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
- 注册时间
- 2007-9-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2
- 点评币
-
- 学币
-
|
谢谢总版主! 让我借这个机会,在这里再给大家贴上一篇可称为 陈会长在国际场合的一次重要讲话,在这篇演讲中 陈会长特别针对中国书协过去的无知,不认清朋友, 及不珍惜国际友谊等错误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同时也给当时的中国书协领导提出要:"要开拓视野, 明智判断,他们应该多走出北京,多走出中国!" 的建议!因为这篇演讲切中书协时弊,并受到了有关 当局的重视,据知以后的中国书协换届改组,或与这 次的演讲有关,本文是刊贴在<中国书法教育网>上 的演讲重点版本: 陈声桂会长在北京的谈话
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会长陈声桂於2001年5月7日获得公假专程前往中国北京出席中国书法家协会20周年会庆。陈会长是2000年国家文化奖章唯一得主,八年来也当选新加坡艺术总会副会长,他自1979年担任政府艺术咨询委员至今。以下为陈会长的谈话重点:
1. 18年前,也即是1983年,我带领了一个28人访问团到中国10个城市访问。6月16日,我们在北京见到了沈鹏、欧阳中石、萧琼(故)、顾丁茵、王镛、夏湘平、白煦、陈天然等人,掀开了我们这18年交往的序幕。
2.1984年12月10日中国书协代表团(由沈鹏带团)来新访问并参加“第一届新加坡·中国书法交流展”的开幕典礼,为新中民间文化交流打开了天窗。(展览会由环境发展部部长王丰文开幕)
3. 1986年6月1日,新加坡书协代表团也赴京访问,并参加於6月2日开幕的“第二次中国·新加坡书法交流展”。(展览会由政治局委员兼国务委员方毅开幕。方毅、潘受、陈声桂即席挥毫)
4. 此后15年,中国各地书家书团来新无月无之,无周无之,许多人回国之后,担任了人代、政协、文联、书协等机构之领导。
5.我也不下十次到中国访问,见到了中国书协四任主席。其中后三位,我都在新加坡接过他们的飞机,也送他们登机。启功主席来新加坡四次,第一次逗留时间最长,一共17天,我陪了他14天。
6自1991年至今,我们也为10个中国的省份及直辖市举办了交流展。(至2001年6月,共有11个省市前来)
7.近千名中国新老书家也应本会之约南来,例如秦萼、费新我、康殷(大康)、刘炳森、陆石、刘艺、佟韦、朱关田、旭宇、张海……
8. 我们对二会过去18年的交往,十分的缅怀与珍惜!
9.由香港南望,有正式全国性书法组织的国家只有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两个。我们有共同的语言,也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10.去年,新加坡书协已被政府划入国家“文艺复兴计划”之中,享有常年超过五万新加坡币的运作费及行政
11.新加坡书协是16个表演艺术团体外,唯一的视觉艺术团体,所有个人或团体对书协的捐款,一律可以豁免百分之26的税收。
12.今后,书协每年的运作费、行政费将视需要继续增加,最高,会得到20万元。
13.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丁关根在去年(2000年)12月中国书协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希望(中国)书法家协会多做书法的普及工作,把普及与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群众活动,有了群众基础,书法艺术就有了旺盛的生命力。这一点,正是我们这三十年来积极在做的工作。
14.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人事、不同的思想,加上一些红眼症病患者的干扰,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免有不平坦的道路,在考验我们的感情与定力,这是任何一门事业发展中所不可避免的。尽管如此,我们在方面还是尽力做到最好,最完美,以表达我们对中国书协与本会悠久的联系的重视。
15.由于中国锁国较久,改革开放的真正历史未及十五年,许多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物及事务的观察不够深入,所以把山鸡当凤凰的事难免发生;此外,他们对皮包社团的负责人不尽了解;对以歪曲、造谣、破坏、中伤、扯皮、吹嘘为能事(我听人说,在******中,这种手法俯拾即是)的说客不够警惕;对以掠夺别人几十年苦干成果的人不够敏锐,因此,某些判断难免失误。要开拓视野,明智判断,他们应该多走出北京,多走出中国!
16.一个人到了中年,如果连一份职业也保不住、找不到,而成了无业游民:一个人的住所,大间得卖了换小间,你还奢谈自己当年做了几年小无冕皇帝的生涯,不是白发宫女说当年吗?
17.让我们为新加坡书协与中国书协另一个或多个18年的交往添上新的彩笔!
|
|
[ 本帖最后由 铁锤子 于 2007-9-30 20:5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