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056|回复: 1

[注意]安阳殷墟新出土甲骨600余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9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作为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项工程,安阳市拟对原小屯南路进行扩建,在深约2.5米处铺设地下排水管道。考虑到此管道对宫庙区地下遗存的破坏,今年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对管道区东段进行了探沟式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开挖东西长10、南北宽5米的探沟22个,发掘面积约1150平方米(西段由于其他原因现未开工)。
东段共清理殷代房基17座、墓葬20座、灰坑60个、灰沟3个、祭祀坑2个、奠祭坑1个。另有唐宋时期墓葬3座。
祭祀坑2座,编号分别是JK1、JK2。
JK1口呈长方形,深约1.2、南北残长2.4、东西宽2.1米。直壁,平底,底深约3.7米。在其西南角处,JK1打破38号灰坑,38号灰坑由于结构疏松而有所下陷,故JK1西南角的人骨下沉0.3—0.4米。坑内填土为花夯土,结构紧密。只出数片碎陶片。
JK1内共发现16个人骨架(编号A—P),2个动物骨骼。人骨以东西向为主,少数为南北向。其中有成年人,也有小孩。由于2号灰沟的破坏,H、I只残留股骨以下少许。B的颈部发现一串用小蚌片制成的项链,盆骨处发现1件骨质蛙首小刻刀,制作精美。在C的左侧,紧靠东壁处发现1件骨笄。D、G的盆骨间清理出一小片已朽苇杆。N架的股骨上清理出明显的席纹印痕。此16个人骨架上多涂有朱砂。
由于JK1内出土遗物很少,故只能借助于其与周围的遗迹关系来判断其相对年代。因JK1被2号灰沟打破,JK1又打破38号灰坑,故JK1的年代不晚于2号灰沟,而不早于38号灰坑。从2号灰沟、38号灰坑所出土的陶片观察,2号灰沟属殷墟Ⅳ期早段,38号灰坑属殷墟Ⅱ期晚段,所以JK1的年代应在殷墟Ⅳ早至Ⅱ晚之间。
JK1是迄今在殷墟宫庙区发现殉人最多一例。其应当归属于大型建筑基址或高级贵族墓葬。故推测其附近应该有大型建筑基址或高级贵族墓葬。这为研究殷墟宫庙区的布局提出了新的思考。
JK2口呈圆形,深约1.25、直经2.2米。周壁光滑规整。在南壁发现两排脚窝。此坑口大底小,底径不足1米,圜底,深约14.7米。JK2填土为灰花土,结构疏松。出土丰富的陶片和兽骨。上层还出土数片刻辞卜骨。距口深约6.8米处出土1铜块,呈椭圆形,似龟状,表面呈绿色。其长径0.28、短径0.23、厚0.06米,重9.5千克。此为殷墟首次发现如此大的铜块,极其珍贵。距口深12.1米向下,共清理出10余具散乱的人架,人骨上多有朱砂。伴出数十个文蛤,有的表面也有朱砂。还发现10余个扁平木质锥状物和1件竹质器物同出,竹器已朽。还清理出1件红漆器,亦已朽,但出土时红漆极鲜艳,且用蚌片镶嵌成图案。此坑最重要的发现是出土了6块木头,其中2块保存较完好,一块呈方形,一块为楔状,年轮清晰可见,尤其珍贵。它们出土时均竖插在坑中。
人骨架下发现一层泥质红陶片,从其分布情况看,是当时有意铺设的。其下还有一层厚约0.2米的垫土,浅黄色,纯净,无遗物。
从JK2南壁常被踩踏的脚窝判断,其最初可能是一个储藏物品的窖穴,后来又作为祭祀坑使用。坑底铺设的红陶片在时间上,恰好是作为祭祀坑的起始时间。故此层红陶片对分期非常重要。经观察,这些红陶片属殷墟Ⅳ期。还有祭祀坑内出土的其它陶片,年代均不晚于殷墟Ⅳ期。因此,JK2的年代属殷墟Ⅳ期。
这次发掘的甲骨集中出于1973年发掘地点的东部,与其紧连。甲骨除少数出于近代扰坑和殷代地层外,大多数出于灰坑内。发现甲骨较多的坑有4、6、9、60、57号灰坑等5个。其中4、6、9、60号灰坑4坑属垃圾坑,内出土的甲骨可能是作为废弃物填入的。而57号灰坑是甲骨坑,内出土的甲骨应该是有意储放的。
