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807|回复: 11

[原创]也来念念《道德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3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以下是数年前的作品。记忆中,自己写了八章,但今日检视,发现其中数章不见了,深感无奈。
  2007年11月23日




道可道
  
  “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据马王堆帛书校正版)这句话是指反思方法,即人与物或事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并如何去认识这种感受。“道”就是纯粹客观世界的规律,犹如柏拉图的理念,意味着一种绝对的完美。但这种完美是不可以言传的,只能通过体会才能获得,正如我们观看一幅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对其评价是先从感受(即情绪波动)开始,然后根据我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言语翻译出其感受。但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感受程度也不同,你所说的,别人能否意会则要视乎其水平高低而论。当年迦叶尊者聆听释迦牟尼讲经时,忽然天花乱坠,其他人皆感惊异,独迦叶拈花一笑。这一笑就是意会,即明白了释迦牟尼的意旨。从中可以看出,判断一个人的悟性高低,在于其内心感受的强烈、清晰而言,即使无法诉诸言语,我们亦不能说他悟性不高,因为“悟”是一种微妙的体会,非言语文字所能完整表达的。“名”就是万物的名称的渊源,从人的角度出发,万物原本是没有名称的,但人为了更好地存活下去,制订了“名”来作为交流工具,所以,“名”的产生包含了人类社会变化的过程。既然“道”不可言说,“名”来自于“无”,我们岂不是生活在一个无中生有的世界?但老子又说:“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句话说明我们生命的初始来自于混沌,我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但纯粹客观规律(道)的变化令到我们开始有“名”,有“名”之后,万物就“有”了。如你叫人递只杯子过来,如果不是有所指,那么,有谁会明白你的意思呢?所有从“无”到“有”是人类由无意识变为意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有谁能作出彻底的解释呢?我们只能用“道”来表达,这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局限,也是一个由“无名”到“有名”的过程。这儿也可以以孔子的自由观“从心所欲不愈矩”来说明一下。要“从心所欲”必需遵循“矩”,“矩”是什么呢?实际上,所谓“矩”就是“名”,明白到“矩”或“名”来自于“无”,就能自然而然地“从心所欲”,这就是得“道”。人身上本来就有许多我们无法洞尽的奥秘,欲得“道”之玄微,非要大智大勇不可,但世俗事务缠身,人生际遇变化无常,又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探讨“道”的玄旨呢?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以无欲来观其微妙,以有欲来观其变化。无欲,则没有“有我执”,无所执则无爱无恨无善无恶,这个无,并不是彻底的没有,而是肇乎自然,如兰花不能用来当菜炒却可作观赏植物,摩托车不能上高速公路却可以于田间小路中穿梭,这是根据物的特性来作恰而其分的运用。有欲,则有所指向,有所指向则有所得失,这需要权达通变,如买衣服,贵的买不起,便宜的又不好看,这件款式很好,那件款式也不错,但只能选其一,碰上这种情况,就要考虑买衣服的目的是什么,在鱼与熊掌之间作出选择。无欲与有欲都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其意义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擅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和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做到物尽其用,这就是进入“大道之门”。
  俗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怎样解释这句话呢?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免受到各种社会模式影响而形成各种观念,即什么是“是”,什么是“非”。由各种“是”与“非”进而形成每个人面对每件事情前都有着某种模式,这些模式叫做“心态”。由于习惯,这些模式都有着某种固定取向,亦是由于习惯,这些模式成为个人无意识。每个人的生长环境有所异,所形成的心态也不同。人在社会中生存,少不免与其他人打交道,但由于每个人的心态不同,对同一事情的看法也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少不免会产生冲突。冲突一旦产生,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产生过挫折感,这些挫折感就是人生的不如意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经历挫折后,过去固有的心态被打破,“吃一暂,长一智”这句话就在这种情况下在世上出现了。这个“智”告诉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才能减少挫折感。同时,当我们面对未来时,都有一种无法真正把握的感觉,孔子提出的“五十知天命”所指的就是一个人经历了不少世事后,自觉许多事情无法由自己把握,无奈之下,只好将其归于天命所为。而我们经历挫折后,体会到“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真正意义时,就将未来理解成是由无数偶然构成的,于是,生命就成了一种偶然。
  “道”的意义在于反思。反思就是从多维角度来看同一问题。一个人反思得越多,就能看到许多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这种经验积累得越多,心灵就越加敏锐,人的大脑的信息储存量及运算速度支持这种敏锐绰绰有余。他对事情的反应也就比一般人快得多,在同一事情上,别人想出一个解决办法来,他就可以想出比别人多得多的解决办法,而且眼光比别人高远得多。相比之下,他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别人要快要好。无形中,他就是擅于利用自己天赋的人,而他本身知识的积累,亦使他对世间得失看得比别人清晰。在他眼中,世界本来如此,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必然也是一种偶然,人生只是一种游戏,游戏的规则在他心目中清清楚楚,他完全可以像庄子那样游戏人生,这就是“得道”。
  “道”为万物之根本,“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则是表明可由“道”衍生出无穷;而五行相生相克是一种循环不断的辩证方法,生生不息。我以为,这就是中国的文化核心。
  二○○四年六月二十日


