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180|回复: 5

[讯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5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2007年4月启动的“百年西泠中国印海选活动”虽在模式上有模仿当红娱乐节目之嫌,其用意也在进一步推广印学文化这一瑰宝     《封神演义》中写广成子的番天印,“小则收于手心,大则盖过一方天地,一印打下,神仙具为齑粉”,大有小小一方印章,盖下重逾千斤之喻。2007年4月启动的“百年西泠中国印海选活动”虽在模式上有模仿当红娱乐节目之嫌,其用意也在进一步推广印学文化这一瑰宝。
  有“天下第一社”之称的西泠印社,将在2007年一场无门槛的“海选”比赛中,选拔出顶尖的印学人才。
  晨报记者从西泠印社获悉,2007年4月启动的“百年西泠中国印海选活动”,将为治印人提供一个宽松的比赛环境。除了不对参赛者的水平等作任何要求外,参赛者可在本次“海选”的10个赛区同时报名,以获得多次机会。
  据介绍,本次“海选”内容包括现场写书法、刻印章、拓边款,以及测试综合文化知识(印学知识、诗书画知识、历史知识)。每个赛区将选拔出20名优秀人才,汇集到杭州进行总决赛,最终选拔出10名至15名优胜者,他们可直接成为西泠印社成员,作品将参展2008北京奥运会。
  时至今日,印学这一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书写工具的改变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作为蕴积着众多汉文明元素在其中的一项文化元素,理应得到传承和发展下去的支持和动力。奥运会“中国印”会徽的设计,将“中国印”的概念推向世界,是对印学很好的一次普及。如今西泠印社这样的做法,虽在模式上有模仿当红娱乐节目之嫌,其用意也在进一步推广印学文化这一瑰宝。
  俗文化每天都这么做,雅文化还没做过
  西泠印社位于杭州孤山之西、白堤之畔,虽也属杭州中心城区,西湖北面总要比南面清静一些,少了酒吧、西湖天地、一线品牌专卖店的喧嚣。站在孤山之上,布置精巧、依山傍水的西泠印社更像一个风景名胜,一梁一木皆为景观。里面还有一间中国印学博物馆,据说是国家级的,陈列着大量名家字画刻印,却有些冷清。
  西泠印社自创办以来,吴昌硕先生任首任社长,之后的社长,马衡、张宗详、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都是一代名家,使这座“天下第一社”显得更加清逸。启功先生谢世后,社长之位一直空悬。尽管副社长陈振濂教授强调自2003年百年社庆之后,西泠印社一直在组织各种活动,包括这次的无门槛“海选”,力图使西泠印社和篆刻走向民间。但是无论如何,西泠印社总给人难以亲近之感。
  印章文化之所以成为我国两千多年以来一个特有而昌盛的文化品种,与它在古代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并存是分不开的。印章的起源,是因为实用,而并非艺术,很长一段时间里,实用价值还一度大于艺术价值。直至明清,印章一直是我们作为信用凭据、作为防伪唯一的工具。而时至今日,这一作用逐渐被其他工具所替代,比如,众所周知,鉴别人民币真伪重要的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之印,而是上面的水印、印刷花纹等。于是印章文化开始走向一个纯艺术性的境地,走上了一个宝塔尖。
  “一方小小的印章里气象万千,蕴积着几十代人文化与艺术的匠心。”陈振濂说,“即使文明方式的改变使印章的用途大大缩小,乃至于淡出人们的现实生活,但是我们中国人不能不拿它当回事情,否则就太可惜了。作为我,不希望看到有一天印学像越剧什么的一样成为非物质遗产,要靠保护维护其生存。印章里承载的汉文化,不能随着时间与文明的改变而消失。”
  在古代,刻印既是雅趣,也是日常生活之需,自己有一把刀、一方石、一盒墨,便能刻出一枚印来。古来有学之士,字画印章都是信手拈来,自成一体。如今,印章和书法一样,都成了纯艺术,可即使在艺术教育系统中,彼此也是分离的。陈振濂说,现代教育讲究专才,即使是书画艺术专业的学生,往往会画画不会书法的,会书法不会篆刻的。这样的教育即使不能说它不好,总是一柄双刃剑吧。
  谈起印学“海选”,陈振濂显得很有信心,“西泠印社100多年的历史里,大部分时间用在了钻研上,但是缺少将印学普及弘扬给大众的东西。弘扬印学的最好办法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不是抱残守缺,是要面向社会,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印学能深入人心,让街上的大妈都知道这方寸之间的天地。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放下艺术的尊严,所以我们策划了这次无门槛的‘海选’。在全国分十个赛区进行选拔,只要你对印学有兴趣,就算从没拿过刀也没关系。我们打算用大众化的选拔方式就行挑选,但是今后进行精英化的培养。”陈振濂说。
  当问起把歌舞选秀的方式直接搬过来用会不会未免落入俗套,陈振濂说,“俗文化每天都在这么做,但是雅文化从来没这么做过,所以我们要开这个先河。而且就消息发布之后的这段时间来看,关注度挺好。我们要把‘中国印’的概念根植到老百姓的心里,就算单这一次不会看到印学就此发展得生机盎然,但至少为以后的生机盎然提供土壤。”
发表于 2007-3-25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6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6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face9 face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6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8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举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