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5-2-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211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先说管峻.
: n$ V h) t) L$ E" @把管峻当作排头兵,并不仅仅由于他长得帅,也不完全是他有两个亦同学亦弟子的红粉书家(王岚和韦斯琴),而是他本身的实力使然.' p4 C. r% H, \; ]- H
去年夏天,我到南京去游玩,逛到南京一个书画市场时,看到一位卖家手上有一本南京画院画家们合作画的册页,里面赫然有管峻老兄的大作,甚喜,高兴地把那本册页买下了.
6 s: k* H Z) V9 |4 \: T( R+ H管峻的字,清新,传统,一如其人,干干净净,看着舒服., c/ ]/ [2 F# @! n& H- \
管峻书法,我以为成就最高的是楷书.其小楷,熟而不腻,看似轻松其实煞费苦心.他的草书当然也好,看他不激不励的草书,我知道,他已经明了作草如作真的真谛.他的隶书也好,气息与格调如同其楷书,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一股憨实雄猛的气势.
- ]* w4 ?' H2 w! L管峻,如此优秀的管峻,或许是江苏书坛将来的担当大梁者?我且拭目以待.
c% o r! t3 \' p" Y" O: B/ ?+ v2 T" @3 \' V. V# \: O- |- ]% D: X
管峻当然也有他的不足.其书作虽工整有加,却怎么也突破不了江南书风的总体基调.过于婉约的书风怎么看起来也象是一个小康水平的都市白领.也许,从沙文若前辈的足迹里,管峻可以窥探到突破的门径?
/ O/ u' k' }: _
$ g: {3 ]! E% _2 X
2 Z3 _1 O+ m& q* p7 U5 G9 r
4 ~, q7 w4 h: b! q, N7 Q" _( [/ ~6 `2 `
韦斯琴.' m S3 ~$ H7 y% Z4 x+ ]- L
一个被当今书界和我本人说得不能再说了的名字,但是还是要说到她.% u. q2 S5 B+ ]- }1 b- B+ f" H
关于韦斯琴的小楷和散文,我不想多说了,他们可以用小桥流水人家来形容.
7 c' T' N r" F3 R/ m前几天,在书法报上看到韦斯琴的小楷,带一点行书趣味,它与往日的韦斯琴略有不同,它透露出了一个消息:我在求变哩.这是我所高兴看到的过程,虽然韦斯琴对管峻的小楷给予了修补似乎显得更加完美和理智,但却怎么也逃不出克隆的嫌疑.
2 X0 h- q& G- {8 P9 S% x
% E' Z3 d! K5 [9 Y4 x- Y一个真正的书家,是不甘于被世人看作抄经生的.6 V' b4 I9 i m5 k9 F5 y
韦斯琴小楷,虽可雅玩,却急需变法.
2 G4 k/ J d1 j+ N R4 P' _6 e& O- M0 X9 Z+ a* G4 s( U
! T0 [! j3 L/ c
5 n5 L4 B, f1 N# A7 ]3 y* G% s6 \5 d( }7 h
[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
% D- Z1 n0 i5 T8 m' \+ u, z/ G Z我一直不怎么看好[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
( b H- F: M; f! S# d, g4 k为什么?0 J4 S! f/ G$ Z" S* b! k
[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太浮躁.不要以为我说错了.[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确实太浮躁.
4 ^7 S7 C- U% p/ u2 ]君不见,[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在临摹成名之后,已经找不到北了.昏昏然地到处宣传他的所谓临作,这样浮在面上,迟早要被书坛所淡忘.' s1 V% E: \7 G, P+ B* ]4 `
不可否认,[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是一个临摹作品的天才.但透过其临作,我看到的是[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眼光的匮乏.哲学上有个名词,叫做"扬弃".但是[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扬弃了么?我只看到照搬,原分不动的照搬.这样做好么?5 s7 e6 Z) O. t
我们再来看[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的创作,我评介说:徒有躯壳.宗白华先生说: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须要有血,肉,筋,骨.在[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的作品里,我找不到.我看不到神韵,看不到神采,非常遗憾., j# b! {, Q; ]3 }; f# N! p( d
' h9 r6 A }3 S: k6 }# Q
[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在临摹的同时,请读好帖子的精神.[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请在大家都说着好听的话儿的时候,自己冷静地审视一下自己,认真读一下书,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 q: q/ w8 m9 L- e; j* w7 W
l3 |- z; c7 X* {杀人有两种方式,捧杀和棒杀.我怎么看,怎么觉着大家现在正在捧杀[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
$ L H2 a. F8 z. c% J3 |& h% c4 H5 D/ a% R
[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请一路走好!不要以为我对你尖刻的批评是缘于愚蠢的嫉妒心理.我们总有想见的那一天.
