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8-5-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858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藝術類考試為何熱得燙手?
. X( u/ ^ |6 Y( b 文/談潔 來源:南京日報 9 y! c" D/ P* Q, _
7 B- L1 A7 t, E3 y( L# J4 m7 {
! \2 }0 }: B- W4 ~5 n" ?
2 w$ `; n1 b+ X) \
繪畫考試現場 日前,寧海中學分校美術班招收20個學生,竟引來1200人競爭,錄取比例達到60:1!
4 M" p. S1 k, B2 m 寧海中學分校相關負責人說,近幾年,每年該校美術班都只招20個學生,而前來報名的人數卻一年比一年多。數據顯示:2004年,只有兩三百人參加考試;2005年有四五百人參加考試;2006年為800多人,今年突破1000人。 D7 ~8 ?8 h; {+ O/ w! a
與之相呼應,高考藝考熱這幾年也是“溫度”猛升。
& d2 C& H& ]7 O7 {! o- x8 V/ ]$ }& I 有關部門統計顯示:南京市2004年報考藝術類專業人數為3300多人,2005年為5180多人,2006年為7100多人,今年更多。
+ P, k( i' U! t7 x; c4 w0 M 藝術類考試為何熱得燙手?
' b) k2 F* r# H( z 同樣的文化分能上好大學據記者了解,由於報考人數猛增,藝術類考生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近年來,江蘇藝術類考生的錄取率只有15%左右,遠遠低於普通類高考70%左右的錄取率。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學生參加藝術類考試呢?5月20日,寧海中學分校校門外的6個學生家長一致表示:參加藝考能使孩子更方便地進入大學校門,進入更好的學校。一名姓路的女生告訴記者,她一直在研究高考政策,“文化分如果考400多分,從普通類走,頂多只能上個大專,如果從藝術專業走,就能上個本科了。”
% x' R. H1 [! Q, W W 南京航空航太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杜傳鋒說,儘管近幾年,國家對藝術類招生政策進行了很多調整,但總體來說,藝術專業對考生文化分的要求還是比較低。以江蘇近幾年的分數為例,藝術類本科的分數線一般都在300多分,比專二的分數線還低。 % m6 y3 H4 g% c1 X
寧海中學分校校長殷樹鳳說,對於一些文化成績不太好的城裏孩子來說,現在的高考,如果走普通類,他們競爭不過蘇北的孩子,學藝術真算得上是“一條新的出路”。
$ h) \7 ^6 |& b/ R9 b' Q 就業掙錢容易些 # n. n! z0 p6 I- c
一家畫室的老闆認為,藝考熱和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形勢也有一定的關係。“現在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這麼難,藝術類專業的學生畢竟是掌握了一門技能,養活自己倒不成問題。”據他介紹,高校學美術的學生,很多從大一開始就在外面帶課做兼職,“既能學到東西,也能鍛鍊自己,還能給家裏減輕點負擔。將來畢業時,能找個穩定的工作也好,找不到,隨便開個輔導班或者接點設計方面的生意都可以生活。” ' X# b, Z# |1 f, K. j' H" V
據南藝統計,這兩年該校靈活就業的學生比例不斷上升,2005年這部分學生已達到60%以上,在全省是最高的。而且,不少學生的收入還非常不錯。南藝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田麗華說,有錢就能生活,這是藝術類畢業生當下普遍的就業觀,“學生們不再把工作的穩定性放在重要位置,甚至不需要固定的勞動關係,這種觀念比普通專業的學生明顯超前。”
8 X* v* U: O: V9 ?9 B3 s 辦學者推波助瀾
$ F9 u' w* p5 K- P4 }3 _( E* z 殷樹鳳說,南京藝術類考試之所以火,高校多、老師多也是一個前提條件,農村的孩子即使想學,條件可能也不具備。一位高校負責招生的老師認為,各個層次的辦學者其實都是藝考熱的“功臣”。據他介紹,很多學校的藝術類專業都是近幾年應運而生的。“對大學來說,藝術類學生每年學費少的在六七千,多的在1.2萬元以上,招一個藝術類本科生相當於招了兩個普通本科生,加上藝術類專業只要多招兩個老師就能開課,實驗器材什麼都不需要投入,況且每年報考人數眾多,報名費也相當可觀,這無疑提高了高校招收藝術類學生的熱情。”
, Z& H5 e: {5 {3 h! e$ A 據他介紹,藝考熱和中學老師的推波助瀾也有關係,很多中學老師和外面的培訓班關係都不錯,介紹一個學生都能拿到回扣,不少地方,中學老師都是將學生整班整班地介紹給培訓機構。; h* D2 h6 u+ _3 O
0 E" C4 H( [0 E) V[ 本帖最后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8-2 08:2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