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389|回复: 9

[分享] 毛万宝:启功的见风使舵之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陈仲明按:今收到浙江诸暨印社编印的《煮石》报纸。上面刊有毛万宝先生一篇文章,转贴于此。毛先生原文题目为《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论启功在〈兰亭序〉研究中的矛盾表现》

+ l! y% O; B2 T: p0 b
% I6 Z. a* D  h  P9 ?
启功的见风使舵之术
# O% f9 H  X: d; W7 j0 Q& Q" M       毛万宝8 A6 A: j" @4 y- ~5 W; j
启功先生着手《兰亭序》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于《文物》1964年第2期的《〈兰亭帖〉考》,可能是最早一篇谈论《兰亭序》问题的专论,它写于19621964年间。在该考中,启功不仅对王羲之的书法地位和《兰亭序》帖的书法价值给予高度评价,而且还对清末李文田从文到帖怀疑《兰亭序》的观点给予全面驳斥。但到了1965年,轰轰烈烈的兰亭论辨兴起之时,启功却于《文物》第10期发表专论《〈兰亭〉的迷信该破除》,支持起郭沫若否定《兰亭序》的观点,而且,在某些具体提法上比郭沫若更“左”。
( G, V) |" {5 T. d" `. s1 @对一个学者来说,他在某段时间内提出某种看法,又在其后否定这种看法,完全正常,一点儿也不值得我们去非议。然而,启功观点的改变,启功本人在后来并不认同。1981年中华书局为他出版《启功丛稿》,《〈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一文就没有收入,在他看来,这只是一篇“无聊之作耳”。除此,启功于1978年撰写《〈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宋拓整幅的发现兼谈此碑的一些问题》,1988年撰写《〈唐摹万岁通天帖〉考》,又重新回到《〈兰亭帖〉考》的立场,认为《兰亭序》确为王羲之所作,并且具有书法艺术上的极高价值。2 m* P5 Y. w# V) h& w2 D+ R' j
这些,不正表明启功在《兰亭序》研究上有着无庸讳言的矛盾表现么?7 v/ D& M& L/ V- v8 g5 [
当然,指出这一矛盾表现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我们必须弄清楚启功为什么会有这一矛盾表现,以及这一矛盾表现反映了什么样的深层次社会问题。$ Q8 \  v. Z/ E
在我们看来,启功的矛盾表现,大而言之,一由偶然因素促成,二由必然因素促成。0 ~) T# B! R5 |% L4 t$ Y+ R1 U
所谓偶然因素,指的即是1965年由郭沫若、高二适引发的兰亭真伪之争。从学术史上分析,兰亭真伪之争可视为清代碑帖之争的继续,一点也不“偶然”;但从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来看,兰亭真伪之争又带有非常明显的“偶然”性。要知道,196567月份,离“史无前例”的“文革”之兴不到一年时间,社会政治空气早已“山雨欲来风满楼”,原本再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学术论争,只因为有个“通天人物”章士钊,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得到了“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批示,方使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及时“得以公表”,形成与郭文观点对垒的兰亭真伪之争。这种状况,对郭沫若、康生等人而言,是极不愿意看到的,但既已形成,也就只好去设法应对。于是,他们一方面自己一口气写出两篇回应文章同时投放报刊,一方面又四处组织附和文章密集投放报刊,启功的违心之文《〈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就是被组织而来的附和文章之一。由此可见,没有偶然因素引发的兰亭真伪之争,被人“拉壮丁”,启功是不会主动去写违心之文的,那么,他在《兰亭序》研究上也就不会有什么矛盾表现了。
* J7 g; C' ?8 V+ t至于促成启功矛盾表现的必然因素,我们可从如下三点加以分析:
% [+ t5 [5 ~) C; h* b: _6 N其一,性格因素。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人的命运总是与其性格密切相关的。启功享年93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属长寿者。而长寿者的性格一般都偏于达观、圆融,遇事不钻牛角尖,此可彼亦可,无可无不可,心境永远处于一种平和、宁静状态。据有关文字记述,启功看任何人的书法作品都是一个调——“好、好、好,比我写得好!”这话,是鼓励?是自谦?还是违心?抑或兼而有之?总之,他决不会当面指出你的不足,他不想得罪任何人,他要给所有请教他的人都留下一个“好好先生”的印象。另外,他对造假的宽容,亦超乎常人。有人告诉他,市面上有不法分子在仿造他的书法卖钱,他回答说,有饭大家吃,我不打假。有人拿仿造他的作品请他鉴定,他幽默道,这是假的,它比我写得好,那些不好的才是我的真迹。直到后来,有人盗用他的名义为某些假画作鉴定,他才公开发表声明加以谴责。试想,这种宽以待人的性格,学人或书家中有几个具备?然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性格都具有两面性,圆融、宽厚性格的负面则是不讲原则性。拥有这种性格的人,一旦到了某种关键时刻,就容易走向平素所痛恨的一极,而显示出令人遗憾的“骨气”不足,有的甚至铸就“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人生悲剧(如汪精卫、周作人、刘海粟等)。正因为启功性格上有此弱点,所以郭沫若等人“拉壮丁”拉到启功头上,启功二话没说,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附和之作,立场改变得既彻底、利索又坦然、欣然,不见一点儿灵魂之挣扎,也不见一点儿内心之煎熬。相对于启功,高二适的性格正好处于另一极:刚烈、耿直,决不愿“随人俯仰作计”。这种性格的不足在于倔强、莽撞,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长处则表现于是非观念强,在原则问题上从不作半点让步。否则,我们又怎能想象他会撰文驳斥郭沫若观点,并在老师的提醒下仍不思退让——“惟前途有否,以论学为重,一时得失为轻”、“此文发表以愈快愈好”(高二适致章士钊信中语)——呢?与高二适性格类似的学界人物陈寅恪,更是宁折不弯的知识分子代表。在生命的最后20年内,他面临政治高压,宁愿放弃显赫地位与优厚待遇,也不愿改变自己的治学方法与学术主张,充分显示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高贵品格,因而备受后人称道与景仰。
