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关于书法普及想到的一些问题——读浪漫画家《书法普及任重道远》想到的- d- A' o: o3 Y1 [# D+ k
2 _; h, A' V0 J1 n, X5 Y0 G" A) X
- B: M# \" A3 s书法是否能够普及?
8 c; c. B9 n& t- \1 y/ K8 l书法的普及与流行哥曲的普及是否可以相提并论?
% e& Z6 ?5 c% \ x2 s书法的普及意味着什么?
9 `) f: _# i; r; O4 z8 F书法的普及能带来什么?
8 ]( y: E, }/ M5 J/ `
书法的普及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 W4 d; P- r S8 J) @* A z ) ]; ? B6 g. Y
按熊秉明先生的理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那么书法的普及是否意味着核心的解散? $ \5 C$ Q$ `- e" P# r( x5 N! ~! ~
或者书法的普及是否将会以牺牲中国传统中那美丽的人文精神为前提呢?
0 N6 Q' G; w: S" ?$ m% j现在专业性的书法教育是然借用西方美术构成理论在解析书法.所谓的普及性的书法教育比起古代仍相差很远,日常书写的基础己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h. [, w/ M Z5 Z1 s0 }' Z
从事书法的门槛很低,只要会写字就好办,但书法欣赏,审美的门槛却又很高,以至当我们用专业的学术眼光进行审视时甚至看不清这道门槛,会发现往往是云遮雾漫,更多的探索者亦只能远睹其形,未能透究肉容。而一旦深入其中,又不自觉会有“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缺憾!
' e# N9 W) }& r3 P I人类工业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对美的忘却及对改造自身精神情感的集体失忆,此现象如何分析与认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 e# a5 c! p [9 e4 n* }: g0 h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裁培出来的一株花的话,那么这株花的根是深深的扎根在本民族的生活(我这里的生活指广义的生活)的土壤中,书法便是在其枝头开出的一朵奇葩。
2 I+ s* p% u# A% d; H关于民间艺人与艺术家还是职业的界定,并不是专业性的界定,有些从事艺术行业的人,或许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还不能算是艺术家。而有些没有从事此行的人也有成为艺术家的可能。艺术这种东西有时如空气一样,不易把握。 3 j, U. L! C9 |0 h9 g% }% c8 ^
关于新时期的文化被影视等占据了书法的空间,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性,我在《也说归程何处》中谈到:“美在新奇”,或是一方面。 & K+ U, _/ @6 ~. y0 x
: ]9 c% M& P9 R2 z, h4 S3 T
; V& E' W+ p$ q/ ?5 \0 x$ ?; O7 A
6 M; B( j1 C, M) E8 C/ T$ |# i0 i! ~
; j7 s3 a* b- l* L
[ 本帖最后由 吴建军 于 2007-7-7 11:2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