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7463|回复: 33

刘正成沃兴华:有理论!请大家正视丑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7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刘正成:
* _/ x% S1 ?4 V1 e7 n5 [$ F) T蔡树农那篇文章,是有代表性的。其中邵秉仁先生的意见,明确反对“丑书”。他说曾翔那是糊涂乱抹,劝王镛也不要那样搞了,还要当面对王镛说。因为他是中国书协副主席,所以他的话影响面也比较大,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2 l( I1 z6 g$ V5 D6 _- Y5 W正好这两天我正在写徐渭的书法评论,徐渭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这句话,揭示出不光是书法艺术、包括所有艺术的审美心理上面的第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曲高和寡。- W: l8 I* W7 q! M7 w1 G2 r
...........$ `/ X' O, [/ G/ M  O
+ I; B5 P8 a7 ]- o; |1 u1 ?

) X; f9 P+ k$ B5 p2 X1 T7 E  m  b/ \; R/ V! S: J/ G
先请看徐渭的作品2 v- _% S) A$ N5 ~) H+ c7 S' U
1 t1 f0 g: H  Q4 e/ @- J6 p#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V! ]' W# S" T+ A

' F; o# C8 b8 B. X2 h4 W5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 h# n2 R* Y. @4 f

/ `8 v! o" A+ A3 h! Q  w) k2 d0 M[ 本帖最后由 林中月色 于 2008-5-17 18:1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一回事吧?反观当今丑书作品:3 L; ]9 x* R' P0 t- f3 [

  ~3 v% j) n3 ~5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_8 m& r& z/ }+ x徐渭的优点和缺点都没学到(并不指刘就是直接学徐)
4 h1 H, U( c' J; K7 r( }青藤逸笔草草,写得粗放酣畅& k6 w! A' L8 P3 V( ~" D" z" V
刘呢?无论是章法、结体还是用笔
5 q1 b* f# W: a! l1 J都程式化,布局状如算字,每一折一捺都如出一辙- g- W2 L2 z2 n- {" y
不是美术印刷体,而是病笔印刷体1 \9 I8 M: [0 n5 h/ C; {9 l+ k
不是美俗,诚为丑俗也) S7 A$ Z/ H( W5 Q
/ u0 ^1 `2 M1 z& c8 W+ Z)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m7 }9 @7 o4 q# k这是哪里哪啊
3 v5 O) t- @. n' y' o7 l青藤纵然狂放不羁,料也不会同意沃把他老先生扯进去的, g- S4 F# K) v/ r. O+ W" L& W
根本不是一回事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引用徐渭语:“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必非高书”/ [5 f. p4 G0 x' ?2 f
. W& T% l) O0 N, w9 I, ~, G1 Z
诚然,但请搞清楚谁“俗”; o5 l% F) y  s( r
" l5 \7 J% j6 ~
像刘君总一袭中式对褂,梳一钢琴家的发型,中西结合,乍看不俗
8 i4 |' q$ S0 x( _
0 Q7 b) O' ~- p石开大师束一马尾,摇滚元素,料也不俗
( ?( U! A$ A  G" z' T- s/ X6 |/ F6 E6 s6 y) c
那俗的是哪些人呢. X8 G2 d# c9 _1 m. d
7 O9 V/ V* G- J* g/ d
农民兄弟?市井大众?医生?教师?企业家?政府官员
9 n0 v! c( A/ g
5 z/ A6 `: T& H( C4 R1 a% H- T; A以及一切喜欢看美术体馆阁体的人
6 r8 F2 W& q; k6 q" @% \, I( P, x4 W- }, L6 R) l
这些人看见沃于刘的字是很容易生气的
( `' A6 b' [+ j; u! B* R3 t/ n5 r. q$ b  h* b; g. A3 {) Q
俗,也就指这些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正好这两天我正在写徐渭的书法评论,徐渭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这句话,揭示出不光是书法艺术、包括所有艺术的审美心理上面的第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曲高和寡。
3 Q0 h: E' K4 C9 J
$ `0 y$ I/ @. Z$ _0 J* [9 ?: u$ F8 l
' |0 ~: r! {8 G( ~) i# Q