& }, G( X/ i, A; y3 c其二,环境因素。启功身居京城,执教于北师大,正好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漩涡之中心,即便想逃离也做不到。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他不仅听到、看到了无数受冲击者的悲惨命运,而且自己早在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亲自品尝了政治施予他的一杯又一杯苦酒,因而,他对政治的厉害是极端敏感的,更由此养成了不敢得罪任何一个来自政治阵营大人物的心理定势。在启功看来,政治如同一块磐石,而自己只是一个鸡蛋,拿鸡蛋碰磐石岂非自取灭亡?既如此,还是逆来顺受、巧妙周旋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千条万条保住性命第一条,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无柴烧”,当政治高压过去之后,自己还会大有作为的。不难看出,特殊环境中的启功,他可以不参与政治,但不可以不关心政治,否则,更大的厄运就会再次降临他的头上。1965年6月郭沫若发表文章,重申清末李文田观点,认定《兰亭序》为隋代和尚智永伪托,文中明确写着康生、陈伯达两人既为他提供相关材料又为他提供基本观点,不管郭本人主观意愿如何,在客观上已向读者暗示了某种政治背景,这点启功自然一看就明白。由于注意到眼下的兰亭真伪之争掺入政治因素,所以启功在心里也不免有所担忧:我的观点与他们完全对立,他们所坚持的正是自己所极力反对与驳斥的,尽管自己的文章写于一年之前,说不定又要惹“麻烦”。时隔不久,启功的担忧变成现实,郭沫若等人派阿英来“拉壮丁”,要他表明态度,放弃过去的学术观点,转过来写篇支持郭沫若的文章。对此,启功除了违心接受又能怎样呢?他不敢反抗,也不想反抗,他的“环境”逼迫他只能选择“缴械”与“投诚”。要知道,在当时,郭沫若是显赫学术权威,康生、陈伯达是顶尖政治红人,他们(主要是后二人)一句话就能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成”。但相比之下,高二适则处于另一种环境之中。他远离京城,呆在家里,仅挂名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每月领国家60元津贴而已。他没有被揪斗、被批判与被强迫写“检讨书”的痛苦经历,也很少介入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对运动中的受迫害者顶多只是有所耳闻。这些,都使高二适对当时的政治显得相当“陌生”。常言道“无知者无畏”,他不知道或未领略过政治的厉害,所以才不怕政治有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或许,高二适以一介书生仅把兰亭真伪之争视为一场纯学术论争,而忽略了郭文中已经透露出来的政治信息。没有政治上的顾虑,高二适当然也就敢于拍案而起同郭沫若叫板,并且在遭受挫折(被《光明日报》退稿)之后,转求其师章士钊设法帮助发表。算高二适走运,文章经毛泽东批示得以立即发表,而康生、陈伯达两人因陷身更为重要的******运动,也未能腾出精力来“报复”他,这样,既平安度过了晚年(尽管“文革”期间也曾遭红卫兵抄家之难),又成就了敢同大学术权威抗争的一世美名。
2 A% N! n; P) h1 l# E其三,社会因素。在所有因素中,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决定着启功矛盾表现必然会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发生。启功1957年被打成“右派”,在政治高压下已写过无数遍“检讨书”。而所谓“检讨书”,也就是自己给自己抹黑,把本来正确的观点说成是反动的,把莫须有的过错强加在自己头上,把某些具体认识问题上纲上线,然后再违心地表态,诚恳接受党的考验和群众的监督。这些在今天看来,也许有点天方夜谭,但当时却是千真万确的现实,不如此的话,就“过不了关”,还得重写,直到“完全屈服”为止。戴着“右派”帽子的启功,因长时间接受“人民民主专政”,早已被驯服,而毫无独立意志可言。时至1965年郭沫若等人“安排”启功写支持文章,对启功而言,说不定还有点受宠若惊之感:要我写文章这是看得起我啊,一定得写,虽然违心,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比写“检讨书”轻松多了!也就是说,启功笔下的《〈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尽管“违心”,但“违心”的程度,却要远远小于他写过的各种“检讨书”。其实,启功的悲剧,在那个“非常岁月”里,不是个别的,而带有极大的普遍性。比如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19566月,在“胡乔木、邓拓、周扬和邵荃麟等同志就分别向我打过招呼”的情况下,撰写了一篇自我批判的长文——《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对自己此前的学术工作进行了无情的否定,说自己……‘是从根本上错起的’,是‘反现实主义的,反社会、反人民的’。所有可怕的大帽子都给自己扣上了,除了‘反党’的帽子外,也许他觉得‘反党’才是最可怕的帽子,‘反党’那岂不就是‘反革命’了嘛,他得给自己留一点点余地。