& W4 O$ [' _' q$ E( R0 g+ h A8 s; I( V# F2 Q$ D1 O
3 f* {! V3 w0 G6 ~" n1 q
- ^$ B5 i' L4 T# V! r+ P9 _" G4 d- i5 j2 G' F
陈海良. y1 M! \ _, B: Y* x, ?; J
获奖似乎非常多.诸多奖项,一方面激励了海良老兄学习书法的热情,另一方面可能也助长了海良心底的浮躁气焰.1 [( n) x* \+ x- k8 W, m
海良的书法,多***抒发,少理性回归.) ~- i0 r5 h/ I/ C. R
但我们扪心自问一下,这种书写的***来自哪里?或许就是图一时之快的某种表现?或许干脆就是为了表现的一种表现?, m3 y$ w% H- d2 x& b
颜氏祭侄式的真情实感当然是没有的,有的只是哗众取宠的故弄玄虚.
8 i1 G! k& y& t( H% r( O
% x5 m3 N7 |# d8 S看海良的草书和行书很痛苦,感觉他好象总是被人逼着在写字,仿佛一个人,正在做什么事情,却又惦记着下一件事情,匆匆忙忙,了无止境.海良的行书,总感觉差一口气,海良的草书,则太局促,不是章法局促,是行笔太局促.
% |% A/ x8 h" ^. y& i, J5 O% J t( Y
* s8 h! k2 F% | {! W我反到认为,海良的楷书,很值得一观.安静,恬祥,有庙宇之气.# Y8 Y, M. g# ?: P6 i
或许,再经过十年的沉静和洗礼,海良的书法会达到目前人们给予的荣誉的高度?/ M6 S6 e# q( n+ `. s0 v
又或许,按照目前的路子走下去,不需要十年,海良就会一蹶不起?2 G) v, S# W2 {* P
我当然希望海良走的是前面一条道路,那样,我仰视的目光,又多了一个投递的方向.
& S f1 e) R, r$ H" F: |
* v/ R( z9 ~% h3 q1 |; Y) @4 D2 q# Q; N! v; s
6 L3 F: _+ ^" R. A2 U; R/ u李双阳.
. f9 [. e- g8 \2 ]; O; b李双阳的书法和他的神情一样,很有几分从容,很有几分自信.所谓有志不在年高,说的就是双阳一类的聪明人吧.
5 C3 v! J, @, b$ b+ c) a在书法实践的把握上,双阳的实力已永远超过了他的年龄------他的这个年龄,应该停留在以临摹为主的书法实践上.他的创作无疑是相对成功而且成熟的.
. Y! ` M, y, E' W2 I7 S
8 l8 n- ~& g9 N+ L% p8 \8 T& t我所考虑的是,行武出生的双阳,你现在虽然弃武为文,但是你认真读书没有?不好好读书,你即使把手中的毛笔舞弄得呼呼大响,就如同你在颌下留须一般,怎么也难以掩盖你脸上尚未脱去的稚气.% q9 M+ I( Y, G5 x
% J8 R+ k" S' ~( v
正如我上面所说的一样,学习书法,要追根溯源,当技法的积累达到一定的地步时,必须去读书,到书本里去吸取营养.我想,聪明如双阳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吧?
. ^5 z2 v* _2 g! e) v! ~" p
! c8 M2 w# i" m进一步强化技法,埋头读书-------要当华佗,不当江湖郎中. 这是我对双阳的忠告.' W; o) m$ {% R: Y
( G- f! l7 g7 [' S: `0 Z2 i2 w: _% C8 Q& d/ S9 R
# H1 a" g( C( _7 F) K, T
+ k6 i G# G) l6 u5 f( Q; W
王金泉.
/ r+ S0 f9 V; c8 a2 [) ~王金泉的书法比较好.问题也就在这"比较"二字上,王金泉可能会为这二字头痛终生!
; ?+ E- t( }0 a* E- U2 a
0 N0 q0 ^& Z5 x他的书法比较好,但又不是特别好.他的书法有自己的面目,但有不是特别有个性.头痛.
, ]& _4 c8 P" ?) c+ ?* V, w/ \: \. j7 V- Q
相对于流行书风来说,王金泉属于传统风格.但相对于传统书风来说,王金泉又属于流行的范畴.
