$ [3 E+ k
就凭你能抵制吗
. y/ y8 {% Z' @0 s# p6 O, G
8 V9 w- d! g, P, T
em10 em10 e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0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5 em5 em1 em1
原帖由 nishishui 于 2006-12-29 01:02 发表* _, Q1 ?5 X: ?! N, A) q# M: n
传统书法阵地不能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春海 于 2007-1-10 11:47 发表7 R" `& f5 i+ n  J) \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5 em5 em1 em1  
( ~; E0 S, b0 s
! G7 R. Y/ I, Q1 C1 q9 @+ [6 G. O

; L9 s" w' v5 v* ?9 K; }) ?3 i , S7 f' Q9 [; W5 h& J! C( p
# F3 x9 Z# m. w  c) N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顶顶 别睡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9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晒晒太阳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