, c& e$ Z, ^8 N6 Z' B: E! n) |8 K曲高?——病笔印刷体?
+ p8 o/ c( f) Y& K* `+ y; w# ~! \和寡?就别谦虚了!$ D; F- K! F5 @' c* o
厌恶丑书的多
3 f( u  F! }) M0 D) J1 `' p追捧丑书的也不少啊4 y& z0 P' l/ Z
看到支持的就说我这是网上民主评选啊,票数绝对性优势啊,公正啊
. L4 b. p' `7 {1 J这不是和“曲高和寡”很矛盾吗
. L, F, d& a& l5 o% ?0 y9 |* G$ N写丑书的都是很“真性情”的啊
) I( g5 e' {( w4 e, {/ w这一点上,就有些不实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比如王羲之,他刚出来的时候是“新体”嘛。古雅,远远不如锺繇,说他“家鸡野鹜”。这说明他的书法在当时并不被所有的人接受。接受他这种“新体”的,只是王献之、谢安他们一帮趣味相近的东晋文人士大夫书法家。从更广泛的受众群体看,他们的接受是滞后的,所以才会有“家鸡野鹜”之说嘛。1 F" k: D0 Q5 I2 m
5 ?4 x+ V% I6 b$ c

+ ^* g( M# k0 d' X5 d5 N3 x+ o: o9 P% h0 i3 C4 I' u
! S4 I" F4 |8 u( m5 o

4 z2 y4 U# M+ L; J1 t3 F+ N被俗人鄙为“丑书”固然不爽
2 g* n% O$ O: ]& J3 ~但还得实事求是啊:& }! f9 q5 v) f) ~+ F7 }! W) Y0 v

& z. [5 A% L* l2 B. q# b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善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之法。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笔势传云:羲之年十二学功日进,卫夫人一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小儿必见用笔诀也。近观其书便有老成之智。因流涕曰:此子必蔽吾书名矣。  l& j6 B& r+ P2 {7 Z
....................
' k3 w: B* j# ^' M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享誉当时。当然,从出生先后、成名先后、风格形成时间的先后结合考虑,在短段时间内王羲之声名不如钟张,    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改变这种状况的是由于梁武帝萧衍推崇王羲之。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
0 J( Q! c8 t9 A7 z! M# m" r) x
: X& D/ V. u, _) M/ K/ Q( }“晋末二王称英”,二王是享誉当代的, 后有起伏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被一不以书名著的古前贤韩愈说了句“羲之俗书逞姿媚”
- Z# H" U& Y: I" ~4 g0 t
  D+ x) Y5 G) U$ [后来些字都写不正的同志们就叮着不放了
+ l* l+ t( u! f3 Y% G& e
2 b7 J& G2 N, o历史上注意是历史上那如潮的美誉都视若未见3 K/ o, a' r4 a2 y0 n

: ^' ^! _  t- d6 ?& M- k惟瞧见了这句“羲之俗书逞姿媚”?$ v8 u7 Q' `2 M% A
/ Y9 h% _# ?$ d( d0 ?
难免又让我上升到“诚信”和动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沃兴华《论丑书》一文搜经罗典,引用了大量前人的论书语录。: Q% r% W6 E$ a% c. n
  沃文中引用的一段名言“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出自刘熙载的《书慨》一文,其《书慨》中的原文是“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很多搞丑书的都爱引用此句。但奇怪的是,都不约而同的和沃一样,隐去了这句话的前半句,也就是刘熙载的本意—“怪石以丑为美”的前题。
. Y# V) A$ P6 b: ~  ]3 N. r1 @% u9 ^+ i; k; @8 p7 d# I
  费解吗?其实并不难解释,无怪乎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根本没有读过《书慨》,第二种,明明读过《书慨》,也知道这句话的本意,却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又尽人皆知的目的,而断章取义,曲解书论,蒙蔽后学。
' s: m1 h4 u; E9 c- a6 V' K, Q+ o3 }3 c3 B% S5 G! K2 Z* Y
  值得阐明的是刘熙载并未曾鼓吹丑书,他在《艺慨》中对书法的审美有着明确的阐述:“书宜平正,不宜欹侧。古人或偏以位欹侧胜者,暗中必有拨转机关者也”。可见刘熙载的“不工”并非象沃理解的“就是丑的具体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 ^5 U/ C9 u- h7 _#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B+ S$ D* p8 L+ Y, j
沃兴华《论妍和丑》: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在跋王献之法帖时说:“所谓法帖者……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使人骤见惊艳,徐而视之,其意态愈无穷尽”。元代马致远在一首曲子中赞叹张玉喦的草书说:“千般丑恶十分媚,恶如山鬼拔枯树,媚似杨妃按《羽衣》。”, R* R. p# Z6 y( R
0 I* {' T& q6 m0 A8 F+ q) z9 Z+ B