( ?% F9 E; W' L' {相对于正在不断衍变风格的青年书家来说,王金泉的风格已经形成.
" Y+ @- T$ A! G但相对于风格已经确立的书家们来说,王金泉的个性却不够凸显.' ^! n: M0 {0 w5 L; B' ]
; J! K4 l# T7 g9 ]+ t
这就是王金泉,处于尴尬境地的王金泉.
: a- g5 E6 a/ I- s" I. X" C4 P; `
王金泉的书法不俗气,有趣味,也有意境.但这又有何用?你不是流行书风的首脑人物,你跟在他们身后,你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坠为一个乡土名流.你不是学者,你的书法,只会博得书法爱好者一刹时羡慕的目光,这种目光会随着你在书坛活动的减少而黯然消失.
8 N( T6 x" R' N, \8 _$ H6 M- b+ Q2 u( Q5 y
路茫茫其修远兮.王金泉的路,在何方7 M; @5 {. F8 k! B" ?% D
米闹
2 J+ `3 Y; f5 V( l( r5 ^3 ]米闹是河南书坛的一匹黑马.他的书风,与河南的中原书风截然相去.
) D4 L: }8 E# C妩媚,流转是米闹的特点.
0 n# C! Z' Q9 T' l# Q把细嫩标致的米闹放在以刚猛雄壮为特色的河南方阵中,米闹显得特别抢眼.它仿佛万壑中的一条小溪,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 H# S/ u( H7 n# y/ u/ {- O( w
* f# s6 W6 s( I; m
好话说完了,随之而来的当然是问题.; ~6 L5 P% B! ]. ~; n- y
米闹的字写得很熟练.凡事熟则显俗.米闹的字,有雅致的一面,但如果一直按照现在的路子走下去,原先的优势很有可能变为劣势.
- w' `2 M& A0 z4 E太过妩媚,终究难以在世人面前扬眉吐气,程式化的单一特色亦越来越显现出作者艺术探求道路上的惰性. o2 _0 U9 R6 c: b6 B* i& U4 L
千篇一律的作品虽然有比较好的传统功底,但却无法象启功老的作品一样给人带来深深的学究气息,它给人带来的,是妩媚之后的视觉疲劳.这难道就是书者与学者的差别?! g; \1 H3 b M6 T1 V- S
: U: C& K5 Y/ [( M- G% W, C路子走宽一点,脚步迈大一点.米闹,你不能一成不变.
3 c5 i, M% c1 [- c1 `6 H
8 m2 K, {& o, a7 G+ `9 R% a7 i
6 g& i. L& y) ?/ I9 p0 A! E" a& U
_$ z5 Z6 t: t9 G, Y7 W6 t- N$ D( ?9 @, T! J( w5 o* L$ f
王忠勇
, u+ P' c; r! W4 W在我的印象中,老齐似乎和王忠勇很熟.如果我和他熟悉,我首先劝他改掉名字.忠勇,似乎与文化没有太大的关系,很容易给人误解为一介武夫.文化人,名字很重要.
. `% o( }* S: l* b7 e王忠勇的字,有点类似他的名字.有点勇敢,或谓有点卤莽.乍一看,很有点王字的影子.但仔细一瞧,哪有什么魏晋风度?王忠勇的书法,多了张狂与卖弄的成分,缺少雍容大度的气量.! I/ j" @ [0 R( l' B* t
王忠勇既然受白蕉的影响很大,为什么不先学到白氏的精到与唯美,还有气息?不要说是为了破坏.破坏是在继承好的传统的基础上对既有传统的一种延续,王忠勇现在就谈破坏,在还没有很好继承的基础上就开始谈破坏,我所担心的是,他会把自己破坏得面目全非.% ~. B$ t/ p! p4 J% d7 N6 g
王忠勇对帖的把握,还不是很好.好的领悟力是具备的,但手上功夫还未到家.他不象陈忠康,在王字的技法上,陈忠康已经完全具备,他可以考虑破坏了.' U. H, ]" s) F- A5 }
王忠勇的王字,还差一口气,憋过了这口气,将夹生饭煮得熟透,那时再来言破坏,为时不晚!
