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周样

《古玉赏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玉花鸟纹梳,唐,长10.5cm,宽3.5cm,厚0.4cm.jpg (36.09 KB)

玉花鸟纹梳玉色白中略青,半圆形,薄片状。外弧饰镂空花鸟纹,中部为3朵花,两侧各有一鸟。梳齿集于下弦,齿密而间距细小,底端平齐。
  唐代妇女往往在头部插梳以为装饰,此件玉梳器薄、齿短,恐非用以梳理头发,而应是置于头部的饰物。唐至五代,用于头部的玉饰品一般都较薄,且玉质精良,表面少起伏变化,刻画图案多用阴线,线条直而密,这些特点在此玉梳上有明显的体现。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饮酒胡人纹带板,唐,长4.5cm,宽4.1cm,厚0.8cm.jpg (33.59 KB)

玉饮酒胡人纹带板为白玉制,近似正方形,略厚,四边呈坡状。中部琢一胡人坐于毯上,项下缀饰物,左手扶膝,右手举杯,一长帛在脑后飘舞,两端从腋下穿过。带板背面无花纹,四角各有一对穿孔,并有阴镌“十一六”3字。
  此作品为成组玉带饰中的一件,所雕胡人大眼高鼻,卷发后披,窄衣细袖。唐时,中亚地区的波斯人大量进入内地,他们信奉祅教,把中亚的宗教及生活习俗带入我国。此件带板上的图案表现了当时大唐与异域文化的交融。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天鸡三耳罐,唐,高6.4cm,口径4.9cm,腹径7.5cm.jpg (48.6 KB)

白玉天鸡三耳罐由白玉制成,圆口,鼓腹,圈足,足壁镂雕3个方形孔。器表等距饰有3天鸡,作展翅直立状,圆雕头部,翅膀与爪浮雕于器身,以阴线刻出羽毛纹理,线条简洁流畅。
  清代的天鸡外形特点为前有卷须,后有垂凤尾。此器上的天鸡图案造型还保留着较为原始的形象,除双翅着意刻画外,凤尾、卷须尚未出现。如此形状的唐代天鸡作品非常少见。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玉云龙纹炉,宋,高7.9cm,口径12.8cm.jpg (14.25 KB)

宋玉云龙纹炉青玉质。体圆形,侈口,无颈,垂腹,圈足外撇,两侧对称饰兽首吞耳。通体以“工”字纹为地,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
  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 毛伯邢侯异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 依然韫匵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丁。 土气羊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
  宋时,受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文玩鉴赏成为时尚,对三代青铜器的研究也颇有成果。于是宋代的玉器形制便又多出了一个类别,那就是仿古青铜器玉器,简称仿古玉器。本器即以青铜簋为蓝本,但在器型和纹饰上多有增损变化,玉料也不是黄色。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双立人耳礼乐杯,宋,高7.5cm,外口径11-11.4cm,足径4.5cm.jpg (36.56 KB)

宋白玉双立人耳礼乐杯白玉制,圆形,口微外撇,壁较厚。内壁凸雕32朵云纹,外壁饰礼乐图,凸雕10人,或持笙、笛、排箫、琵琶等乐器演奏,或歌唱。杯两侧各雕一立人为耳,其人手扶杯口,足踏云朵。
  安徽的宋墓中曾出土过银质礼乐杯,与此杯类似。此杯之造型在宋、元时期极为流行。这件玉杯进入清代宫廷时间较早,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在清宫遗存玉器中有乾隆时期的仿制品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环托花叶带饰,宋,直径6.5cm.jpg (42.51 KB)

宋玉环托花叶带饰为白玉制作,表面有褐色斑。圆形,多层次,下层为一圆环,上层镂雕花卉,似为百合,中部两朵花交错,周围饰叶、花,叶上用深、浅两种阴线表现出花叶的筋、脉,图案简练紧凑。左侧近环处露一孔,以备穿带。
  此带饰的图案为典型的宋代花卉图案,主要特点为花叶简练紧密,花及叶的数量不多,用大花、大叶填满空间,图案表面少起伏,叶脉以细长的阴线表现,在透雕的表现方法上注重图案的深浅变化而无明显的层次区分。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鱼莲坠,宋,长6.2cm,宽4cm,厚0.6cm.jpg (37.6 KB)

宋玉鱼莲坠玉色白,表面有赭黄色斑。鱼小头,长身,无鳞,鱼身弯成弧状,昂首,尾上翘,鳍短而厚,共6片,其上有细阴线。鱼身旁伴一荷叶,长梗弯曲,盘而成环,可供穿系绳。
  西周以后鱼类玉器数量锐减,唐代又有回复,宋代佩鱼之风又盛,出现了较多的玉鱼,样式、种类不一,或与荷莲、茨菇相伴,或仅单条鱼,或无鳞,或饰横向水线,或饰网格纹。此风一直延续到元、明、清时期。荷花与鱼相并含有连年有余之意,是吉祥图案的一种。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孔雀衔花饰,宋,长7.6cm,宽3.8cm.jpg (41.99 KB)

宋玉孔雀衔花饰玉色青白,有赭色斑,为半圆形玉片,其上透雕孔雀衔花图案。图案主体为孔雀,孔雀回首,拖尾,展翅,口衔花枝,枝上有花两朵,品种不同。
  花鸟类玉器在宋、辽、金的考古发掘中多有出土,其中不乏鸟翅一只伸开、另一只下折的造型,这种鸟衔花玉饰是宋代较流行的样式。北京房山石棺墓出土有孔雀形玉发饰,孔雀之尾端带有半月状透空孔洞,同此件作品孔雀尾部的表现相同。此件作品较一般宋代花鸟玉佩更为精致,据其形状,可能是一种嵌饰。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玉举莲花童子,宋,高7.2cm,宽2.8cm,厚1.1cm.jpg (31.06 KB)

宋玉举莲花童子呈暗白色,雕一童子,著细袖衫、肥裤,外罩一长马甲,马甲上刻方格“米”字纹。童子头向左侧,露右耳,双手举莲花一枝,花朵置于头顶。
  作品为宋代玉童子的典型形象,五官表现简单,以少量的短弧线表示衣纹。衣、裤、马甲等装束在同类作品中多有出现。唐代时,器物中已有荷莲童子图案,宋以后,这类玉雕童子日多,作品有“连生贵子”的含义,寓意吉祥。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松阴听泉图山子,宋,长10.5cm,高9cm,厚4.5cm.jpg (37.31 KB)

宋玉松阴听泉图山子玉质青白色,含有较重的赭、褐色斑。随玉料外形雕山林景色,正面山林中,松树下,一老人坐于石上,衣带似解,左手扶膝,右侧置一葫芦,一侍童立于身旁,双手捧杯。一小溪顺势而下,上游一鹿俯首而立。山子背面雕大叶柞树。作品中山石用孔洞透空之法雕出,小溪则以集束折线表示,人物衣纹简单,为宋、元时期玉器风格。观松下之人,非农非儒,闲散洒脱,作品表现的是一种富裕的山林生活。
20070321_843b82d38a817376931dWj4P4OLur4m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