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7502|回复: 110

【公社辩论会】七月辩题:当代书法市场已经成熟→←当代书法市场尚未成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代书法市场
已经成熟→←尚未成熟
★★★★★★★


主持人:一痴  丁剑   查学东  琴岛大布衣  韦言

编者按:七月的北京,天气如火如荼,高温达37°C,接到一本杂志,里面有个话题是关于07年最具市场潜力的书画家推荐。但有些被推荐的书家却尚不是很熟实,令人质疑他的潜力。又听一位朋友言某青年书家,每天字都写不过来了,年进80万,听了这话令我既欣且惊。欣的是,书法市场果然了得。惊的是欣后之疑,书法市场果真了得?
放眼书法市场,一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一线名家、二线青年名家、三线一般性书法艺术品消费市场的事实。并已经有专门的代理商、专业画廊、书法经济人及相关专业从业人员的介入。这是书法市场成熟的表现。
但另一方面,书法投资或消费的高端过分集中于少数书家,中青年名家的市场存在相当的水分,低端市场几乎就是一般的商品消费,还有即使是高端,也存在着九段高手参与造假、坐庄的龌龊不良行为。书法市场的窄、乱、低、假、水,都又是不成熟的表现。
那么,对于当下书法市场该如何判断与评估呢?无疑这样的探讨是及时而必要的。
期待您的高见!




单选投票, 共有 127 人参与投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发表于 2007-7-1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书法网 于 2007-7-1 15:34 发表


蒙不弃列名其中,当有所言.

讨论当代书法市场是否已经成熟,我想首先该有一些衡量的因素.
我首先想到的是:作品价位和作品质量是否成正比?这是很重要的一条.从根本上体现着市场的成熟与否.
记得书法网在商城【每日精荐】
http://bbs.mopin.net/viewthread.php?tid=7064&extra=page%3D1&page=2
中说:什么时候书画销售会真正的回到这个根本(作品质量)上来,什么时候中国书画市场也就大有希望了.
我是很认同这点的.

不善思辩,想到哪写到哪 多少是多少 呵呵.先这么着.

我只能想到这最老生常谈的一条了.抛砖引玉,各位仁者智者接着来...


[ 本帖最后由 韦言 于 2007-7-1 16:0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宫的一位朋友的朋友叫赵燮,有专门的集子<中艺指数>杂志就是关于这方面的刊物,出版了有两年了,他也是国内第一位把艺术品市场按照股票市场来经营的高人,每一期都有相关的艺术家市场行情/评价/走势等等的资讯,很有价值,至今已经多次组织艺术家的集会,有时间老宫给传上来一起赏读一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当下书法市场该如何判断与评估呢?这一问题的思考,看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话题。最近由于《画坛》的事情,阅读了大量的书画市场的文章,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还是先听内行的高见,学习之,在作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em28 em30 em30 em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还在淘汰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书法市场距离成熟尚且十分遥远,购买者大多停留在重名声不重实力的阶段,而且“书穷画贵”的局面依然持续,财力雄厚的收藏者对于当代书法市场根本不屑一顾(古代书法大家作品除外)。
   不可否认,确乎有一部分书法家既有大名又有其实,比如孙伯翔、王镛和王冬龄诸位先生,同时我们又看到,龙蛇混杂是书法界的一大特点,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颠倒了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更何况大量的应酬之作和赝品充斥其间,令人心寒良多。
   同等级别的书法家和画家,其作品价格相去十数百倍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造成许多青年才俊转而投身绘画创作,削弱了书法市场的有生力量;一方面造成趋利避害的收藏家专注于绘画市场,偶尔乃至无暇光顾书法市场。
   不佞收藏书作有限,寥寥几幅之中惟余明善先生对联最为珍爱,较之名声响亮的锺明善先生作品(百度搜索图片),诸位看官以为何如?