% Z# |5 U' ]" q5 n, Y# l# B! k3 o3 C7 |$ d, i" C: x( |" v
: i; Z7 B4 ]* F% c$ l& e: q3 Z1 \0 a: s$ M7 t3 `
/ V. _" T- {. C/ r1 k3 z8 r8 O4 t
- I- }3 n0 ~- y4 k0 x4 b李有来
* ]0 D, B, Q: h* Z `, A
F N; a0 Q1 z5 H3 I. V4 f老齐曾经在他的书法批评里面质疑过,为什么学启老的人很多,却很少有入展的,而李有来学张荣庆先生,不仅能入展,而且还屡屡获奖.: F i% S0 N" P* G2 S. D5 @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启老的字结构与笔法非常严谨,从某种程度上讲,启老尚法,学启老,很容易坠入翻版的境地,翻版的作品自然不易入展.而张荣庆不同,张先生的书法虽然有点单调,笔法也过于简单,但气息甚好,李有来学张先生,虽然也从外行上学习,但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张先生的气息.再加上他从小练就的童子功,所以李有来的字有看头,而非简单的张先生的翻版.
5 g, Y8 i0 Q3 t/ y; H) R% ~3 Z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启老与张先生在书坛的影响面不一样,所以二者弟子从老师那儿受惠的方式也不一样.
) Q' M2 l6 P& d! d# `9 l李有来的书法能屡屡获奖,首先是他的书法确实不错.其次他走了捷径,这条捷径就是他的老师张先生,如果不是张先生的弟子,如果他的书法里没有张先生的影子,李有来难得有今天的外在成绩.
1 {& H% I3 e" x, y1 b7 O' V& }$ g1 X. n! v
李有来现在应该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了,如何摆脱张先生的影响.毕竟,作为一个艺术家,精神上受到时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受时人影响太深甚至是被笼罩在时人的阴翳之下的话,他的艺术生命力可想而知.7 q, G2 E5 C6 {. u2 C
# s+ p/ Z* K2 S% t+ v6 r李有来,一个能够很好把握书法语言的转移多师者,自己的语言在哪里?7 I; q( y& Q% i
$ W- [! N- F! ~* R6 D
( @3 m! x! M B# M% R) Q5 G; [) _7 ~3 s/ R
[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4]刘彦湖[/url]
' S" \, H" w) y S9 W8 ]3 j7 u: Z0 U$ ^0 g& p% {; K
[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4]刘彦湖[/url]的书法,不可以用好或者是坏来评介,只可以用成功来形容.
6 s i: P# l6 o7 k" x+ B王镛的诸弟子当中,[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4]刘彦湖[/url]是把他的风格和精神发挥得最好的,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超过乃翁之势头.7 \8 l6 F2 a+ A% }( E
6 `7 \5 G, W' E- U, L
/ s ^* z! y9 Q, D王镛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追随者,一方面是由于他的个人影响力,另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他所引导的流行书风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成名成家,这种做法,与当今的浮躁的社会环境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可以说,王镛的思想迎合了当今的社会环境.
9 O4 I( E9 b$ }( W+ x. ]* e9 V( {5 j& s) z
! u% R' @" a$ M# J; \* k/ |" W
一旦某一天,当整个社会都不那么急功近利,整个社会都沉静下来的时候,当我们回头审视我们的书法界的时候,流行书风会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们所否定.否定归否定,但是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我们还是会记住当中的一些代表人物.王镛,[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4]刘彦湖[/url]当然是绕不过去的,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军人物.
& c0 h$ f) \. R6 x4 v: C
& ^/ u1 t& y( e; A" F8 I- n( P6 x; b
所以,如果您想向王镛问道,您首先问一下自己,您能否踩在王先生的肩膀上,高过王先生?您是否有足够的智慧,找到某种语言,与王先生相匹敌?您是否有一个显赫的学术地位,不亚于王先生?您是否会拉拢足够的弟子作为自己的垫脚石,让自己的头昂得高高?; `, i0 i8 |" \ F5 G) S
4 C+ ]+ I8 ?. O& P9 M2 E
1 ?8 _1 z. z7 A7 J您如果对上面的问题能很有底气地回答:没问题.那恭喜您,你绝对是书法史上留名的人物,您完全可以拜王先生为师.否则,您只是王先生众多垫脚石中不足为道的一块.