至于他所继承的中国文化与克罗齐、康德、黑格尔的美学,当然都被他一一否定”,但“这决不是他个人兴趣所致的举动,更不是他自己乐于去干的一件事,而是社会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内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愈来愈‘左’的政策导向与调门愈来愈高的意识形态强音的直接产物,而这股‘左’的导向不久就汇结成了一次为期十年的文化浩劫与政治动乱”。再如郭沫若,兰亭论辨中自是主角,但真正的幕后导演却是康生、陈伯达,整个有利于否定《兰亭序》阵容的局面始终由康生、陈伯达控制着。郭沫若1965年所写《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其实也是在康生、陈伯达两人“授意”下完成的,他早年或在1965年之前从未怀疑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写作权。当然,兰亭论辨中的立场转变,对郭沫若而言,是非常乐意的,而且后来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1972年还在重申“依托”说,对章士钊《柳子厚之于兰亭》中的观点大加反驳。不幸的是,1965年兰亭论辨刚刚告一段落,郭沫若竟然也在极“左”政治的高压下,违心地、无可奈何地发表了他的“焚书”声明——“拿今天的标准来讲,我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学好毛主席思想,没有用毛主席思想来武装自己,所以阶级观点有的时候很模糊”、“的确是这样,我自己就是没有把毛主席思想学好,没有把自己改造好”、“文艺界上的一些歪风邪气,我不能说没有责任”、“惭愧得很。……我自己感到很难受,实在是没有改造好”。发表“焚书”声明的直接起因是,19651110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之后,有人联系上郭沫若1960年和1961年写的两首歌颂海瑞的诗,要求批判郭沫若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虽有毛泽东亲自为之解围,说郭老是杂家写两首诗不算什么,但效果甚微(没有文字传达,知道的人太少)。于是,郭沫若只好利用1966414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讨论之机,发表“焚书”声明。由于得到毛泽东的肯定,郭沫若这次总算逃过受批判、受冲击之一劫。凡此种种有力表明,在极“左”思潮肆虐的年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是异常可悲的,他们谁都无法坚持自己的独立意志与真实想法,只能随大流,说违心话,做违心事。因此,启功撰文支持郭沫若,违心地否定自己,完全契合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逻辑,毫不足怪。作为时代悲剧,启功本人也是无须为之承担什么过失与责任的。, p/ U: j1 v* I/ \0 `
笔者不解的是,时隔三十余年后的1998年,纪红采访启功,问及当年撰写违心之作一事时,启功竟表现得那么“轻松”、那么“坦然”,不见一点儿“沉重”感与“忏悔”意识。他说:“我觉得当时就是那么随手写的,阿英同志叫我写,我就写了……从前有科举考试,可是谁也不会把考试的卷子刻在集子里呀。我在那篇文里怎么说的,我也都忘了。”这种对历史记忆的麻木或有意淡忘,是非常可怕的。 为了警示后人,为了过去的悲剧不再重演,我们以为,当事人有义务原原本本地“记述”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实事求是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像大家所熟知的卢梭(《忏悔录》)、鲁迅(《一件小事》)和巴金(《随想录》)等人那样。) X1 q. ^3 Q0 @/ _
兰亭真伪之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阮元到赵之谦,他们主要从书法风格角度怀疑《兰亭序》的真实性;第二阶段,从李文田到郭沫若,连《兰亭序》文章都被列为怀疑对象。这一阶段,1965年时绝大多数皆附和郭文观点(是康生、郭沫若等人组织的结果),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至90年代中期间,多数文章又极力反对郭文观点;第三阶段,从华人德到丛文俊,他们于(20世纪)90年代末通过魏晋书法史真实状况的钩沉与描述,提出魏晋时不同书体有不同用处其风格亦各不相同,以墓志、碑版或有关书迹之真来证士大夫书迹之伪,首先在方法论上就不能成立。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第三阶段的思想,启功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所撰《〈兰亭帖〉考》就有了,华、丛二人不过将它具体落实于魏晋书法史研究而已。本来,启功的方法论思想对当年郭沫若的观点最具挑战性,可启功却轻易(当然也是被迫)作了自我否定,既为自己留下了《兰亭序》研究上的矛盾表现,也为后人留下了难以释怀的遗憾与隐痛!1 H& @+ F# u* }5 m8 H' i- Z
笔者撰写本文,专就启功在《兰亭序》研究上的矛盾表现加以探讨,决无肆意指责与苛求启功的意思,尽管这样做并非不可以,也容易做到,但意义则相对有限。笔者想的只是,通过该矛盾表现的剖析,人们或许能够看到一个从历史中蹒跚而过的真实启功,以及伴随启功出场的特殊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8 ?; l& F& ^" r: e& T& \. j1 f' U& E% X, m) z+ a" q/ d. M. Z
注释:# T: d0 r2 ?. V. L/ v- `. i$ n- l
5 ?% ~( G- K3 E* M  A; [0 p) a
之所以用“可能”一词,无非因为该文没有具体写作日期标注,又没有哪怕是最简略的《启功年谱》或《启功著述年表》可查。其他不少专论或题跋也有类似情况,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根据中华书局1981年版《启功丛稿》以及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启功书法丛论》的编排顺序及启功有关文章提及的线索加以大致推论。
3 P+ z+ w4 [& Z, l  e! ~

