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9959|回复: 2

[转贴] 刘江先生访谈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刘江先生访谈录
7 c) I9 X" C& t2 l+ v7 q+ T8 q4 @1 Q6 f) g
       近日,记者前去采访了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美院教授刘江先生,请他就西泠印社百年大庆后印学的新发展,以及他几十年的治学心得谈些体会与见解。刘江教授虽大病初愈,但精神矍铄,谈兴甚浓,真知灼见迭出,从中可见他作为一名著名的学者和篆刻家对学术执著追求的精神;作为一位老社人对印社的拳拳关爱之情。  ! o4 n0 u- q& G8 @# \" X
       记者:刘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病愈后就接受我的采访。现在看起来您气色很不错,首先恭祝您身体健康。您是《西泠印社》创办后第一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大家对您的近况都非常关心。  
2 ~/ E/ m- H$ {: i, u      刘江:谢谢。我前段时间生了一场病,年纪大了,疾病也找上门来了。身体不好,许多事想干也力不从心。刚才午睡起来,想出去散步,接到了你的电话,就在等你。        记者:我有幸第二次采访您。两年多前的那次采访,您谈了对西泠印社发展的看法,洋洋八千言,精辟的见解,使每一位关心西泠印社的人印象至深。今天想请您谈谈您个人几十年来的治学心得以及对西泠印社学术发展的期望。  
, z( V/ _, P) d! W      刘江:作为我个人来说,在印学理论上,经过多年的努力,主要是在篆刻美学、篆刻的欣赏常识、基本技法等方 面做了一些工作。论述技法可以从基本技法的角度人手,也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去审视,所以我写了《篆刻美学》。还可再细分下去,如篆刻的形式美。中国的艺术都讲究形式美,如书法在形式上有斗方、横批、对联、扇面等,而篆刻因受形制的限制,更须强调形式之美。了解、掌握篆刻形式美的规律,对我们篆刻艺术水平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所以我在篆刻的形式美与欣赏美上作了一些探索。印学研究不如文学与美术;文学与美术的研究较为深入细致。其实艺术有许多方面是相通的,我们可以借鉴文学与美术的方法去研究篆刻。我过去很喜欢画画,画过油画,中国画也学过,但精力有限,既然作为社员,根据印社的宗旨,自然是要偏重于篆刻了,现在已经二十多年没画画了。但我的很多印学研究方法都是从绘画里借鉴过来的。  
$ Q6 c4 \% `/ J1 l5 s0 P      记者:在史论的研究中,除了沙老的《印学史》,其他有影响的印史专著似乎很少,对此您有何看法。在印学史论方面,您是否也有所涉及。  % r7 x- G3 x7 ?* }% t
      刘江:我从八十年代起,就写了《篆刻艺术史》,完稿迄今有四、五年了,约有五六十万字。这本书的出版几经周折,今年可能会由西泠印社出版了。过去在论述印章艺术史时,通常都把篆刻技法与印章简史合在一起, 三、五千字就把印章史讲完了,单独论史的著作似未见。如邓散木《篆刻学》,讲史的部分不多,讲技法较多 。我觉得史与技法可以分开论述。沙老《印学史》分两段述史:元以后的篆刻艺术史和元以前的印章史。虽然比较简略,但他以专著写史,这是印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书法有很多人写过断代史,而篆刻就没有;既没有秦汉的、明清的,也没有近代的、现代的。断代史我也搞不了,年纪大了,精力有限,现在又生病,希望其他人能把这些事做好。  
5 i; P* o. s$ }; O9 w1 [       记者:您是研究吴昌硕的专家,在这方面一定成果丰富。  / X' N. }8 F: \$ [& V8 V8 p% R' K
       刘江:我对研究吴昌硕很有兴趣,我写了《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还有吴昌硕的章法、刀法、边款研究等书。我还写了研究吴昌硕篆刻理论的书,完稿也有三年了,写有近二十万字,还未出版。吴昌硕篆刻艺术理论的研究内容很丰富,需要大家努力。我还研究过他的书法,文章被收入《中国书法全集》的吴昌硕卷;有的编人了 日本的《墨》杂志吴昌硕专辑卷首篇中。  
5 l2 f# o" z5 z2 S+ g       记者:对于您的学术成果,有哪些方面是比较满意的。  % ]$ E0 v- p+ q& r
       刘江:我到现在虽然已出了二十多本书,只能说是做了一些工作,但觉得都不太满意。有些当时还不错,但过了两三年就不满意了,就得有很多要补充的、修改的。这就是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希望在艺术上、学术上年轻人继续努力。  2 h: F) ?! J4 ?- v3 E