0 u1 c Q8 N- Z& V2 B- t
y$ U7 @& R) w% K& L" H: ^4 ^* N# C1 M* ?4 j S( Y% c
所以,我们再回头来看.[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4]刘彦湖[/url]先生的字好在哪儿就容易回答了.首先,最基本的,是他写的字不俗气;其次,他的字开张离和,气度不凡;第三,他的字与众不同,个人面貌十足.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您可以把他的作品捧上天,也可以把他的作品打入地狱.这时候,关键性的因素出现了:博士,教授.有了个人的地位,象征学术的地位,您还能把他的作品打入地狱么?
& b- ^1 C9 \7 _( z0 V E7 B* e3 ~6 m' L5 O/ X( ?9 C! {4 L
+ t6 B0 V$ S K所以,不要再问一些傻冒的问题,[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4]刘彦湖[/url]的作品好在哪儿.那会显得您的幼稚.正确的态度是,看看他的字,可能的话,和他交交朋友,学习一下他的观点,然后思考自己的问题.完事.) C) I( E1 F/ d5 Y
% r$ G+ w6 ~! M O. I$ T3 j' K
6 k9 a2 ]0 F2 @! N8 f, {/ w3 B7 x2 V2 s( @7 Y- n
2 Z& B7 @8 i5 Q( N+ S8 O( M
9 j! b0 w3 T4 V- x! R2 |) [崔寒柏2 o% T/ q: i ^# D6 G% Z& H
% T p9 w6 i+ V& a& u4 v! c搞艺术的人可能都有叛逆性,没有叛逆可能就难得找到自己的个性.
/ h' y0 c) s) b1 e6 T崔先生似乎没有向老师学习表面的东西,比如王学仲书法的外形,他甚至都不学碑,他的取法,主要来自帖学一路.
2 s5 Z/ p0 }+ A$ e, |' p从崔先生的文章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思索者,他知道如何取舍.
8 _1 |# Z, v% P9 F
/ V$ i% \0 N" x3 Y' \崔先生出名,是一个奇迹.他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单一的传播手段,迅速地把自己推向了市场.他在收获荣誉与利益的同时,还顺手俘虏了一位异性书法研究生作为自己事业与生活的终身伴侣.崔先生的生活与工作状况,正是无数书法爱好者所向往的境界.- H; ~- T; R3 n& e
$ |+ E4 L/ N6 ^4 v6 i
目前的崔寒柏,书法当然属于雅俗共赏的典范.他的书法,行草最好,行草中尤以小字为最.小楷亦好,但仔细观察,却略嫌单调(笔法).
4 i2 D! y: \: P% \( b& d) o1 u3 u
, s0 m% l7 F T. G崔寒柏书法,最大的特点是造型很美,下笔狠,准.缺点也是由于下笔太狠,太准所至.由于太胸有成竹,过于自信,所以他的书法有过于流利的倾向,缺少生涩的感觉,在这一点上,聪明的崔寒柏未能学到老师的精神.
( p( ~3 p. s& ]% S7 @
C! J5 u! M! Y+ h8 n% }" \一个出生于书香世家的书者,一个正在蓬勃前进的智者,我期待他的作品由甜美转向生涩.9 n( Q5 d9 H. N# [
5 p7 `9 R# n& u& L0 t
6 G* Q, M5 v% [2 l7 G: y! i( \+ @, I4 u: m0 F) t: \
( n+ j3 [: N8 n0 Y/ l
' v7 h8 V8 e4 ~+ c( Q* P
陈新亚
6 W0 e( w2 e7 q, ]' i+ Z/ ?1 @, p" u, C# O9 `. B5 X8 [3 V
这个大学中文系出生的苦行僧式的年轻的前辈级人物,我非常看好.7 s5 `2 b7 i- s" `# v1 ^
看好陈新亚,并不完全由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并不完全在于他"十年为一技"的学习理念,并不完全在于他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他"书法生活化"观点,并不完全在于他不俗的眼界与书法实践,而在于以上诸因素综合地集中于其一身.
( y( o8 N! ]2 Q: s( r2 ]陈新亚很懂得持之以恒的道理,他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备而发,慢慢地以文火慢慢地熬,最后将事情做得圆圆满满,漂漂亮亮.
