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无影有踪•寻访新安画人的故乡(文/许宏泉 图/唐朝轶 彭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程邃

歙县多山,山涧必有溪流,山水环抱,田舍相连,短冈低岭,阡陌纵横。尽是垢道人的天然粉本。
垢道人是新安画家中最全面的艺术家,金石书画,尽得风流。他也是不尽以倪迂笔意为尚的,渴笔焦墨,似平淡无奇,却能天真烂漫,戛戛独造。他和查土标一样,喜欢平远的构图,一苍茫一淡远,相映成趣。所以讨论新安画家,断不能统而言之。朱季海《新安四家新议》一文,称渐江、程邃、查土标、戴本孝四人为“四家”,不仅为新论,也是极有深意的。
穆倩有“题画”诗:“雨后低峦晚放晴,遥峰青露一尖明;村村径合迷芳草,树村阴浓唤早莺。花气暗随书幌入,涨波断向钓矶平;江乡触处成消受,虽有留题不署名。”诗中恰是穆倩的画意。
很早就有作《程穆倩评传》的愿望,故搜罗程氏文献一直未歇。前贤汪世清老生前作过《程邃年表》,承他见赠稿本,又借我《肃然集》(复印本),汪公曾手录程氏集外诗,达80首。如今汪公亦已下世,老人平生致力乡邦研究,今亦葬于披云峰渐公、洗桐墓侧,自可告慰。前岁曾与鲍义来君来墓前瞻仰。重新检点这些文献,追怀故人,自有无尽的思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安前贤

程孟阳、李流芳同为徽州人,都侨居嘉定,他们的生活虽在苏淞沪一带,对新安后学的影响却很大。
龚贤跋其画称“孟阳似云林”,可见师法元人在明季已成风气。
吴梅村称李流芳:“苍翠若滴……”。
长蘅有诗“胜国高人画隐多,不求名闻自摩挲,而今竟是临摹手,懒黄痴认得么?”程、李的绘画正体现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宗之神韵。不以丘壑为刻意所求,以精纯的笔墨营造文人心境,写胸中之气。但同时他们也看到文人画失之苍白空洞的倾向,故长蘅的诗便是这样的心理体现。而这种自觉在清初新安画家中得到了具体的实践。
李永昌(周生),休宁人,是明万历至清初山水画大家。亦是老董(其昌)的倾慕者。他师法董、巨、二米,更能承黄公望、吴仲圭之韵,与程孟阳力张倪黄相呼应,可谓同开“新安画派”宗师元人之风气。笔下所写多是歙县、海阳一带山水。《国朝画征录》称汪之瑞为李的“高弟”,可见程、李同为新安先导非是无有根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阳(休宁)