; M( n2 w4 v2 s% ?" r& p
5 m5 l8 C3 D; B  H! G$ I2 |为了给丑书正名,真费了不少劲,竟然搜到元曲中去了!其实,马致远的叹语和张玉喦的作品有多大说服力,本身就值得怀疑# O; S" S+ [$ N6 d7 ^3 {: K# a
5 R* ]) D9 G: i8 `, e2 q
欧阳修:“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 W. ~7 i8 X1 _
首先,“逸笔”,沃的字跟逸搭得上边吗,秃笔才比较贴切
3 g# F/ J( ^* `3 P+ @2 S) v7 u  n$ T3 U- p( H, O
“淋漓挥洒”,墨污淋漓在沃书中倒是常见,但他的创作绝无“挥洒”的飘逸轻松,他是泼洒、涂抹、堆砌,油漆匠的工艺用得较多
: A% R* J$ u* I2 R
; t  h; o. k" n9 c“或妍或丑,百态横生”,这是评二王的,很贴切!圣教序也好,丧乱帖也好,无论是用笔还是结体,或妍或丑,富有变化,其妍丑取得平衡。而沃书,是一味的丑,真正意义上的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沃还援引傅山的话:“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2 A9 Y9 R# X3 O# v7 T  P4 u0 Y9 X
' Y+ v; B6 g; _/ U6 w( c* ?3 ?搞丑书的就别老拿这话作为尚方宝剑了/ Y5 U: U. ~0 C: q, G' a
+ {$ o  R5 d4 Y4 a4 Y) C! Y+ m! g. g
首先,古人这多书论难道都未见?都不听?为什么要听傅山的,就他真知灼见?% U7 N" h( q; H" h" e" e1 d

3 t' p0 p* J9 a% I  p' P7 ^0 h第二,就算把傅山的话作真理,他所说的“拙”“丑”是不是指原始意义上的丑呢?是不是要大家都来以病笔败笔来表现?: Q8 Y3 i: s; q- Y5 O0 y7 a6 q& e

6 p" u% a/ I6 \5 P( r9 p* n第三,王羲之、怀素、米黻的字,书者逸兴挥洒,观者赏心悦目,真率得很!“宁真率毋安排”,在他们的字中哪有安排的痕迹?恰相反,沃字及一些丑书最多“安排”,这里拖一下,那里抹两下,这里是枯白,那里是泼墨,匠心已用其极也
& V8 \% T$ b- ]; z! n. k6 N: H" k; D
第四,从傅山本人的作品中,就不难窥见他所提倡的“拙”“丑”并不是沃等人理解的“丑”“拙”,傅的字用笔恰恰软滑拖沓,其结体倒是很追求巧意的,只是为笔力上的不足所掩盖,) ^/ u  D8 j3 w4 o) D( |
刘沃于曲解,欲盖弥彰而已9 U0 X7 b* B9 v: [5 d6 b
傅山作品:6 s* z) o  J. s& D

# I3 k# I$ D# m* w; P,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T( S( d% P0 U0 B8 {

- u1 z: E/ m+ _,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长河星光灿烂,
0 O: z( N; z4 L; j8 w2 S0 G$ t) g搞丑书的目光专注:徐渭、傅山、金农、徐生翁、谢无量、赵冷月) K8 j7 a$ i1 j8 m+ K7 }3 m

4 ?" e8 m6 x; l( W' k3 L, s' V每当自己的创作被“俗人”讥为丑书,倍感委屈愤懑时,不由得就想到以上几位,浑身顿时增添了无尽力量
# `2 K; z3 s' o) c: F9 X0 N2 R; _% t: F7 ?- g6 h$ v
可惜,平衡没找准砝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