* M! ~$ T$ A6 n8 @( O$ i/ S他写章草,于是遍习历代章草,最后选定王老先生,将王老一口一口吃到位,然后结合自己的特点,耸身一变,而变为如今的自身模样.) P( _% q3 {" w: C5 k* ~
他提出"书法生活化"的观点,在他的小行书已经写得非常好的情况下,他吃定鲁迅翁,于是下苦功夫临摹鲁迅,作为一个已经成名而且成了比较大名气的书家,在自己的时间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钱的时候,陈新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临摹鲁迅的书法------不仅体味其神,而且惟妙惟肖其形!陈新亚很不容易-----他经常做名家们不屑做的事情.他如今的小行草手札,很让人流连忘返.2 b+ g: p. R2 y r
他写草书,于是他很好地把握了黄山谷.
4 N% w( l' h* A7 c3 b陈新亚的综合统一能力实在太强!
5 p y. {6 ^% ~; Y
' e$ B9 v7 Z& e他的书法,干净利落,文质彬彬.观其书法,内心不禁油然而生敬意.
" U3 ~; J1 J9 X9 r r, D1 u6 M2 {' m只是我觉得,陈新亚从<<书法报>>引退时间稍微早了一点.不过既然已经退了,也就不多说了.引退之后,多少会有一些孤寂与无奈,这是生活的反差造成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和陈新亚自己的调节,我相信陈新亚回慢慢地进入一个新的妙境.7 p: o3 A% L+ N
3 U5 b. R( \! h8 K前面有朋友问,哪几位很有前途(大意如此),我回答说,陈新亚是绝对的一个,然后是陈忠康,[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4]刘彦湖[/url],崔寒柏.中国书法写到一定地步,不是说谁写得最好就可以流传的,最好的不一定能流传下去.流传的作品,是各方面综合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本来,我也想把韦斯琴加上去,但韦斯琴的文章,多小桥流水,鲜有深度,所以还要三思,呵呵,但不可忽视的是,她会沾她性别的光彩.还有[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6]白砥[/url],处在摇摆的位置上........
. R9 f( p5 O# T: G
4 w& ]9 g6 ~, l0 S" U7 S* O9 V5 E& v# I7 P% b" ^8 h; m0 P: V7 q
% u/ P' W9 U# }% S8 \ z f
, Q. h ~: `% f& Q! {
1 u+ s8 m1 L* F( X! j陈忠康.
6 B2 \6 {9 |& U) L+ [2 Y, X3 a+ N# @1 c
在我的眼里,陈忠康是当代青年人中把二王继承得最好的优秀青年书法家.有人甚至说他已经超越了白蕉,这当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此可见一斑.& ~) i+ m5 z" @+ s2 `# D T
陈忠康是一个善学者,他不仅学到了王字漂亮的外形,而且学到了王字儒雅的精神.陈忠康的字,温润儒雅,宛如谦谦君子,所谓魏晋风度,应该指的就是这吧.* f2 q' [# t, f; y; Z" X
单纯就书法技法而言,陈忠康已经备矣.他的书法,熟而不俗,圆而不肉,尖却不露,实属难得.这样的一个人,现在又是博士,怎么不会有大发展?我稍微感到有点可惜的是,陈忠康不应该读书法博士.因为书法的博士导师,懂得学术之到的人没有几个,我不知道陈忠康的导师是谁,我所担心的是,几年博士下来,陈忠康能有多少学术性的论文问世?甚至,陈忠康学会了自己做学问没有?------这个置疑,对陈忠康,应该是一件好事吧.2 S3 T" Y! J$ A5 h( E
% W* Z: U! k. z$ s6 U4 w: D8 K
为什么说陈忠康没有达到白蕉的高度呢?陈忠康的王字虽然写得很好,而且也有自己的个性,但陈忠康的字却过于本分,苛刻一点说,少灵动的成分,而且笔法也偏于单调,变化太少.白蕉的书法,游离于法度之中,却不墨守成法,变化多端,流光溢彩,蔚为可观.* y- o2 v; m: g7 ?
$ ]! B( W8 H- I4 u
正当势头的陈忠康,道路选对了.我所希望的是,博士这个称号,真正导引陈先生走上一条学术之路,而非单一形式上的面上贴金./ k: ?6 B$ C3 g8 C8 J- a
中国,目前真正会写字的书法博士生,不多啊.陈忠康,请多保重!
w! W$ Y; R8 m) W) o$ l) V. \1 k8 N# R- K% p9 h) t! o
. ]. j+ R& W+ V2 ?+ }2 x0 D7 X
1 y0 v8 |# b0 s& x' h- Y7 P
0 b4 H4 ~/ |. R, o' L) s7 t; @ j4 E9 T/ e) G4 V) z
[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2]刘新德[/url]
8 u- |8 m% e" n* B" u7 h' ]0 r
4 m4 R& {3 Y: b2 y, W4 o[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2]刘新德[/url]在前几年很风光,得奖很多.问题是,得奖之后,我们的书法被大家所接受了,自己下一步该怎么深化.这是这一次我所谈论的很多青年书法家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
( s& v- e6 @, U# `- Z) q4 m6 R" q' Y; m% M. v/ ]' |8 k
[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2]刘新德[/url]的情况和王金泉有点类似,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在成家与成大家之间,迷茫的十字路口.