& {8 B4 x5 y7 z. a( d( q; X据启功写于1965年的《〈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一文所述
——“我在1962年至1964年间发表的文章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字体和古代法书的,其中也曾论及《兰亭》,但大致都是沿据唐代以来的成说,未能提出疑问。也曾见到李文田的跋语,但我当时是曾表异议的。”《兰亭论辨》第69页,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
( X+ K0 ~% ?  K

/ S/ D% ?  |! ]% t0 C启功在该书“前言”中写道:“昔郑板桥自叙其诗钞有言:‘死后如有托名翻版,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烂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夫有鬼无鬼,为变为厉,俱非吾之所知;惟欲藉此申明,凡拙作零篇,昔已刊而今不取者,皆属无聊之作耳。”

- Z1 s4 a; ~, Z" ]/ p⑷ 《书法》2006年第4期所刊李廷华《启功先生的遗憾》,就指出了启功在《兰亭序》研究中的矛盾表现。
; L3 `7 ~6 O1 c- Q. t3 r( \
, c- j+ A% V, U' W朱先潜《作者自传》,《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7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8 }: M+ `9 B. C: F1 }" {⑹ 第12期。后收入《朱光潜全集》第5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W# ^/ q, G# L6 b8 t# b
⑺ 柳鸣九《两点之间的曲线人生——关于朱光潜的回忆与思考》,《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 G% `/ c) C& C& \- s: S5 b+ c

- `" B7 V8 e& ?) l' L) i详见纪红《兰亭论辨是怎样的“笔墨官司”》(《书屋》2001年第1期)中采访商承祚之子的一段文字。
2 }# p. R, {! _7 B

; N0 e, B* j7 l2 s- D郭沫若《向工农兵群众学习
2 R/ S! M  [8 G+ F为工农兵群众服务》,《光明日报》1966年4月28日。该文曾经毛泽东亲笔批示,而后交《光明日报》,并由《光明日报》拟题发表。

6 w+ s% Y- T6 P+ A3 o2 @. F) o5 {! B! j7 ?  @4 l
详见纪红《兰亭论辨是怎样的“笔墨官司”》中采访启功的一段文字。

6 }9 ?2 K9 b: {+ }) ~0 l
) o5 V+ s1 ~0 U1 c4 k[ 本帖最后由 陈仲明 于 2007-10-14 09:44 编辑 ]
发表于 2007-10-13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3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em6 em6 em6 em6 em6 em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3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4 r. G/ g! W6 e/ Q
需要真实的去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5
- k6 I( Y, ]4 r  {* |& z* s' B' k原来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启功的错。那年代有几人敢做人,你现在可以在发表这样的内容,但请不要这个标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兰亭是个千古之谜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启功在某篇文章已解释过此事,他顺郭文的那文章也写得模糊,在这种情势下启先生用心良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