[ 本帖最后由 曾惊花落 于 2007-11-23 19:1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之为美
  
  《道德经》第二章一开始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也。”从相对论出发,有美就必然有丑。但仅凭这一点来看待美丑,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老子提出“道”的出发点是希冀人们通过对矛盾的认识来消除矛盾,从而达到统一,也就是重归于“道”。而“道”为万物之源,相对的东西亦源于绝对的“道”,如果不明白“道”是什么东西,就无法看清事物的对立面,美与丑之间的联系就无法呈现出来,所以,不知道美或丑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就是无法分清美与丑。
  每个人都有这种体会,某些东西能带给我们愉悦感,某些东西带给我们厌恶感。我相信,不单现代人有这种感受,原始也有这种感受。在原始时期,人类直面大自然,大自然万物的形形式式通过原始人的感官(主要是眼睛)输送到他们先天存在的潜能中,通过先天潜能的加工,那些引起他们愉悦感的形象,他们就称之为美,反之则为丑,美与丑就这样产生了。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的范畴,这一点不用进行科学实证每个人都可体会到。当原始人对丑的感受性增强时,人的自我保护功能就对丑进行逃避,而这种逃避也就是对丑的反抗,这种反抗就是美,即对美的渴求。故而,我们对丑的感受性增强的同时,对美的感受性也增强。
  丑是从外部形式中来,美也是由形式中来,人在对美与丑的感受性增强时,其创造力也随之提高。原始人在丑的冲击下,从大自然及生存的需要出发,创造了神话和人为的形式,这些形式就是我们现在称之图腾、习俗的东西。而神话、图腾和习俗的意义在原始人心目中是不分彼些的,古老习俗的仪式内同样含有图腾与神话(从某些与现代文明接触较少的民族中可清晰发现这一点),同样是为了避免人类意识崩溃而出现的,这就信仰,也就是宗教的雏形。可以说,现代文明的源头就是由神话、图腾和习俗开始。
  虽然“美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仍未有个统一的答案,但这并不代表这个答案不存在。美源于“道”,讨论关于美的问题,就必然无法离开“道”。而“道”这个概念是源于人类的情感,如不明白情感是怎么一回事,“道”也就无从说起。“情不自禁”这个词是指人的情感变化非人所能掌握,只能凭经验去体会,也就是说,我们只能从经验中寻找美,寻找“道”。文字言语的起源也是来自于人的经验,是人与人间交流经验的工具。不同的工具其意义也不同,但工具的真正意义是由个人赋予的,如手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本意是用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但其外形、功能的变化不就是为满足每个人因经验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爱好而出现的吗?