. p4 l! R$ {- _2 I" m
/ c/ S) }, W/ A! H" A& a- X9 X[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2]刘新德[/url]的书法,依稀有其乡贤谢无量前辈的影子,但[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2]刘新德[/url]没有明白一个道理.谢前辈的字是用来读而非用来临的.[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2]刘新德[/url]的书法,在气息与格调上,与谢前辈相去甚远.在气息和格调已经输掉了,[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2]刘新德[/url]的书法,还有什么优势?
2 u8 a$ \( k" m' o2 ?
9 r$ {; T% _. y' V7 K9 A作为一个以尚意为主的书法家,你在书法技法的累积方面,已经走了很多捷径,那么你必须要在意趣与情致上高人一筹,这样你的书法才可品,可嚼.如何表现意趣与情致,这就要考验自己的悟性与学识了.悟性与学识并非天生的,你必须要不断学习,学习文化知识,学习自然景观,积累,积累,再积累.: M2 w$ ]/ L* z+ [& j+ I' o+ D
J1 B( c- y7 f5 S: o7 c
能够破茧而出吗?[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2]刘新德[/url]?我觉得有点难.[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2]刘新德[/url]的书法面貌,在当今书坛比比皆是,想前进,却患得患失,迈不开步伐,想回归传统,却又没有下苦功的决心.不出新,又怎能破茧?
6 p0 Z$ P/ l: h我建议刘先生多向清新自然的何应辉先生多学习,那是一位高人.2 o, x1 F( H0 G8 B6 T
9 ?& K3 ?- K( Y8 G
' ~& |4 E2 b& W1 m5 X
; V' K+ a$ f8 _5 F$ g& h6 u. n! w0 }2 n; P6 `. ^5 r
Q% M4 K" h/ Y% Q/ a* W( ?' G[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6]白砥[/url]
1 k2 S! ?7 ~0 m- D* k: }8 w @, w0 {
吴丈蜀先生说,书法家有两类人.一类是临帖临出来的书法家,一类是不临帖只读帖读出来的书法家.0 H+ a0 B; k( E5 Y* O* m2 O- q. Z
我不知道白先生属于哪一类.; F" U; \2 ?8 T% M* J) I
& T9 j: r4 I" h[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6]白砥[/url]对书法钻研得不可谓不深,临帖也不可谓不多.但白先生因为太自负,太自信,犯了很大的错.: q6 F# M* q% t/ v c
: L9 m! ]2 I' V+ p @% ^/ i8 c/ X5 t[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6]白砥[/url]的眼界是非常高的,这从他最近发表在<<书法报>>上的系列豆腐块可以看出来,无论是文章还是临作,都可以体现出他不俗的眼光.
+ z1 m5 s O" \, @% g4 |但偏偏是这种不俗的眼光害了他.这个聪明的[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6]白砥[/url],十几岁就基本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十几岁,朋友们连学习书法的眼睛还没有睁开啊!在所谓风格的指使下,[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6]白砥[/url]的临作其实都成了创作.
. U7 H! ?% ]) N
/ q+ b* O2 W- H如果[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6]白砥[/url]是一个学问家,他的字当然非常好,可惜的他不是,他是一个书法家.! O p" a7 P) \- n
如果[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6]白砥[/url]是一个一般的书法家也好.可惜他不是,他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而且是教导学生的书法家.
( l& [' [, S0 `3 J5 H" j2 e3 n
' Y' ]9 W! L% U; d6 u5 O% q) k- H问题就这样产生了.你如何教你的学生?你只教他们与古人意会吗?你以为你的学生都和你一样聪明,或者说都和你一样幸运?