3月22日,晴。
“海阳四家”之说,最早见于张庚《国朝画征录》。所谓“四家”,大抵是指沿袭旧说如元四家,明四家的意思。四家为渐江、查土标、孙逸、汪之瑞。四家中渐江一直被当作新安画家之首,查二瞻独爱香光,也是新安画家中少有的擅用淡墨长于晕染者。而孙、汪之名渐已淡远,究其原因,盖因二人太似渐江之故。故此也是征朱季海四家新议之科学性。我曾在《戴本孝评传》中论称“四家”非是一家四人,应各竖一帜,四峰并峙。若黄海群山天都、莲花,三十六奇峰各具特色。当然,论其影响,渐公无疑领袖人物,孙、汪之外,尚有郑旼、江注、祝昌、吴山涛、汪洪度、姚宋、戴思望等人,皆心仪渐公,可谓群峰中有秀色者。
附:多晴楼日记
查士标故居:野艾馃•寿材•红对
3月22日,丁三平在休宁的齐宁街57号说:“这就是查士标故居,这里还住着查姓的后人。”有女士说:“文革之前,这里住的都是查姓人。现在只有前面有一家,住着一位姓查的老太太,九十多岁。我们都不姓查。”查老太太的门上,贴有红对:豁达宽忍健康寿;糊里糊涂百岁身。57号,数进楼房。最后一进的天井里,晾着三四匾的野艾馃。那女士说:“这是清明食品,等一会,我要拉到街上去卖。”查居楼上,灰尘满屋,堆着破旧的桌椅板凳,还有一口半掩蔽的寿材,光柱交织着屋内。查士标(1615—1698),家富收藏,精鉴别,擅画山水,与渐江、汪之瑞、孙逸合称“海阳四家”。
黄山
车过黄山南麓,在汤口大桥上驻足久久,遥望黄岳诸峰,若有所思——我曾客居黄山达六年,山中风物,早寓胸次。新安画家群体的形成,当与黄山不可分,此地利;明亡,江山易祚,读书人皆心灰意冷,亡国之痛深契于心,可谓天时,所谓国家不幸画人幸。天时、地利加上先贤倡导的元人风气,“新安画派”(或谓黄山画派)自然形成。我曾撰《心灵的栖息地》一文,其“导论”有云:
明末清初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时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绘画艺术,作了最后的一振,中心在皖南,以渐江为代表的“新安画派”,以梅清为首的“宣州画派”,和以萧云从为主将的“姑孰画派”,构成清初画坛庞大的“地域艺术集群”,使皖南成为清季画坛的重镇。事实表明,其艺术的主要根系与黄山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因此,有人以为这些地域群体可统称“黄山诸画派”(我则称之为“黄山画系”)。黄山的自然风光与丰厚的人文景观成为滋养艺术家的重要条件,而徽商的兴盛促进了地方的经济繁荣,使皖南的生活条件和交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这无疑都为明清之际徽学文化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明万历34年(1606),普门和尚来到皖南,普门是五台山大法师空印和尚的徒弟,法流为正,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他一到皖南,当地的达宫显贵,名商大贾,乃至平民百姓都纷纷前来,请求皈依。此时,正是徽商繁盛之际,普门大师即募赀开发黄山,兴建寺院。从此,游黄山的人便愈来愈多,尤其诗人、画家频繁登览、图绘、歌詠不绝。
明末清初,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天崩地裂的大动乱,江山易祚,烽烟四起。大批知识分子身怀家国之痛,惘然若失,陷入深深的苦闷和恐慌。他们向往自然,或寄托精神于方外。渐江、石涛、石溪、梅清、戴本孝、程穆倩……纷纷登临黄山,在危  绝岩、云海奔腾的自然之间,油然而生石涛所谓“百劫尘根都洗尽”的感喟。“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艺术家依恋自然,为自然别开生面,从而寻找精神的寄托,如果说这是一种对尘世的逃避,不如说是他们对尘世的思虑在这里得到了升华;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极致,使人的自由精神随着永恒的精神之流一同跃动,这种对自然的礼赞与隐士一样孤迥的精神造就了明代遗民绘画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蕴。查士标《渐江〈黄山图册〉跋》云:“昔人以天地云物为师,况山水能移情,于绘事有神合哉?”中国文人讲求体验,即宗炳所谓“澄怀观道”。自然中的黄山成为孤寂文人的心灵栖息点。渐江正是把黄山当作自己精神的寄托,石涛说:“公(渐江)游黄山最久,故得黄山之真性也。”石涛不是安徽人,但他曾一度寄居宣州的敬亭山和黄山一带,与黄山有着不解之缘。其实四僧之中除八大山人终老江西外,石涛、石溪都与黄山画派有着密切的关系。“到此已如登上世,攀龙今欲梦轩黄,”一度隐居安徽和州迢迢谷的戴本孝曾两度登上黄山,创作了大量的黄山诗、画。
后人所谓:渐江写黄山之骨,石涛写黄山之魄,梅清写黄山之影……登临黄山,散花坞西海一带处处可见渐江梅清“粉本”,然无论渐江、石涛、梅清、戴本孝,所谓黄山“写生”皆非一味描摩自然,实则“写心”。这是前人“师造化”之真魂。所谓江山如画,而非画如江山。今人来黄山写生者络绎不绝,徒得黄山之形貌,精神甚远,益见苍白。故,重新回顾新安画人,当有无限生机可以追寻。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7-7-4 10: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a-1梅清-1.jpg
IMG_1481.jpg
IMG_1481-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IMG_1485.jpg
p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查士标-3.jpg
戴本孝作品-a.jpg
戴本孝作品-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董曙光速写.jpg
海阳16.jpg
海阳ok.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和县06.jpg
和县30.jpg
和县3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和县52.jpg
和县ok.jpg
弘仁-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弘仁-1.jpg
黄山ok.jpg
梅清-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