  记忆是过去生活经验的总结,这种总结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就是一个人性格的展现。性格决定着个人的命运,如何总结生活经验也就是如何去选择自己的命运,所以,怎样看待经验是关系到个人的终生幸福。有不少人认为他人对某件事情没有经验,所说的东西就没有道理。这表明此类人迷信权威主义,除人云亦云外,内里空无一物,平时与人讨论问题喜欢以“我食盐俾你食米多”或“少数服从多数”(为什么要“少数服从多数”呢?如果无法用理性来分析,也是一种盲目)来掩饰自己的无知与浅薄。他们有没有考虑过李世民未登基之前并没有做过皇帝,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策略也不是改革开放后才提出来的呢?如有次与朋友小聚,他们谈起有孩子时的感受,我对他们说:“我虽未经历过这种事情,但我知道,当你们的第一个孩子出世时,都会产生一种神圣感,认为为了孩子吃多少苦头都值得。”他们都感到有些意外。其实,他们有此经验,也难以知道这种神圣感是怎样产生的。此外,中国传统的“敬老”也应与此有关,一般情况下,不少上了年纪的人,阅历较年青人多,经验比年青人丰富,但在某方面的成见也较年青人深,他们与年青人相处时,当某一观点不合时,往往拿出倚老卖老的姿势,如果年青人不是自小灌输了“敬老”的思想(这有利于民族的绵延)及所形成的社会模式的压制,相互间冲突很快就升级。至于老年人是否值得年青人的尊重,则因人而异,正如尊师重道是一回事,误人子弟又是一回事的意义一样。但另一方面,老一辈不但有养育之恩,年青人的求生技能也是从其丰富的经验中得来的,尽管其中有许多谬误之处,但也属自然规律之一。所以,一个人能看清事物的对立面,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互相尊重,而以“道”的角度来评估一切,就会明白,美也好,丑也好,善也好,恶也好,都是一个样子。
  这一章又说:“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归,是以弗去。”从字面上的意义来看,圣人以无为的观点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在现实中是不可能,但不要忘记,“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不言”并不是不说话,“无为”乃是说没有陷进因经验造成的主观偏见之中;而圣人是人,也离不开人,必然会用文字或言语来跟其他人交流,故“不言”的意思是圣人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无论有所为或有所不为,有所言或有所不言,都如万物的生长与消亡一样,没有斧凿的痕迹,给人看来就象本来如此一样。圣人教化众生而不居功,也就是无所执着,也就是无所失去,其字面的意思甚为浅白,至于怎样做到这一点,看看历史上的圣人的生活方式如何就能有所体会,但世人恐怕只喜欢圣人的名声,而不喜欢圣人的生活方式,正如俗语云:世人都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二○○四年十月三十一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帝之先
  
