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325|回复: 0

[分享] 朱中原—书闲: 关于书法批评环境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6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朱中原—书闲: 关于书法批评环境问题
# K8 M" h5 B  X; y4 i 2 ]: ]9 t) `, Y$ {
  朱中原:' g2 T% t0 b5 D  r3 V/ k( m
  你好,斯先生可忙?
: g( G# Y" h3 \  ]& P  书闲:7 d* K. F9 g! o
  最近较忙,一本书正在杀青,4月中旬要交给出版社的。
& Y" G& `; f( u  你的《书法“非常道”》已开始发。
$ }1 R$ {5 k  Z- k, y- F1 g# y$ w  朱中原:% b- ~2 t/ ]0 ]+ `
  好,恭等出版,先表祝贺。
$ A8 q+ ~  K! g; v7 w2 d! u1 O3 e  续稿我随后发来。1 M1 r( j# {: a& C0 }* z
  书闲:$ o$ H0 l8 u6 @
  书法“非常道”这个选题很好,估计也会有出版社感兴趣的。
  z  A+ i" Z  Z5 |  朱中原:! h5 i, U* ]( j
  先把文字写好,出版事宜以后可考虑。
1 R( o/ r: F1 B  目前书法的学术研究缺少春秋笔法,也缺少吸引普通读者之处。
6 D/ K& ]3 b. W& |+ [4 G  书闲:
$ X% [& U/ {) a" }- b) A$ P/ B  书法评论有两大类群体:一类是“在朝”的,为当道者唱赞歌;另一类是“在野”的,喜欢讲一些真话。
0 H; d3 n6 D6 t  i/ D  朱中原:& K& r/ P; V7 X* w9 M- ^# |
  要么是研究技法的,要么就是研究高深的学理,这两者都难以真正深入公众。6 Q# T3 O" r3 P- m! d
  书闲:
8 i2 q1 q& V) _  走这一路子,“学术性强”,对评奖、评职称有好处,不得罪人。4 \$ {/ x* y/ D/ ~0 V. L% V
  朱中原:" N8 e3 k$ i5 v
  是。在我看来,当今中国还很难说有真正的书法批评家,当然,批评的环境本身也制约了批评家的诞生。; x* h$ _& K; D6 }
  一是批评环境和生态的制约,二是批评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三是缘于中国传统固有的伦理环境。7 T$ v. ~- o5 Z
  体制内的人不敢批评,体制外的人又难以获得生存空间,关系好的人又不好批评。这些都是制约因素。
, ~' m; d# {1 [4 \  书闲:# i' ]% j) N5 @* U9 [/ ?
  环境是靠人创造的,邵飘萍先生“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堪为写作者楷模。
0 z8 A+ F6 z( k/ J& d  朱中原:
1 Y3 P( ^! o1 W1 C& x7 \0 k  是的,我认为邵飘萍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新闻记者和传媒人。; Q6 U, p& m; l. p
  按理说今天的中国应该是一个和谐社会了,但批评的环境竟然还没有那个时代那么好,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4 T; w% W% x* l) A
  书闲:
8 y" M, r. [2 r/ r  先贤身家性命都敢于搭上,为书法事业说几句真话,总不至于“光荣就义”吧?大不了牺牲一些“既得利益”。况且写文章拿几块薄薄的稿费,也无所谓“既得利益”。
$ ]. ~8 |' E0 ^1 w* ]. L  我行我素,何惧“环境”好坏?# _( A5 e3 ~% \4 p8 k9 `& \
  你也不要指望骂了别人,还让别人拍手称快吧?
3 v: @% e% I* g2 c2 T$ n) }  朱中原:
  A. L: e6 w7 ]- U( D  你说得在理!我认为,这里面,主要还是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体制的问题,二是批评者自身的问题。
: A8 z- A% B! ]% g4 i  其实,当今的批评者都是很尴尬的。
3 e2 G8 _( N1 B$ _  书闲:+ P( F2 F- q+ e- x
  体制靠一介书生无法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只能是自身。
  I+ B$ f/ j  O: d8 K5 O9 W  朱中原:
$ L8 j2 P( b& Q5 X  我的意思是说,批评者自身当然需要改变,但要改变的恐怕不能仅仅是批评者,天底下所有为书法、为文化的人都需要改变。作为一个批评者,说实话,我深感体会的是,来自于各方面的攻击倒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倒被别人认为是不以为然。当然,作为一个批评者,我觉得主要的应该是坚守,而不是看别人的反应,但我想说的是,在这个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有时批评确实是太微弱。或许,这可能正是批评声音太少太单薄的原因。4 N: i- n2 c- E; c9 B
  作为一个批评者,我觉得我们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批评本身,还应该是与批评有关的所有问题。当今书坛,是一个重吹捧、不重批评的时代。' K7 O1 L$ Q0 Y$ a
  书闲:2 w5 s) w, k. ]$ y: j
  你说得不无道理,但书法批评是极“小众”的事情,不可能引起轰动效应。因为关注的人不可能太多。记得有人问李泽厚,如何看待于丹评论语成为畅销书的现象,李泽厚回答:如果我的书也变成畅销书,那就失败了。书法批评的曲高和寡是正常的。
* i" {( a- o# f' r* z# s# d  朱中原:% N) r1 N3 T7 A) `
  你所说的我赞同,但我觉得这只是个市场的问题,与我所说的还不是一回事。我所说的仅仅是批评在圈内人的生态问题。如果要说小众的话,书法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绝对是小众中的小众了,哈哈!
0 \+ E. |2 u$ g  J* y  书闲:
' W( T5 W0 t" m/ p  从事书法批评注定是寂寞者的事业,要求书法评论者只能是淡于名利,默默做自己的案头功夫。
1 n0 T, S9 W7 j# Y  朱中原:
, }  F" K" P. U) o6 V0 \" x  这个当然是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