6号灰坑分上下两层:上层填土为灰黄花土,结构较紧密。甲骨多出于此层,以卜骨居多,也有部分龟甲。有的甲骨上有刻辞。还伴出陶片、兽骨和木炭等遗物;下层填土呈绿灰色,结构疏松。壁比上层规整。脚窝发现于该层。内出少量甲骨,以龟甲居多,部分有刻辞。但该层出土丰富的陶片、兽骨和木炭等遗物。出土的部分陶鬲、簋、罐、将军盔等均可复原。
因6号灰坑四壁有火烤痕迹和脚窝,故推测其开始使用时是一个储藏物品的窖穴。废弃后作为垃圾坑填入垃圾和甲骨。从6号灰坑出土的陶片观察,该坑废弃年代和其内出土甲骨的年代均不晚于殷墟Ⅱ期早段。
57号灰坑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甲骨层。填土为花夯土,结构紧密。甲骨均出于此层,上部多为大块整版卜骨,保存较完整。下部卜骨较碎,亦有少量卜甲。它们层层叠压,交错一起,骨臼亦无一定方向,看来放置时无一定规律。发现数块卜骨中间有一略为长方形的穿孔。还出土少量兽骨和碎陶片;下层为垫土层。土呈绿灰色,结构疏松。此层无甲骨,只出土数片陶片和碎骨。该层当是在放置甲骨前有意铺垫的。
该坑虽然小,但其形制规整,且填土纯净,出土的甲骨多数为保存完好的整版牛肩胛骨,其他遗物很少,还有为放置甲骨而有意垫了一层土,种种迹象表明,57号灰坑非垃圾坑,而是当时人们有意识挖的一个存放甲骨的地方。因57号灰坑出土的陶片少,不足以判断其年代,而打破57号灰坑的60号灰坑出土陶片的年代为殷墟Ⅲ期,故57号灰坑内出土甲骨的年代当不晚于殷墟Ⅲ期。
经初步整理,此次出土甲骨共600余片,其中无字甲骨近400片,刻辞甲骨228片(卜甲106片,卜骨122片)。这些刻辞甲骨中,部分卜骨未切去骨臼,少数甚至未经修整。有的甲骨正反面均有卜兆和刻辞,极少数刻辞内还填有朱砂。少数卜骨下面刻辞,反面写朱书文字。有一卜甲刻辞间用刻刀划出分区,极罕见。
这批刻辞甲骨内容包含祭祀、征伐、天象等。其中部分甲骨属历组卜辞,而历组卜辞的年代争论由来已久,此次增添的新材料,可能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新证据和契机。

本报讯 作为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项工程,安阳市拟对原小屯南路进行扩建,在深约2.5米处铺设地下排水管道。考虑到此管道对宫庙区地下遗存的破坏,今年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对管道区东段进行了探沟式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开挖东西长10、南北宽5米的探沟22个,发掘面积约1150平方米(西段由于其他原因现未开工)。
东段共清理殷代房基17座、墓葬20座、灰坑60个、灰沟3个、祭祀坑2个、奠祭坑1个。另有唐宋时期墓葬3座。
祭祀坑2座,编号分别是JK1、JK2。
JK1口呈长方形,深约1.2、南北残长2.4、东西宽2.1米。直壁,平底,底深约3.7米。在其西南角处,JK1打破38号灰坑,38号灰坑由于结构疏松而有所下陷,故JK1西南角的人骨下沉0.3—0.4米。坑内填土为花夯土,结构紧密。只出数片碎陶片。
JK1内共发现16个人骨架(编号A—P),2个动物骨骼。人骨以东西向为主,少数为南北向。其中有成年人,也有小孩。由于2号灰沟的破坏,H、I只残留股骨以下少许。B的颈部发现一串用小蚌片制成的项链,盆骨处发现1件骨质蛙首小刻刀,制作精美。在C的左侧,紧靠东壁处发现1件骨笄。D、G的盆骨间清理出一小片已朽苇杆。N架的股骨上清理出明显的席纹印痕。此16个人骨架上多涂有朱砂。
由于JK1内出土遗物很少,故只能借助于其与周围的遗迹关系来判断其相对年代。因JK1被2号灰沟打破,JK1又打破38号灰坑,故JK1的年代不晚于2号灰沟,而不早于38号灰坑。从2号灰沟、38号灰坑所出土的陶片观察,2号灰沟属殷墟Ⅳ期早段,38号灰坑属殷墟Ⅱ期晚段,所以JK1的年代应在殷墟Ⅳ早至Ⅱ晚之间。
JK1是迄今在殷墟宫庙区发现殉人最多一例。其应当归属于大型建筑基址或高级贵族墓葬。故推测其附近应该有大型建筑基址或高级贵族墓葬。这为研究殷墟宫庙区的布局提出了新的思考。