  《道德经》五千余言,我手头上这个版本将其分成八十一章。对于这本书,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读懂它,毕竟,我跟老子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也不是同一个人,但“道”为万物之母这一宗旨任何人(包括老子在内)都无法违背,因为无论什么事情,其穷尽处相对人来说,都是不可知的,而从文字的意义上来,都可以通过“道”来理解。我曾对前三章提出一些看法,正确与否,见仁见智。不过,我是看不懂文言文的,只能跟根据释文来理解——时代不同嘛。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这是对“道”的描述,其意思是表明“道”的形象是不可捉摸的,却有有踪迹可寻,“锉其兑”,意思是指人初接触“道”时,“道”是充满棱角的;“解其纷”就是在“锉其兑”时会遇上的困难,如果无法解决这些困难,对“道”的认识就处于停滞不前的地步;“和其光”是指困难解决后,内心平和,对“道”的认识又深了一个层次;“同其尘”就是指万事万物是由微尘组成的,回复到本来面目,浑融无迹——得道矣!其过程和意义跟孔子所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愈矩”是一致的,但对这个过程的认识又分“渐悟”与“顿悟”,这就看各人的灵性与人生际遇了。
  一切源于生活,“道”这个概念是老子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我们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常的东西中来理解“道”是什么东西。人们常用你、我、他、它来表达人与人或人与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从中不难看出,“之间”是各个独立自主的物体相互间的那条看不见纽带,尽管它是看不见和无法捉摸的,但我们用感情、感觉、感受、感知等词语来肯定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这些词语中的“感”是一种意向,如再在前面加上虚假、虚伪、真诚、真挚、厌恶等,这条纽带就呼之欲出了。事实上,天下间有谁能否定自己是一个没有七情六欲的人呢。如果情欲是真实的,那么,真实的情欲为什么又分为虚伪、真诚、无情无欲呢?这是由绝对衍生出的相对,代表善、恶、“无”三种意义,也是人的三种主要情感,其中善与恶较强烈,“无”就是“忘我”。如果我们进入“无”,就可消解一切善恶,回归一切皆真实的境界;然而当“无”出现时,人会感到自己被抛入一个无法把握的世界,觉得非常无聊、空虚,甚至恐惧;所以,“无”往往要靠艺术创作才能对其有深刻领会,对于缺乏艺术细胞的人,极难与“无”结缘。而一个人从“无”出来后,回想起自己进入“无”那一幕,发出感叹:“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这是对“道”的感叹,但我觉得这是“道”在自言自语——我不知道自己(原句的意思是作“它”解)是谁的后代,好像是天帝的祖先。一个人进入“无”的时候,意识与无意识达到统一,时间与空间消失了,只能自言自言,如对“无”感叹,已是产生矛盾了。
  我以为,“象帝之先”是这一章中含意最为深刻的句子。如果“上帝”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石,那么“象帝之先”则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据《旧约?创世篇》来看,上帝创造了人类的祖先亚当与夏娃,后因偷吃禁果被上帝赶出伊甸园,可见亚当与夏娃曾经跟上帝一起生活过,而《新约》中的耶稣是上帝之子,那么,上帝在西方人心目中虽不可捉摸,却隐隐包含有具体形象在内;“象帝之先”中的“帝”是指天帝,从中国各种传说与文学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天帝”是有具体形象的,但“道”却没有具体形象,从这一视角出发,中国的绘画、诗词或其他文学艺术作品,跟西方人相比,显得更为空灵,其韵味更为悠长,西方人在这方面则更具体、更精细。此外,印度哲学观点中的“梵”跟中国的“道”颇为近似。
  印度是一个多神的世界,其中有三大主神:毗湿奴、湿婆、梵天。其中毗湿奴与湿婆具有许多化身,其形象最多,影响也最广,而梵天的影响虽然最小,却是绝对存在物或世界灵魂的化身,他虽被具体化为能够在一片莲叶上安坐的细小形象,但神秘的禅定都讲求“梵我合一”,才能达到绝对的独存(涅槃)。在印度最古老的文献中,《梨俱吠陀》中有这样一段话:“那时,既没有‘无’,也没有‘有’;既没有空虚,也没有它外面的天。什么被包含着?在什么地方?在谁的庇护之下?是否有深而无底的水?”,这跟“道”非常近似,但更觉虚无;接着,各种称为奥义书的典籍对“梵”的描述就更多了,如“最初,此处唯有梵。他仅这样理解自己:‘我是梵’。因此,他成为一切。哪个神领悟了这,就成为他,仙人亦如此,人亦如此。……谁认识到了‘我是梵’,就成为这一切……(《广林奥义书》)”,“这整个世界都是梵(《歌者奥义书》)”,“梵确实是这不朽者。在前是梵,在后是梵,在右在左亦是梵。梵在下和在上伸展。梵确实是这一切。他是最伟大的(《秃顶奥义书》)”,“认识那最高梵的人变成梵。在他的家庭中,没有不认识梵的人出生。他超越痛苦,超越罪恶,……他变成不朽者(《秃顶奥义书》)”等等。后来,不同的人对吠陀、奥义书文献持不同的意见,产生了不少派别,但基本上都是以达到“梵我合一”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我相信,通过对“梵”的体会,“道”的意义会更清晰。
