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信誉指数 点好友帖子主题精华阅读权限20注册时间2005-8-3最后登录1970-1-1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3763点评币 学币  
 | 
| 原帖由 江西心得 于 2007-6-5 20:51 发表  吴昌硕老人治学极严谨,大篆结字绝不混用,散盘是散盘,石鼓是石鼓.小篆是小篆,全凭实力,虽有些作品写的很板,但就线条难度的控制,和结构大小的驾驭来说,胜过宾虹老,宾虹老作品比昌硕老作品好象格调更高,我认为除丁 ...
心得兄所言不虚,其实吴缶老写散盘和写石鼓还是不一样的,他写散盘已经意识到散盘的烂漫,所以用笔也在有意无意往这种烂漫的感觉上靠,不像石鼓文写的那么实。但吴缶老终究还是实在之人,难为轻巧之书,所以郭兄谓黄宾虹用巧是说到点子上了,我颇有这种感觉。但黄的才情还是把巧化为朴素雅宜了。
 另外,对于古文字,如吴缶老那一辈大师,未必就很通,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见吴先生临散盘和原石是有出入的。对于石鼓文的文字研究,他也未必能及陶博吾老,但他写的确实好,同样黄宾虹也是这样,写的好,他们都开创了一种用笔方法。很成功的用笔方法。这是他们过人之处。一般人难望其项背。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6-5 21:4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