       记者:您对于今后在学术研究上有什么打算。  , y* n8 ?% O$ c- y4 P
       刘江:至于我今后的打算,由于我现在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心里想做的事,却无法完成。有些书写了一半,搁了十年也未继续下去,如《篆刻创作论》,十几万字底稿写好了,但没有完成。关于篆刻形式美方面的研究,印学界过去比较零散,我也想把它系统化,但也没有精力去做了。今后希望大家一起来研究,我个人如果有力、有时间,当然也希望多做一些事,没有做完的也可以继续做。“众人拾柴火焰高”,印学家、印学爱好者,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就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希望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加倍努力。  & C, o- g7 _& m$ s4 r
       记者: 百年社庆期间召开的国际印学研讨会,掀起了印学研究的热潮,尤其是对西泠印社史的研究,成果丰硕,是百年社庆的突出特点。请您谈谈怎样保持这一良好态势,贯彻好印社宗旨,把印学研究开展得更加深入。  
! x. t% S' R$ F; Z      刘江:西泠印社的宗旨是“保存金石,研究印学”,沙孟海先生当社长时就特别强调西泠印社要把印学研究作为重点,否则就不能称为印学界的老大哥。他的话有着深远的意义很深的内涵,体现了印社的宗旨。现在提“兼及书画”,有以书画为主的倾向,实际上是对宗旨理解得不够深入全面。吴昌硕说:作为一个篆刻家,诗书画印的修养都应具备,但重点应是篆刻。吴昌硕以画和书法名世,但他提到最多的,还是篆刻。虽然时代在变,但我们还是应当继承前辈的精神,贯彻好宗旨。在保存金石方面,我提出要建印学博物馆,大家都很赞成,经过15年的努力,到赵朴初任社长时终于得以实现,这是他对印社的最大贡献。西泠印社每逢建社五周年、十周年都举行印学研讨会,最早的一次是60周年时,只有三篇论文。这次百年大庆的国际印学研讨会,有225篇应征论文,盛况空前,这说明印学的发展和西泠印社的号召力。西泠印社面临新的时代,如何发展?要围绕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展开活动。 印学博物馆,印学活动还是较少,工作引要继续深入。 在印学研究方面,社员在印学史论,以及和印学相关的学术,如古文字、书法、绘画都可以深入研究下去,这样才能促进学术的发展和繁荣。今后可根据各人不同的经历、学术根底、兴趣爱好,选择一个重点去努力,互相交流,各展所长,让个人的成果形成合力,整个印社的学术就可以繁荣起来了。现在印社的学术成果还不够,这就是我们的组织工作做得还不够。沙孟海时期强调学术,学术深入一步怎么做,就要靠组织领导。现在分了许列研究室,各研究室就要互相通气,互相协作。西泠印社出版社的定位很重要,应该在印学出版方面花大力气,做出特色来。现在的《西泠印社》,定位也很重要。过去《西泠艺丛》明确要以篆刻为主,但后来慢慢转变成以画为主,这就离开了印社的宗旨。所以这份出版物中的心要明确,要有主导的方向,不能随波逐流。  
. d( N, r2 a2 f/ A  L& v  ]      记者:近期印社推出了专题、系列小型 的艺术品鉴赏会,这实际上是对印社早期传统的恢复。如举行了以吴昌硕12方田黄印为主题的鉴赏会。您对这一活动方式有何评价。
7 g* N( H1 ]3 M      刘江:我因生病,最近的活动都没有参加。印社寄来的简报我已看过,也很高兴听到你带来的新信息。这次田黄石鉴赏会,很好地体现了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陈振濂、童衍方、余正三位的发言就可以成为一个专题研究的系列。现在就要这样互相协调、互相支持,共求发展。今后这样的活动要深入下去,计划要周密,组织者要沟通,经费要保障。要把印社的宗旨细化、具体化。每个印社的职工都要有主人翁思想,要继承前辈以社为家的精神。过去社员有的以画为主,有的以印为主,有的以书法为主,缺少沟通,要做好这方面的协调工作。在西泠印社百年华诞后,在社委会的领导下,还有新来的同志,只要努力,一定会出成绩的,再过五年、十年,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5 Z1 d6 ~4 O, N. o2 @
! b; a' u2 q- o. V+ {3 e[ 本帖最后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7-30 20:51 编辑 ]
发表于 2007-7-30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0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内容很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