  各个地区的文化各有特色,通过交流,让彼此间那条看不见的纽带更真实理清晰,有利于“世界大同”的发展,但我们在跟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之前,对本土文化有个较深刻的认识才可以站稳脚跟。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 本帖最后由 曾惊花落 于 2007-12-25 00: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相信那些对地震、海啸、蝗虫、台风等自然现象对人类所带来的灾难有所认识的人都知道,自然是变幻莫测的,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理性所能认识穷尽的,一旦它发起怒来,现时的科技力量无法与之抗衡,只能将它对人类产生的灾难减轻。自然这种超出人类控制范围的力量,令到古人对自然产生敬畏,认为这是自身作孽的报应,而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人过分依赖科技,当科技的力量在自然力量的冲击下束手无策时,人所体验到的只是恐惧。究竟科技的发展是人对自然的逃避还是对自然的抵抗呢?没有人知道最终答案。但圣人是被人类社会所推重的人,他们为什么会没有仁爱之心呢?如果认为圣人没有仁爱之心,是因为自己对仁爱缺乏理解所致。众所周知,佛教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之所以被人们所接受,是因为其教义也是以仁爱为本,但其仁爱的表达,是千变万化的,既可作观音的大慈大悲,也可作金刚怒目;庙宇中的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的塑像,形态各异,他们都是佛教的代表。而佛经中那些什么“阿僧祇”、“三千大千”等跟现代天文数字一样大的数目,不就是证明佛的意义变化无穷,都是围绕“仁爱”为核心来运作的吗。传说中,弥勒佛化身为布袋和尚来到人间,游戏一番后作偈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相识。这首谒语的意义,以《六祖坛经》中所记载的一个小故事来解说最为清楚:两个和尚听讲经时,见到旗幡飘动,一个和尚说:“旗在动。”另一个和尚说:“风在动。”六祖听了说:“是心在动。”这个故事说明佛就在自己的心中,而发现佛的真正意义,则要通过儒家的“三省”、“三思”来实证。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一个人如果知道天地广博,学问无穷,他就会感到自身渺小,他所掌握的知识愈多,愈感到自己无知,为什么会这样呢?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才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有些人认为,自己穷尽一生,所得的知识不外是沧海一粟,不如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安身立命。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因为他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而气妥所提出来的;而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必是学问深厚之人。凡是学问深厚的人,都曾亲身体会到知识的结构是循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规律不断扩展开去,根本没有尽头,这一发现,令人感到沮丧:最初抱着雄心壮志追求知识,自问在前人的基础上踏出了一小步,但现在才惊觉,自己也将被后继者所超越,这岂不是在夹缝中生存?这一感触,正是反思自身的开始,于是,思路以现在为起点,不断向原来的起点走去;然而,这是“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已不可能回到原来的起点;这时,每个点变成了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现在既是过去也是未来,既是追求也是放弃……
  人类的知识是源于人对自然的敬畏,《道德经》的出现,是天下无“道”的缘故,老子留下《道德经》的宗旨是希望人们通过它去认识“道”。如果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由于人们对“仁”、“佛”、“道”的认识流于表面,时代精神的表面变化总是循着“仁”与“佛”或“道”来打转,崇尚“仁”的时代,“佛”与“道”就低沉;崇尚“佛”或“道”的时代,“仁”就有所失落,天下间有多少人真正体会到“仁”跟“佛”或“道”的意义是一致的呢?
  二○○五年一月五日


[ 本帖最后由 曾惊花落 于 2007-12-25 00: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大作。有道理。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花落说得有意思,也来凑热闹

无欲观妙,有欲察变。无欲之于有欲,何哉?

知其妙,则有欲;而尽其变,则得其妙。是以无中生有,有中本无,体用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