0 c) y9 m, L* f# d5 N1 j
/ F4 v; N- [3 W k8 f3 [" ~# r为了教好学生,[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6]白砥[/url]还是要来一点实临的功夫,也不要你写得向[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63]王义军[/url]那么象.我只是希望你不要把<<道德经>>全部写成方笔,我只是希望你不要把一些传统的经典全部肢解得支离破碎.也许,作为一个艺术家,个人的风格非常重要,但面对你的学生团队,你这样做,可能有点误人子弟./ w( [$ u- r2 n& g/ g
. s; s; x; X# J
[url=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6]白砥[/url]的书法,气息与格调都很高,这也正是他能在书坛立足的最基本的原因.但是他对传统的把握,即使是他所衷爱的北碑,尚存在太大的差距.与其说是他的作品单调,程式化的现象非常严重,不如说是他的思想过于单调和程式化.
* K2 Z( N' L3 g( f5 p作为教书先生的白先生,不可不对此三思.
; i4 x( V( I3 ^- B1 ~
$ \( [% o1 Q' d" T8 d
- f; Y2 Z4 E1 H9 B
; K- u3 p! S [5 E* V3 P4 k4 G- k. ]7 t& P! V8 P: }1 T
5 K. g1 g: ]/ r( K$ y3 Q
张旭光
7 s( m& U, S! a* N1 d I; r8 ]2 n, v
+ C$ l2 q; y- U5 f( @张先生是一个老实人.他的书法也老实,亦步亦趋地学习二王,而且二王还学习得不错." I+ S7 _0 l( W/ B$ K& L
他的审美趋向很清楚:漂亮的字,出规入矩的字.这与当年的刘正成先生不一样,刘正成当年造就了一大批聪明的浮躁书法家.张先生正力图挽救这个局面.但凡事矫正枉过之则不济.现在的书坛,千人一面的二王,也有点让人感到疲劳了.
7 n/ V* S/ Z& o3 R) i# y4 x- b* [俗话说得好,一枝独放不是春.这是很有道理的.% [% x" y# ^) a8 F$ l# @
6 Q4 J5 ~ {& ]
张先生的书法,我认为临帖比创作好.无论是技法还是气息,他的临作都非常好.* h) J( k' n/ o
而其创作,虽然多了一些自由酣畅的感觉,性情的东西确实有了,但温文尔雅的成分却失去了.+ @( Q/ v0 @) i+ [; a2 R `
& W: h; ], h R! [% v' J0 A7 J0 z张先生的书法,也过于老实,少峻峭与生涩和空灵的成分,以至于看来看去,沾染上了俗气的成分.
& P) y8 r4 f |
, a! w& b! ]2 A# F4 C2 n/ ?8 J1 J( |7 @0 k7 k) a* c
' g' ^* P: n2 Y' @" ~! {
7 f6 c5 h% r0 S7 F6 b( c. L' j `' G) @
吴广水
& m6 i( B* j/ f
1 @ O4 p; V. z2 d* f; W5 u很多网有给我提意见,说找一些实力派的书家而并非获奖书家来评一评.) R7 g! S- w! L# T$ x- l
, p& G3 A, W1 U1 |" w. A目前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位默默耕耘着,不断努力着,而且非常有实力的真正的书法家.
6 I& _2 {5 H5 G: a- h3 e: |! Q
1 d7 n, K9 m5 J$ D7 L吴广水的意义,在于他能潜心书艺而又能隐匿于书坛,如果没有老齐的发现,他目前可能仍然不为我们的许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所熟悉.因为有了前面的意义,吴广水有了更大的意义.
2 F! J6 ?6 v1 O& U他更大的意义在于他穷经皓首多年之后,他的小楷书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的小楷,难得地写出了情意,写出了意境.当我们还在斤斤计较于点划得失结构偏颇的时候,吴广水已经将技法与情感熔为一体.我们说他的小楷书法已上升到道的层面,一点也不为过.
5 Z9 ^$ v: W; j( R( X1 }! |9 n& y9 a0 @- p8 ^# x
吴广水写小楷,优游,自然,有情有意而又法度毕现.
" x& L" D& M1 ^4 F* t Z8 }& @6 A吴广水的小楷,宁静,淡然,萧散.观吴先生小楷,如饮甘醇,飘飘欲仙.观吴先生小楷,如与高人静晤,心旷神怡.
0 z( P& H R* @: k+ {. K7 r/ C. v* W$ E- v
看了吴先生的小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书法的希望.在当今喧嚣的滚滚红尘中,还是有一些安静的智者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飘然前行.( Z' M( O; G5 ]1 q/ }
1 }& n$ O% D* W
我们要向吴广水学习.我们更应向吴先生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