JK2口呈圆形,深约1.25、直经2.2米。周壁光滑规整。在南壁发现两排脚窝。此坑口大底小,底径不足1米,圜底,深约14.7米。JK2填土为灰花土,结构疏松。出土丰富的陶片和兽骨。上层还出土数片刻辞卜骨。距口深约6.8米处出土1铜块,呈椭圆形,似龟状,表面呈绿色。其长径0.28、短径0.23、厚0.06米,重9.5千克。此为殷墟首次发现如此大的铜块,极其珍贵。距口深12.1米向下,共清理出10余具散乱的人架,人骨上多有朱砂。伴出数十个文蛤,有的表面也有朱砂。还发现10余个扁平木质锥状物和1件竹质器物同出,竹器已朽。还清理出1件红漆器,亦已朽,但出土时红漆极鲜艳,且用蚌片镶嵌成图案。此坑最重要的发现是出土了6块木头,其中2块保存较完好,一块呈方形,一块为楔状,年轮清晰可见,尤其珍贵。它们出土时均竖插在坑中。
人骨架下发现一层泥质红陶片,从其分布情况看,是当时有意铺设的。其下还有一层厚约0.2米的垫土,浅黄色,纯净,无遗物。
从JK2南壁常被踩踏的脚窝判断,其最初可能是一个储藏物品的窖穴,后来又作为祭祀坑使用。坑底铺设的红陶片在时间上,恰好是作为祭祀坑的起始时间。故此层红陶片对分期非常重要。经观察,这些红陶片属殷墟Ⅳ期。还有祭祀坑内出土的其它陶片,年代均不晚于殷墟Ⅳ期。因此,JK2的年代属殷墟Ⅳ期。
这次发掘的甲骨集中出于1973年发掘地点的东部,与其紧连。甲骨除少数出于近代扰坑和殷代地层外,大多数出于灰坑内。发现甲骨较多的坑有4、6、9、60、57号灰坑等5个。其中4、6、9、60号灰坑4坑属垃圾坑,内出土的甲骨可能是作为废弃物填入的。而57号灰坑是甲骨坑,内出土的甲骨应该是有意储放的。
6号灰坑分上下两层:上层填土为灰黄花土,结构较紧密。甲骨多出于此层,以卜骨居多,也有部分龟甲。有的甲骨上有刻辞。还伴出陶片、兽骨和木炭等遗物;下层填土呈绿灰色,结构疏松。壁比上层规整。脚窝发现于该层。内出少量甲骨,以龟甲居多,部分有刻辞。但该层出土丰富的陶片、兽骨和木炭等遗物。出土的部分陶鬲、簋、罐、将军盔等均可复原。
因6号灰坑四壁有火烤痕迹和脚窝,故推测其开始使用时是一个储藏物品的窖穴。废弃后作为垃圾坑填入垃圾和甲骨。从6号灰坑出土的陶片观察,该坑废弃年代和其内出土甲骨的年代均不晚于殷墟Ⅱ期早段。
57号灰坑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甲骨层。填土为花夯土,结构紧密。甲骨均出于此层,上部多为大块整版卜骨,保存较完整。下部卜骨较碎,亦有少量卜甲。它们层层叠压,交错一起,骨臼亦无一定方向,看来放置时无一定规律。发现数块卜骨中间有一略为长方形的穿孔。还出土少量兽骨和碎陶片;下层为垫土层。土呈绿灰色,结构疏松。此层无甲骨,只出土数片陶片和碎骨。该层当是在放置甲骨前有意铺垫的。
该坑虽然小,但其形制规整,且填土纯净,出土的甲骨多数为保存完好的整版牛肩胛骨,其他遗物很少,还有为放置甲骨而有意垫了一层土,种种迹象表明,57号灰坑非垃圾坑,而是当时人们有意识挖的一个存放甲骨的地方。因57号灰坑出土的陶片少,不足以判断其年代,而打破57号灰坑的60号灰坑出土陶片的年代为殷墟Ⅲ期,故57号灰坑内出土甲骨的年代当不晚于殷墟Ⅲ期。
经初步整理,此次出土甲骨共600余片,其中无字甲骨近400片,刻辞甲骨228片(卜甲106片,卜骨122片)。这些刻辞甲骨中,部分卜骨未切去骨臼,少数甚至未经修整。有的甲骨正反面均有卜兆和刻辞,极少数刻辞内还填有朱砂。少数卜骨下面刻辞,反面写朱书文字。有一卜甲刻辞间用刻刀划出分区,极罕见。
这批刻辞甲骨内容包含祭祀、征伐、天象等。其中部分甲骨属历组卜辞,而历组卜辞的年代争论由来已久,此次增添的新材料,可能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新证据和契机。

发表于 2003-1-1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8>[非专业灌水]+[清谈]</a>转移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