[ 本帖最后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7-2 09:18 编辑 ]
余明善书法对联.jpg
锺明善书法.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几篇有关书画市场的文章供讨论参考:

书画市场,潮起潮落淘汰了谁???

新华日报 张粉琴 

  “现在季节上已是阳光明媚的春天,但书画市场却仍处于寒冬。”一位美术评论家这么说。
  

     【表象】 拍卖清淡了,画家轻闲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往年此时,正是各大艺术品拍卖公司备战春拍、大张旗鼓进行宣传的时候。然而,今春市场却静悄悄的。东南拍卖公司经理郭岩说:“南京春节前一场拍卖,成交只有三四成,稍微贵一点的都没人举牌,多贵?5000块钱出手就难了。所以我们现在很谨慎,今年做不做,还要再看看行情再说。”
  嘉恒拍卖公司2005年上半年,书画市场处于巅峰时期,他们征集到的拍品,起拍价动辄几十万、几百万一件。面对目前严峻的市场,他们不得不调整了策略。经理徐琳告诉记者:“我们最近要搞一次小拍,大概有300件中国画,很多都是几千元一件。”知情人透露,因为成交清淡,全国多家拍卖公司的利润,已从以前的每场几百万、上千万元,下降到目前10万元甚至更低。
  市场冷空气同样吹进了画室。在中国,书画家的画室是一个隐蔽的特殊市场,有经验的买家都是直接拿着存折或现金来购买。一位知名女画家私下跟记者聊天:“前两年,一天能有几拨人来敲门。几十万现金往桌上一放,盯着你要画。我画得累死了,健康被严重透支。现在总算轻闲一点了,可以有时间画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背后】 炒家出逃,移师股市
  开画廊的东老板,在南京书画圈内赫赫有名。他专门投资钱松喦的画,手中有100多幅钱松喦的作品。两年中,钱松喦画价从15万元/平方尺跌到5万元/平方尺,东老板的财富缩水严重。后来,他把画廊交给助手看管,自己一头钻进股市。
  从画市移师股市,与东老板同行的人还真不少。画家盖茂森此前被一个女子投资小组当成顾问,经常在一起谈画论画。可最近,这几位女子与盖茂森见面少了,因为她们已经卖掉了手中的“齐白石”和“陆俨少”,正在股市看盘呢。
  十几年前就投身书画市场的美术评论家张蔚星,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中国缺乏真正的收藏家,买画人绝大多数是炒家,把价格炒上去了,赚钱走人很正常。”


  【回望】潮起潮落,谁“死”沙滩
  “某某人在南京买了一幅郑板桥的画,3个月后到北京拍卖赚了8万块钱”,“傅抱石一个朋友的后代,把傅抱石留给他家的一幅画卖了80万,可人家转手就是110万卖给香港人。”去年和前年,书画行情暴涨,这样的财富故事满天飞。时至今日,市场大潮退去,失财的又有哪些人呢?
  “每次市场大跌,总有一批书画淘金者‘死亡’”。张蔚星说,1993年至1996年,书画市场也热过一阵,此后便步入漫漫熊途。经过10年淘汰,南京早期的那批书画淘金人,至今仍然活跃的已不足20人。这轮涨跌中,被套牢的更多。他身边就有好几个,他们或是买了赝品,或是买的价位太高,出不了手。按理说,下跌是吃进的好机会,但这些套牢者,缺乏流动资金,动弹不得,就等于死亡。
  “炒家倒下了,而藏家成长了,靠炒作生存的画家糊不下去了。”省国画院画家喻慧认为:经过这轮调整,真正的收藏家,眼力会提高,对画家要求也会更高。过去那种靠名气、无论画什么都卖得出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提示】 与炒家共舞,赢少亏多
  书画收藏,本是中国文人的一桩雅事,但今天已演变为一种类似股票的大众投资工具。香港人形象地称“书画是挂在墙上的股票”。张蔚星观察书画市场十多年,发现参与炒画者,7成以上都以亏损离场。因为书画市场的陷阱太多了,尤其是高仿赝品,一般人防不胜防。所以他提醒普通投资者:“假如你真的喜欢收藏书画,那就先练好眼力。假如你想赚钱,只能送你一句话,书画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几篇有关书画市场的文章供讨论参考:


2007:画廊业在调整中坚持


在中国画市场由“调整”向“洗牌”阶段转化的过程中,中国画廊业也正在由经营上的“疲软”向“冰点”状态转变,这就使得画廊业在2006年末2007年初经历着更大的压力和面临巨大的困难。目前,就中国画市场发展的状况来看,对中国画廊业来说,坚持,也许是最好的应对措施。      回顾2006年画廊业的发展,我们看到经营上的不景气从上半年一直延续到年底,并且状况越来越差,从交易规模上来看,可以说是正在经历着“冰点”状态,不少画廊已经难以维持,特别是在2004年、2005年度高价进货的画廊,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不少已关门或停业、歇业或转营别的行业。可以这样说,2006年是画廊业进入困难挑战和面临经营风险较多的一年,面对这种形势,降低成本,开拓新的经营视角,坚持经营可能是画廊业的不二法门。
  总结2006年中国画廊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于画廊本身存在的问题给经营带来的一些问题:首先,画廊的经营规模。“小、乱、散”的画廊业发展状态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未能得到根本性地改变,这导致了中国画市场更加注意眼前利益的获取,急功近利,这从一方面诱导了中国画市场向畸形发展,相应的校正机制无法建立起来。其次是画廊的从业人员素质。画廊业的人员从业素质可以说决定了画廊业整体的运营能力与水平,当前画廊业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偏低的状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画廊的发展,以及画廊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第三,画廊的运作模式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大多数画廊的运作模式还非常传统和单一,与市场的需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作为市场主体的画廊,传统和单一的运作往往在市场出现变化时难以应对。第四、画家与收藏家两部分因素的整合需进一步加强。作为画廊,画家是艺术商品的生产者与提供者,藏家是艺术商品的消费者,画廊如何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畅通路子,做好沟通是一个大的课题。第五、对环境及大趋势的认识及研究能力还有待提高。画廊作为中国画市场的运作实体,研判环境及相应的政策信息是经营的基本要求,如何判断、引导市场需求,快一拍进行反应,是摆在画廊经营者面前的一个巨大而实际的要求,因为这关系到画廊的生存。
“冰点”的状态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一同跨进了2007年,我们几乎可以很肯定的预测,2007年中国画廊业还将经历更为严酷的洗礼,经过了2006年的挤压,2007年也会有一些新的表现和趋势,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画廊业的“关、停、并、转”成为一种常态,一批大的画廊将不断浮出水面。“小、乱、散”的局面在竞争中进一步向集团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②画廊的品牌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在品牌的拉动下,画家及收藏家的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画廊来说,如何运作与代理画家成为画廊经营者的头号问题,而不在是利用差价去捣腾画,这也是拉紧与维护收藏家的重要手段。③画廊作为中国画市场的主体已成为现实。经过考验与整合,中国画市场发展中,画廊业会一步步地壮大、成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专业,画廊业在中国画市场的主体地位也会一步步地建立起来。④画廊业的资金融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画市场进入资本密集时代的客观要求,就是画廊业在竞争中找到了进一步进行资本运作的一些途径,并在具体的操作中,运作能力会进一步得到提高。⑤画廊业对市场环境及政策的关注、分析及研究的能力在提高,理性与耐心使他们在市场的竞争中变得更加沉稳。中国画市场的沉浮使画廊业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有了更多的理性,也许正是这种理性,才会使画廊业不断迈出沉稳的步子。5]I5E?5P#p*h*A
      在本文结束之时我们愿意看到,当在2008年的今天,再来看中国画廊业的发展态势时,但愿所能看到的不仅仅是挑战,而是越来越耀眼的光明。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7-2 11:1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